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
本书拟从需求或市场角度重新审视亚洲地区关系的变化,并探讨中国调整自身与亚洲地区关系的可能性、可行性与可持续性,以此为依据形成中国未来对亚洲地区战略的经济基础。当前亚洲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建立一个统一的低成本的市场,以满足未来亚洲经济增长所需要的市场规模。一些研究表明,亚洲内部的市场规模(包括国内和地区层面的需求扩张)尚不足以替代发达国家下降的需求,如果亚洲生产规模不能有相应的市场规模与之相匹配的话,将会延缓亚洲的工业化进程,特别是在当前亚洲步入群体性工业化进程时,市场变得更为重要。其中,积极进行地区市场整合成为重中之重,它是亚洲能否成功实现自我增长的重要前提。
在现有的文献中,对地区经济关系的研究更多的是从生产角度来进行的,其中包括贸易创造贸易转移理论研究、以“雁行模式”(flying geese pattern)为代表的产业转移研究等,且政策的出发点也基本上是基于生产方面。文献较少从地区市场角度来解释地区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而是把地区市场看做既定的研究前提。
事实上,诸多的事例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地区经济关系。例如,全球再平衡的出现根源是什么;亚洲未来的工业化或现代化道路是否有可持续性;多个经济体同时处于工业化进程中是否会因竞争而导致关系紧张进而演化为地区冲突;合作是否可以解决当今亚洲面临的市场问题?
本书的文献综述将集中考察以下几个方面:中国与地区关系的演进以及对亚洲地区市场整合的可能性、可行性以及可持续性等。
一 国内研究
目前国内相关研究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研究方向的转变,即从过去关注地区对中国的影响逐步转变为关注中国对地区的影响。中国快速的经济发展使得中国对地区的影响力在日益上升,国内对亚洲结构变化中的中国因素给予更多的关注。部分研究表明,亚洲经济秩序正处于一个历史性转折的十字路口,如何在未来建构和平稳定的新亚洲秩序,以及中国应该在其中扮演何种角色,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张蕴岭指出,中国的快速发展为正处于转型时期的亚洲地区增添了新的变数。阮宗泽探讨了中国崛起与东亚国际秩序转型之间的互动关系,并特别提出了“共有利益”的分析范式。黄宁认为,通过开展与不同能力结构国家的合作,中国可以成为东亚经济合作的“稳定器”。王峰的研究表明,东亚进口的区域内部贸易份额大于出口,在区内进口增长中,中国的拉动作用最大,日本的作用大幅下降。赵伟指出,中国经济崛起尤其是对外贸易的强劲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东亚原有的贸易格局,东亚地区正在形成一个以中国为枢纽的新“三角贸易”模式,中国有可能逐步取代日本成为东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推动者。
(2)研究成果从生产方面转向消费方面。尽管目前的研究成果仍主要集中在生产方面,即作为地区生产者,中国对地区贸易投资结构的改变,但部分研究已经转向中国作为地区市场消费者这一身份变化上。中国对地区的影响不仅限于生产方面,实际上已有研究开始考察中国作为亚洲市场提供者的现状、潜力及未来前景。李晓等以及郑昭阳、周昕的研究指出“中国因素”的持续增强是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进程中不可忽视的趋势,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经济以迅速增强的内在实力而产生的外在影响,已经改变了东亚以往形成的区域经济合作格局,即由以往的“雁行模式”变为目前的“菱形构架”,东亚多数国家对中国市场依赖程度日益上升。李晓、付竞卉得出的主要结论是中国正在扮演亚洲地区市场提供者的角色,这一角色将随着中国经济增长和人民币升值的趋势而进一步增强,当然,目前中国尚不完全具备替代美国成为东亚地区最大的最终产品市场提供者的能力。丁一兵等认为,中国作为区域内最终消费品市场提供者的地位在逐步提高,但与美国、日本在地区中的地位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未来需要将中国对东亚其他经济体贸易模式的转变与中国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李大伟认为未来中国进口增速将高于出口,加工贸易进口所占比重将进一步降低,技术和核心零部件进口规模将显著扩大,进口对部分重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将明显加强,大宗商品仍将在中国进口中占据重要地位,中国进口分散度将会进一步提高,消费品进口规模将适度扩大。
(3)中国对地区的战略准备。张幼文认为,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国际经济地位显著提升,中国开始由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发展新阶段。邹加怡认为,在新的国际国内条件下,中国需要更加平衡的对外经济关系,包括动态平衡的贸易关系、双向可控的投资关系、多元自主的货币关系、全方位的开放地缘关系和积极有为的发展合作关系,进而使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尽管目前国内研究成果颇丰,但是对中国与地区经济关系的总体把握上仍略显不足,特别是对中国未来对地区产生的方向性影响上仍没有给出明确的回答。而这些问题正是本书所要探讨的。诸多文献认为,中国面临外部环境约束时应转向内需,依靠国内的结构调整来应对外部的调整,如余永定提出的不管对美国的出口形势是否会好转,中国都必须调整结构,减少对外需的依赖。不过,也有研究提出,限于中国的实力,未来中国应与亚洲其他国家共同完成地区市场建设问题。例如,金华林等认为东亚各经济体单独扩大内需存在巨大困难,作为最大经济体的日本和中国都无法单独成为东亚市场的提供者,因而建立一种区域内相互扩大出口、投资的区域性内需主导型经济模式更为可行。本书认为,谋求与外部环境的良性互动是中国和平崛起的必然要求,因而提出整合亚洲地区市场的战略设想。
