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共演与经济社会变迁:川西北牧民定居调查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五节 岷江上游河谷聚落区

岷江上游河谷聚落区域包括九寨沟、松潘、黑水、理县、茂县、汶川等六个相近气候区,面积2.48万平方千米,2012年人口为48.0976万,77个乡,18个镇。地标为30°45′N~33°19′N、102°33′E~104°4′E。2010年区域地区生产总值95.73亿元,居于五大区之首。岷江是古蜀文化的母亲河,孕育了成都平原及四川省半壁河山,在四川经济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岷江水系是一套庞大而复杂的水系,其跨度大,流域广,地质条件复杂。其重要支流大渡河流域与其他支流存在很大的自然人文经济差别。而就其主干来看,上游与中下游地带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岷江是长江上游的一级支流,发源于岷山南麓松潘县郎架岭,由西北向东南流经四川盆地西部,于宜宾市合江门汇入长江,干流全长1279千米。流域面积13.54万平方千米,天然落差约3650米,是长江流域水量最大的支流之一。http://news.sina.com.cn/c/2013-12-28/114729106032.shtml.岷江干流被都江堰鱼嘴分水堤和乐山大佛分为上、中、下游。其主要支流有黑水河、杂谷脑河、大渡河、马边河,其中大渡河是岷江最大的支流。岷江流域位于四川省盆地西南边缘地带,地势由西部高原逐级降低向东部丘陵、平原过渡。流域上游属高原气候区,海拔超过4000米,年平均气温在12℃以下。其上游河谷地带主要包括九寨沟、松潘、黑水、理县、茂县、汶川等地。其总体特征是构造断裂发育,地震活动频繁。流域内自然资源丰富,流域内分布有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有多种国家一级、二级和四川省重点保护的珍稀鱼类。矿产资源富集。水能资源十分丰富,水能理论蕴藏量占长江流域的19.6%。

九寨沟高原河谷气候区主体在九寨沟县域内,位于阿坝州境北部之川甘两省交界处,旧称南坪。东北与甘肃省文县、舟曲、迭部相连,西南与平武、松潘、若尔盖接壤。地标为32°53′N~33°32′N、103°27′E~104°26′E。境内地质地貌复杂,处于岷山山脉北段,腹背斜上,西、北、南三面均有明显的断裂带,西北部及高山冷而湿润,东南部河谷暖而干燥。清雍正七年(1729)于盖州城之南,古扶州之九寨沟坝筑城置九寨沟营,1953年建县时沿用为县名。九寨沟历史悠久,距今已有3500多年建制。九寨沟有丰富的森林资源、生物资源、水能资源、旅游资源,有箭竹、冰川茶蔗子等古生植物,被誉为高原明珠。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满族、瑶族、侗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傣族等民族分布。在近代史上,或者更加近的改革开放前一段时间,在旅游产业发展前,九寨沟并不出名。汉人居多,其余各少数民族不到1/3。在20世纪上半叶,这里基本上还是草木茂盛的原生态区域。大约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森林砍伐,持续了十余年,使九寨沟风景遭受极大破坏。因为九寨沟在以前处于封闭环境,破坏前的资料稀缺,很难还原以前的情形。截至目前,没有大规模的游牧业。故九寨的牧民定居,更多地与旅游业相接近,兼有开发旅游的意义。

松潘高原河谷气候区主体在松潘县境内,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北部,处岷山山脉中段,属青藏高原东缘,东与平武县、北川县接壤,东北与南坪县相连,南依茂县,西南紧靠红原县、黑水县,西北毗邻若尔盖县。地标为32°45′N~33°09′N、102°38′E~104°15′E。唐武德元年(618)置松州,因城周围多松树,树高林密而得名。由于地形复杂,海拔相差大,松潘的气候具有按流域呈明显变化的特点,小气候多样且灾害性天气活动频繁。该县是我国古代边陲的军事重镇,是内地与西羌吐蕃茶马互市的集散地,有“高原古城”之称。松潘其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区域,以汉、藏、羌、回民族为主,经过长期的交流融入,民族间的界限已经不是很分明,尽管各自保持着自己的习俗,但是他们依然互相理解、包容和尊重。这个大约唐代后逐步形成的边陲重镇,总体上依然是内地文化占主导地位。在古代,这里是中原王朝防止外敌入侵的重要关隘。唐代前期,它经历了吐蕃骚扰,作为国防关隘的地位更加重要。因为这个缘故,这里既是汉区与藏区物质交换的市场,也是大批进藏物质的集散地。故,很长一段时期,松潘的商贸业是很发达的。发达的商贸给地方经济带来了很多增长点,客观带动了松潘一带经济社会的发展。很长一段时间,松潘经济在周围区域中一直处于较为领先的地位。它的种植、养殖业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历史上,其畜牧业主要集中在热务沟、毛尔盖等区域。从事游牧的群体,大都是当地藏族。

