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银行理财发展报告(2009—2010)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商业银行理财市场历史沿革

一、国内商业银行理财市场发展概览

(一)起步阶段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外币理财产品(结构性存款产品)开发及人民币理财咨询业务,之后逐渐发展成长。

早在1995年,招商银行首先在中资银行中提出个人理财概念,标志着中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市场的萌芽。1996年原中信实业银行(现中信银行)广州分行成立私人银行部,首次在中资商业银行中将个人理财业务作为独立业务进行经营管理。接下来,在国内资本市场初步发展、外资银行开发外币理财产品并不断开拓高端客户市场的严峻竞争形势下,中资银行也纷纷创新推出外币结构性存款产品,之后还推出了代理债券买卖业务,建立了主要面向高端客户的银行“理财工作室”等。1997年,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向社会推出了包括理财咨询、理财设计、存单质押贷款、外汇买卖、单证保管、存款证明等12项内容的理财系列服务。1998年中国工商银行在上海、浙江、天津等5家分行进行了“个人理财”试点。1999年,中国建设银行在北京、上海等10个城市建立了个人理财中心。2000年,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举行了杨韶敏等6位优秀理财员的“个人理财工作室”挂牌活动,这是银行首次出现以银行员工姓名作为服务品牌的理财工作室。2001年,中国农业银行推出“金钥匙”金融超市,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理财服务;同年,中国工商银行开办债券结算代理业务,按照委托人的投资指令进行债券交易,工商银行收取投资结算代理业务费,投资策略由客户决定。2002年,招商银行首次拥有个人理财品牌——“金葵花”,业务内容包括“一对一”理财顾问、理财规划等专业理财服务。

(二)成长阶段

从2003年起,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在资本市场低迷、扣除通胀率后银行存款产品“负利率”的特殊情况下,随着理财产品的发端而迈上新台阶,充分发挥其资产管理的功能。这一年,中国工商银行首推“汇财通”个人外币结构性存款,投资于零息债券和各类型金融期权;同年,中国银行推出外汇结构型理财产品“汇聚宝”,标志着中资银行外汇理财产品的发端。2004年,光大银行率先推出了人民币理财产品“阳光理财B计划”,由此揭开了我国人民币理财产品发行的序幕;同年中国工商银行推出了“稳得利”人民币个人理财产品、“债市通”人民币法人理财产品,均投资于银行间市场高资信等级债券。2005年9月29日中国银监会正式发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并于11月1日正式实施。此后,各类银行理财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出市场,产品涵盖的资产范围逐步扩大,产品设计日益复杂化。随着社会及居民财富的高速积累与金融监管政策的不断放松,商业银行的理念也迅速转型,开发出大量的创新产品,如结合股市债市的产品、信托理财产品、外汇理财产品、代客境外理财产品(QDII)等。理财业务的迅速发展深刻影响了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和业务结构,成为推动银行转型的重要动力。

(三)高速成长期

在2005—2008年四年中,中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展示出爆发式增长态势,反映了旺盛的市场需求。在这四年间,我国境内商业银行机构发售理财产品规模分别为2000亿、4046亿、8190亿和37000亿元,年度增长率分别为292%、105%、100%和352%(见图2-1与表2-1)。2008年年初,法国安盛保险集团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未来10年我国个人理财市场将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长,大约40%的私人客户将持有4种以上的金融理财产品,中国的个人理财市场将成为继美国、日本和德国之后极具发展潜力的国家,各家商业银行将以各具特色的理财服务和产品吸引各类投资人的关注,中国理财市场的迅速发展将快速改变中国银行业在全球理财业务市场的竞争地位。

图2-1 2005—2008年我国理财产品发售规模及增长率

资料来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产品与投资研究中心,月银网(www.moonbanker.com)。

表2-1 2005—2008年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概览

资料来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产品与投资研究中心,月银网(www.moonbanker.com)。

四年间,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也实现快速增长。2005、2006年,我国商业银行分别发行了602款和1336款理财产品;2007年共发行3112款理财产品,平均每月发行200款左右;2008年共发行了6399款理财产品,平均每月发行超过500款,相当于每天有16款理财产品面世,理财产品发行数量连续3年实现了100%以上的增长(见图2-2与表2-1)。

