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省崛起:中原经济区论略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略论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全局意义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要求,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推进发展,对人口密集、开发强度偏高、资源环境负荷过重的部分城市化地区要优化开发,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集聚人口和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化地区要重点开发。河南在谋划“十二五”发展的过程中提出了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构想。所谓中原经济区,是以河南为主体,延及周边若干区域,具有鲜明特点、独特优势,经济相连、使命相近,相对独立的区域经济综合体。在这个综合体中,河南处于主体地位、发挥主体作用。这不仅具有区域经济的概念,而且是对中原崛起战略的持续、延伸、拓展、深化,是充分发挥中原的比较优势,加快实现中原崛起,进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支撑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因而,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大的全局意义。

一 有利于国家区域经济布局的进一步完善

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经历了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完善、不断丰富的过程,区域经济布局逐步趋于合理。

1.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历程

从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演进看,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前,是我国工业布局由沿海向内地推进的阶段。为了改变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工业基础薄弱、沿海与内地布局畸轻畸重的格局,同时,鉴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际政治环境和出于战备的考虑,当时工业布局的指导思想是,利用沿海的基础和适当利用外援,促使工业布局向内地推进,形成全国工业布局相对均衡、各大经济协作区自成体系、相互促进的格局。在这一阶段,国家投资的地区布局由沿海转向内地,有力地推进了内地的工业化进程,使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工业布局极不平衡的格局得到初步改观。

第二阶段,从改革开放初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是沿海地区率先发展阶段。当时区域发展战略要优先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通过扩大开放,加快发展。国家通过设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等一系列对外开放措施,形成了沿海地区率先发展,进而带动内地发展的格局。这一区域发展战略,加快了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使我国的经济实力迅速上升,缩小了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但是,由于发展基础和条件的差异及其他原因,使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发展速度的差距逐步扩大。

第三个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到现在,是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初步形成的阶段。1994年,国家颁布实施了“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9年,国家又做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2003年,国家又决定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十一五”规划纲要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作了全面阐述,明确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明确了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从而使制约各区域发展的突出问题得到缓解,区域协调互动机制逐步形成。但是,在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实际问题,如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内部的区域差异仍然较大,区域政策的空间尺度偏大,针对性还不够强。于是,近年来,以明晰区域定位、细化区域政策、规范地区发展走向为特征的新一轮区域布局悄然展开。

2.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中原地区是我国内陆战略腹地,建设中原经济区,其意义不仅在于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更在于发挥贯通全国经济格局的“腹地效应”,形成全国经济增长的倍增器。因此,从完善全国区域经济布局的角度看,建设中原经济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强化内陆经济战略支撑。从全国的生产力布局来看,沿海、沿江、沿京广、沿陇海-兰新经济带构成了我国区域经济带的主体。中原地区既位于京广、陇海-兰新两大经济带主轴的交会区域,也处于沿海经济带沟通西北内陆地区的关键位置。中原地区承东启西、连南通北的战略地位,为加强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经济联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应当看到,分布于沿海地区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区已经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占得先机;而武汉经济区、成渝经济区则沿长江向我国西南欠发达地区延伸。在陇海-兰新经济带的中段,也应当形成一个具有强力支撑作用的中原经济区,以完善自沿海向西北延伸的经济带。可以预期的是,随着中原经济区的构建,内陆地区将形成与沿海三大经济区遥相呼应的四大经济区(圈),即中原经济区、武汉经济圈、成渝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这些经济区(圈)共同支撑中国内陆地区经济发展,缺少其中任何一个都将不利于全国区域经济布局的完善。

