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发展中的距离逻辑及关系动力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距离:关系动力

一 关系动力的内涵

从最一般意义上理解“距离”范畴,造距“成势”“成事”“成人”,表达了一种对存在的关系动力的距离不断分割的观点。具体来说,一切都是运动变化的,相互作用关系是变化的动力与内容。发展、运动及其速度是由关系动力推动的,这也可以说,万事万物、江河湖海、鸟兽鱼虫,它的存在是由它的关系动力构成的。每个具体存在都有其“生成”,也即都有其关系动力,脱离了这些,具体存在便没有了。

怀特海认为世界是由“点滴的经验”或“经验的搏动”构成的。这些“点滴的经验”被怀特海称为“实际实有”。那么,什么是“实际实有”呢?他解释道,“实际实有”——亦称“实际事态”——是构成世界的终极实在事物。在“实际实有”背后不可能找到任何更实在的事物。怀特海在谈到“实际实有”时有一句名言:“它的‘存在’是由它的‘生成’构成的。”换言之,经验者和经验是交织为一体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这些就是他或她的“生成”,脱离了这些,他或她的具体存在便没有了。同样的,一个电子的运动就是它的“生成”,脱离了它的运动、它的运动的环境,它也说不上是存在的。可见“实际实有”一语实际上包含了经验者和经验,这二者脱离了对方都是不能存在的。怀特海:《过程与实在》,转引自周邦宪《初议〈过程—关系哲学〉》,《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这其实就是“关系动力”。

关系动力是由距离关系中的“差别与联系”所激励的一种动力梯度,任何存在都是一个关系动力体,这个动力体的内部是诸要素的相关制约关系,事物发展的动力正是关系内部诸要素的对立统一,当差别越大而联系越紧密时,动力梯度就越大。

基于系统理论,任何事物都是结构和功能的对立统一。结构与功能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结构决定功能,结构相对稳定,功能则容易变化。结构是指组成有机系统的要素之间的组织形式,功能是指有机系统的性质、作用和能力。

从距离关系动力视角来看,结构不同于功能,结构具有距离性规定,功能则具有关系动力的性质。一个系统性存在,由其部分组成,相互依存及相互转化;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其实是指一个完整距离性存在中的关系动力。关系动力总体大于部分的总和,要把握全面的关系动力。把握某一系统的距离关系动力,有利于定性和定量地认识和解决各种现实问题,所谓的机不可失,体现在鲜明的距离关系的“路径及其动力依赖”。

“关系动力”这一概念是距离范畴发展的必然。它是对实体论、属性论研究的发展。在关系动力理论中自然科学理性与人文、价值理性是可以统一的,即自然科学理性与人文、价值理性一样都可以作为历史进步的动因和尺度。用这种理性精神作为人类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全部基础和根据,追求关系性和矛盾的相关制约性,建立以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目的的距离关系动力体系。

因此,不同的动力机制会催生不同的社会关系,要从系统的距离关系动力的角度去研究社会实践;从存在论意义来把握实际生活过程的关系动力基础,并以此为前提考察现实社会中我们要处理的各种复杂关系,充分发挥关系动力机制在迁移、要素集聚、竞争与协调等方面的作用。

二 社会关系动力及其价值

关系动力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物理动力,还应当理解为极为复杂的社会距离变化引起的动力。实际上,在中国文化的语境里,“关系”属于社会关系的范畴。因此,关系性是社会活动的本质要素,关系性界定社会。

从本体上看存在两大关系体:自然关系体与社会关系体。从人的立场出发,社会关系体都是主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建立起来的、创造出来的,就是为了更方便、更全面、更深入地反映和占有现实,是历史地凝结成的、自发地左右人的各种活动的稳定的生存方式。总之,它是由人创造的,同时也塑造着人。

社会实践关系大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各种复杂的关系。另一方面是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如处理单位与单位、单位内部各部门之间、单位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体可表现为规划、决策、管理,社会系统中人群关系的协调、法律协调、道德协调和心理协调。其中,社会管理可表现为处理日常社会生活中各种关系中产生的各种矛盾,包括对社会子系统及其外部、内部事务的管理。

社会关系动力作用并不仅表现在意识与信息态的层面上,是一个纯粹的心理社会过程,它还可以具体体现在物质活动与行为上。因此,关系动力论把社会实践看做处理关系、协调关系并建立理想关系的一种活动。社会关系动力首先标志着人们相互联系、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与人的存在联系在一起。

