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岁的留学生
到达美国后,妈妈半年的陪伴让李开复在生活上过得一如既往的舒适和开心,但是他的学习却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危机”。
在橡树岭安顿下来后,哥哥嫂嫂就为李开复联系了一所天主教公立中学——圣玛丽中学,这所学校是1950年创办的,有着悠久的教学历史,因为有着天主教传统,所以学校里的教学楼是教堂的模样,看起来非常美丽。圣玛丽中学是义务制教育,学校的学费是全免的,而老师则大部分是修女,为人严肃认真,同时充满了爱心。
刚进入圣玛丽中学学习时,李开复就被学校的一个习惯深深地吸引了,让他小小的心中充满了新鲜感和惊奇,那就是学校里每天早上、中午和下午课,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做的祈祷活动。在祈祷仪式中,李开复要跟同学们一起到教堂去“望弥撒”“领圣体”,每天念诵祈祷词,这些都让他内心非常震撼。每个人在第一次面对神秘而神圣的宗教信仰时,内心的感触可能都会不尽相同,小小的李开复在这里感受到的是宗教的宽容和仁爱,天主的仁爱涤荡着他的心灵,并让其一生深受影响。这也是中西文化第一次在李开复面前碰撞,让他感受到了异国他乡与台湾的巨大差异。
文化的差异对于李开复而言如果只是小的挑战,那么语言障碍则成为一道横亘在他面前的高山,这座高山摆在他面前,让他在学习和交流中都遇到了极大的困难。
虽然在家里有哥哥嫂嫂帮助,但是在学校里,李开复必须一个人面对陌生的语言。因为当时台湾地区的小学里英语并不在教课的范围内,所以李开复并未系统地学习过英语。在去美国之前,他只在家里学习了半年的英语,而这对于要生活学习在英语语言环境中,是远远不够用的,所以语言障碍成为他到美国求学的第一大难关。
当时对于同学们和老师讲的话,李开复基本一句也听不懂,因为听不懂,李开复在课堂上就无法集中精神听讲,自然感觉老师的话成了他的“催眠曲”,通常一堂课下来,李开复不但什么也没有学会,反而是呼呼睡得很香。听起来像天书一样的英文,让李开复有些望而却步,因为觉得怎么听也听不懂,后来他干脆带几本中文的武侠小说到课上去读。美国宽松式的教育让修女老师多半在看到后也不当面指责,而是听之任之。
表面上自暴自弃的做法并不是李开复真实性格的写照,尽管听不懂英语,但是李开复坚信自己是如此聪明,怎么会被语言的困难绊倒呢?所以他自己想了个办法学习英语,但结果证明这次学习效果并不明显。原来,李开复找了一大本英文单词来背,经常背到半夜,不会的就一次次地翻厚厚的中英对照字典。
这次失败的尝试让李开复意识到,语言是用来交流的,所以闭门造车必然不能够真正掌握好一门语言,于是他立刻改变了学习方法,走到同学中间,用多交流的方法来攻克语言难关。下了课,他不再胆怯,而是站在同学中间听他们说话。如果5个词当中有4个听懂了,只有1个听不懂,他会赶紧追问,同学们就会再用英文解释一遍。而上课的时候,遇到听不懂的,他也勇敢地举手问老师,“Sorry,I didn't follow. Can you say again what you mean ?(对不起,我没跟上,可以再说一遍你的意思吗?)”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李开复不断的努力和坚持中,他的英文越说越好,已经达到可以毫不费力自由交流的程度了,他终于成功解决了这次语言上的“大危机”。
在李开复攻克语言难题的过程中,橡树岭圣玛丽中学的老师们也给予他很大的帮助。当时李开复的校长玛丽·大卫修女(Sister Mary David)发现李开复听不懂英文时,曾经牺牲自己的午餐时间,来帮他补习。校长复印了小学一年级的课文,每天拿来读给李开复听。正是从这样简单的英文开始,李开复和校长坚持了一年的时间,而后收获的就是李开复可以跟同学们一样自由地学习和交流了。
掌握好英文交流和写作以后,李开复一度认为自己已经领会英文的全部内容了,但是一次作文比赛让他懂得了语言背后的文化意义对于学习者而言更为重要。
在初中三年级,李开复参加了当年州际作文比赛,当时考官给参赛者出了一个笼统的题目,因为别出心裁,李开复绕过了传统思维,另辟蹊径地写到了美国精神层面的问题。因此他的作品意外地获得了田纳西州的前十名。
作文比赛的名次一公布,整个学校就轰动了!人们不敢相信,这个中国台湾的男孩,来美国不过两年,居然就在英文方面取得了这样的成绩。
但是,后来在第二轮的答辩过程中,当戴着厚厚眼镜的女老师问李开复,“如果你认为美国人当中缺乏热情,存在漠视的情况,那么你如何看待拉尔夫·纳德(Ralph Nader)的观点呢”时,李开复眼中流露出惊讶的表情,因为根本不知道谁是拉尔夫·纳德,因此他也错失了州际作文比赛第一名的机会。
回到橡树岭后,李开复赶紧去学校的图书馆寻找答案。经过查阅资料,他了解到纳德是一个著名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倡导者,促成了一系列法案的产生。他一生都在与人们的漠视做斗争,他的行为与抗议漠视有着紧密的联系。
这件事情给了李开复很深刻的启示,他理解到了,对于一种语言文化的掌握,远远不只是会说当地的语言,了解当地的风俗,更要对这种文化的历史和这个国家的制度有深刻的了解。
这次印象深刻的答辩,让李开复日后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更加关注新闻事件背后的意义,并且做到了多读书,多查阅资料,多了解历史,真正深入到一种文化的内核。小留学生徜徉在语言的汪洋大海里,乐此不疲。
虽然11岁时就远渡重洋,到美国求学,但是李开复并没有丢掉自己的母语。因为母亲的要求,李开复每周会给家里写一封中文家书,这让李开复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一直未曾忘掉汉语。而母亲更是用心良苦,每次回信时,都会把李开复的信寄回来,并做认真的修改,标出错别字和用词不当的地方,就跟批改作文一样。
而中文的继续学习也要归功于哥哥嫂嫂家里成套的金庸小说和琼瑶小说,因为喜欢武侠和阅读,中文小说成了李开复放松神经的一种方式。正是在这种阅读娱乐和母亲的家书中,李开复逐渐长成一个融会中西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