(2)推动和加快中部崛起进程。从全国区域格局看,沿海地区已经形成了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及海峡西岸的经济隆起带。从中部地区看,《促进中部崛起规划》提出了加快形成沿长江、陇海、京广和京九“两纵两横”经济带。其中,沿长江地带正在形成连接长三角的安徽皖江城市带、湖北和湖南“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成渝经济区等重点区域的经济隆起带。在沿陇海铁路地带,河南位于陇海-兰新经济带的核心区域,商丘、开封、郑州、洛阳、三门峡等市具有较强的发展优势,对陇海-兰新经济带的整体发展和提升起着关键支撑作用;在沿京广铁路地带,河南省北连京津冀经济区、南接湖北和湖南“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在沿京九铁路地带,河南北连京津冀,南接安徽皖江城市带、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总体上看,河南处于陇海、京广和京九三大经济带的中间位置、关键节点上,战略地位突出。因此,建设中原经济区,将有利于形成我国北部地区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大力促进区域间的经济合作。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全国各地的发展呈现一种相互竞争与相互协作并存的格局。构建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进程,有利于全国各地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各个经济体之间的相互协作。我国不同地区之间不仅存在着经济发展的差距,而且存在着巨大的资源禀赋差异。人力资源、技术、资本及自然资源方面的差异,要求各个区域之间进行相互协作,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各种要素的比较优势。构建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进程,可以使中部地区成为一个各种要素及资源充分发挥协作作用的载体。中原地区的产业链特征与周边地区的产业链特征,具有强烈的互补性。中原经济区的建立,将为西部的原材料工业提供市场,也为东部地区的加工业提供供应链。正是产业链的这种联系,使得中原经济区演化成一个促进周边地区发展的倍增器。

二 有利于国家在中部地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板块

按照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对落后地区实施由优惠财税政策和其他有关经济政策组成的区域政策,以建立区域间大体一致的经济发展条件,求得区域间发展机会的相对均衡。在我国东、中、西的区域板块中,中部地区对实现区域协调发展负有特殊的责任。从区域空间发展的角度来看,我国东部已进入网络发展阶段,中部则处于轴线聚集阶段,而西部尚处于驻点开发阶段。处于网络发展阶段的东部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比较高,空间市场体系比较发达,一体化程度较高,产品和要素交流比较频繁,区域整体经济效益较高。处于轴线聚集阶段的中部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处于加速阶段,区内交通主干线虽不完整,但雏形已现且具有一定的规模,支干线则开始向四周延伸;生产要素已开始明显地向交通主干线两侧聚集,城镇体系和空间市场体系开始形成;区内各城镇间的分工协作关系初步建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效益开始发挥作用。处于驻点开发阶段的西部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尚处于起步阶段,交通干线尚未形成,区内各地发展还相对孤立,还谈不上整体经济效益的发挥;人口也较分散,城镇建设尚未形成体系;经济增长极在区域上呈稀疏的、联系很少的点状分布。比较而言,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从总体上居中,基础条件较好,未来经济增长的潜力和各种产业发展的可能性巨大,接受外界辐射的能力和与外界交往的能力也较强。这些均为中部崛起准备了充分和必要的条件。

1.中部崛起的过程,即中部形成新的增长板块的过程

这一过程的出现,对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有利于全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中部是我国东西南北交往的通道,这个通道畅通与否、管理体制是否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直接关系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从技术层次看,全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需要满足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的条件。硬件条件是指完善便利的成网络状的交通、通信基础设施,软件则是指区域间无人为障碍的自由贸易和交往的体制环境条件。显然,目前我国这两方面的建设都还有待改进和加强。我国中部地区处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硬件建设的交会点上,因此随着中部新的增长板块的出现和超常规的大规模交通及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必将在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中起到关键性作用。二是有利于东部的升级和西部的开发。东部的升级、中部的崛起和西部的开发是相辅相成的。中部崛起对东部升级的意义在于:为东部一般加工工业的转移提供适宜的接受地,保障东部产业结构升级顺利进行;为东部新兴产业的产品提供一定的市场需求。中部崛起对西部开发的意义在于:提供大量的商品粮、饲料粮及其他农副产品,为西部“退耕还林还草”、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及农牧业的结构调整,解决后顾之忧创造良好的条件;发挥中部装备制造业的优势,为西部开发提供迫切需要的基础设施建设装备和各种产业装备;为西部特色经济发展提供便利的市场、交通条件和相应的金融服务,为东、西部的经济交流提供完善的通道。这一切都有赖于在中部形成新的增长板块,发挥其在中部崛起中的龙头和引领作用。