在最广泛意义上说,任何存在都具有一定的价值,包括自我价值,对价值概念的理解需要一种广义视角,坚持关系价值论基本立场,即价值不是实体,不是自然事物本身,不是主客体之外的“第三种实体”,而是一种关系动力作用的结果;社会关系动力价值在整个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中居于先导性的地位,即是指一切对社会活动开展及其效果产生各种影响的内外部因素之间关系及结构的总和。社会关系动力的价值功能,具有一种会聚力量的作用,同一客体在生活实践中可能与不同主体同时建立价值关系,从而构成价值的网状结构、立体结构和主体间性,存在于社会主体、社会客体以及社会中介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之中。

因此,社会关系动力的价值就是整个社会生态系统在相互联系、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共生互动中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社会关系动力的实效价值意味着有所“动作”,也即有所作为,有所表现、触动、激发,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协调发展为核心的模式,是各种社会关系动力要素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氛围,是对对象结构和功能的秩序的维护或者说是有序发展。

社会关系动力的价值也有正负之分、大小之别。凡是对生存和发展产生积极的有益的效应,就是正向的、有效的;凡是对社会主体或社会客体的生存和发展产生消极的有害的效应,就是负价值。而与社会生态环境系统保持一定的社会关系动力有序发展状态,这种效应越大,社会关系动力价值就越大。同一关系所具有的社会价值效应既有性质上的差别,也有数量上的不同,甚至完全相反,即这种效应对主体或客体的生存与发展所具有的现实历史意义及其大小要围绕不同时期社会历史语境的广泛变化来理解,并考察外部关系构成。

人类价值是关系动力必不可少的因素。没有人与人之间的正义和荣誉以及尊敬,社会关系动力就不会存在。社会目的和功能,是对社会关系本体价值的一种基本承诺。因此,要置于其社会历史环境中看这种互动关系产生的效应,这决定了在不同的社会历史环境下价值实效的差异。

关系共同体的规范和价值可以扩展到一般的价值准则。合理性、普遍性、个体性、公有性和无私利性,便成为整个社会关系动力价值的特性。度量社会关系动力价值的大小,从社会关系体本身结构中的价值出发,是一个对那些构成价值理解过程部分的“绝对价值”的求解过程。

三 关系动力的距离逻辑

存在之间是一种相互联系、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共生互动关系。无联系的差别是“一盘散沙”,不能构建差别梯度,就不能有动力实效。

在关系动力作用中,个体元素之间怎样发生“关系”,怎样才能寻求到关系动力价值实效,这与关系结构距离中介分割问题是一致的。关系动力价值实效越高,表明通过距离的关系动力分割形成了一定的合理的差别梯度,通过距离中介分割合理调控距离关系。其现实条件在于距离运动关系群的确定,即群体中的元素都是有个性的主体存在,元素在群体中的要求(集合的要求)都不能完全一样。个体越是个性化,关系体的差异就越大,互补性就越强,对扩大整体关系动力就越有用。

在关系动力分割中,每一关系位表现出越来越多的“个性”。承受太重或太轻,距离太远或太近,都明显制约关系动力价值的实效。因此,针对个体化的现实,在距离关系中介分割的每一个点上选择不同的坐标系,使每一个体都能在局域化的时空点上感到关系动力的作用,实现整体距离上的联系。关系动力的分布就表现为每一巨大差别中有联系,以实现在可观测的距离关系环境范围释放最大的关系动力,也就是使有着显著差别的个性化实现其内在的必然的紧密联系。

理想的距离关系必须形成一定的关系动力层次,使关系动力最大化。在关系动力的内驱动下,个体不断实现距离差异化,在联系中扩大差别,在差别中促进联系。联系扩大差别,差别越来越大,如果联系越来越紧,则是一种“相反相成”中的“大势所趋”。显然,对于“距势”(局势),即对一个连续存在中具体关系距离动力趋势规定,内在距离关系的联系理解与把握得愈丰富、愈清晰、愈深刻,愈会在整体上把握过程及其关系动力分割与动力关系,从而建立一个登上更高的距离关系阶段的阶梯。这也是关系动力体的群体演化机制的表现。

个体对于过程的距离可能有多种关系动力分割方式和动力驱动的实现。这些方式反映了对距离关系动力过程理解的透彻程度,关系动力都是易变的、易动的、活跃的,也是一个关系动力“过程”。过程范畴表征距离关系要素记载和呈现的方式,标记关系动力展开的有界性、收敛性与限定性等特征。关系动力过程意味着形成一组相对封闭的距离关系,即一定阶段的结果都是所获得的一定距离的离始(历史)关系的结果,因而都不会超出一定的距离的离始(历史)限度。

