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分析及结果
5.1 战略态势聚类
本文综合层次法和非层次法的优点[67],按内部相似和外部互斥对企业进行分组聚类。最佳分类为五组方案。结果显示,本文样本企业聚类符合Miles和Snow模型的主要属性以及Porter对探索者、低成本防御者、差异化防御者、分析者的衍生描述。根据其特征,第五组为反应者。然而,一些属性强调实证衍生战略的混合,因此聚类结果为分析者、差异化防御者、机会型低成本防御者、反应者和有效探索者。本文样本共由80个分析者、47个差异化防御者、39个机会型低成本防御者、44个反应者和23个有效探索者组成。
5.2 战略态势与创新行为间的差异化关系
如本文假设所述,低成本防御者、差异化防御者、探索者、分析者等不同战略态势与创新行为的差异化属性相关,如表1所示,实证衍生的战略态势突出了创新的性质、源、活动之间的显著差异。此外,本文在初始命题和假设中假定创业的、工程的和管理的战略态势属性与创新行为属性的差异化关系,表2结果支持此假设。特别是这些结果强调不同的适应性战略选择属性与企业创新行为的不同性质、源和活动间的关系明显不同。
表1 创新行为和战略态势之间的差异化关系:ANOVA结果
注:“a”表示括号中的数值为群组规模;“b”表示,在Likert七分量表中,“1”表示此类创新非常低,“7”表示非常高;“c”表示基于创新活动的因子分析;“*”、“**”和“***”分别表示p<0.1、p<0.05和p<0.01。
表2 战略态势属性和创新行为属性的相关关系a
注:“a”表示只列出p<0.1的显著结果;“b”表示基于战略和创新特征的因子分析;“*”、“**”和“***”分别表示p<0.1、p<0.05和p<0.01。
5.3 战略态势、创新行为和权变效果:假设检验结果
在进行路径分析前,本文采用回归分析估计战略、创新和权变属性之间的关系,主要是研究模型中自变量之间可能的相关关系,据此提高模型的R2估计值。为此,计算了方差膨胀因子(variance inflation factor, VIF)。本文模型的VIF值未超过临界值5.00[80], VIF均值未超过1.49,因此模型的估计结果未受多重共线性的影响。所以,模型回归结果的预测能力不会被误解。
本文用路径分析研究战略和权变构念以及创新构念之间的结构关系。采用AMOS统计工具中最常用的极大似然估计法。通过比较拟合指数(comparative fit index, CFI)和近似误差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 approximation, RMSEA)[81]的CMIN/DF来检验模型的拟合优度。路径分析结果显示,CMIN/DF值低于临界值3, CFI在0.791~0.912之间,且RMSEA在0.047~0.075之间,因此模型拟合较好。假设检验结果见表3~表10所示的路径分析结果。
(1)创新性质
在假设1和假设2中,采用维持性(H1)或破坏性(H2)创新行为(由战略态势区分)的倾向,受特定产业对战略(H1a; H2a)和创新(H1b; H2b)属性的直接作用的影响,受特定企业对战略(H1c; H2c)和创新(H1d; H2d)属性的直接作用的影响,受特定产业(H1e; H2e)和特定企业(H1f; H2f)对创新属性的间接作用的影响。
维持性创新(见表3和表4)对工程性研发过程和正式化组织之间有正向影响。直接影响的检验结果显示:假设H1a由替代品对企业工程性产品研发具有正向影响所支持;假设H1b由供应商对维持性创新具有负向影响所支持;假设H1c由企业技术能力对工程性产品和过程研发以及正式组织需求具有正向影响所支持;假设H1d未被支持,说明企业权变对维持性创新的直接作用有限。间接影响的检验结果显示:假设H1e由低水平进入壁垒对维持性创新倾向具有负向影响所支持;假设H1f由企业技术能力对维持性创新具有正向影响所支持。
表3 权变对“战略-创新”关系的影响——维持性创新
注:CMIN/DF=1.956; p=0.000; CFI=0.831; RMSEA=0.064;“*”、“**”和“***”分别表示p<0.1、p<0.05和p<0.01。
表4 假设检验结果:权变对“战略-维持性创新”关系的影响
注:该表只列出p<0.1的显著结果;“*”、“**”和“***”分别表示p<0.1、p<0.05和p<0.01;“+”表示正向影响,“-”表示负向影响。
破坏性创新(见表5和表6)对创业的成本控制导向、工程性产品研发和灵活组织具有正向影响,而市场研发对破坏性创新具有负向影响。直接影响的检验结果显示:假设H2a由竞争强度对市场研发、替代品对产品研发以及客户议价能力对成本控制具有正向影响所支持;假设H2b由低进入壁垒对破坏性创新具有正向影响以及客户议价能力对破坏性创新具有负向影响所支持;假设H2c由企业客户关系管理能力对市场研发、企业管理能力对产品研发具有正向影响以及管理能力对成本控制导向具有负向影响所支持,企业技术能力正向影响产品研发和成本控制;假设H2d由企业技术能力对破坏性创新具有负向影响所支持。间接影响的检验结果显示:假设H2e和假设H2f分别由替代品和企业技术能力对破坏性创新具有正向影响所支持。