黑水高原河谷气候区主体在黑水县域内,位于阿坝州中部,东南连接茂县,西南毗邻理县,西接红原县,东北与松潘接壤。地标为31°35′N~32°38′N、102°35E′~103°30′E。黑水河贯穿全境,河水为黑色,该县因此得名。黑水县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平均海拔3544米,境内群山屹立,山峦起伏,雪峰对峙,河谷深切,属季风高原型气候,旱、雨季分明,日照充足,气温年差较小,日差较大,并随海拔高度不同差别较大。黑水县境内有卡龙沟风景区、达古冰川、三奥雪山等旅游景点。历史上,黑水是一个藏族聚居区,当地藏人遗存古冉駹国的文化。因黑水靠近成都平原,是从成都平原通向川西北草原地带的过渡带,地区文化兼备内地和草地的特色,也兼备藏、汉因素,具有一定的包容性和代表性。历史上黑水相对封闭,形成了地方土司文化和官寨文化,并深刻影响着该地民族社会的发展。

理县高原河谷气候区主体在理县境内,位于阿坝州境东南部,东邻汶川,西南连小金,西接马尔康,北倚茂县、黑水,西北靠红原。地标为30°54′N~31°12′N、102°33′E~103°30′E。清乾隆十七年(1752),剿灭杂谷脑土司苍旺,改土归流置理番直隶厅,取治理番民之意,民国初期改厅州为县,1946年去“番”得名。境内气候受西伯利亚西风气流、印度洋暖流和太平洋东南季风影响,因海拔高差悬殊,地形复杂,气候差异显著,具有山地立体型气候特征。理县有省级风景名胜区——米亚罗红叶风景区、省级名泉——古尔沟“神峰温泉”、东方古堡——桃坪羌寨、毕棚沟自然风光等,国道317线沿杂谷脑河贯穿全境。理县土壤、气候、植被乃至农牧业生产都具有明显的山地区域垂直分布差异,呈高山主体的多层次分布结构特点,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水力资源。理县处于阿坝羌藏聚居区东部,高山河流纵横,地理地貌十分崎岖陡峭。高山峡谷深度切割,气候立体分布特征非常明显。但是理县处于承接汶川口隘,西通马尔康、红原草原的过渡带。藏羌汉回多民族混居,多文化习俗交汇。这样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和社会特征,决定了其经济特征的多样性。在靠近红原、马尔康地带,以及高山高原地带,牧场广大,水草丰美。而靠近汶川、茂县一带则种植业较为发达。

茂县高原河谷区主体在茂县羌族自治县域,处于阿坝州东南部,四周与北川、安县、绵竹、什邡、彭县、汶川、理县、松潘8县相邻,地处由青藏高原向川西平原过渡地带,高山耸立,河谷深邃,北有岷山,南有龙门山,西有邛崃山诸山脉,有“峭峰插汉多阴谷”之称。地标为31°24′N~32°17′N、102°56′E~104°10′E。茂县气候受西风环境和印度洋西南季风影响,属高原性季风气候,因海拔高低悬殊大,垂直气候和地区气候明显,局部气候复杂,日照充足,降水少,气候干燥,多风,四季明显,干湿季分明,冬季寒冷,夏季凉爽,昼夜温差和地区温差大。茂县处于内地汉区向藏区的过渡带上,地理位置决定了其独特和重要。这里与内地接壤,受到内地经济文化影响很大。该区主要是羌族的聚居区,羌族在历史上对汉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兼收并蓄,形成独具特色的羌文化。

