人生的职责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4章 勇担责任

相信上帝,

在责任的道路上前行;

坚定信念,

定会成功。

——卢瑟

做高尚的事,不要虚度年华,

让生与死谱出永恒而壮丽的甜美之歌。

——查尔斯·金斯利

对其责任深思熟虑的人将会立刻把信念化为行动。我们的力量唯一能掌控的便是我们的行为,这些行为不仅形成了人的习惯,也形成了人的性格。

同时,履行责任并非易事,需要战胜许多对手、需要克服重重困难。我们也许有远见卓识,但可能没有达到目的的实力。优柔寡断的人总会遇到很多艰难险阻,他思考、说教、梦想,但却无所作为。但一个埋头苦干的人却会说,“没什么好思考的,我也做不了什么,做就是了。”

因此,不仅要克服好恶情绪,更难达到的是获得战胜恶名的胜利。一个人走过一段正确行程后,如果想到的第一个问题是:“人们对我有什么看法?”那他将一事无成。但如果他自问:“这是我的职责吗?”他便可以行进在崇高的道德之路上,准备蒙受人们的谴责,甚至敢于面对人们的嘲讽。蒙·德·拉·克里特拉说,“做好事必有善报,不要对恶行报有侥幸,与其让别人不信任你,不如被别人欺骗。”

责任首先受教于家庭。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时是无助的,要依赖他人保持健康、接受教育、树立道德观、成熟长大。他最终要吸收思想,在正确的影响下学会服从他人、控制自己、善待他人,学会孝顺,享受快乐。他有自己的意志,但是,是受到正确还是错误的引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的影响。

意志形成习惯就叫做目标。正如此话所说,早期形成正确人生目标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诺瓦利斯说:“性格完全是由意志形成的;”一旦形成,就可能稳固发展,持续终身。当一个诚实的人一心向善,始终坚持他的目标时,他会把奖励和赞美看得很轻。他自己所认定的良知,以及其良知所引导的“善行”便是他最好的回报。

意志是盲目的,具有持续坚定、不屈不挠的特性。但很显然,如果性格发展引导不正确,意志的顽强性也可能导致滥用权力。在暴君身上意志就是恶魔,行使权力不受任何拘束。权力使数百万人受苦受难,人们怒火中烧,从而引发暴乱。除了征服、摧毁、横行霸道之外,没有什么能满足权力的欲望。贪婪的意志造就了亚历山大和拿破仑。亚历山大歇斯底里,因为他再没有什么可征服的王国。波拿巴占领欧洲之后,又向俄国开战。他说:“我之降生于世就是为了征服,征服使我永生。”他毫无道德,没有原则,孽行之终,欧洲废除了他。

洛克说:“培养意志的最佳时间是青少年时期。也许这是因为我们的思想在某一个时期比较开阔,易于接纳大量有用的知识。这个时期,我们的感情会欣然接受理性控制,正确规范也许会牢固地树立在我们脑中,影响我们未来生活中每一次重要行动。然而,这个时期既不会持续整个人生,也不会在我们生命中占太长时间,它只是短暂的几年。如果我们忽视了这个时期,那么,错误或无知便会找上门来,我们的意志会变成我们的准则。而我们的欲望也会占上风,使我们今后无法抵御。”

人不能一概而论,正如山有高矮之分。要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因为只有提高个人品质才能有效地保证大众素质的提高。教师和传教士也许会从外在影响他人,但个人行为主要源于内在。每个人必须奋发自助,否则,就不能有效接受他人帮助。巴特勒博士说:“由于受身体支配的习惯是由外在行为产生的,故思想的习惯是由内心实际目标的驱使所形成——并将这些习惯付诸行动,或反过来行动又作用于这些习惯——我们内心的实际目标就是服从、诚实、正义、仁爱。”

学校教育与道德伦理之间几乎没有或者说毫无关系。仅仅开发智力对人的品德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印在记忆当中的信条不会消除人的恶行品性倾向。思维能力只是一个工具,它是通过内在隐形力量,如情感、自制力、想象力、热情以及一切能给人格以能量的东西而运作。大多数行为准则都受教于家中,而不是学校。如果一个家庭很不幸,没有家教,没有原则,是一个让人逃避的地方,这时,学校就是唯一能学习服从和纪律的地方了。然而,家庭才是真正培养美德的土壤,比起学校,比起教育机构,家庭中发生的事离我们更近,更容易影响我们,只有在家里才能学到真正的品格,培养出时代的希望。

培养教育孩子是家长的责任,而听从父母的教诲,在智慧中成长是年轻人的责任。教育是一项需要权威,值得尊重的工作。吉佐特说,基督教是有史以来世界上最提倡尊重的。宗教强调自我牺牲精神、高尚品德和崇高思想,它使人能洞察良知,吃苦耐劳,不怨天尤人。

一位伟大的作家曾说:“家庭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自由。你越早教会孩子学会自律,你就越早使他成人。”杜帕卢主教说:“我对孩子自由的尊重远远胜过对成人自由的尊重,因为成人能与我抵抗,而孩子却不能。我永远不会侮辱孩子,我把他们视为一种可以塑造的材料,最终成型后有我教育的烙印。”

最大的困难在于我们不去寻找困难。当痛苦发生时,也许就是困难试图考验我们的时候。如果我们能顽强地经受考验,毅力便会使头脑变得平静,这样我们就会愉快地履行职责,并感到心满意足。诺曼·马切欧德说:“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是最多的,也是最令人痛苦的。再大的困难我们也得克服,再多的痛苦我们也得承受,成功与失败我们都要面对,我们和它们荣辱与共。”