2.中部地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板块,应当为区域科学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一是创造条件迎接东部的强力辐射。产业的空间扩散和转移,决定于转出地区的经济辐射强度和接受地区的吸收能力,两者缺一不可。从接受地区来看,接受地区本身的发展水平越高,它所能吸收产业的广度就越大,所能接受和消化的技术水平就越高。显然,我国中部相对西部而言,具有较强地接受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能力。二是积极开拓西部市场空间。西部开发对中部带来的最大机遇,就是西部的市场需求空间,特别是中部可以提供西部开发所需的机械设备、农副产品及其他轻工业消费品。因此,积极开拓西部市场是中部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选择。三是依托自身优势,培养特色支柱产业。我国中部地区的支柱产业是农业及农副产品加工业、食品工业、装备制造业和以商贸、金融为主的服务业。中部地区应该制定有利于这些支柱产业快速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尽快提高其市场竞争能力。四是依托中心城市,建立各类经济活动中心。我国中部地区是天然的东西南北的交通、信息、产品、物资、金融等经济生产要素和生产成果的汇集与扩散中心。中部地区应该依托中心城市,加速上述各类经济活动中心的硬件建设,尽快地发挥它们带动中部崛起的重要作用。

3.建设中原经济区,有利于在中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板块

国务院《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要求:依托综合运输主通道,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强、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地区为开发重点,加快形成“两横两纵”经济带,培育六大集聚人口和产业的城市群。其中,和中原地区相关的有:一是增强沿陇海经济带实力。发挥亚欧大陆桥的优势,加强与沿海和西北地区交流合作,进一步扩大东西双向互动、对内对外开放,发挥郑州区域中心城市作用,培育形成郑汴洛工业走廊,壮大能源原材料、现代制造业、汽车等支柱产业,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二是提升沿京广经济带水平。提高京广通道综合运输能力,依托沿线的人力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大力发展原材料工业、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形成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三是培育壮大沿京九经济带。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海峡西岸地区的联系,加快东向交通通道建设,在重要的节点城市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园区建设。四是培育城市群增长极。以客运专线和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等重要交通干线为纽带,重点以郑东新区、汴西新区、洛阳新区建设为载体,整合区域资源,加强分工合作,推进区域内城市空间和功能对接。五是加强省际区域经济合作。鼓励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突破行政界限,开展区域协调发展试验。

三 有利于河南在全国经济发展大局中发挥自身优势和明晰发展定位

河南作为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区域,其优势可以概括为五个字,即大、根、粮、位、群。

1.河南在全国经济发展大局中的自身优势

(1)大省优势。所谓大省的“大”包括:一是人口总量大。河南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截至2009年年底,人口为9967万人,占全国人口的7.5%,占中部6省的26.6%。作为生产力第一要素的人力资源,在促进中原崛起、河南振兴中起着基础性、战略性和决定性作用。二是经济规模大。河南是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2009年全省生产总值接近2亿元,居全国第5位、中西部第1位,分别占全国和中部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的5.8%和27.6%。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居中部第1位。三是全国新兴工业大省。2009年,全部工业总产值达9858.4亿元,位居全国第5位。四是全国第一粮食大省。2010年,河南粮食总产连续5年超千亿斤,连续11年居全国第1位,每年调出300亿斤原粮及加工制成品。五是文化资源大省。河南被史学界誉为“中国历史自然博物馆”。河南地下文物、馆藏文物、历史文化名城、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均居全国第1位;在20世纪全国100项考古大发现中河南就占17项,全国八大古都河南有其四,洛阳龙门石窟、安阳殷墟、嵩山古建筑群先后被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六是发展潜力大省。河南经济正处于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和快速发展阶段,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河南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2)民族血脉之根。中华民族血脉之根因黄河冲积形成的中原沃土而发端,因中原的引领而前进,因中原的勃兴而昌盛,因中原的先进而远播,因中原的坚韧而绵延。中原文明的发展轨迹是华夏文明的完美体现和浓缩。河南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伏羲、炎帝、黄帝、颛顼、帝喾等十二大人文始祖都出自河南或主要活动于河南。在以人口多少而排序的前100个中华大姓中,有78个姓氏直接起源于河南,有98个姓氏的郡望地在河南,这些姓氏涉及当代华人的90%。因此,河南被全球华人公认为追思先祖懿德的祖根之地、传承中华文明的心灵故乡,成为海内外中华儿女魂牵梦绕的寻根谒祖圣地。河南是中华文明的主要源头。古往今来,在河南孕育和产生的众多思想学说,交相辉映、积淀升华,铸就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河南是华夏儿女的精神家园。历史的辉煌凝结着华夏儿女的伟大创造,是提升自信心的重要来源。厚重的根文化具有广泛的凝聚力,让人认同;具有强烈的震撼力,让人亲近;具有强大的穿透力,让人共鸣。

