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琴”东渐与本土艺术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民族化的缺失

中国过去的钢琴创作已做出民族化的努力,但中国钢琴教育在民族化方面的缺失,也是严重存在的。

首先,钢琴启蒙教育忽视中国钢琴教育的民族因素。以普及为主的业余钢琴教育因其商业性、师资不稳定、学员需求各异等特点,对曲目的选择差异性大,承担不了民族化的责任,而以培养专业性人才的启蒙教育则完全西化。20世纪80年代之前,《车尔尼钢琴教程》和《拜厄钢琴初级教程》一统天下。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的《汤普森现代钢琴教程》进入中国,成为幼儿钢琴教育启蒙的首选,但是这些教材对我国琴童民族意识的培养并无多大价值。

其次,高等院校对钢琴教育民族化问题重视不够。无论是专门的音乐学院,还是师范类高校,普遍存在的事实是:师生对外国作品的喜爱大于对中国作品的喜欢;对外国钢琴作曲家的熟悉与喜爱大于对中国钢琴作曲家的熟悉与喜爱;外国钢琴教材的数量与质量大于中国钢琴教材的数量与质量;民族化弹奏技法不如西方弹奏技法;对中国传统文化缺少了解与掌握,人文素养缺乏;中国钢琴教育的未来缺少学术自觉与中国责任。

再次,在大量的国际钢琴比赛中,中国选手参赛的目的只是去展示他们的演奏技艺。从“2000~2010年中国钢琴选手在世界钢琴比赛中获奖统计”可以看出,中国选手在超过200场的国际钢琴比赛中弹奏的作品几乎都是外国的作品,“他者”的现实不可能去引导他们朝民族化的方向思考问题。

最后,国人对于中国钢琴教育的出路问题存在分歧。在“星夜钢琴村”论坛上,一个“中国钢琴音乐向何处去”的帖子,引起了热烈的讨论。问题集中在钢琴音乐要不要倡导“民族风格”,进而确立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钢琴学派”。对此,有人认为,世界名曲那么多,已经够我们弹的了,为什么还要去创造“民族风格的乐曲”呢?就是做出来,也没有人家的好;有的还认为,钢琴本来就是西洋乐器,如果强行搬到中国音乐体系中去,是不对的,中国的民族音乐和西方的是完全不一样的体系,肖邦、柴可夫斯基等都是欧洲人,他们的音乐是有共同基础的,都是建立在12平均律上面的和声体系的音乐,只不过是文化特性不同而已,中国民族音乐是没有和声的;有的甚至主张“全盘西化”。《钢琴音乐的“西洋化”和“民族化”之争》, http://bbs.popiano.org/viewthread.php?tid=32856, 2016-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