表5 权变对“战略-创新”关系的影响——破坏性创新
注:CMIN/DF=2.048; p=0.000; CFI=0.791; RMSEA=0.067;“*”、“**”和“***”分别表示p<0.1、p<0.05和p<0.01。
表6 假设检验结果:权变对“战略-破坏性创新”关系的影响
注:该表只列出p<0.1的显著结果;“*”、“**”和“***”分别表示p<0.1、p<0.05和p<0.01;“+”表示正向影响,“-”表示负向影响。
(2)创新源
在假设3和假设4中,采用基于技术(H3)或基于市场(H4)创新行为(由战略态势区分)的倾向,受特定产业对战略(H3a; H4a)和创新(H3b; H4b)属性的直接作用的影响,受特定企业对战略(H3c; H4c)和创新(H3d; H4d)属性的直接作用的影响,受特定产业(H3e; H4e)和特定企业(H3f; H4f)对创新属性的间接作用的影响。
基于技术的创新(见表7和表8)对工程性研发成本削减、正式组织和灵活组织具有正向影响。直接影响的检验结果显示:假设H3a由客户议价能力对企业寻求成本削减具有正向影响所支持;假设H3b未被支持,这意味着产业权变对基于技术的创新的直接影响有限;假设H3c由企业技术能力对正式化组织需求具有正向影响所支持;假设H3d由企业技术能力对企业基于技术的创新倾向具有正向影响所支持。间接影响的检验结果显示:假设H3e由客户议价能力对企业基于技术的创新倾向具有正向影响所支持;假设H3f由企业技术能力对企业基于技术的创新倾向具有正向影响所支持。
表7 权变对“战略-创新”关系的影响——基于技术的创新
注:CMIN/DF=1.928; p=0.000; CFI=0.868; RMSEA=0.063;“*”、“**”和“***”分别表示p<0.1、p<0.05和p<0.01。
表8 假设检验结果:权变对“战略-基于技术的创新”关系的影响
注:该表只列出p<0.1的显著结果;“*”、“**”和“***”分别表示p<0.1、p<0.05和p<0.01;“+”表示正向影响,“-”表示负向影响。
基于市场的创新(见表9和表10)对创业性产品市场领域的稳定性、工程性产品研发和灵活组织间具有正向影响。直接影响的检验结果显示:假设H4a由替代品对工程性产品研发具有正向影响以及供应商议价能力对工程性产品研发具有负向影响所支持;假设H4b未被支持,这意味着产业权变对基于市场的创新的直接影响有限;假设H4c由企业技术能力对创业性成本削减导向、工程性产品研发和生产灵活性具有正向影响所支持;中介对成本削减和生产灵活性具有负向影响,对产品研发具有正向影响;假设H4d未被支持。间接影响的检验结果显示:假设H4e由替代品对企业基于技术的创新倾向具有正向影响所支持;假设H4f由企业技术能力对企业基于市场的创新倾向具有正向影响所支持。
表9 权变对“战略-创新”关系的影响——基于市场的创新
注:CMIN/DF=1.885; p=0.000; CFI=0.874; RMSEA=0.062;“*”、“**”和“***”分别表示p<0.1、p<0.05和p<0.01。
表10 假设检验结果:权变对“战略-基于市场的创新”关系的影响
注:该表只列出p<0.1的显著结果;“*”、“**”和“***”分别表示p<0.1、p<0.05和p<0.01;“+”表示正向影响,“-”表示负向影响。
(3)创新活动
在假设5、假设6、假设7和假设8中,采用过程(H5)、产品(H6)、市场(H7)或组织(H8)创新行为(由战略态势区分)的倾向受特定产业对战略(H5a; H6a; H7a; H8a)和创新(H5b; H6b; H7b; H8b)属性的直接作用的影响,受特定企业对战略(H5c;H6c; H7c; H8c)和创新(H5d; H6d; H7d; H8d)属性的直接作用的影响,受特定产业(H5e; H6e; H7e; H8e)和特定企业(H5f; H6f; H7f; H8f)对创新属性的间接作用的影响。
过程创新(见表11和表12)对工程性市场研发和过程研发具有正向影响。直接影响的检验结果显示:假设H5a由供应商议价能力对市场研发的工程性选择具有负向影响、替代品对市场研发的工程性选择具有正向影响所支持;假设H5b未被支持,这意味着产业权变对过程创新的直接影响有限;假设H5c由企业客户关系管理能力对市场和过程研发的工程性选择具有正向影响所支持;H5d由企业技术能力对过程创新具有正向影响所支持。间接影响的检验结果显示:假设H5e由供应商议价能力对过程创新具有正向影响所支持;假设H5f由企业客户关系管理能力对企业采取过程创新行为倾向具有正向影响所支持。
表11 权变对“战略-创新”关系的影响——过程创新
注:CMIN/DF=1.978; p=0.000; CFI=0.872; RMSEA=0.065;“*”、“**”和“***”分别表示p<0.1、p<0.05和p<0.01。
