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在领导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这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恩格斯“以天才的透彻而鲜明的语言描述了新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科学世界观的创立,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 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极为重要的基础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同时,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决定了它的发展与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并非完全同步,“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小提琴……因为对哲学发生最大的直接影响的,是政治的、法律的和道德的反映。”虽然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但代表先进阶级、先进生产方式的新思想具有超前性,能起到推动新的经济基础建立、巩固和发展的作用;代表没落阶级利益和落后生产方式的旧思想则阻碍新的经济基础建立、巩固和发展。“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毛泽东指出,“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社会生活条件和社会的经济、政治环境,决定人的思想面貌。同时,人们所生活于其中的经济、政治环境,也正是由人们来改变的。我们既不能夸大意识形态的作用,认为“思想工作万能”、“政治代替一切”;但也决不能把生产力归根到底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原理绝对化,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巨大能动作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原理,对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地位和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一是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全面考察教育对象在社会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周围所处人际环境、文化氛围和身心发展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与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二是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借助必要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以引导和帮助受教育者实现思想转变,形成正确的思想;三是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注重“思想领先”,传播先进的思想理论武装人们的头脑,指导社会实践,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我们既不能夸大意识形态的作用,认为“思想工作万能”、“政治代替一切”,但也决不能把生产力归根到底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原理绝对化,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巨大能动作用。
(二)人的本质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正确认识人的本质和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十分重视人的问题,在批判、继承以往优秀思想成果的基础上,立足于人的实践活动,对人的本质作了科学说明。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论述告诉我们:第一,劳动决定着人的本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第二,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不是它的胡子、它的血液、它的抽象的肉体,而是它的社会特质。”人的社会属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正如马克思所说,“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第三,人在本质上是自然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的统一。在阶级社会中,人的本质具有阶级性,一切人“只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人的本质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人的本质又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等。可见,在人的本质问题上,马克思、恩格斯既不同于唯心主义者把人当做一种虚幻的精神性的东西,也不同于旧唯物主义者仅把人当做一种自然存在物。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科学论断,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理论指南。人的本质的自然性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对受教育者的心理实行一种确定的、有目的和系统的感化作用;人的本质的社会性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应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人的本质的实践性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立足实践、注重实效;人的本质的多样性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根据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人的本质的历史性决定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不断发展和创新。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还提出了“个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科学概念,阐述了个人全面发展的基本含义,并先后在《共产主义原理》《资本论》《反杜林论》等著作中对全面发展学说作了系统阐述。所谓人的全面发展,是指“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 “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最根本的是个人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使人们成为“能得到全面发展”的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社会进步需要个人的全面发展,因为“私有制只有在个人得到全面发展的条件下才能消灭,因为……只有全面发展的个人才可能占有它们,即才可能使它们变成自己的自由的生活活动”。
马克思、恩格斯还阐明了个人全面发展实现的历史条件,即消灭阶级剥削,使生产资料归社会所有。而这一切“都将是废除私有制的最主要的结果”。实现个人全面发展还必须有全面发展的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因为这会“使他们摆脱现代这种分工为每个人造成的片面性”。在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中,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历来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马克思和恩格斯明确宣布,无产阶级在革命中要努力“使教育摆脱统治阶级的影响”,使工人阶级“产生出必须实行彻底革命的意识,即共产主义的意识”。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正如马克思指出的,“生产劳动和教育的早期结合是改造现代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
二 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恩格斯不仅创立了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原则,而且积极实践,身体力行,对工人群众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宣传,教育和启发工人阶级的政治觉悟,通过自己的实践检验理论的科学性,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发展,成为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依据。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理论原则
(1)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的阶级本质,确立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地位。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以前的一切剥削阶级思想家,都为本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披上了道德和宗教的伪装,宣称他们的教育代表全社会的利益。马克思、恩格斯却鲜明地指出,“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现在是共产党人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图并且拿党自己的宣言来反驳关于共产主义幽灵的神话的时候了。”他们鲜明地揭示了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阶级本质,即为无产阶级的阶级利益、阶级解放和未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服务。“共产党一分钟也不忽略教育工人尽可能明确地意识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敌对的对立,以便德国工人能够立刻利用资产阶级统治所必然带来的社会的和政治的条件作为反对资产阶级的武器。”凡主张放弃意识形态领域及政治领域的斗争“是不可能的;因为主张放弃政治的一切报纸都在从事政治。……向工人鼓吹放弃政治,就等于把他们推入资产阶级政治的怀抱”。
