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民俗文化
山西,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处于中原王朝的边陲,是汉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交往频繁之地,尤其是沿长城一线的晋北地区,始终处于各朝代不同民族与政权的疆域交界处,并几度为匈奴、鲜卑、乌桓、突厥、瓦剌、鞑靼、女真、契丹等少数民族所占据,更成为以农耕为主的汉民族与以游牧民族为主的北方少数民族交往、杂居、通婚的主要区域,形成了胡汉相融的习俗。
公元前403年,晋国的韩、赵、魏三卿成为诸侯,分别建立了三个封建政权。以山西为主要领地的赵国,其第六个国王赵武灵王是一位有作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实行“胡服骑射”的改革,吸取北方游牧民族的优点,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和经济文化的交流。赵武灵王死后葬于山西恒山南麓,其地置县名灵丘,沿用至今。秦汉之际,北方匈奴逐渐强大起来,向今晋北、陕北扩张,晋阳(今太原)成为“东带名关,北逼强胡”的边防重镇。汉胡之间既有交战之时,亦有互通之日。北魏拓跋氏王朝以平城(今大同)为都,向汉族学习,劝课农桑。孝文帝时,改革鲜卑氏的旧俗,穿汉服,讲汉话,改汉姓,与汉人通婚,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和经济文化的大交流。著名的大同云冈石窟和交城玄中寺,就是在这时雕凿和修建的。汉长城一线的著名关隘有偏头关、宁武关、平型关、娘子尖、雁门关以及许多古地名如杀虎口(原名“杀胡口”)、克虎镇(原名“克胡镇”)、新平堡、得胜堡、威远堡、马坊等等,都是历史上胡汉相融的遗迹。
图1-2 修缮后的杀虎口关隘遗址(位于今朔州市的右玉县,2010年7月拍摄)
北方民俗受游牧民族影响最大的是尚武精神。《通典》卷一七九称:“并州近狄,俗尚武艺,左右山河,古称重镇,寄任之者,必文武兼资焉。”人性强悍,习于戎马,这种风习直到明清时,继续保留。特别是在晋北一带,在过去的方志中多有记载:“阳高地虽边塞,密迩京师,王化实首及之,其风朴□,其俗径遂,其民敬老慈幼,用户节俭,勤耕务牧养,家塾党庠弦诵不辍,士耻奔竞,非公事不干谒,有司缙绅先生杜门不问户外事。嫁娶多守颜氏家训,丧祭悉遵文公祀,今虽时移物转,遗风犹存。”
图1-3 杀虎堡城墙遗址(位于今朔州市右玉县,2010年7月拍摄)
图1-4 新平堡城墙遗址(位于今大同市天镇县,2010年7月拍摄)
图1-5 广武古城墙遗址(位于今朔州市山阴县,2010年7月拍摄)
图1-6 修缮后的雁门关遗址(位于今忻州市代县,2010年7月拍摄)
图1-7 大同新平堡的明清集市遗址(2010年7月拍摄)
大同:“俗尚武艺,风声气息,自息而然。”
应州:“俗尚武艺。”
偏关:“习兵好射,尚朴无久。”
宁武:“性愚鲁,尚骑射。”“少礼,习兵好射。”
朔州:“风气刚劲,人尚勇敢。”
平鲁:“习尚勇敢。”
图1-8 明代古长城遗址(2010年7月拍摄)
代县:“代北之人武。”
岢岚:“尚骑射。”
除习兵好射的尚武习俗外,在语言、音乐、婚嫁、穿衣、饮食等方面,也有很多胡汉相融的习俗,至今仍有遗留和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