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艺术作品设计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7 在我国的产生及现状

20世纪80年代,公共艺术的概念传入我国,从此犹如一场史无前例的现代化变革在我国开展进行着。在城市化程度相对较低的地区,人们比较容易从艺术欣赏或文化现象的角度来诠释公共艺术,仅仅将它看作美化环境的一种方式。而在城市化进程较快、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人们对公共艺术的理解会较多地偏向于社会现代化过程和公共空间福利的角度来理解公共艺术。

我国的“公共艺术”诞生于在改革开放以后,在此之前,它仅仅只是一种“城市雕塑”的概念。而我国的公共艺术是经历了从“雕塑艺术”到“城市雕塑”,再到“公共艺术”这样一个发展过程演变而来。这个发展过程中有两方面的原因促使我国公共艺术的形成。一方面,我国写实性的雕塑在公共空间的非主流地位,促使雕塑家必须拓宽专业视野,重视整合自身的专业资源,大量地从国外的案例中寻找创作方式,特别是与公共空间的多种环境的协调性的多学科的专业协同;另一方面,纯艺术的乌托邦梦想总试图在实践性和市民性、民俗性极强的公共艺术的实践之中寻找着实现的机会。公共艺术发展的前提,一是城市化和城市建设的需求促进;另一方面是改革开放带来的艺术观念的转变。这些因素促成了我国的公共艺术发展。

图2-37 我国台湾省国立公共资讯图书馆外的公共艺术作品

图2-38 《圆荷泻露》

陈志光,漳州国际公共艺术展艺术品

相比西方国家,城市公共艺术和景观构筑物在我国的发展仍然要落后不少。由于国内一直缺乏有关公共艺术作品方面的专项规划与管理制度,各地城市景观中公共艺术作品造型的彼此模仿、抄袭;另一方面,各种新材料、新涂料争奇斗艳,导致城市景观环境中变得越发混乱无序,作品质量良莠不齐,无法与城市景观环境较好地结合在一起。随着认识的深化,近年来国内一些城市在各个层面上开始重视城市景观和公共艺术的建设和规划问题,但尚未提出具体的措施与方法。当城市公共空间对设计文化越来越重视,景观和公共艺术的重要意义也逐步体现出来,这种介于艺术与科学之间的创造对象,不仅拥有它不可替代的社会职能,还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与前景,需要来自建筑师、规划师、景观设计师和艺术家携手合作,推动城市公共艺术与景观的持续健康发展。

图2-39 《白日烟火》

蔡国强为“九级浪”艺术展开幕所作的白日焰火

思考延伸:

1.城市公共艺术产生和发展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和动力?

2.城市公共艺术与城市景观有怎样的内在联系?

3.我国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有哪些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