逆境磨练是最好的道德训练。我们必须勇敢、乐观地面对一切困难。亚里士多德不是说过吗?与其说快乐是我们生活的目标,不如说快乐是我们生活的力量。努力克服困难就是战胜困难。有了可望又可及的道德信仰,就有了实现目标的决心。我们的需要会使我们变得更加睿智,对挡在面前的困难我们会迎头而上,不畏艰难。

很少有人认为他们在这个世界上毫无用处,他们的存在这个事实就意味着他们存在的必要性。他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有自己选择善恶的权力——可以成为有用的人,也可以游手好闲。他们用自己的时间、自己的方式都做了什么?他们是否向世界表明他们的存在有什么用处?是否因为他们的存在而使别人生活得更好?他们是否在工作中懒散悠闲、自私冷漠?他们追求快乐吗?快乐不会问津游手好闲的人,幸福也不会青睐懒惰松散的人。快乐和幸福是工作和劳动的成果,粗心大意、自私冷漠的人是不会获得快乐的。

有一位不幸的年轻人,他觉得自己的生命在这个世界上毫无用处,便决定在公开场合结束自己的生命。这件事发生在美国伊利诺伊州的卡普伦。这名男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埋头读书,他不懂什么是责任,什么是美德,什么是宗教。他只知道物质享乐,从不担心未来。他声称要做一次演讲,然后便向自己的头部开枪,结束自己的生命。结果引起了轰动,演讲的门票一美元一人,收入所得一部分用于他葬礼的开支,其余将投资购买伦敦三位唯物主义者的论著,这三本论著将收藏于市图书馆。当时会场挤满了人,演讲筹集到一大笔钱。男子结束演讲后,便信守承诺,向自己的头部扣动了扳机。一个尘世的生命就这样匆匆见了上帝!这件事发生在1868年8月。

也许这个可怕的事件是虚荣的结果,或者说是为了制造轰动效应。人们记住了他的名字,人人都赞叹他的勇气。然而,这根本不是勇敢无畏,而是胆小怯懦,这只能令人失望,这完全是徒劳无益。谢里登曾经说过:“人们将贪婪、欲望、野心视为激情,这是一种误解,这些根本不是什么激情。而虚荣是最具威慑力的激情,它会激发最英勇的行为,也会促成最可怕的犯罪。把我从虚荣中解救出来,我便可以抵御任何其他情感。其他情感都微不足道,而虚荣的力量却无法抗拒。”

每一代人都必须肩负自己的重任,经历特殊磨难,接受各种考验。我们每天都面对各种诱惑:闲时散漫、自我放纵、恶劣行为。我们要凭借责任感和勇气的力量来抵制这些诱惑,哪怕牺牲个人利益。当美德因此成为一种日常习惯时,我们就会具备一种品性,雄心勃勃地去实现我们所设定的目标。

世间有多少东西都因为缺少一点儿勇气而丧失!我们常常想做却做不到。世界就是如此,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动。世界似乎在向人们大声呼喊:“做点儿事吧,去做吧!行动起来!”贫穷的乡村牧师在他的教区反对邪恶、反对恶行和不公,他有比亚历山大大帝更崇高的责任理念。有些人在劳动者面前假装高高在上,而他们实际上很低劣。他们只会颤巍巍地站在事情的边缘,却没有勇气投身进去。每天都有很多糊涂的人被送进坟墓,要是他们有勇气开始做事,也许早就在美好的事业中做出巨大贡献了。

人就是天才,就是奇迹,因为他是劳动创造出来的奇迹。人定胜天。人的行为准则强大无比,任何自然力量都无法抵御。它能扫除一切障碍,凌驾于任何旦夕祸福之上。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享乐都是为了让我们付出更多的劳动,获得更大的成功。行动中方可见才智,因为人就是自己劳动的产物。里克说过:“善事就像清澈的钟声响彻天空。”

在日常生活中富于同情心,积极与人交往的人,比那些沉默寡言、离群索居的人更加积极进取,蓬勃向上。斯韦登伯格曾说,为了使生活更接近天堂而甘愿贫穷、宁可隐居,这种行为看似很有道理。但是,他认为:“通往天堂的生活并不是远离尘世,而是要有所作为。一生行善,始终认真严谨地去对待每一件工作和娱乐,并遵守自然法则,这并非难事。但一生虔诚,别无其他乐趣就很难了。这也许会离天堂越来越远。”

我们有睿智却没有信念,有丰富的知识却没有智慧,有“文化”却没有爱心。一个民族也许除了拥有高雅,其他什么都没有。知识和智慧不能合为一体,没有任何关联。人们会怀疑学问是否能增进智慧和善良。费内伦说,成为一本活生生的好书比喜欢好书要好得多。丰富多彩的书籍可以使人愉悦,却不能滋养人的思想。圣安塞尔姆说过,“文盲比有学识的人更能够发现生活的真谛,因为文盲追求的东西属于上帝,有学识的人追求的东西只属于他们自己。”

一位法国作家向他的同辈们这样说道:“如果你对信念和责任完全报以冷漠的态度,你将一无所获。只追求快乐和财富,你就能获得你想得到的一切了吗?什么都可以用金钱买得到吗?——良心、名誉、宗教、信念、尊严、权力、关爱、尊重,以及浩渺无际的真理和美德!所有的哲学理论、所有不敬的教条都已消散在冷漠的毁灭制度中。真正的智慧之墓,赤裸裸的,暴露着真理和谬论,独自下沉,一个空龛,连骨头都找不到。”

然而,责任最广泛的领域是在文学和书本之外。人不仅是智能动物,更具有社会属性,人性的培养来自与社会的接触,也就是培养礼貌自尊、相互宽容、为他人利益做出自我牺牲的品质。人的经验比文学作品更为广泛。人生就是一本书,需要用睿智去理解、去读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