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中原经济区任重而道远
作为全程参与中原经济区研究的河南地方学者,我对中原经济区建设能够上升为国家战略深感骄傲和自豪,同时,也倍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着重谈四个问题,求教于来自全国各地的领导和专家学者。
一 中原经济区的探索将会载入史册
中原经济区既是一个区域经济的概念,又是一个总体战略的概念,还是一个承载使命的概念。中原经济区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客观存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这个区域就有了跨省域的经济协作;二是自我独立,这个区域远离我国沿海三大经济中心,受到的辐射和影响比较小,因此,这个区域的产业结构比较齐全,自我配套能力、自我修复能力比较强。
中原经济区与其他经济区的区别和核心竞争力是什么?这涉及对中原经济区优势的认识和把握。中原经济区的优势表现在六个方面。一是区位优势。中原经济区位于我国腹地,承东启西、连南贯北,决定了其在全国大局中的枢纽地位。二是人口优势。河南拥有一亿人口,占全国的1/13,人力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巨大。三是文化优势。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之根,培育以根文化为代表的中原文化品牌,对于增强海内外同胞的向心力、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四是粮食优势。河南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的1/10,其中小麦产量占全国的1/4,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肩负着重大责任。五是基础优势。河南的基础设施良好,经济总量稳居全国第五位。六是后发优势。河南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阶段。今后一个时期,既是河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时期,也应该是河南为全国发展大局做出更大贡献的时期。
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决定了其定位。中原经济区的战略定位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全国“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二是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三是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四是华夏文明重要传承区。这四个方面集中地反映了河南的特色和优势。
半年前,甚至几个月前,我们还在为中原经济区这件事情能不能拿下来担心。关于中原经济区的内涵、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发展目标和定位等,从自己弄明白,到让别人听明白,再到得到高层认可,谈何容易?历史留给我们进行研究、宣传、推介、游说的时间太短暂了。我们参与研究的同志都感到很大的压力。现在,尘埃落定,这件事做成了。我们在高兴之余陡然感到压力更大了。过去,我们是“立题”,现在要“作文”。立题难,作文更难。过去,我们是要牌子,现在,“牌子”给我们了,但给“牌子”不是让我们欣赏的,而是让我们干事的。所以,如何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已经现实地摆在了我们面前。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要突出“主题”和“主线”,就是坚持科学发展的主题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突出持续和提升,就是持续中原崛起的好态势、好趋势、好气势,持续河南这些年围绕中原崛起形成的好思路、好经验、好举措,同时,根据新的形势和需要,不断加以拓展、完善、丰富和提升;突出特色和优势,就是要充分挖掘区位、粮食、文化、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潜力,在服务全国大局中发挥更大作用;突出富民和强省,就是要坚持富民为基,强省为要,加快中原全面小康进程,提高区域竞争力;突出落实和实干,就是要强化一种理念,即中原经济区是干出来的,不是喊出来的,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可以做的事情做起,推动中原经济区尽快取得突破。
众所周知,河南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总人口已经超过1亿。全世界超过1亿人口的国家只有11个,并且多属于发展中国家。中原经济区在如此人口规模的范围内进行新发展模式试验,有极大的示范作用。我们的探索将会载入史册。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的发展路子,具有全国意义,甚至具有世界意义。
二 坚持“三化”协调的路子是核心任务
建设中原经济区,坚持科学发展主题的核心任务是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路子。“三化”如何协调,的确有不少难题等待破解。就我们目前的认识水平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是应当努力做好的。