(3)粮食优势。河南是全国第一粮食大省,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谓的粮食优势,一是总产量大。1999~2010年,粮食生产均位居全国第1位,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粮仓”。二是增产潜力大。按照国家规划,并伴随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核心区建设的稳步推进,到2020年,河南粮食生产能力将达到1300亿斤,即要新增260亿斤,占全国新增加1000亿斤的1/4多,稳定达到1300亿斤,占全国粮食生产能力11000亿斤的1/9以上,调出原粮和粮食加工制成品550亿斤以上。三是转化能力强。作为全国第一粮食大省,河南粮食加工能力位居全国首位,粮食加工能力、肉类总产量均居全国第1位,成为全国畜牧养殖大省和食品工业大省。全省各类粮食加工企业达2624家,所生产的面粉、挂面、速冻食品、方便面、味精等市场占有率均为全国第1位。河南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肉类生产加工基地、速冻食品加工基地、方便面生产基地、饼干生产基地、调味品生产加工基地。

(4)区位优势。一是综合交通运输枢纽。河南位于我国内陆腹地,具有承东启西、连南通北的区位优势,是中国多方向、跨区域运输的交通要冲和多种交通运输网络交会的枢纽地区,承担着全国跨区域客货运输的重要任务。至2009年年底,河南铁路通车总里程达4000多公里,居全国第1位;河南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4860公里,居全国第1位;高等级公路密度在中西部也处于明显优势。中原地区的交通线路路网密度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运输周转量在全国的比重也远高于其经济总量在全国的比重,如2009年实现客运量达14.5亿人次,旅客周转量达1645.2亿人公里。二是全国货物集散中心。作为综合交通枢纽,郑州在公路、铁路和航空到全国各地平均运输成本方面与武汉、西安、重庆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发达的立体交通体系,大大降低了河南对外交流的成本,使河南成为全国重要的物质和产品集散交换中心。以郑州商品交易所、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华中棉花交易市场为代表的期货和现货市场功能不断增强,一批大型专业批发市场不断壮大,大市场、大流通格局正在形成,郑州已成为全国重要的货物集散地。三是东、中、西互动战略平台。一方面河南将承接更大规模、更高层次的东部地区产业和资本的梯度转移,延伸和放大东部的辐射效应,支持西部大开发的推进,同时通过引进资金、技术、人才,进一步调整河南的资源配置和经济结构;另一方面,河南可以为西部地区原材料、产品以及资源、劳动力等向东部乃至海外输出发挥通道作用。

(5)城市群优势。中原城市群在经济密度、可达性、辐射带动等方面都优于中部其他城市群,是中部地区乃至全国的战略支点。中原城市群的优势表现在:一是经济密度高。2008年,中原城市群经济密度为1799.3万元/平方公里,在全国七大城市群中仅次于山东半岛城市群的2743.5万元/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在七个城市群中位居第1位,是人口密度最低的沈阳经济区的两倍。二是可达性强。中原城市群郑州到其余8个城市的交通总里程为896公里,是中原城市群内所有城市可达性最强的城市;此外,其他8个城市可达性总里程多在1000~1500公里之间。随着城际铁路、城际公路等快速交通的发展,有望率先形成半小时经济圈,进而有利于产业整合、资源整合和经济协作区的较快形成。三是带动作用大。中原城市群在河南乃至中原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核心和领先地位。2009年,中原城市群生产总值占全省总量的5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全省的64%,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省的78%。建设与发展中原城市群,将其各自原有的种种优势在实现更大范围内优化整合成整体优势,以乘数的方式增强其集聚与辐射功能。因此,充分发挥中原城市群的支撑作用,对推进中原经济区的发展,促进东、中、西区域协调发展意义重大。

2.河南在全国经济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

(1)努力成为全国“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统筹安排城镇建设、产业集聚、农田保护、村落分布、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协调推进中原城市群与粮食生产核心区、现代城镇体系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率先走出一条农业、粮食、人口大省协调推进的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为中西部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探索路子、积累经验。

(2)努力打造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力争在结构优化、效益提高的基础上,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区位、市场、人力资源等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到2015年,主要人均经济指标超过中部地区平均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成为支撑中部崛起的重要区域;到2020年,主要人均经济指标赶上并力争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成为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

