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永定 爱育辉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四节 国民教育

一、成立国民小学

1914年以后,当时宛平县六区在私塾的基础上,相继建立了上岸小学(第十国民小学)、石门营小学、万佛堂小学、冯村小学4所初级小学。其中1914年成立的冯村小学,被宛平县政府命名为“宛平县第六区第十九小学”,学校仍设在冯村私塾上课的村西关帝庙内。

当时因为村内没有教师,冯村大家族族长和村内主事的人,又继续聘请刘化南到小学任教。

据《北京教育史志丛刊》1993年第4期《日伪初期的宛平县教育》一文所记载,从1914年以后,国民政府在宛平县六区注册了6所乡立小学,冯村小学为其中一所,注册时间是民国八年三月。据有关文献记载,截至1920年,国民政府仅在宛平县六区教育科登记注册的小学就有13所。

为了加强对各村国民小学的管理,各村学校均设校董会,董事多由村中德高望重、有文化的长辈和能够出资的人担任。校长多由村长或村副担任,这些学校都是在私塾基础上演变过来的。

二、办学经费和办学条件

当时冯村地区的校舍都是在私塾旧址基础上经维修改造而成。虽说是国民政府下辖的学校,但是当时的办学经费几乎都是由村里负担的。“概由地亩捐款项下,自行筹措”,这些经费称为村款;由宛平县教育科下拨的办学经费叫校款,但是特别少。在当时各村村小中,只有石门营小学,因有刘氏家族全力支持,经费充足,师资力量雄厚,办学条件优越,有桌椅、黑板、操场等。其他学校相差较远,有些困难的村小,只在土地上用石头或砖砌上几个台子,再在上面支上长短不齐、宽窄不等的大木板当课桌。课椅是学生们自带的马扎、板凳。黑板是用白灰在墙上抹块较平的板面,涂上青灰锅烟。课堂上所需教具,全是老师就地取材自己制作的。

冯村小学在教学条件上,相对差一些,学生也只有十几个。他们就是在用石头或砖砌的几个台子上搭上长短不齐、宽窄不等的大木板当课桌,自带马扎、板凳当椅子到校来上学的。

三、刘化南老先生受聘冯村小学任教

刘化南受聘继续担任冯村小学教师期间,与时俱进,尽量吸收新的知识和新的思想,以适应发展变化的教育形势。当时学校所授课程以新课程为主,刘化南老先生一边驾轻就熟地教着私塾课程,一边也在尝试着教国文、算术等新鲜时髦的课程。

据刘化南老先生的学生回忆说,刘老先生教出很多精通书法、珠算的好学生,能够回忆起来的有:陈忠、陈玉、李海、李鸿、李贵、李占鳌、李占红、李富友、刘瑞华、刘汉堂、刘同恩、刘正华、刘正荣、刘仕福、刘士明、刘士增、刘士贤、刘士儒、贾德海、史振清、史振刚、史振荣、史振生、史振华、阎德文、阎永珍、孟昭元、孟兆祥、薛斌、薛芳、臧国珍等人。

其中刘仕福(1923—1997年)北京市门头沟区人,1945年1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冯村政权治安委员,宛平县七区武工队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北京市干部文化补习学校学员,门头沟区房管局干部,1980年1月离休。

李鸿(1921—1996年)1945年参加革命,武工队员,因工作需要,调到城工部、妙峰山交通站工作。1948年门头沟区解放后担任四维煤矿工会主席,此后随部队南下。1981年离休。

刘同恩(1915—1998年)1949年被区政府推荐为农民代表,出席北京市各界人民代表大会,1950年任冯村党支部书记,1950年3月被区政府推荐为北京市政协委员,受到北京市长彭真的亲自接见,1954年参加北京市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

刘化南老先生的这些学生,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他们的英名都记录在门头沟革命荣誉册中。

薛芳老人还回忆说,在他8岁那年,也就是1933年,宛平县六区派来一位三家店的张老师(名字记不清了)到校任教,张老师来到学校后,学校增设了“修身、国语、珠算”等新课程,开始初步尝试国民新学教育。这时的冯村小学的教育是新式教育与旧教育混杂的局面。张老师在冯村小学大约从教3年就离开了。

到了1934年的后半年,国民政府要求全部进行国民新学教育。只长于私塾教育的刘化南老先生,很有自知之明,深知自己的知识结构过于陈旧,只会教《四书五经》,驽马慢车,已不能适应教育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想再误人子弟,遂毅然“辞馆”,离开他工作多年的学校,从此结束了26年的教学生涯。

之后,刘化南借用村中陈玉明祖父家的两间土房,一边招几个蒙童教着,一边利用河北武清与门头沟的地区差价,做起了卖针线的小生意贴补家用。在冯村一提卖线的,都知道是刘化南先生家。到刘化南儿子一代,家中除了卖针线之外,还兼营中药。据刘化南老先生的长孙刘瑞林回忆,多少年后他都记得自己小的时候(刘瑞林于1931年出生),家中还保存着很多做中药的家什。

刘化南经历了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爆发和失败;经历了国民新学的建立及其给教育带来的影响;见证了袁世凯和北洋军阀执政时期,所推行的教育“复古”给教育造成的损失;也见证了民国教育的发展状况。他为冯村教育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是冯村教育的奠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