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共演与经济社会变迁:川西北牧民定居调查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长江黄河源头流域高原草地聚落区

长江黄河源头流域高原草地聚落区域包括红原、阿坝、若尔盖三个相近和相似气候区,面积2.93万平方公里,2012年人口18.77万,42个乡,5个镇。地标为31°51N~34°19′N、101°18′E~103°39′E。2010年区域地区生产总值22.25亿元,居于五大区第三位。红原、阿坝、若尔盖三县地理位置特殊,兼跨长江、黄河两大水系源头流域。白河、阿木柯河、郎米曲、黑河、麦曲、热曲、格曲、哈曲等发源于三县境内,北向注入黄河;白龙江、求吉河、措玛尔括曲、大小娄拉曲、森多括曲、梭磨河、大热格冲、若不柯、家当沟、达格隆、龙纳、查龙等河流则向南注入长江上游的嘉陵江等支流。长江、黄河两大水系在这里就表现出迥异的风格。黄河水系水流平缓,宣泄不畅、迂回曲折、蛇形发育,呈典型的老年期河流特征,两岸牛轭湖星罗棋布。而长江水系,大多汹涌澎湃,河谷下切严重,呈V形。两大水系文明的早期特点可见一斑。更为奇特的是,三县不但兼跨两大水系,而且地处川、甘、青交界地,汉、回、藏、羌等不同民族文化交融荟萃,就是藏区内部,也兼有安多、加绒、后藏、康巴等诸多亚文化特征,这是值得关注的自然人文社会现象。这种自然、文化、社会的多样性,加剧了区域特征的复杂性,这里的社会历史的确较其他地方复杂。

红原高原草地气候区主体在红原县域内,位于阿坝州中部,坐标为31°51N~33°19′N、101°51′E~103°23′E。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爬雪山过草地中的草地和茫茫沼泽地即指县境沼泽地,建县时便以红军路过的草地命名。红原地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地貌具有由山原向丘状高原过渡的典型特征,属大陆性高原寒温带季风气候,四季难以明显划分,春秋短促,长冬无夏。红原县具有草场资源、牦牛资源、矿产资源、中药材资源、旅游资源等优势资源,是大九寨旅游环线上的一大景区。现在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满族、瑶族、侗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傣族等民族分布。红原已初步形成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络,实现了数字化传输,开通了国内外长途电话和移动电话、移动业务。由于区位优势,红原素有高原“金银滩”之称,是阿坝州唯一的以藏族聚居为主的纯牧业县,推进安曲哈拉玛村现代畜牧业草畜平衡试点项目,建成改良牛集中养殖场、牦牛育肥场和羊育肥场,现代牧业已具雏形。红原县是一个游牧业发达的草原地区。历史上这里大致存在过安曲、壤口、卡尔勾、麦洼、贡唐等部落组织。部落组织内部保存着父系氏族的遗存,以父系血亲和姻亲关系为纽带组合成经济组织。但是这些组织具有生产的脆弱性和社会组织的弱质性。它们一般要依附于土司官寨,方能够顺利地存在下去。红原部落延续了千年,大致在20世纪60年代才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但是,部落遗迹依然在牧区得到体现。这些部落,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安曲部落具有较为悠久的历史,保存着当地的习俗和宗教信仰,如苯教。而壤口部落保存着后藏阿里地区的一些文化特征,据说是吐蕃时期后藏发往阿坝一带的戍卒将这些文化特征保留至今。直至20世纪中叶,这些部落里还保存有洪波、通波、老民等统治遗迹。传统的游牧文化,在这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沉淀。

阿坝高原草地气候区主体在阿坝县域内,位于阿坝州西北部之川、甘、青三省交会处,东邻若尔盖县、红原县,南与马尔康县毗连,北面和西面分别与甘肃省玛曲县、青海省久治县、班玛县和四川省壤塘县为界。地标为32° 18′N~33° 37′N、101° 18′E~102° 35′E。唐贞观年间(627~649),吐蕃占领松州以西地区后,从吐蕃阿里地区移民于此地,其自称为“阿里娃”,后简称“阿娃”,汉字译为阿坝。全县地貌分为东北丘状高原区、平坦高原区;中西部盆地区、高原山地区;南部高、中山河谷林区三种不同地貌区域,并有由高原山地向高山峡谷过渡的地貌特征。属高原寒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春秋相连,雨季分明。阿坝县是以藏族为主体民族的多民族聚居区,以藏羌文化为文化主流。诸多古代建筑、宗教典籍、壁画、唐卡、金铜造像等遗留至今。明太祖洪武初年属潘州卫,明成祖永乐年间,上中下阿坝属松潘卫所辖,称为三阿坝。清康熙年间,阿坝亦纳入松潘厅建制。雍正元年(1723)授甲尔多、麦桑、安羌官寨为土千户;麻休、恰窝、阿尔根、学玉贡、浪洛为土百户,受松潘厅漳腊营管辖。民国时属松潘县管辖并形成11个大部落、37个小部落,逐步称为阿坝。阿坝历史上部落众多,零散分布。至20世纪50年代,大致分为两大系统,其一是甘肃夏河县拉卜楞寺黄正清体系,其二是阿坝土司华尔功成烈体系。两系统既有分歧也有联合。阿坝县历史上就是一个多省区结合部,也是多民族聚集地。历史、社会、宗教等问题较为集中。它有着广大的草场,放牧着数量巨大的牛羊。

若尔盖高原草地气候区主体在若尔盖县域内,位于阿坝州北部,东与九寨沟,东南与松潘接壤,南与红原,西南与阿坝交界,西临黄河为界,与甘肃省的玛曲县隔河相望,西北与绿曲,北与卓尼,东北与迭部县为邻。地标为32°56′N~34°19′N、102°08′E~103°39′E。若尔盖县名因境内藏族部落称“作革”得名,民国时期音译为“若尔盖”,沿袭至今。若尔盖县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带,气候寒冷,常年无夏,黄河与长江分水岭将其划为东西两部,东部群山连绵,峰峦叠翠,草原广袤无垠,水草丰茂,牛羊成群,素有“川西北高原的绿洲”之称。若尔盖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满族、瑶族、侗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傣族等民族分布。境内动植物种类繁多,物产丰富,分布有国家湿地保护区、黑颈鹤保护区、梅花鹿保护区。县内天然草地占优势,面积501333.8公顷,占牧草地面积的91.7%,占总土地面积的48.0%,共分属高寒草甸类、高寒半沼泽类、高寒水沼泽类、山地(亚高山)草甸类等6类。地处四川、甘肃、青海三省接合部的若尔盖大草原,是中国五大草原之一,面积35600多平方千米,是以牧业为主的藏族聚居地。以上相关数据来自《若尔盖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若尔盖历史上属于松潘县管辖的一个草原牧区地带,后来根据社会发展调整建县,形成县域经济社会圈。事实上它是一个纯粹的牧业社会,具有典型的草原牧场特征。若尔盖县一、二、三产业的经济结构展示出牧业的主体地位。近年来兴起季节性的旅游业,从一定程度上改变着若尔盖的经济结构,但是没有从根本上扭转以牧业经济为主的格局。历史上有很多游牧部落在这里从事游牧生产,传承游牧文化。长期的游牧使游牧社会得到了充分的发育,出现了草地特有的“散婚”——为了适应草地社会而发生并存在的一种较为松散的婚姻关系。这种“散婚”事实上影响着牧区社会的经济文化和人口发展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