汶川高原河谷气候区主体在汶川县域内,位于州东南部的岷江两岸,处于四川盆地西北部边缘,东邻彭州、都江堰市,南接崇州、大邑县,西界宝兴县与小金县,西北至东北分别与理县、茂县相连,县城威州镇位于县北部杂谷脑河与岷江交汇地。地标为30°45′N~31°43′N、102°51′E~103°44′E。据《元和郡县志》载,汶川县“因县西汶水为名”。境内东南向西北地势上升,可分为八个不同的自然气候区。汶川大地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惨重的一次。汶川是成都经济圈通向阿坝羌藏聚居区的咽喉要冲,也是成都平原向龙门山断裂带过渡的第一个关隘,更是岷江通向成都平原的锁钥。东北部有龙门山与成都平原相隔,西南部为邛崃山脉所阻。尽管东部有繁华的成都经济圈接壤,但是特殊的地理条件决定了这里的封闭性和独特性。这里聚居着汉羌藏回等多个民族。事实上它是一个汉区与阿坝羌藏聚居区的商贸交接地带。这里没有显著的地方文化特征,总体上各民族呈现出小聚居、大融合的格局。历史上基本上是种植业、商贸业活跃的区域。农区与牧区的交换经常在这里进行,不同的文化也在这里交融。该区牧民主要是藏族,他们聚居在岷江以西的高山地带,但是他们的人口不到全县人口的15%(2008年)。一个必须面对的事实是,因为地处龙门山断裂带上,又是两大板块的交接地带,这里地震及其次生地质灾害极其严重,成为影响人居和社会安定进步的重大隐患。

综上,川西北具有天然绿色、地广人稀、地质条件脆弱、气候恶劣、海拔较高、地形地貌复杂、无霜期长、文化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落后等特点,特别是交通不便,县城与成都的平均距离为530千米,最远的石渠县城距州府所在地达700千米以上,平均每县面积7800平方千米,每乡(镇)面积485平方千米,最大乡的面积有3000多平方千米,藏区工作空间半径大、气候恶劣、路途险峻,社会管理运行成本极高。同时,四川省藏区藏传佛教五大体系并存,是第七世、九世、十世、十一世达赖喇嘛的出生地,共有寺庙785座、僧尼6万余人,其中甘孜州有寺庙515座、僧尼5万余人,比西藏僧尼总和还多。历史上,川藏线一直是西藏的“生命线”,青藏铁路通车后进藏的大部分物流、人流等随之转移,川西北面临边缘化的可能。

以上区域大致可以分为四大类型。第一类是康巴纯牧业区,如石渠、色达、理塘、白玉大部分、德格大部分、甘孜局部、新龙局部、炉霍局部和道孚局部等地,这里的游牧业经过藏传佛教浸润作用,在不杀生的教条下,牲畜已经成为一种财产的象征,大部分人不愿意出售和屠宰。这就是一般所说的养殖“长寿畜”现象。第二类是阿坝地区的红原、若尔盖、壤塘、阿坝县以及马尔康局部、黑水局部、九寨沟局部等地,也存在游牧业,他们把牲畜有目的地进行出售,换得现金后再次投入以备扩大再生产之需。第三类是农牧交错区,如康巴的康定、丹巴、雅江、乡城、稻城、巴塘、九龙等地,阿坝的马尔康、九寨沟、松潘、理县、茂县等地,以及凉山的木里,存在着农业与牧业的交错地带。尽管从局部看,农牧区有一定界限,但就整体看,还是处于种植业与养殖业交错分布的情况。并且一些地方还存在传统游牧业残余,这样传统游牧业还处于一种相当粗放的状态。第四类是农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较为充分的地区,但是这里曾经也是游牧业或者有计划的养殖业盛行的地方,如阿坝地区的汶川、茂县、理县局部,甘孜的康定、泸定、丹巴大部分或局部。这些地方曾经宜农宜牧,地处交通线上或者与内地农耕区域相接近,受其影响较大,往往是多民族杂居,多文化交融,在文化社会观念和经济发展导向的作用下,传统产业转型很快。这些地方很多实现了混合经济的发展模式,即种植业、养殖业、林下产业、商贸业和服务业等并行发展,游牧经济因其漫长的周期和低下的效益,逐步转向了节制性养殖、效益型养殖和市场导向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