图2-2 2005—2008年我国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及增长率

资料来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产品与投资研究中心,月银网(www.moonbanker.com)。

在银行理财市场不断扩张的同时,各行理财产品品牌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中国工商银行“稳得利”、“珠联币合”、“汇财通”、“灵通快线”,招商银行“金葵花”理财,中国建设银行“利得赢”、“汇得赢”、“大丰收”、“财富系列”,中国银行“搏弈理财”、“汇聚宝”,中国农业银行“汇利丰”、“本利丰”,光大银行“阳光理财”,民生银行“非凡理财”等,均具有较广泛的市场影响,理财业务品牌价值快速增长(见表2-2)。

表2-2 我国主要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品牌

二、2004—2006年商业银行理财市场回顾

(一)理财产品数量与特点

2004年共有13家商业银行发行理财产品共124款,其中,市场份额的90.32%是外币理财产品。其中,外资银行仅荷兰银行一家,发行1款外币(美元)理财产品。值得一提的是,光大银行同业率先推出人民币理财产品“阳光理财B计划”,揭开了我国人民币理财产品发行的序幕。

从2005年起,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创新步伐加快,尤其是银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两个文件,有效推动了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创新和发展。

2005年全国共有27家商业银行发行理财产品共602款。其中,中资银行20家,发行理财产品558款,市场占比92.7%;外资银行7家,发行理财产品44款,占比7.3%。在所有理财产品中,外币产品依旧占大多数,共475款,占市场总额的78.9%;而人民币产品仅127款,只占到21.1%。

从银行理财业务创新角度看,2005年9月,民生银行推出首款人民币结构性理财产品,各家银行随即推出了多款挂钩类型不同的人民币结构性存款产品。全年人民币结构性理财产品共17款。中国工商银行向“理财金账户”客户推出了短信账单、银行管家等新的服务功能及一系列理财产品,并组织开展了“财富人生,工行相伴”系列推广活动,实施“理财中心核心竞争力提升项目”。

2006年共有29家商业银行发行理财产品共1336款,与上年相比翻了一番。本年度产品发行呈现以下四个特点。

(1)从币种看,银行理财产品依然以外币产品为主,共869款,占比65%。但是人民币产品大幅度增加,其发行数量较2005年增加了一倍多,共467款,占比35%。人民币产品的快速增长是2006年银行理财产品总量增长的主要动力。从产品类型和投资对象看,挂钩产品的发行数量有了明显上升,达到297款,占比22.23%,而非挂钩产品的增幅不大。2006年,不仅外币挂钩产品的数量较前一年增长了一倍,人民币挂钩产品的数量也已经超过了人民币非挂钩产品。其中,信用挂钩和股票挂钩产品尤为突出,利率挂钩、商品挂钩产品的数量虽然较少,但不乏创新。挂钩产品发行数量的显著增长说明理财产品的创新步伐正在加快。但值得注意的是,有相当部分的挂钩产品在结构和投资价值上与普通非挂钩产品差异不大。这也反映出产品的同质性现象严重和创新不足。

(2)从产品期限看,银行理财产品依然集中在短期品种上,6个月和一年期品种的发行数量最多,占比60%以上。2006年全年理财产品的增长主要是一年及以下期限的产品,期限为两年以上的品种数量有所萎缩。

(3)从发行主体看,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等中小银行发行的产品数量最多,利用理财产品进行融资和创新的动力最强。这些银行的理财产品发行数量(892款,占比66.8%),继续超过四大国有银行(362款)和外资银行(82款),并且改变了2005年以简单的非挂钩产品为主的产品发行模式,大大增加了挂钩产品的发行。