过程是运动中的关系,具有自在的地位。维持过程就是维持关系,过程核心定位于动态“关系”,强调的是互动关系而不是事件。突出的是流动的、历时性的主体间行为,而不是具体的行为结果。秦亚青:《关系本位与过程建构:将中国理念植入国际关系理论》,《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过程有不同类型、层次,存在差异。概括来说,过程包括心理的、身体的和思维的,有显性与隐性、浅层与深层的区别,体现为直觉路径的、融合的、概念整体的、概括的、理性认知的等。

既然世界是关系的集合体,关系动力理论就是研究一般关系的发展规律。由于任何事物都有质、量及其度的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关系动力理论的研究对象就必然包括形式关系和内容关系两个部分,形式关系是事物量的关系,内容关系是事物质的关系。形式与内容统一于度或程度,这也就是关系动力的程度问题。在关系动力过程中,作用量原理导致了经济学追求最小投入与最大产出,以及稀缺资源的优化配置。显然,在关系动力实现过程中也有一个程度性问题。

关系动力的过程不同,对对象的结构、功能及能量与信息的有序发展程度的转化与控制就不同。可以说,一定的关系动力过程,无论是个体的形式还是群体的形式,一旦形成,就完成了一个距离关系阶段,从而建立了一个更高的距离关系阶段的关系动力阶梯。

关系动力演进的本质是一个平衡与非平衡作用的过程。任何有机系统都是平衡与非平衡的统一,平衡与非平衡是揭示事物诸系统要素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的一对关系。平衡是指一个距离关系动力要素在质、量及其度上相同,非平衡则是指一个距离关系动力要素在质、量及其度上不同。要使一个系统实现跨距离跃迁,必须打破系统内部要素的距离关系动力的平衡。

从系统论来说,平衡和不平衡对于系统来说都具有同等意义,系统必须以平衡为基础,没有平衡就没有系统。这里所说的平衡是指动态的平衡,而不是指静态的平衡。动态的平衡是指系统在运动的状态下总输入量等于总输出量。动态的平衡实际上就是指不平衡,静态的平衡实际上就是指均衡。当系统处于静态的平衡时,其内部和外部的信息量最少,系统的混乱程度达到最大,系统处于无序的状态。此刻,系统是稳定的、不发展的,这种系统要么是“死”的系统,要么是机械凑合的系统。而当系统处于不平衡状态时,其内部和外部的信息量增大,信息的有序发展交流会促使物质和能量的有序发展交流,系统便在宏观上处于有序发展的状态。

在一个复杂的事物系统中,各层次的子系统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而系统的总功效有时则取决于发展水平最低的子系统。这就是“木桶效应”,或曰“瓶颈制约”。从系统论来说,一个大系统在其发展过程中,如果其中有一个子系统会率先发展壮大起来,并把其他子系统吸引到自己的周围,就会出现子系统中心化趋势,最后该子系统加速发展会在许多方面取代母系统。所以,如果弱关系能从大关系动力体的虚处出发,集中力量发展大的关系动力体的薄弱项目,以缓解关系动力网络的“瓶颈制约”,就会在关系网络结构中实现突出与分化。

同样,在关系动力建构的突出与分化过程中,还应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将关系体可利用的各种战略资源集中到有限发展的关键战略上去。基于个性关系动力分割原则,把握住个体关系的个性化和对称性。个性化和对称性保证了结构既具有紧密的联系,又具有最大的差别,营造最大的距离关系,产生最强关系动力作用。这种关系动力的过程在关系动力结构上要具有层次性,关注整个关系动力运行系统的综合作用,要在对不同距离关系的比较中显示出差别。

具体过程意味着关系变化中的距离关系的相对稳定性。在一个不受外界关系动力作用的封闭环境中,距离的本质属性是“约束性”,关系动力价值体现在提升距离关系分割的层次上,实现了距离关系的结构化、组织布局,表征系统中各种方式相互之间的个体差别,以及个体关系倾向性和距离起点的速度的质的差异。

关系动力过程的阶段与层次具有“连续”性量变与质变的特点。关系动力的实效性的系统运行机制依赖各关系动力功能的健全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衔接、协调运转。所以,只有具备独特优势的关系动力体,才能在关系动力网络中呈现强大的竞争优势。

总之,任何现实存在都是一距离性存在。空间和时间距离对人的存在与发展具有独特的“距离关系及其动力”价值,对具体变化过程的距离关系的分割可以作为价值成效评估的指针。过程论思想是距离关系动力研究的一个基础与逻辑起点,是进行距离关系中介分割的核心。

四 马克思、恩格斯的距离逻辑思想探析

(一)距离与全球化

今天称之为“全球化”的实质,在马克思看来就是资本驱动下扫清了地域、民族障碍,实现同一化的空间距离形式。比如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写道:“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新的)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旧的,靠本国产品来满足的需要,被新的,要靠极其遥远的国家和地带的产品来满足的需要所代替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1997,第31页。