1.要努力达到“四个协同”
一是农业增产与农民增收相协同。在国家千亿斤粮食增收计划中,河南省将承担155亿斤,占近1/7,可谓责任重大。但现实的情况是,粮食主产区农业增产并不一定能带来农民致富,河南的种粮大县多数是财政穷县,这与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低有关,也与各方面对农业的支持扶持不够有关。只有农业增产与农民增收有效地衔接起来,才能充分调动农户种粮积极性,使粮食生产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二是工业化与城镇化相协同。工业化与城镇化应当是一致的、同步的、不可分离的,但由于我国多年来推进工业化靠政府力量和行政手段,不少工业项目是“嵌入式”安排的,与经济发展环境和条件并不吻合,由此导致工业化的“过度”,以及与城镇化的脱节。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相协同,关键是尊重经济发展规律,发挥市场调节的功能,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三是推动工业化城镇化与保护耕地“红线”相协同。工业化、城镇化都需要占用土地甚至耕地,而我国的耕地保有量十分有限,耕地“红线”不能突破。怎样使工业化城镇化与保护耕地“红线”相协同,是一个十分困难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出路在于,一方面,改变过去粗放式工业化城镇化模式,实现内涵式发展,发展节地型工业、紧凑型城市,最大限度地减少工业化城镇化对土地特别是耕地的占用;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措施增加耕地供给,盘活土地资源。四是城市繁荣与农村进步相协同。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是导致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的制度性原因,也是坚持“三化”协调科学发展必须正视的问题。从制度安排着手改善城市与农村的关系,是城市繁荣与农村进步相协同的不二选择。
2.要实现“三个互动”
一是三次产业之间要互动。一、二、三产业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有内在联系的。“三化”协调,首先是产业要协调。河南省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提出,农业“长入”工业,即大力发展食品工业,实现工业农业两篇文章联手做,食品工业已经成为河南工业的第一支柱产业,有限地带动了农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也要以一、二产业的发展为基础。二是产城互动。没有产业的集聚,就没有现代城市的发展。从全国和河南省工业化的进程看,一个重要教训是工业发展与城市发展的脱节,譬如20世纪80年代后一度出现的工业“村村点火,四处冒烟”现象,就没有对城镇化产生什么推动作用。建立产业集聚区,是实现产城互动的有益探索,值得认真总结和推广。三是城乡互动。过去,在计划经济时代,主要是通过计划手段使农村支援城市,导致了农村的衰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资本的趋利性偏好,农村仍然可能成为被遗忘的角落。所以,要通过转移支付、税收优惠等措施,弥补市场调节的缺陷,加大对农村的支持力度。
3.要建立“三个长效机制”
一是粮食持续增产的长效机制。譬如,建立粮食生产核心区,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基金,设立粮食生产专项基金,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资,建立对粮食生产的科技扶持,对农业机械、良种培育、农药化肥生产的税收优惠,建立粮食调入地对调出地的补偿机制,等等。二是工业城镇反哺农业农村的长效机制。这涉及一系列的制度安排,需要进行系统的研究。三是“三化”联手联动,深度融合的长效机制。
三 要倾力打造内陆开放高地
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是中原经济区的主要支撑点。开放水平低,是河南经济发展的短板。河南在开放方面的数据一直居全国后列,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认为,处于内陆腹地的区位特点是重要原因。但任何事情都是变化的。目前,河南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条件已经具备。
1.交通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内地与沿海在开放方面的最大差距,是由于地缘因素引起的投资运输成本的高低。所以,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外资都把沿海作为投资的首选,特别是以出口为目的的制造业“两头在外”,更是如此。随着综合交通体系的完善,特别是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网的建设,缩短了内地与沿海的时空距离,物流更为通畅、便捷,使商家的商务成本大为降低。总之,内地在开放的区位条件方面与沿海的差距在缩小。
2.国家战略导向发生变化
我国过去几十年实施出口导向战略,制造业企业在沿海设厂布点是明智的。但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后,国际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西方诸国实行经济再平衡战略,我国在出口减少的情况下实施内需拉动战略。这样,我国内地在消费空间等方面的作用显现出来。由于国家政策导向明显,内地投资的资本回报率提高,对投资的吸引力明显增强。河南作为中西部经济总量最大的省份,市场空间巨大;作为连南贯北的省份,区位优势明显,在提高开放水平方面迎来了新的机遇。
