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相关理论研究对本研究的启示
通过对以上理论及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形成本研究逻辑脉络及启示如下:
首先,从经济学文献来看,对产业形成和发展的研究是一个从宏观到微观、从静态到动态的过程。SCP范式开创了产业组织理论的先河,但它对产业构成主体的同一性假设随着大量新兴产业的出现解释力开始日渐弱化。与此相反,将微观企业和组织作为具体研究对象的交易费用理论却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异军突起,成为进行产业分析的重要理论基础。这种打开企业“黑箱”的研究方法为产业结构、行为的形成和变化提供了有力的解释。同时,在产业构成的演变过程中,微观企业会根据经营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乃至组织模式,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交易费用,供应链管理的思想正是在这个前提下形成的。
全球化竞争环境下,企业为了获得利润,就必须一方面通过协调运作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通过建立有效的销售渠道来降低交易成本。最有效的销售渠道是实行一体化,即由企业自己来控制整个渠道,但这就会大大地增加企业的管理费用,也会加大企业的经营风险,而协调运作也意味着管理费用的增加。这就使企业处于一种两难的境地:对一体化还是市场化的选择。供应链管理思想实际上就是为企业在这两种治理模式之外提供第三种选择,根据市场环境和自身优势选择一个合理的一体化及市场程度,并可以随时进行调整。
其次,从管理文献来看,供应链管理的研究始终是围绕着提高企业(合作)“绩效”展开的。无论生产组织、整合物流、信息共享、协同计划还是利润分享机制,其核心都体现了通过跨越企业边界的协调来提高供应链整体绩效的管理思想,以及通过协调使供应链整体效能大于各子系统效能之和的系统论思想。因此,供应链管理的内容从具体职能的协调开始,不断向企业战略、合作关系,以及网络构成、虚拟组织等管理上层领域扩散。并逐渐形成了以最优化联合库存、调运计划、网络设计等为对象的职能型运作策略研究,以通过对专有资产投资、信息共享、利润分配机制等进行调整来协调各合作方关系的供应链契约研究和对供应链成员间复杂关系构成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的三个主要方向。这几个方向的研究内容往往是相互交叉,又互为前提或结果的。
再次,通过供应链管理研究文献我们还发现,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从“内部”向“外部”、从职能到“系统”的发展都是供应链管理乃至管理学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而供应链管理研究的重点也逐渐从职能本身转移到对供应链网络、客户及其他相关者所形成的关系链上。而在实践中要对这种在供应链网络构成中所形成的复杂关系进行管理,就必须深入研究供应链参与者的行为及决策机理,只有在对合作行为具有激励作用的前提下制定相应的合作规则,才能在参与者间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避免机会主义。可以说,对这种与供应链实体网络相伴的关系网络的研究,将成为供应链研究中的一个新的热点。
所以,在中国农产品领域引入供应链管理模式,并将之在不同所有权独立的决策主体间有效实施,就必然要面临由“两头大,中间小”的供应链结构和参与者小而分散的生产经营特征所带来的“缔约难题”,再加上农产品领域从业者普遍缺乏现代商业素养,更使企业在合作过程中容易遭遇“机会主义泛滥”。因此,如何在农产品领域建立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就成为当前我国供应链实践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传统的供应链理论中,对合作关系的研究是一个重要分支。学者们早已从实践中找到了大量合作关系对经营绩效产生显著影响的证据。另外,组织间的关系管理还被看作是一种治理结构。当宏观环境和交易属性发生变化时,供应链上的企业就会通过调整与合作者之间关系来适应这种变化。为了对这种关系进行量化分析,供应链管理研究者提出了供应链关系质量的概念。虽然不同的研究对供应链质量的构成要素有不同的看法,但最后大都会收敛到信任、信息共享、承诺、相互依赖、协作、适应六个因素上来。在这些因素中,信任又被认为是实现信息共享,做出承诺与协作的基础,但目前却较缺乏相关的路径研究。另外,根据文献描述,信任的产生与中国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关系”(guanxi)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笔者有理由相信,在中国传统的农业领域中,信任的产生与供应链关系质量之间存在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组织间关系的形成是通过一套正式的与非正式规则来维持和调整的。一般来说,正式的规则在一次性或短期的交易中起到决定性作用,而长期的重复交易则会带来契约的不完全性问题,因此需要依靠非正式的规则来维持。建立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本质,就是希望将合作者的短期市场关系转变为长期的协同关系,所以与传统的纯市场交易行为相比,供应链合作中非正式的规则就会起到更重要的作用。供应链管理合作关系可以被看作是“虚拟化组织”的内部连接,也可以被看作是长期的交易关系。但无论从哪个视角出发,不同决策主体间都是通过契约形式进行连接的。然而在现有研究中,对中国农产品供应链中农-企连接契约,特别是关系契约的研究还非常匮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