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逃避功课去美国
在中国传统的教育体系下,小学生和中学生都逃不出考试的“魔咒”, 20世纪70年代,台湾地区的基础教育阶段也面临这样的情况:学校里,课程繁多,课后作业负担繁重,八股式的教育方式延续着严厉、死板、沉闷,一切以考试为中心的弊端。而最具有悲壮色彩的当属上大学前的大学联考了,因为学校录取是以分数来衡量学生的能力进而发放录取通知的,所以当年的大联考颇有一番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悲情意味,也成了压在学生们心中的一块沉重的大石头。
生活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的李开复,自然不能够终日快乐无忧,他必须面对放学后摆在眼前的一堆作业本,既想痛痛快快地玩耍,又不得不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这常常让李开复觉得被束缚着。
台湾的教育虽然实行的是枯燥的应试教育,但是当时台湾却流行一股到美国留学的热潮,李开复的大哥李开宁受到留学热潮的吸引,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杜兰大学,学成后李开宁并未回国,而是留在了美国打拼,并在美国站住了脚,有了自己的事业和家庭。
1971年11月,离家9年的李开宁带着妻子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台湾家中。家里9年来发生了很大变化:二妹妹出嫁了,三妹妹也去美国留学了,离家时还躺在襁褓中嗷嗷待哺的小弟李开复,已经长成了一个壮实调皮的小学生了。亲人的归家总能让一家人欢乐不已,大哥回来后,李开复总是围在哥哥嫂嫂身边听着他们讲发生在美国的各种有趣的事情,因为在他的印象中,美国是一个充满乐趣的世界。李开复曾经通过以前哥哥寄回家的照片,知道美国有他在台湾从来没有见过的雪,照片中每一个雪景都是那么漂亮,那么让人好奇和向往。嫂嫂寄来的美国玩具——毛绒小老虎,也是李开复的最爱。小老虎毛茸茸的很柔软,摸起来特别舒服,曾经一度成为李开复最爱不释手的玩具,每天都要抱着小老虎玩耍。在李开复的意识里,美国应该还有更多好玩的新奇玩具能够让他尽情地玩耍。
回家后,大哥李开宁通过询问家人和弟弟,了解到台湾当时的教育理念与美国相比仍然比较落后,看到李开复面临的教育环境和前景时,李开宁不禁产生了担忧,于是他大胆地决定带李开复去美国读书,尽早接受美国先进的教育环境,从苦闷枯燥缺乏人性的教育中摆脱出来,让李开复在美国的教育中受益。
下定决心后,李开宁对父母谈起了要带李开复去美国的决定,这个决定像一颗石子投进了平静的湖面,顿时在家里掀起了阵阵涟漪。
首先思绪难平的是李开复的母亲。母亲此时的心中波涛汹涌,李开复是她的老来子,从一出生她就亲自悉心照料,每天不离儿子身边,只要看到儿子,心中都会涌出一股小小的暖流。她怎么舍得让自己最爱的儿子远离自己到美国去呢?但是,母亲是有文化、有见识的知识女性,经过反复思考,她做出了一个理智的决定——同意李开复去美国读书。因为母亲相信自己的儿子长大后是要去影响世界、改变世界的,去美国读书,那里的教育能把他锻造成一个“融会中西”的人才。
母亲曾经亲口告诉李开复:“你应该去,那里培养了许多了不起的人!”听到母亲的话,年幼的李开复对美国有了更多的向往,他心中不仅仅有了可以逃脱每日沉重的功课负担的欢喜,还多了几分对未来生活的使命感。当时的李开复对美国充满了期待,而年幼的他根本不知道那里还有多少困难和差异在等着他。
父亲对于大哥李开宁的提议,更多的是理性思考,他在大学担任教职,对台湾地区的教育体制自然有着更为成熟的判断,所以在大儿子提出带李开复去美国读书后,父亲心里更多的是欣慰和支持。但同时,他也知道这对于李开宁的家庭和李开复来讲,都是一个充满挑战的选择。
全家人一致通过送李开复去美国读书这个决议后,大哥李开宁便开始为期一年的移民准备工作。这一年中,大哥既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又要到移民局办理各种繁复的手续,其中的辛苦不言而喻。而年幼的李开复心里则装满了快乐,这一年中,他每天都盼望着能早点和大哥飞到美国去读书,因为那里有他喜欢的雪景和玩具,最重要的是他可以摆脱台湾小学里沉重的功课负担了。
一年后,所有的手续都准备齐全了,李开复到美国去读书的愿望实现了。
1973年11月的一天,天刚蒙蒙亮,李开复就跟随家人一起到达了台湾松山机场,在机场里,小小的李开复自然是喜不胜收的,在他的心中,去美国只是换了个环境而已,因为前面有哥哥嫂嫂为他带路,在学业上为他指点迷津,生活上有妈妈来照料生活起居,一切对他而言都是新鲜而快乐的。
但是家里大人的心情却是五味杂陈,对妈妈而言,要到一个远在千里外的异国他乡生活,面对着语言不通、生活习惯不同的巨大差别,没有熟悉的朋友陪伴,她心中是充满了落寞和孤独的。而对于哥哥嫂嫂而言,他们刚刚在美国站住脚,事业仍处于打拼阶段,这时又承担了照顾弟弟的重担,他们心中也充满着谨慎和不安。
飞机起飞之前,李开复高兴地戴着花环,和亲人在机场合影留念,之后,就登上了期待中的飞机,和哥哥嫂嫂一起飞到了他向往的美国。
哥哥的家在美国的田纳西州,美国田纳西州是美利坚合众国的第十六个州,翻译成中文名字叫作橡树岭。李开复正是在哥哥这个400平方米的两层小楼里,度过了他难忘的初中和高中生活。
对于初来乍到的李开复而言,美国的一切都是新鲜的。不同的人,不同的环境,人烟稀少,风景秀丽,在一个孩子的眼里,新鲜的事物总是应接不暇,这一切的一切犹如换了天地一般。而李开复也在全新的环境中,改掉了以前懒散的毛病,变得既懂事又勤快起来。虽然较为容易地融入哥哥嫂嫂家的美式生活中,但是语言的障碍也曾一度困扰他,令他在学习时遇到很多障碍和困难。但是没过多久,这些问题就都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