二 国外研究
中国经济实力的日渐增强自然受到国外学者的关注,并由此展开相关的研究工作。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世界银行(World Bank, WB)对东亚经济增长做出“增长奇迹”的判断之后。国外对中国因素在地区中地位的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要么将中国置于亚洲整体研究的框架之下,并不过分强调中国的特点;要么将中国作为独立的影响因素加以研究。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一些国际组织和研究机构,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亚洲开发银行将危机的爆发部分归因于东亚,认为东亚储蓄过多、消费不足,大量产品被出口到全球市场,特别是美国市场,导致全球贸易失衡,从而提出“再平衡”要求,即降低东亚过高的储蓄率,提高消费在其GDP中的比重,缓解产品出口对全球经济或贸易失衡的压力。亚洲开发银行报告认为,出口导向型增长为该区域带来了巨大收益,并将在未来数年内继续如此,但发展中亚洲长期拥有的大规模经常项目顺差是全球贸易失衡的组成部分,而正是这种全球失衡导致了当前的全球金融危机。这一说法目前已经居于主流地位,并且影响到东亚各经济体政府部门的相关决策。中国和日本等东亚经济体开始调整经济增长模式,尽可能以内需市场或地区市场的扩张来替代区外市场的萎缩,以抵御大规模外部冲击。
当将中国因素置于亚洲整体研究框架之中,中国因自身经济实力仍凸显出其在地区增长模式和结构变化方面的重要地位。不过,这些研究因角度不同与本书仍有一定的差异。
就那些直接研究中国对地区影响的成果来看,中国的影响是多重的。中国在亚洲地位的提升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从“中国威胁论”到“中国机遇论”等研究陆续出现。国外对中国与亚洲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经济增长,尤其是出口方面。中国出口规模的迅速扩张直接威胁亚洲其他经济体的出口,因而对中国出口给地区带来的影响的研究比较集中。目前人们的基本看法是中国对地区经济增长,尤其是出口的影响是积极的,也有的人认为是负面的,或者是双重的。渡边利夫从经济角度对“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工厂”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并认为中国的崛起固然对东亚诸国形成一定挑战,但是也为其创造了共同获益的新机遇。Athukorala认为无证据表明中国正在成为高技术出口国,中国主要是进口零部件进行加工组装再出口,无证据显示其他东亚成员的出口被中国在第三方市场挤出,相反,中国快速融入全球生产网络为其他东亚成员向中国零部件的出口扩张提供了新的机会,同时,区内经济相互依赖并不意味着会降低地区对全球经济的依赖。Kwan通过比较东亚各经济体贸易结构,认为无证据显示中国崛起扰乱了“雁行模式”,比如即使中国IT产品出口快速增长,其出口竞争力仍落后于日本和其他东亚成员,中国蛙跳式的发展是不现实的,主要障碍是中国不可能短期内提高全民素质。
当然,Eichengreen等认为,中国出口对东亚其他经济体在第三方市场上存在挤出效应倾向,这种效应主要存在于不发达经济体出口的消费品市场,而由亚洲发达经济体出口的资本品市场上则不存在这种挤出效应,另外存在中国从亚洲进口快速增长的倾向,这种倾向主要出现在发达经济体对中国资本品的出口上。Greenaway等运用引力模型检验了1990~2003年中国的出口增长是否以及如何替代了其他亚洲国家对第三方市场的出口,研究发现中国替代了亚洲国家的出口,虽然相对于总量来说其幅度较小,然而,这种替代效应在不断增长,并且在较发达国家市场上的效应更大。另外,中国的出口扩张对较发达国家的影响比对中低收入的亚洲国家的影响更大,就价值而言,亚洲国家对中国的出口增长并不能完全抵消中国在第三市场上对亚洲国家的出口替代。
对中国的未来变化趋势,Athukorala等的研究表明东亚对外部世界的依赖在上升,脱钩论也就不成立,中国通过再平衡发展战略的调整,有可能推动其在全球地位的上升。亚洲开发银行认为,中国消费使得亚洲作为全球需求的额外发动机出现。Park和Shin认为,中国正在成为更大程度上的消费者和更小程度上的生产者,中国贸易将成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蒙代尔认为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但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特点,当前,世界经济需要中国在连续二十多年的快速增长之后做出更大贡献,如进一步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进一步减少对进口的控制,增加对其他国家商品的进口。
还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外贸扩张对其他发展中经济体提供了新的贸易机会。Sanjaya和Manuel在考察中国对东亚地区出口影响之后认为中国与地区的贸易关系是互补而非对立,中国正在起促进地区出口增长的发动机作用。Park和Shin发现虽然中国还不是东亚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但是中国从东亚进口的最终产品份额在上升,进口的零部件份额在下降,这表明中国正在成为地区的消费者,而不再是单纯的生产者,与中国开展贸易在短期内可以抵御外部需求减少的冲击,长期内,可以作为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
上述国外研究现状表明,中国正在成为改变地区经济结构的主要力量,未来5~10年,与亚洲国家和域外大国相比,虽然中国经济实力尚不具备“塑造”周边环境的能力,但中国也进入了构造亚洲市场的积极参与者或“调整者”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