(4)外资银行的产品发行集中在外币理财产品和其中的挂钩产品上。如果以挂钩产品占产品发行总量的比例来衡量创新能力,外资银行遥遥领先于中资银行。

(二)监管政策解读

从监管层面看,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于2006年4月17日颁布并实施《商业银行开办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简称QDII《办法》),银监会于2006年6月21日颁布并实施《关于商业银行开展代客境外理财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QDII《办法》对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的概念、基础规制、业务开展的资格条件与基本要求、投资汇兑管理以及资金流出入管理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后者可以看成是前者的进一步细化。两个文件是在我国外汇储蓄存款规模巨大、外汇储备激增且保值增值压力增大、境内机构和居民个人投资渠道狭窄的大背景下出台的。文件的出台一方面是对2005年《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的扩充与延伸;另一方面也是作为一种创新性规制构建的尝试和探索,促进了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多元化发展和理财产品的创新。2006年6月13日,银监会发布并实施《关于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从产品设计、销售管理、业务规范、信息披露等角度,就各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所面临的声誉、法律、市场、操作、策略等方方面面的风险加以提示,并作出相应的管理要求。

(三)理财产品创新

从银行理财产品创新角度看,随着中国A股市场迎来的一轮牛市行情,商业银行相继创新并推出新股申购型、基金精选型、基金股票双重精选型、信托融资型、票据投资型等多类型人民币理财产品,以及人民币QDII、Quanto产品等投资于境外金融工具或衍生产品的理财产品。其中,在利率挂钩产品中,出现了连接国内基准贷款利率的产品,如中国工商银行发行的“稳得利”人民币理财第七期;在商品挂钩产品中,出现了连接国内CPI的产品,如北京银行发行的“心喜”人民币理财第十一期。这两种产品的设计和发行紧贴2006年的宏观经济形势变化,说明商业银行业的理财产品创新思路正在迅速拓宽。同年,中国工商银行在国内首家推出“东方之珠”系列QDII产品。

三、2007年商业银行理财市场回顾

(一)理财产品数量与特点

2007年共有52家商业银行发行理财产品共3112款,发行数量与上年相比呈现出爆发性增长。其中,人民币理财产品1547款,占比49.7%,外币理财产品共1597款,占比53.2%。本年度产品发行呈现以下四个特点。

(1)从产品类型和投资对象看,人民币产品发行的最大特点就是:汇率产品的发行数量和份额较往年双双下降,信用类和股票类产品上居主导,两类产品的数量合计占到57%。如果将混合类产品中以信用和股票为基础资产的产品也纳入统计范围,这一比例将达到70%左右。

信用类产品的大幅增长与2007年宏观经济政策密切相关。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和全球股市暴跌,国际经济扩张周期戛然而止,各国纷纷进入“降息通道”;而国内对经济过热的担忧和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使得紧缩政策频频出台。从“适度从紧”走向“从紧”的货币政策导致借款人和贷款人同时面临资金紧缺的压力。于是,商业银行以发行信用类理财产品的方式缓解这种压力。在所有信用类理财产品中,以信贷资产为基础资产的理财产品占比约80%,且信贷资产行业投向以资金密集型行业为主。基于信贷资产的银行理财产品可以看作私募性质的资产证券化产品,目的在于获得流动性和转移信用风险,这些产品的迅速发展也推动了中国私募性质的资产证券化的发展。

股票类产品的大幅增长源于打新股产品的大量涌现。打新股产品带着明显的中国特色,一方面反映了我国新股发行制度的缺陷,如询价制度流于形式导致“新股不败”,发行过程过度倾向于机构投资者,配售以资金多少作为依据等,造成一、二级市场价差巨大,从而使得新股申购型理财方式在牛市中可以获得无风险收益;另一方面,打新股产品的发展史就是上一轮牛市的缩影。

2006年的打新股产品只有10款左右,但却是收获最丰盛的理财类型。如中国工商银行推出的“稳得利”新股申购专项信托理财计划,一年期收益率为3%到10%,半年期收益率为2.8%到9.8%。而在2007年,随着A股市场持续上扬,打新股产品也迅速膨胀,发行数量达到200款以上,占人民币股票产品的50%左右,平均年化收益率更是普遍达到了20%以上,成为少见的低风险、高收益理财产品。例如,招商银行“金葵花”迎新系列新股申购理财计划2期当年累计收益率为26.3681%,年化收益率为29.5225%。中国工商银行12月25日到期的一年期打新股产品,收益率也达到12.64%。但是2007年年底,由于参与打新股的资金越来越多,中签率逐渐降低,成为产品收益的瓶颈;而同时,股市低迷也影响了新股申购的收益。2007年下半年,打新股产品的收益率明显缩水。

