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扶贫基金会改革发展简史(1989~2015)(全3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开展科技扶贫项目

中国扶贫基金会在三届理事会后,十分重视科技扶贫项目的开展,将国内外先进技术加以引进和完善,推广到适合应用的贫困地区人群中,促使项目实施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发展生产力,增加贫困农户的收入,从而实现扶贫的目标。科技扶贫项目的设计特点是,将科技的应用与我国的国情和扶贫工作紧密结合,在推广科技项目中,着眼于使贫困农户在最短时间内,在现有条件下,以最小的投入取得较大的收入增长,从而快速实现脱贫目标。重点实施的菌草技术扶贫项目和南德温牛推广项目,都具有“短平快”脱贫致富的特点。

一 菌草技术培训与推广

所谓菌草技术,就是改变用木材生产食用菌的传统方式,采用各种野草、海草、农作物秸秆栽培食用菌、药用菌的综合性生物新技术。菌草技术由福建农林大学的高级农艺师林占熺首创,并获得了国家专利、国家星火展银奖和国际发明展金奖。菌草技术利用各地资源极为丰富的象草、芒萁、类芦等26种野草、牧草、海草,可以取代林木和麸皮、米糠,用来栽培香菇、木耳、金针菇、灵芝、竹荪等38种食用菌、药用菌;废弃的培养料还可以用作饲养畜、禽的菌体蛋白饲料。菌草技术解决了长期困扰菌业生产的“菌林矛盾”和“菌粮矛盾”,为菌业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由于菌草业的发展可以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在治理水土、保护环境、扶贫开发、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菌草技术扶贫,从科技入手,从开发入手,结合各地的实际和特点,合理配置资源要素,不仅使农民走出贫困,而且可以实现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科技扶贫的优选项目之一。1993年,当中国扶贫基金会决定将河北省阜平县作为帮扶重点县时,项南会长就想到了他在福建任省委第一书记时曾大力支持的菌草技术发明人林占熺和他的菌草技术,并将林占熺和他的菌草技术引荐给了阜平。林占熺教授牢记项南会长对他“发展菌草,造福人类”的激励,把这项技术无偿地捐献给中国扶贫基金会;基金会则把菌草技术列为本会科技扶贫的首选实用技术推广项目,建立了以福建农林大学菌草技术研究所为依托的菌草技术扶贫推广体系。

第三届理事会以后,中国扶贫基金会把福建农林大学林占熺教授主持的菌草技术研究所作为中国扶贫基金会菌草技术培训基地,由林教授亲自主办菌草技术培训班77期,培训了来自全国29个省份321个县(半数以上是国定贫困县)的4721名菌草栽培技术骨干;接待前去考察、学习的县长、书记和农业技术干部500多人,并为江西、陕西、湖北、宁夏、云南、贵州、四川等省份的贫困县派出进行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指导的技术骨干30多人。中国扶贫基金会还出资支持菌草基地建设,形成了有16种菇、15种栽培模式、25种菌草的现场规模,用以承担示范和培训任务。从南方的福建、广西,到北方的辽宁、内蒙古,从东部的山东,到西部的陕西、宁夏,有数以万计的农民通过掌握菌草技术脱贫致富。

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扶贫基金会会长的杨汝岱同志,以及王郁昭等扶贫基金会领导同志,对菌草技术的推广工作十分重视。杨汝岱会长亲自出席于1998年12月在福州召开的全国第二届菌草技术扶贫研讨会,视察了在福建农林大学的菌草技术示范基地,对菌草技术在扶贫和农业发展中的作用给予充分肯定,要求进一步做好培训推广工作,并在实际工作中对菌草技术的推广给予很大的关怀和支持。

在中国扶贫基金会杨汝岱会长和王郁昭会长的支持下,四川省扶贫基金会在成都郊区购地34亩,建大棚1000平方米,种植菌草10亩,建立了生态扶贫基地——成都菌草技术研究中心。该中心以福建农林大学林占熺教授捐赠的菌草技术为支撑,与农民构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体制,积极探索“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走产业化、专业化、企业化的经营路子;是集科研与实验、技术培训与推广、生态生产与农业观光三位一体的科技示范园。

值得一提的是,菌草技术不仅在水草丰美的南方地区可以实施,在干旱、半干旱的西北部地区也具有推广意义。它在给农民带来经济收入的同时,对保持生态、改善环境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西北地区也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宁夏闽宁村的实践,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有说服力的实例。