3.经济发展环境和条件发现明显变化
我国以三大增长极为代表的沿海地区引领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先河,目前沿海地区的投资密度、经济密度、开发强度都已很强,一些地方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经济增长的空间、环境容量日显窘迫。这种情况,客观上要求加快产业向内地梯次转移的步伐。研究表明,随着持续的资本形成,我国东部地区资本要素出现了边际生产力递减的现象,总资产贡献率呈下降趋势。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3年以来全国分地区工业企业总资产贡献率数据显示,北京从8.79%下降到6.22%,上海从12.01%下降到8.8%,浙江从12.44%下降到10.3%。与此形成对照的是,中部和东北地区上升幅度较大,其中河南从9.99%上升到22.32%,湖北从7.4%上升到12.64%,黑龙江从19.81%上升到29.18%。河南总资产贡献率增长最快,说明河南的区位条件、工业发展基础及生产要素成本等能为产业转移提供良好条件。经济发展环境和条件的变化,为内地打造开放高地注入了活力。
4.产业梯次转移出现拐点
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已经公布,沿海三大增长极地区被划分为优化开发地区,而内地如中原经济区被明确为重点开发地区,这是我国产业梯次转移的重要拐点,既表明我国吸纳投资最大的地区在发展方式方面将出现实质性变化,也表明我国产业由沿海向内地转移将呈现加速趋势。
5.内陆地区开放有了良好基础
这些年,内地省份在扩大开放方面不遗余力,推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环境优化、服务水平提高等。应该说,内地在开放方面的软、硬件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已经产生了叠加效应,不少世界500强企业到中国内地寻求发展空间。河南省多年来实施开放带动的主战略,开展大招商活动,成功引进富士康等标志性企业,内陆地区开放高地初现端倪。崛起的中原,魅力无穷,商机无限;开放的中原,是投资的热土,创业的乐园。“得中原者得天下”的古训,必将在商家大举进军中继续得到演绎和验证。
四 要警惕和克服“后发劣势”问题
我们已经对中原经济区在全国大局中的“后发优势”有了清晰的表述,即河南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阶段,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加速升级,内需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活力和后劲不断增强,发展潜力逐步显现,正在转化为发展优势。今后一个时期,既是河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时期,也应该是河南为全国发展大局做出更大贡献的时期。这就是河南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后发优势”。但是,中原经济区建设也存在“后发劣势”问题。
“后发劣势”是相对于“后发优势”而言的。根据后发优势理论,后发国家可以通过引进先进国家的技术、设备和资金,学习和借鉴先进国家的经验教训,避免或少走弯路,采取优化的赶超战略,从而有可能缩短初级工业化时间,实现技术上的“蛙跳”,较快进入较高的工业化阶段。从一定意义上来讲,中国是后发优势理论通过具体实践并取得较大成功的典范国家之一。但是,不少经济学家指出,在发展中国家存在着后发优势的同时,并存着所谓的“后发劣势”。按照沃森和杨小凯的说法,如果后发国家不在制度改革上有所作为,那么落后国家虽然可以在短期内取得非常好的发展,但是会给长期的发展留下许多隐患,甚至长期发展可能失败。
我们借用“后发劣势”这个词来说明中原经济区建设可能遇到的特殊困难。中原经济区建设“后发劣势”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先行先试”选择性缩小了。区域方面改革发展需要“先行先试”的领域和范围毕竟有限,对地方来说,要获得“先行先试”权,早比晚好。因为在一定程度上,“先行先试”权具有排他性,在某一个方面,需要安排“先行先试”的地方不可能无限延伸。二是“门槛提高”。一般来说,最早获得改革开放优先权的地方,中央给予的条件和政策比较宽松,地方探索的灵活性较强,变动余地较大。而对后来者,则可能提高门槛,较少有通融的余地。三是审查更严。“先行先试”初始阶段,各方面都没有经验,摸着石头过河,于是,有了“先发展后规范”“先生孩子后起名”的现象。现在,中央已经陆续批准了多个经济区,有了参照和经验(包括教训),对新申报的经济区,审查会更严格,要获得真金白银和含金量高的政策难度加大了。四是“灰色”地带减少。过去,在地方发展上存在着一些“灰色”地带,事实上存在“干了就干了,不干就算了”等潜规则。随着经济转型和有关秩序的完善,地方希望“讨巧”的空间和余地大为减少。
认识到“后发劣势”的意义在于,确定中原经济区争取中央支持的重点领域,最大限度地彰显自己的特色和优势。要围绕破解“四大难题”、推进“三化”协调发展,方能争取到国家给予更多的政策、牌子、项目和资金支持,在更多领域赋予先行先试权。同时,要加强与中央有关部委的衔接。争取国家有关部委的理解和支持,尽快推动国家部委出台一批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政策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