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最初的模样
传说黄帝的妻子嫘(léi)祖是我国最早的养蚕人,人们称之为蚕神或蚕母。一天,嫘祖在桑林边的小溪旁饮水,忽然一只蚕茧落到了她的碗中,于是她用一根树枝挑起了连绵不断的丝絮。这启发了嫘祖,在她的倡导下,人们开始了栽桑养蚕的历史,她还教会了大家如何将蚕茧缫(sāo)丝做衣。一般来讲,光是把蚕丝抽出来还不够,丝要绞作油炸麻花的样子才算成品,而且一绞为一束,二束成为一两(一双)。自古以来丝都是以“两”为数量单位出售的,甲骨文中的“丝”字写作“”,就十分形象地反映了丝被制成后上市的样子,现在的“丝”字在字体上也还大体保留着以前的形状。因此我们说,“丝”和“人、目、山、田”一样,也是个象形字。
纺纬:纺丝线。
缫丝:将蚕茧抽出蚕丝的工艺。
汉字经常被人认为是象形文字,这表明其字体的形状与事物的形态有很大的相似度。确实,早期的汉字象形意味都很浓,但汉字并不都是用象形这一种方法造出来的。曾经有人专门写文章分析了“哭”这个字,说“哭”从字形上看,恰巧是一个人岔开双腿,张着大嘴嚎啕大哭,上面两个“口”酷似眼睛,最传神就是那一点,恰似一滴晶莹剔透的眼泪,因此认为“哭”是个象形字。这完全是个人的主观想象,并不符合最开始造“哭”时的本意。实际上,“哭”原本指两只狗撕咬在一起,败者夹着尾巴逃走时的惨叫。古人认为,人们哭泣呜咽时发出的“呜呜”声和狗落荒而逃时的叫声相似,因此“哭”里可连一滴眼泪都没有。
类似的趣事还有不少。有这么一则笑话:两个人在互相考问对方,看谁认得的字更多。甲问乙:“以前妇女梳头时要抹上点发油,抹油的小刷子叫‘mǐn zi'(抿子),或者叫‘mǐn shuā' (抿刷),请问,这个‘mǐn’字该怎么写?”乙想了一想,写下了“皿”这个字。甲摇摇头说:“不对,这是‘器皿’的‘皿’,不是我说的那个‘mǐn’ 字。”乙眼珠子一转,拿起笔在“皿”字下加了一条W形的波浪线,振振有词地说:“这回总是你要的‘mǐn’ 字了吧?上面是个把手,下面是刷毛,不就是一把刷子了吗?”
这虽然是一个笑话,却也提醒了我们,汉字并不都是象形字,而且随着时代的变迁,汉字形状也在不断改变,总的趋势是由繁变简。从现在咱们使用的汉字来看,很多原本的象形字看上去也都不那么象形了。但不可否认的是,好像不那么象形的现代汉字,却是由象形的古代汉字发展演化而来的。
【博闻馆】
汉字与“六书”
如此多的汉字,古人又是用怎样的方法,将它们一个一个造出来的呢?这就涉及一个造字法的问题。一般认为,古人造字的方法总共有六种,即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假借,合称为“六书”。
“六书”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后来东汉时期的许慎在他的《说文解字·叙》中对此作了较为详细的解释,后来我们也一直沿用他的说法。一般而言,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这“四书”是真正的“造字之法”,转注和假借并不能产生新型构造的汉字,因此是“用字之法”。另外必须要注意的是,并不是说古人事先规定好了这六种造字方法之后才开始胸有成竹地造字的,而是后人在分析汉字的构造时把这六种方法归纳了出来。而且,并不是所有的汉字都完全适合用“六书”来分析,如“丸”字,小篆的写法是“”,是“仄”字的反写,就说不上符合哪种造字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