境外股票挂钩的产品随各国股市走弱而融入较多看跌结构的复杂设计,因而创新程度远远高于打新股产品。但是,受到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加上部分银行产品设计能力和道德风险问题,此类产品出现了较多低收益、零收益现象。此外,股票类产品中还出现少量境内A股和B股挂钩的理财产品,这些产品的出现意味着国内商业银行可以通过理财产品间接进入境内股票二级市场。至此,通过银行理财产品,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已经扩展到所有境内外证券、商品市场,朝着事实上的混业经营前进了一大步。

受到监管当局相关政策支持,商业银行QDII产品数量迅速增长,但是受次贷危机影响,产品收益率不尽如人意。

外币理财产品的产品类型特点与往年相似,非结构型产品数量庞大,达到1000款以上,占比70%,且全部由中资银行发行。结构型产品中,股票挂钩类居多,占全部结构型产品的一半以上,其中90%以上以境外股票为基础资产;利率、商品、汇率挂钩产品发行数量和份额较2006年双双下降。结构型产品发行主体外资银行占主导。

(2)从产品期限看,短期产品居多。期限为一年及一年以内的产品占到全部的70%以上。期限超过一年的长期产品由于起始委托金额相对较高,依赖高端客户,所以数量相对较少。

(3)从发行主体看,所有银行对发展理财业务表现出高涨的积极性。相比较而言,中资银行的产品发行依旧以数量取胜,而外资银行发行产品的设计质量、创新性则依旧领先。在本年度的银行理财产品发行主体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未上市银行、信用社等中小金融机构,其发行产品占比由2006年的1%上升到将近10%。

(4)从业务模式看,商业银行和信托公司联合推出了大量信贷资产和打新股产品,银信合作加强。商业银行和信托公司的运行机制和行业经验互补相承:一方面,商业银行需要通过信托机制实现信贷资产的表外隔离,并由此介入境内股票市场;另一方面,信托公司可以通过与商业银行合作来拓展本身难以企及的广大的销售网络。

(二)监管政策解读

从监管层面看,鉴于国内银行QDII理财业务和市场的迅速发展,以及国内A股市场的持续升温,业界要求放宽QDII理财业务境外投资范围的呼声渐强。2007年5月10日,银监会发布并实施《关于调整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业务投资范围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将2006年《关于商业银行开展代客境外理财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中第六款第四条中“不得直接投资于股票及其结构性产品、商品类衍生产品,以及BBB级以下证券”的规定调整为:“不得投资于商品类衍生产品,对冲基金以及国际公认评级机构评级BBB级以下的证券。”同时,还对发行产品需满足的条件做出详尽规定,如:所投资的股票应是在境外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投资于股票的资金不得超过单个理财产品总资产净值的50%;投资于单只股票的资金不得超过单个理财产品总资产净值的5%、单一客户起点销售金额不得低于30万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等。另外,《通知》还对商业银行发行投资于境外基金类产品和结构性产品的代客境外理财产品做出相应规定。

同年11月28日,针对大踏步前进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和爆发式增长的产品发行数量和规模,银监会发布并实施了《关于调整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有关规定的通知》,旨在通过监管层面的调整减少银行理财业务的规制约束成本,以提高业务效率,促进市场发展。

(三)理财产品创新

从银行理财产品创新角度看,另类理财产品首次面市。2007年7月,民生银行率先推出另类理财产品——非凡理财“艺术品投资计划1号”产品,募集资金将投资于中国近现代书画、中国当代艺术品和少量的古代书画作品。该产品两年后的到期年化收益率为12.75%,绝对收益率为25.5%,大获成功。

四、2008年商业银行理财市场回顾

(一)理财产品数量与特点

2008年共有73家商业银行发行理财产品共6276款,发行数量和募集资金超过其他金融机构委托理财规模的总和,再创历史新高。其中,人民币理财产品4799款,占比76.47%,外币理财产品共1477款,占比23.53%。理财产品总体平均收益水平远高于定期存款利率、CPI涨幅和A股表现。

