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是人类古代先哲,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教育家。他在著作《论灵魂》一书中,讲到关于记忆与回忆的理论,非常值得我们思考,因为其中的深意对影像的应用将会有很大帮助。
亚里士多德认为,五官接收到的知觉信息,首先要经过想象力的处理或作用,这样形成的影像才能成为智能的素材。想象是介于知觉和思维之间的阶段。
因此,一切知识虽然根本都是从感官接收形成印象得来,但我们的思维并不是就这么直接运作的,思维必须经过想象力的处理来吸收,是靠着我们的“灵魂思维”绘制影像的功能,经过更高层次的思维过程才可能运作。所以,心灵思考时必然是有意念图像的,思考能力就是借着内心图像来想象的。
亚里士多德还说,没有意念图像连思想也是不可能的。记忆和想象属于灵魂的一部分,记忆是感官印象构成的意念图像集合,但要加上时间的元素,因为记忆的意念图像不是从领会眼前的事物的知觉而来,乃是对于过去事物的知觉。
也许亚里士多德对于意念、灵魂和思维的思考还有更深层次的意义。我在运用记忆方法的时候,有一种经验,就是如果我思考的内容不能形成一个内在的影像,那么理解和记忆的程度是很低的。比如“学而时习之”这句话,如果在我心里能够形成一个勤学和温习的影像,那么我对这句话的内化理解是很深刻的,在以后的学习和应用上,它能够成为我智慧的一部分。相反,如果我只是略读带过,虽然知道这句话,但是没有内化形成智慧,用亚氏的话就是“灵魂里没有绘制一个影像”,那么我背得再朗朗上口,也只是外在的记忆,没有形成内在的智慧。
也许亚里士多德那个年代的人,没有“思维内化”这个说法,所以用“灵魂”来解释外在事物的内在反应。虽然用灵魂这个词来表达,增加了不少神秘感,但是我仍然乐于用这个词来解释,因为这样更容易让我们领悟到,记忆作为一种艺术,是如何从物质世界穿透精神世界的。
如果你把记忆当作是一种艺术行为,而不是痛苦地记背书本知识,那么你肯定会喜欢上记忆。
把物质世界抽象的文字和事物转化成一种影像,是一种文艺行为。当你把枯燥的知识,转化成为有趣的心理影像时,你就能享受到,知识穿透物质和精神的奇妙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