(3)成为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以建设运输通道和交通枢纽为重点,加快构建以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和航空枢纽港为骨架的综合交通体系,充分发挥中原经济区在全国综合运输大通道中的作用,凸显郑州交通、物流、商务中心地位,形成服务中西部、面向全国、连接国际的现代物流服务中心。

(4)成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核心区。大力推动文化发展繁荣,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打造一批地域特色明显、展现中原风貌、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化品牌,突出根文化、思想文化、姓氏文化等中原文化的传承弘扬,建设全球华人寻根拜祖圣地,提高中原文化影响力,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成为振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区域。

四 有利于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之路

1.为统筹解决“三农”问题积累经验

在我国“三农”问题中,农业的问题突出表现为基础设施薄弱、传统农业比重大、现代农业发展滞后,农村的问题突出表现为社会事业发展滞后问题,农民的问题突出表现为增收问题。这些问题,在中原地区都具有典型性。从农业问题看,河南农业从业人员人均耕地面积仅为3.8亩,全省还有6000多万亩中低产田,占耕地面积的55%以上;旱涝保收田和有效灌溉面积仅占耕地面积的54.3% 和68.3%,农业生产的基础还比较脆弱。从农村问题看,河南有158个县(市、区)1892个乡(镇)4.75万个行政村,与城市相比,农村在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方面,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2008年,河南农村初中的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全国倒数第3位,农村小学的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全国倒数第1位。从农民问题看,2009年河南农民人均纯收入4807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46元;2000~2009年,河南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差距由2780元扩大到9525元,城乡居民收入之比由2.4∶1扩大到3∶1。建设中原经济区,支持中原地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社会事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为中西部地区解决“三农”问题的突出矛盾提供示范,积累经验。

2.继续探索传统农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路径

当前,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面临的发展环境复杂多变,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难度越来越大,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河南从实际出发,扎实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大力进行科技攻关和推广。针对制约全省粮食持续增产的关键、重大、共性技术难题,组织全省农业科技力量,开展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研究,集成示范了一批先进实用技术,全省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40%以上。二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目前,全省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中规模以上龙头企业6000多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366家,全省农产品加工已发展到24个行业、23个门类。三是着力推进标准化生产。通过完善农业标准体系,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实施标准化生产;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严格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生产过程等产品质量全程监控。四是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在平原地区、山区及丘陵地带、城市郊区和城镇推广不同模式的循环经济,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同时,河南同全国一样,农业生产的耕作方式比较粗放,规模化、标准化水平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产业链条短,知名品牌少;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不平衡,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建设中原经济区,支持中原地区坚持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用工业成果装备农业、用现代科技改造农业、用现代社会化服务体系服务农业、用现代科学知识武装农民,有利于为全国传统农区推进农业现代化提供典型和示范。

3.继续探索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新路子

近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面对加快农业、农村发展和加快工业化、城镇化的双重任务,把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途径,坚持工农业两篇文章一起做,城市、农村两幅画卷一起绘,粮食产量连续5年超过千亿斤,连续7年创新高;工业经济总量由全国第七位上升到第5位,成为全国重要的食品工业基地、能源工业基地、有色工业基地;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7个百分点左右,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显著增强,形成了“三化”相互支撑、共同顶托中原崛起的良好局面。2008年以来,河南省委、省政府在全面推进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的同时,围绕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引导产业向城镇集中布局,实现产城融合、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协调,明确提出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和自主创新体系的战略任务,形成了进一步深入推进“三化”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建设中原经济区,探索走出一条以不牺牲农业为代价的新型工业化、城镇化道路,进一步增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能力,有利于在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巩固、提升农业基础地位,既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更大贡献,也为全国粮食主产省份加快现代化进程探索新路子;有利于构筑新型城乡关系,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最终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在全国范围内探索统筹城乡发展新路子具有示范意义。

4.为国家生态和环境安全做出积极贡献

一是有利于构筑全国生态屏障。中原经济区涵盖暖温带和亚热带,区域生态系统类型和生物种类十分丰富,仅河南境内的高等植物就占全国总数的1/8,脊椎动物种类占全国总数的1/4,昆虫种类占全国总数的2/3。建设中原经济区,有利于统筹和加强区域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为维护全国生态稳定和平衡提供重要支撑。二是有利于推进全国污染减排。目前,河南工业能源消费占全省能源消费总量的81.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化学需氧量排放居全国第5位,二氧化硫排放居全国第2位。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不仅将制约河南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将影响中部地区的发展。三是有利于改善全国环境质量。全国七大水系中,中原经济区地跨海河、淮河、黄河、长江四大流域,是淮河、海河的源头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河南处于中国南北气候过渡带。伏牛山、大别山-桐柏山、太行山三大山脉和黄河湿地对于涵养生态、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加强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提高生态涵养水平,将对维护全国生态稳定和平衡提供重要支撑,为广大下游地区生态环境改善提供重要保障,为京津地区的供水安全提供重要保障。