第一,从发行数量看,顺承以往增长态势,但月变化呈先增后降趋势,即第一季度和第四季度出现小幅波动和回落。年初的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受零收益、负收益影响而出现小幅度下降;年末则因受国际金融危机蔓延、境外衍生品市场崩盘以及国内货币政策调整的影响而小幅回落。

第二,从币种看,除了人民币产品依然占比较大,还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即:欧元产品投资价值最佳,因为欧元产品多为收益稳健的非结构性产品;澳元产品备受青睐,年初受国际商品市场价格飙升影响而猛增且收益不俗,发行数量在所有外币产品中排第三名,共发行260款,仅次于美元产品和港元产品。之后随着金融危机爆发,商品市场泡沫破裂,澳元进入贬值通道,投资价值和汇率波动的双重损失致使澳元产品辉煌不再。

第三,从产品类型和投资对象看,非结构性产品共发行5659款,占市场份额比重庞大,为91.72%;结构类产品数量甚少,共511款,占比为8.28%,较往年有很大程度的下降。这种局面的形成主要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即资本市场的深幅调整和境外OTC市场的崩盘导致结构性产品对冲性能减弱,并且资本市场的持续下挫和商品市场的超速回调使得低风险稳健收益的非结构类产品大受青睐。同时,监管机构对发行高风险产品的监管力度的增强致使中资银行后半年发行的结构类产品变得更少。

在结构类产品中,股票、商品挂钩类产品为主,利率、汇率类产品相对较少。这种特点的呈现亦是受市场剧烈变化的影响。在2008年上半年,全球股市、商品市场出现调整迹象时,外资银行整体上看多以石油、粮食为主的商品市场,中资银行则倾向于发行看多股票和商品的理财产品;下半年次贷危机深化,股票和商品市场急速回调,部分外资银行基于市场充分调整的认识,继续发行一定量的看涨股票类理财产品。全球利率市场和汇率市场皆受金融危机影响而急剧变化,基础资产市场中的流动性丧失和大幅震荡对利率、汇率挂钩结构性产品的设计和发行产生严重影响。此外,打新股产品在第一季度再现最后的光辉岁月,这也是本年度股票类产品发行较多的原因之一。随后,沪指一路狂跌,新股频频破发,收益率也随之逐渐走低甚至屡屡爆出负收益,申购打新股理财产品的投资者人数和资金量双双缩水,此类理财产品数目锐减。从2008年第三季度开始,随着股指和A股IPO的暂停,商业银行最终停止了打新股产品的发行。

产品设计理念更新。非结构性产品首现实期结合的设计理念和随息而动的支付条款。结构性产品的设计中出现保息与止损条款和浮动参数的设置。保息与止损条款主要针对产品设计的风险敞口过大而出现,意在规避零、负收益,迎合理财产品购买者防控风险诉求;随息而动与浮动参数的设置针对风云变幻的金融市场大环境,如2008年后半年国内利率的高频调整、汇率市场的大幅波动等。总体而言,2008年商业银行发行的所有理财产品中,保本型产品增多,收益率也较往年平均水平有所降低,这多是为了迎合市场以及走稳健路线的需要。信托类、票据类产品仍是市场主流,但数量明显减少;央行宣布将央行票据由每周改为隔周发行,使得票据类固定收益的理财产品也影响;信贷类产品的发行势头有所减缓,主要受理财产品期限缩短、央行连续降息影响。

第四,从产品期限看,受全球金融市场动荡,股市持续低迷,央行连续降息等影响,商业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期限普遍缩短。

第五,从发行主体看,中资银行产品发行数量依然占优,外资银行产品创新能力继续领先。2008年,共有62家中资银行发行理财产品5785款,占比93.2%,10家外资银行共发行产品424款,占比6.8%。同时,随着人民币业务的推广,外资银行开始渗透人民理财产品,2008年,9家外资银行共发行人民币产品240款。

