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民间音乐文化
1.乐户
乐户者,指封建时代供统治阶级娱乐的有名籍的人户。作为乐工、乐师、倡优、女乐,这一特殊群体在先秦和汉代大量存在,典籍中记载的较多,但明确以制度的形式确立下来的乐户,史籍记载从北魏始。《魏书·刑罚志》载:“诸强盗杀人者,首从皆斩,妻子同籍,配为乐户。其不杀人及赃不满五匹,魁首斩,从者死,妻子亦为乐户。”
山西在北魏时即有乐户且数量不少。《山西通志》载:“皇甫奴,河东郡人。景明初,河东郡杨风等七百五十人,列称乐户。皇甫奴兄弟虽沉屈兵伍,而操尚弥高,奉养继亲,甚著恭孝之称。畿内大使王凝奏请标异,诏从之。”之后,“乐户”逐渐遍及全省各地。乐户不但“丛聚”,而且还为达官显贵所养,“大同府为太祖第十三子代简王封国……蓄乐户较他藩多数倍”。“明洪武间,五台有乐户十五家,建文末年,又有京城官绅,被贬为乐户,逐于五台……”乐户虽然社会地位低下,但他们“男记大曲四十,女记小令三千”,吹弹歌舞无所不能,并在民间各种祭祀、赛社、节令等活动中司职颇多。所以,在迎春、祈雨、迎神赛社、丧葬、陪客宴饮时都能见到乐户的身影。
2.鼓吹乐
作为民间器乐的重要演奏形式“鼓吹”,早在西汉初期就已在西北边疆地区流传,其中包括山西。《万姓统谱》记载:“班壹者,秦末避地娄烦,以牧起家。当孝惠、高后时,出入游猎,旌旗鼓吹,以财雄边。”这是现在可见到的关于“鼓吹”最早的记载。在发展过程中,鼓吹逐渐被用于军乐、宴乐以及各种仪式中。自汉代以来,一直列于鼓吹署,作为独立的演奏形式被宫廷机构传承下来。公元398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迁都平城(今大同),平城成为当时中国北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文成帝和平年间到孝文帝太和十八年(460~494)开凿的举世闻名的云冈石窟中,刻有大批乐人(大部分集中在第十二窟)。其中所操乐器有弹拨乐器阮、琵琶、五弦琵琶、琴、瑟、箜篌等七种;吹奏乐器有横笛、义觜笛、唢呐、觱篥、笳、角、排箫、螺、笙等十种(其中一种尚不明);打击乐器有细腰鼓、腰鼓、齐鼓、铙钹、碰钟五种。隋唐时期,鼓吹和散乐已相结合。这种民间吹奏乐的形式在山西被普遍应用于岁时节令“社火”活动中。“南楼北阁闹声频,鼓吹山城物候新……”“春、元宵,张灯,架鳌山,鼓吹、杂戏、秧歌,火树银花,辉煌城市。”鼓吹乐至今仍广泛活跃于晋北一带的丧葬、庙会等众多民俗活动中。
3.梆子腔
梆子戏是山西省主要的戏曲流行类型。流行于山西省各地的有蒲州梆子、中路梆子、北路梆子、上党梆子四个剧种。其中,中路梆子流行于中、北部地区,北路梆子流行于北部一带,二者成为晋北地区农村民众生活及乡村礼俗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4.秧歌戏
秧歌戏是由民间社火中歌舞演唱发展形成的戏曲类型,在山西流行甚广。主要分布于山西省内的北、中、东南部以及黄河沿岸的河曲、河津、平陆一带的县乡,有晋中秧歌、晋北大秧歌以及襄武秧歌等近20种。晋北地区流行的主要是晋北大秧歌,包括朔县秧歌、繁峙秧歌、广灵秧歌。这类秧歌戏早期亦为一剧一曲,在发展中不仅使自己曲牌体的唱腔板式化,而且把梆子戏中各种板类的板式完整地吸收进来,与原有的曲调同用于一剧种中。
5.耍孩儿
耍孩儿是以说唱形式发展形成的剧种,也是山西省内唯一用曲牌名称命名的剧种,主要流传于晋北一带。耍孩儿何时成戏不详,大约在清道光年间已在晋北广泛流行。耍孩儿唱腔属曲牌体,其词格“一曲八句,四七句倒辙儿”,单曲反复。初期严守曲牌格律,清末逐渐插入“拨子”并创造了各种“拨子”的唱腔,后又吸收梆子戏中的散板唱腔,丰富了表现力。耍孩儿发声方法最为独特,即凭声带挤压发声,但自有女演员后逐渐改变。
6.罗罗腔
罗罗腔源于河北丝弦,于清中叶流入山西,主要流行于晋北的应县等地。其唱腔属于曲牌体,演出剧目以小生、小旦、小丑“三小门”为主,念白多用晋北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