表12 假设检验结果:权变对“战略-过程创新”关系的影响
注:该表只列出p<0.1的显著结果;“*”、“**”和“***”分别表示p<0.1、p<0.05和p<0.01;“+”表示正向影响,“-”表示负向影响。
产品创新(见表13和表14)对创业性产品市场领域的稳定性和差异化以及工程性产品研发具有正向影响。直接影响的检验结果显示:假设H6a由供应商议价能力对差异化定位、产品和市场研发的工程性选择具有负向影响、替代品对产品和市场研发具有正向影响所支持;假设H6b未被支持,这意味着产业权变对产品创新的直接影响有限;假设H6c由企业技术能力对产品研发和差异化具有正向影响所支持;企业客户管理能力正向影响市场研发,中介正向影响产品研发、负向影响市场研发;H6d由企业客户管理能力对产品创新具有负向影响所支持。间接影响的检验结果显示:假设H6e由供应商议价能力对企业采取产品创新倾向具有负向影响所支持;假设H6f由企业技术能力对产品创新具有正向影响所支持。
表13 权变对“战略-创新”关系的影响——产品创新
注:CMIN/DF=2.304; p=0.000; CFI=0.826; RMSEA=0.075;“*”、“**”和“***”分别表示p<0.1、p<0.05和p<0.01。
表14 假设检验结果:权变对“战略-产品创新”关系的影响
注:该表只列出p<0.1的显著结果;“*”、“**”和“***”分别表示p<0.1、p<0.05和p<0.01;“+”表示正向影响,“-”表示负向影响。
市场创新(见表15和表16)对工程性研发市场具有正向影响。直接影响的检验结果显示:假设H7a由低进入壁垒对宽阔产品市场领域的创业性选择具有负向影响以及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对产品和市场研发具有负向影响所支持,而替代品正向影响产品和市场研发;假设H7b未被支持,这意味着产业权变对市场创新的直接影响有限;假设H7c由企业中介关系对市场研发具有负向影响、企业技术能力对产品研发具有正向影响以及企业客户关系管理能力对市场和过程研发具有正向影响所支持;假设H7d由企业销售能力对市场创新具有正向影响以及企业客户关系管理能力对市场创新具有负向影响所支持。间接影响的检验结果显示:假设H7e由替代品对市场创新具有正向影响以及供应商议价能力对市场创新倾向具有负向影响所支持;假设H7f由企业客户关系管理能力对市场创新具有正向影响所支持。
表15 权变对“战略-创新”关系的影响——市场创新
注:CMIN/DF=2.167; p=0.000; CFI=0.800; RMSEA=0.071;“*”、“**”和“***”分别表示p<0.1、p<0.05和p<0.01。
表16 假设检验结果:权变对“战略-市场创新”关系的影响
注:该表只列出p<0.1的显著结果;“*”、“**”和“***”分别表示p<0.1、p<0.05和p<0.01;“+”表示正向影响,“-”表示负向影响。
组织创新(见表17和表18)对产品市场领域宽范围的创业导向以及正式组织具有正向影响。直接影响的检验结果显示:假设H8a由产业竞争对产品市场领域宽范围的创业导向具有正向影响、客户议价能力和低进入壁垒对产品市场领域宽范围的创业导向具有负向影响所支持;假设H8b由产业竞争对组织创新具有负向影响以及客户议价能力对组织创新具有正向影响所支持;假设H8c由企业管理能力对正式化组织管理选择具有正向影响所支持;假设H8d由企业管理能力对组织创新具有正向影响所支持。间接影响的检验结果显示:假设H8e由低进入壁垒对组织创新具有负向影响所支持;假设H8f由企业管理能力对企业采取组织创新行为倾向具有正向影响所支持。
表17 权变对“战略-创新”关系的影响——组织影响
注:CMIN/DF=1.509; p=0.000; CFI=0.912; RMSEA=0.047;“*”、“**”和“***”分别表示p<0.1、p<0.05和p<0.01。
表18 假设检验结果:权变对“战略-组织创新”关系的影响
注:该表只列出p<0.1的显著结果;“*”、“**”和“***”分别表示p<0.1、p<0.05和p<0.01;“+”表示正向影响,“-”表示负向影响。
综上,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特定产业和企业的作用会影响战略态势属性和创新行为属性之间的差异化关系,同时说明产业和企业权变会影响战略态势和创新行为的不同属性。此外,研究结果还强调了强调战略属性在权变和创新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这是对“战略选择”视角的支持,即将创新视为实现竞争战略意图的手段[18][29]。最后,本文从Miles和Snow的适应性选择结构的视角[9][72],检验了战略、创新和权变构念之间的关系,其研究结果提供了创新的战略选择方法的系统范畴分析观点,也对照了“最佳实践”方法[2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