(二)监管政策解读

1.规范部分理财产品出现的六大问题

近年来,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规模不断扩大,理财产品不断创新,但与此同时,部分商业银行未有效加强理财业务的管理,少数商业银行并未按照2005年公布并实施的《办法》和《指引》中相关规定和要求开展理财业务,出现了产品设计管理机制不健全,客户评估流于形式,风险揭示不到位,信息披露不充分,理财业务人员误导销售和投诉处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尤其是2007年12月起,个别结构性理财产品到期出现零、负收益现象,引致社会各界和媒体网络的评议热潮,从而引发决策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对此,银监会对部分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进行了抽样调查,并在关于部分理财产品有关问题的通报中列出了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六宗罪”,包括:产品设计管理机制不健全;未有效开展客户评估;产品宣传中风险揭示不足;未能建立完整的事前、事中、事后信息披露机制;销售人员管理存在漏洞;投诉处理机制不完善。针对以上六方面的问题,银监会于2008年4月3日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逐项做出规定。此后,银行理财产品信息披露水平显著提高。

2.两个通知的对比

值得关注的是,上述通知与2007年年底《关于调整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有关规定的通知》的发布时隔仅4个月,文件指向却对比鲜明。后者旨在放松管制,促进创新;前者却加强了监管,在事实上对2008年度理财产品的创新造成一定影响,突出表现在中资银行结构性产品创新不足。但两者并不矛盾,《关于调整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有关规定的通知》反映的是监管层对整个商业银行理财市场和理财业务发展的大方向做出的决策;而《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则是对业务开展的重大事件的关注和对业务流程本身细枝末节的规范化,尤其显示出决策监管部门对新兴市场和新兴业务的风险管理的重视。两者相互配合,外部约束和内部合规双管齐下。

3.规范银信合作

2007年和2008年上半年国内宏观政策趋紧,央行通过控制信贷规模、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应对过热经济和通货膨胀预期。对此,商业银行开始通过与信托公司合作进行贷款与投资来解决紧缩政策导致的流动性不足、信贷额度紧张等问题。银信合作理财产品因此快速发展。2007年商业银行发行的银信合作理财产品接近600款,发行规模约为2000亿元,2008年银信合作理财产品超过3000款,发行规模超过8000亿元。在银信合作理财产品膨胀的同时,各种风险因素和不规范之处也逐渐暴露。2008年12月4日银监会发布《银行与信托公司业务合作指引》,其中第二章专门对银信理财合作的相关事项做出规定,包括银信理财合作的定义、基本要求、管理制度、银信双方各自的管理职责、风险控制和信息披露等方面。该文件的发布反映出监管当局对银信合作理财业务发展的支持、规范和风险防控。

(三)理财产品创新

2008年,中国工商银行基于实期结合的设计理念,国内首推期酒概念理财产品——“君顶葡萄酒收益权”系列理财产品,目标客户为中国工商银行的私人银行客户、个人财富客户和优质法人客户。该理财产品购买者的收益有“现金+实物”两种实现方式,即既可以选择行权消费红酒,也可以选择到期返还现金收益。该产品实现了实物消费与投资理财的创新结合,使投资者有机会真正投资商票市场,并有一定的投资保障措施(中粮集团旗下中粮酒业将为到期未消费葡萄酒的回购行为提供担保),同时可以满足高端理财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获得金融界网站“2008年度最佳设计创新理财产品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产品开启了银行发行另类理财产品的新篇章。随后,挂钩普洱茶、小麦、艺术品等的另类理财产品相继问世,掀起另类投资热潮。

2008年,理财产品的支付条款开始复杂化,结构类产品采用多种支付条款的混合;普通类产品则引进结构化设计,如“随息而动”的支付条款,即产品的预期收益随央行贷款利率的不断调整而调整。为了应对因产品设计风险敞口过大而导致的零、负收益和巨额亏损事件,许多产品设计中设置止损条款和保本机制;而为了规避参与率、利率、汇率等特定参数深幅波动的风险,许多产品采取浮动参数设置。这些改变皆因国内外经济大形势的不稳定和资本市场的频繁变化而起,是产品设计理念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