这段话生动、深刻地描绘和揭示了资本流动是如何打破民族国家的疆界从而创造出自己所需要的跨距离的空间的,并形成世界性的(物质和精神)产品生产体系,达至现在称之为“全球化”的状况。全球化打破了地域和国家的距离界限,形成一种“世界主义”的潮流。资本破除距离界限的流动实际上是一种毁坏,它必须要毁坏以前的空间距离形式和状态,不断地创造符合资本需求的新的距离性存在,如空间距离样态。

资本的距离逻辑暗示:资本一方面极力诉求消除空间距离障碍,以交换、征服的方式占领整个(世界)市场;另一方面会力图用时间距离消灭空间距离,用最短的时间从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Smith, Keefe, “Geography, Marx and the Concept of Nature, ”Antipode, 1989(12): 30-39.所以,哈维指出,“《共产党宣言》正确地强调了通过交通和通讯的创新和投资来减少空间障碍对维持和发展资产阶级权利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时间消灭空间’深深地嵌入在资本积累的逻辑中,并伴随着空间关系中虽然常显粗糙但却持续的转型,这些转型刻画了资产阶级时代(从收费公路到铁路、公路、空中旅行直至赛博空间)的历史地理特征”。Harvey, D., Space of Hope,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00, p.34.大卫·哈维:《希望的空间》,胡大平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第33页。可以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看到了全球化,资本对空间距离的需求、改造和利用,城乡对立等空间距离范畴。

(二)有限性:马克思辩证法的距离逻辑

马克思强调:“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第22页。在这一论述中,马克思采用了非常重要却被我们一直忽视的阐释辩证法批判本质和革命本质的视角,即任何存在都是作为一有限的距离性的存在的视角。“必然灭亡”和“暂时性”无疑是意指有限时间性和空间性的距离逻辑概念。

探讨马克思辩证法的距离逻辑特质,必须划清马克思辩证法与黑格尔辩证法的理论界限。黑格尔辩证法只是无限理性的自我运动,它以生命的无限性为出发点只能造就辩证法作为无限逻辑的归宿。与黑格尔辩证法无限性的起点和终点不同,马克思强调辩证法的出发点应该是人的感性有限性。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是唯一对黑格尔辩证法采取严肃的、批判的态度的人;……费尔巴哈这样解释了黑格尔辩证法(从而论证了要从肯定的东西即从感觉确定的东西出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第157~158页。可见,马克思把辩证法所内蕴的生命能动性原则述之于人的感性有限性活动,他理解的辩证法不是去印证人的无限性,而是去表征人的有限性。

人的感性或有限性的存在正是辩证法作为有限性逻辑的理论根基。基于有限性的理论起点,马克思辩证法是以有限性去表征有限性的逻辑,而非用无限性去印证无限性的逻辑,从而转变为批判人的劳动异化去实现人的感性自由的有限性的距离逻辑。

马克思的有限性的距离逻辑不仅表达了思想的有限性,而且也表达了现实的有限生活的有限性,以及思想的有限性是现实的有限生活的有限性的理论表达等多重含义。其有限性的距离逻辑主要表现为历史的有限性、社会的有限性。历史的有限性和社会的有限性都表明了人的生存的有限性。比如,马克思在研究政治经济学时揭示了社会的有限性。他对社会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作过如下经典表述:“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62,第8~9页。这些“一定”表明马克思对社会作出了关于“有限性”的考察,已经意识到社会生活的“有限性”及其基础性地位。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马克思哲学的出发点是一些现实的有限的具体的个人,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正是这些“界限,前提和条件”决定了人的生活现实的有限的“有限性”。牛小侠:《简述马克思的“有限性”思想及其意义》,《哲学研究》2012年第2期。

马克思的有限性的距离逻辑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首先,马克思的有限性的距离逻辑表现了走向生活世界的旨趣。而在意识内构造的生活世界仍然不是现实的有限世界。比如,海德格尔的生活世界观并不是要真实地改造世界,而只能说是面对现实的有限真实的世界选择一个非真实的世界作为精神寄托。

因此,马克思从现实的有限的人和人的现实的有限生活世界出发批判传统哲学的“有限性”,克服了传统社会主体性哲学的弊端,从而使其生活世界观具有现实的有限性和理想性的双重向度。同时也真实地回归了人的现实的有限生活世界,并在现实的有限生活中展示了人的“有限性”,实现了辩证法从无限性逻辑到有限性的距离逻辑的转变,在现实的有限性基础上颠覆了旧形而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