五 有利于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1.淡化行政区域色彩,强化经济区域功能

中原地区作为我国的内陆腹地,强势的行政区划观念已经对市场经济的开放性与统一性形成严重冲击,成为制约区域经济共同繁荣的重要因素。例如,市场分割加剧,各级地方政府为了追求和保护自身利益,往往以行政区为依托,构筑各种壁垒,对本(外)埠项目、资金、人才、企业的流出流入,设置有形的或无形的关卡,阻碍经济要素资源的自由流动;再如,产业同构严重,各行政区重复建设,区域之间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分工和协作难以落实,区域内各城市主导产业的选择惊人相似,经济要素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有可能演化为新一轮产业恶性竞争;还有,城际软硬件设施衔接乏力,经济区内各城市在制度与政策安排、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理应通力合作,从制度和空间上促进内部一体化,与外部竞争时用一个声音说话。由于行政区划观念作祟,城市管理者缺乏整体观念和协作精神,在经营城市中局于一隅,往往不顾自身实际情况或区域整体利益。行政区经济因“重合、重复、重构、重叠”而产生种种弊端,形成了行政区划内“计划性太强”,跨行政区的经济区“市场性太弱”的怪圈。强化经济区域功能,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是新形势下区域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构建中原经济区,有利于跨越行政壁垒,促进区域融合,拓宽对内连接通道,有利于建立统一开放的大市场,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建立互利共赢的经济体系,有利于实现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的转变。

2.梯次拓展增长空间,加快内陆重点区域开发

在出口导向转为内需导向的新的历史时期,国家在支持东部率先发展的同时,将把开发支持的重点转向具有巨大市场空间和潜力的内陆地区,将在中西部一些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区域培育若干支撑中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新的增长极。河南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经济总量居中西部地区之首,在中部地区乃至全国都占有重要地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河南的发展,胡锦涛总书记明确要求河南“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中部崛起的进程中努力实现河南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努力走在前列”平萍:《总书记胡锦涛在河南考察》,《河南日报》2005年8月24日。;温家宝总理要求河南“认清省情,发挥优势,实现更大规模、更高水平的发展”王磊、田宜龙:《温家宝:河南要求发挥更大作用促进中部崛起》,《河南日报》2006年7月25日。。就区位来说,河南的战略地位突出。以河南为主体构建中原经济区,顺应了区域经济发展趋势,体现了准确把握、自觉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不仅会有力地促进该区域的繁荣发展,而且还通过强化中原腹地效应,对国家梯次拓展增长空间、加快内陆重点区域开发的总体战略产生积极的影响。

3.河南发挥自身优势,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按照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总体构想,河南要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中原崛起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一是积极扩大消费和增加出口。近两年,由于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河南经济增速明显放缓,总量指标和人均指标增速在中部位次都有所下降,经济发展面临“瓶颈”制约。2008年,GDP增长12.1%,比2007年下降2.5个百分点;2009年,GDP增长10.7%,比2008年又下降1.4个百分点。因此,河南应加快推进经济增长由单一依靠投资拉动向投资、消费和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以投资、消费和出口这“三驾马车”共同拉动河南经济持续较快发展。二是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一方面在三大产业之间,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不断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加强现代服务业对第一、第二产业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着力改善三大产业内部结构,特别是要以“高端、高质”为目标,重点推进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变“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高排放”为“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低排放”,促使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率、万元地区增加值用水量和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等资源环境指标明显下降。三是加快城镇化进程。近年来,河南城镇化率保持快速发展态势,2009年河南城镇化率达到了37.7%,但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9个百分点。加快河南城镇化进程,要着力实施“五个结合”,即产业集聚与人口集聚相结合,做大中心城市与发展中小城市相结合,新区建设与老城区建设相结合,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相结合,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促进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原载《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