闽宁村是从宁夏南部山区西海固迁移到银川黄河滩区新建的一个移民村。由于是福建与宁夏两省份对口帮扶建立的,故定名为闽宁村。这里地处宁夏贺兰山南麓的黄河滩区,距内蒙古腾格里沙漠70多公里,是一片寸草不生的茫茫戈壁,不毛之地。因其极度荒凉,被闽宁村当地人形容为:“兔子不拉屎,雁过不落毛。”该村有3000多户人家,共2万多人口。1998年被确定为福建与宁夏两省份对口帮扶的形象工程后,林占熺教授的菌草技术被作为对口帮扶发展经济的主要项目。这个项目得到宁夏、福建两省份政府以及林占熺教授在资金、技术和市场等方面的大力支持。菌草技术扶贫项目从1999年夏季开始启动,由政府贷款40万元,群众自筹20万元,有200个农户参加,两个月后开始见效,无一例失败。祖祖辈辈靠种地却吃不上饱饭的农民第一次兜里有了现钱。菌草技术被农民称作“摇钱树”“聚宝盆”。菌草技术到底效果如何,中国扶贫基金会和宁夏扶贫基金会在当时做过调查,向闽宁村200户菇农发出调查问卷,实际收回有效问卷143份,并邀请部分重点示范户进行了座谈。据统计,这143户菇农在种菇前的1998年人均收入255元。1999年开始推广菌草技术,建菇棚占地15500平方米,栽培面积41006平方米,户均286平方米,平均每户收入3591元,人均收入901元,比1998年增长3.5倍,而且每户还留下一个可以使用5年的菇棚。闽宁村那些从未接触过菌草技术的农户,不仅学会了种菇,还做到了当年收回投资,略有盈余。一个菇棚每年可生产两季,从种菇当年起,仅靠种菇一项,即可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闽宁村的变化使人们看到菌草技术作为一项实用技术,可以在短时间里使贫困农户由穷逐步变富,同时又可以推动种草业的发展,有利于环境的治理。

附件2

菇棚成了“摇钱树”

马文炳,男,40岁,回族,一家5口人,2个劳动力,3个未成年男孩。1997年9月从西吉县马建乡迁移到闽宁村。

马文炳1985年到新疆打工18年,其打杂工,其妻卖酿皮,一年约收入4000元。他的老家有地40亩,1998年种了10亩小麦,亩产70-80斤;种了20亩土豆,亩产2000斤。1999年,庄稼绝收。

1999年5月,他参加了闽宁村菌草技术培训班,6月份开始动手搭建菇棚。其中,贷款4800元,用于购置木料、竹竿等建棚的原材料;自筹资金1280元用于购置草料、牛粪等菌床的培养料;购买由闽宁村统一提供的菌种,价值1150元。三项合计,马文炳共投入资金7230元。

菇棚占地210平方米,栽培面积460平方米,于7月中旬开始接菌种,9月13日开始出菇,到11月中旬,共收获鲜菇5264斤,大部分按最低保护价每斤1.4元卖给银川市清真罐头厂,60天时间共收入7400元。在产菇的高峰期,马文炳卖菇一天就收入过500多元。次年5月,头年接种的菇种又开始了第二个生产周期,到6月中旬,又产菇1500多斤,收入2100元。前后两个生产期,共产菇6764斤,收入9500元。每平方米栽种面积产菇14.7斤,创收20.60元。按占地面积计算,每平方米创收入45元。马文炳家扣除投资,净收入2270元,人均收入454元。

4月,尝到了种菇甜头的马文炳又动手搭建新的占地315平方米的菇棚,决心扩大双孢菇的生产。加上头一年建的菇棚,栽培面积达1240平方米。到来年6月,种菇总产值近3万元,扣除成本,净收入达2万元。马文炳家占地525平方米的菇棚(约8分地)所创造的经济效益,相当于他在原籍种植200亩粮食作物的收益。

为了增加种菇的原料来源,并且改善生态环境,马文炳听从福建农业大学林教授的建议,把自家准备种植小麦的6亩耕地全部改种成优质牧草紫花苜蓿。这又是一笔可观的收益。

(华克)


2000年,中国扶贫基金会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宁夏回族自治区扶贫基金会、宁夏回族自治区农建委的大力支持下,举行了第三次菌草技术扶贫研讨会。会上交流了全国各地菌草技术扶贫的成功经验;考察参观了闽宁村菌草技术扶贫示范基地;研究了推广菌草技术扶贫开发中的有关问题;听取了有关专家关于进一步改进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和菌草技术国际化、产业化等专题报告。