马克思主义理论创立后,通过有效宣传和对工人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让广大群众接受马克思主义,自觉抵制各种机会主义思潮的影响,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和行动指南。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只有充分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地位,对无产阶级实施科学的理论和政治教育,才能吸引无产阶级和广大群众投身反对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才能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恩格斯指出,社会成员中受过教育的人会比愚昧无知的没有文化的人给社会带来更多的好处。如果说无产阶级在受了教育之后必然不愿再忍受现代无产阶级所受的那种压迫,那么从另一方面来看,和平改造社会时所必需的那种冷静和慎重只有受过教育的工人阶级才能具有。由此可见,马克思、恩格斯始终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一个重要内容。他们认为,“革命是政治的最高行动,谁要想革命,谁就要有准备革命和教育工人进行革命的手段,即政治行动。”马克思、恩格斯对思想政治教育阶级本质和战略地位的揭示,为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2)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实质。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了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为无产阶级的阶级利益及其解放服务的根本性质。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对一个阶级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实质就是阶级意识和阶级思想的教育。“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实质是:思想的统治离不开一定的思想宣传和教育活动。统治阶级的思想统治也需要对社会成员不断地进行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对于无产阶级来说,思想政治教育首要的就是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引导无产阶级认识自身的历史使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当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思想政治教育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就是无产阶级政治思想的教育,就是社会主义思想和文化价值观的教育。
(3)马克思、恩格斯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方法与原则。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宣传工作既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组成部分,又是重要的方法。参加同盟的每个成员,都必须“具有宣传的能力和热情”。要用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对工人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只有当工人通过组织而联合起来并获得知识的指导时”,工人阶级才能真正明白自己的历史使命,才能懂得“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人数众多作为“工人的一个成功因素”,“才能起举足轻重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阐述了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满足人们物质利益相统一的原则。人的思想行为由社会生活中的物质利益所决定和反映,“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结合受教育者的经济利益来进行,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对无产阶级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注重研究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阶级的实际状况,并据此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和压迫实质,提高工人阶级对自身遭受的非人性待遇的认识,达到启发、提高工人政治觉悟的目的。
(二)列宁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科学论述和发展
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1)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性。列宁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可能有被压迫阶级,即历史上最革命的阶级的世界上最伟大的解放运动。”“没有革命理论,就不会有坚强的社会党。”可见,革命理论对于革命政党、革命阶级及其革命运动至关重要。革命政党要担负起教育工人阶级及其广大人民群众的历史重任,必须首先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使自己成为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只有革命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才能成为工人阶级运动的旗帜。”为此,列宁要求不仅“应当积极地对工人阶级进行政治教育,发展工人阶级的政治意识”,同时还必须对千百万农民和小业主,数十万职员、官吏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进行“重新教育”。只有有效地“对工人阶级进行政治教育,发展工人阶级的政治意识”,才有利于巩固无产阶级专政,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论述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列宁明确指出:“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真正的共产主义者,使他们有本领战胜谎言和偏见,能够帮助劳动群众战胜旧秩序,建设一个没有资本家、没有剥削者、没有地主的国家”,这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因为“资产阶级社会的尸体……是不能装进棺材、埋到地下的”。它们还会“在我们中间腐烂发臭,败坏空气,毒化我们的生活,从各个方面用陈腐的死亡的东西包围新鲜的、年轻的、生气勃勃的东西”。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工人在建设新社会,但他还没有变成新人,没有清除掉旧世界的污泥,他还站在这种没膝的污泥里面”。因此,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是帮助“培养和教育劳动群众,使他们克服旧制度遗留下来的旧习惯、旧风气,那些在群众中根深蒂固的私有者的习惯和风气”。随着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的不断深入,就“使人们关心这种改造并采取自觉的态度,就愈要使成百万成千万的人都确信这种改造的必要性”。为此,必须“宣传科学的世界观”, “宣传无产阶级专政”,使群众充分认识到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否则,“就很难谈得上政治教育”。
(3)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列宁认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各国的历史都证明:工人阶级单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因此,列宁反复强调向工人阶级“灌输”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实施政治教育的极端重要性。“阶级政治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给工人,即只能从经济斗争外面,从工人同厂主的关系范围外面灌输给工人。”无产阶级政党,必须竭尽全力,“把社会主义思想和政治自觉性灌输到无产阶级群众中去”,否则,“对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任何轻视和脱离,都意味着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加强。”列宁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为确立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和方针提供了理论依据。灌输的实质是革命理论和群众实践相结合,是引导工人群众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不只是靠书本。“与其说靠书本,还不如说靠革命进程本身,革命使人打开眼界,使人受到政治锻炼。”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必须考虑现实的确切事实,而不应当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因为这种理论和任何理论一样,至多只能指出基本的和一般的东西,只能大体上概括实际生活中的复杂情况”。“离开群众本身的独立政治斗争特别是革命斗争,在这种斗争之外,永远不可能对群众进行真正的教育。只有斗争才能教育被剥削的阶级,只有斗争才能使它认识到自己的力量有多大,扩大它的眼界,提高它的能力,启迪它的智力,锻炼它的意志。”
(三)斯大林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科学论述和发展
(1)强调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和武装全党。“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因此,必须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武装全党,必须“巩固党及其领导机关的另一件很紧要很重大的工作,就是党的口头上和刊物上的宣传鼓动工作,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精神教育党员和党的干部的工作,提高党及其工作人员的政治和理论水平的工作”。而“工作人员的政治水平和马克思列宁主义觉悟程度越高……工作也就越有成效”。反之,“就越有可能在工作中遭受挫折和失败,就越可能使工作人员本身庸俗化和堕落成为鼠目寸光的事务主义者,就越可能使他们蜕化变质。”
(2)提出了“思想工作”、“政治思想工作”等科学概念,强调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教育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旧的习气、习惯、传统和偏见是社会主义最危险的敌人,这些传统和习气控制着千百万劳动群众,它们有时笼罩着无产阶级各阶层,有时给无产阶级专政的存在造成极大的危险。”因此,我们在政治思想工作方面的任务是“克服这些传统和习气,并且以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精神教育新的一代,——这就是我们党的当前任务,不执行这些任务,就不能取得社会主义的胜利”。通过“在党的一切环节中加强思想工作”,“在党的队伍中不倦的宣传列宁主义”,“把党的理论水平提高到应有的高度”。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领导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逐步创立、丰富和完善了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不仅推动了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发展,而且为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强大的理论依据。正如毛泽东所说的,“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这是因为从马克思开始的社会科学,“分析了历史发展的规律,社会发展的规律,人类的相互关系,这个科学才是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这门科学才“是一门真理科学”。马克思主义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最正确最革命的科学思想的结晶。……在它同中国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时候,就成为中国人民百战百胜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