会上,时任中国扶贫基金会秘书长的何道峰,从菌草技术的发明、内容和意义,菌草技术的推广与扶贫,菌草技术推广的现状,菌草技术推广扶贫的经验以及值得进一步研究和讨论的问题等五个方面对菌草技术扶贫做了归纳和总结,对此后的菌草技术扶贫工作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二 南德温牛推广

澳牛改良推广项目,是中国扶贫基金会与澳大利亚生物基因公司合作开展的科技扶贫项目。项目内容是,引进澳洲具有优良性状的南德温牛种牛,与我国北方地区的黄牛进行杂交,以提高和改善我国黄牛的生产性状和品质性状。项目目标是,在项目区实现养牛贫困户的澳牛改良覆盖率达到100%;推进澳牛改良、生产、加工、销售的专业化发展;使贫困户通过该项目获得经济效益,脱贫致富。项目的设计框架是,建立以现有畜牧系统为依托的支持性服务系统,为贫困农户提供专业化的指导和服务;建立农户互助系统,实现项目的推广;促进公司加农户产业模式的形成和发展,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南德温牛是产自澳大利亚的肉乳兼用型优良牛品种,体型大,四肢短,肉质好,寿命长,特别适应较差的生长环境,适合在我国北方各省饲养、育肥;成年公牛活重1200公斤;犊牛体质好,200~400日龄平均日增重1.24公斤。南德温牛的另一个特点是肉质鲜嫩,脂肪囤积适量,极适合东方人的口味。

中国扶贫基金会于1998年把引进南德温牛作为扶贫到户的项目。为此,积极联系澳大利亚华侨,从澳大利亚引进110头南德温种牛在中国育种,并向贫困地区推广。12月,中国扶贫基金会联合合作方召开了北方五省澳牛改良试点会议;组织拍摄了专题电视片《澳洲来客——南德温牛》,并在中央电视台7套播放。经过推广养殖南德温牛的前期准备,中国扶贫基金会于1999年起在内蒙古的宁城县和太仆寺旗、河北省张北县、天津蓟县、山东省临沂地区、安徽省寿县、河南省虞城等贫困地区推广改良黄牛的技术。中国扶贫基金会负责组织,但不出资金;技术方面由农业部的畜牧官员和农科院肉牛专家协助把关。澳牛肉质优良,在市场上非常抢手。群众饲养改良后的澳牛,长到250公斤左右可出售给育肥场,每头牛增收500元左右,若育成肥牛后售价更高。

中国扶贫基金会于1999年推广12000剂良种,于4月开始配种,到2000年5月起陆续产犊,下半年群众即获得收益。到2000年,中国扶贫基金会已在6个省份的18个县对3万多头黄牛实行了改良,使3万多个贫困农户获得了经济效益。

附件3

澳洲来客——南德温牛

河北省遵化县曾因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三条驴腿闹革命”和“万里千担一亩田”的故事闻名全国。该典型所在的辛店子镇大太平村,是中国扶贫基金会澳牛推广项目的一个试点。2000年开春,中国扶贫基金会会长王郁昭专程到澳牛推广试点村视察。这时,头一年冷配杂交的小牛已经陆续出世。在村口,村民们围着王会长,争着介绍自家小牛的情况。一个说:“我家的牛是去年腊月十三出生的,这小东西真有分量,一过秤,82斤,一个人抱不动。它长得真快,这会儿估摸有300来斤了。”王会长掐指一算:“一天长二斤半,对吧?”对方答:“差不多”。话音刚落,村民张全明就拉着王会长去看他家的牛:“您看俺家的牛多俊!”确实,这家的牛长得虎头虎脑,红黄色的毛皮像缎子一样。“前几天,有人打听到我们这儿有澳牛,来踩点,想看看,说要买,我说了不让看,非是扶贫基金会的人带来看才成。”王会长不解地问:“你家牛俊有什么好处?”农民说:“咱这地方卖牛,模样好看能多卖百八十块呢!”村民王金祥介绍,他家的小牛出生后十几天就开始喂玉米秸,可皮实了,看长势,估计秋后可卖1500多元。在大太平村,澳牛出生后40天的个头和重量相当于中国土种牛4个月龄的样子,可卖500元,若长到1岁可赚纯收入10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