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创业:500块激发的创业梦 刘强东领导气质和魅力的根源
刘强东说:“我来北京上学带的500块钱,还是亲戚出礼送的。收了500块钱,我就跟自己说,我希望在人大的四年,再也不问家里要钱了。”由此,他磨砺意志,刻苦学习,兼职赚钱,为的是经济独立。而这一切都为他领导气质和魄力的养成做了很好的铺垫。
从小确立“领导地位”
翻开中国地图,在江苏省宿迁市可以找到一个叫来龙镇的地方。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相传在明朝中叶,这里本是一片方圆百里的湖泊,名曰“白鹿湖”,湖边垂柳依依,湖面波光粼粼,风光秀丽,景色宜人。当时有一云游僧人露宿在湖边,梦见一条巨龙盘旋湖上,遂就地结庐建庙,取名“来龙庵”,镇名因此而得。风景优美不假,但把历史的年轮翻到40年前,就会发现,这里也和无数的乡村一样,贫穷,苦难。
当初,刘强东出生在江苏宿迁骆马湖边上的一个农村里,后来因为骆马湖要蓄水,全家人就迁到了来龙镇的一个无名的村子。这个地方只出产三样东西:砂浆、高粱、黄茅草。砂浆是一种石头,又不是真正的石头,说是泥土它也不是泥土,在砂浆上很难种庄稼,唯一产的粮食是高粱。还有长了半人高、又厚又密的茅草。总之,生活条件比在骆马湖那边恶劣了许多。那时候连一分钱拆迁款都没有,真正是一穷二白,后来这个由迁移户组成的无名小村被起了一个大气的名字:长安村。
一直以来,刘强东从未掩饰过自己出身于农村,并曾多次在公开场合直言不讳称自己是“农民的儿子”。而始终伴随刘强东的浓浓乡愁,则大都来源于家乡生活的苦中取乐——“小时候我是我们班里游泳水平最好的,所有的朋友都承认这点”。作为公认的“孩子王”,刘强东也在私底下特意练就了一门独门绝技,来巩固自己的“领导地位”:“我可以在跳进小沟的半空中,把自己的裤子给脱了,扔回岸边,然后掉水里去。”为了证实所言非虚,刘强东直接在某节目的现场拗出了一个俏皮的“S”造型,惹得一旁的主持人拍手大笑。
来龙镇水比陆地多,很多人家祖辈世代都以行船谋生。刘强东的太爷爷那一代,家里有船队,他们将扬州的瓷器等贩运到徐州,再将徐州的煤炭等贩运到扬州,通过这样的倒卖来赚取差价。所以,刘强东祖上家境还算富裕,爷爷从小就跟船队上的私塾先生念书。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搞公私合营,刘家的船只都上交了国家。到了“文革”时期,刘强东的爷爷遭折磨致死,父亲刘志成受到牵连,被迫从高中辍学。17岁时,刘志成开始顶替自己父亲的工作,每日在运河里跑船,月工资12元。后来,刘志成与王绍侠结婚,并在1974年生下刘强东。一年后,刘志成夫妇又给刘强东生了一个妹妹。跑船生活很辛苦,需要常年在外奔波,父母无暇照顾刘强东,只得把他丢给外婆照顾。
小时候的生活虽然很艰苦,但刘强东的精神世界很快乐。他从小就是村里的“孩子王”,大家都称呼他“大强”。幼时玩伴说,刘强东经常会坐在一个草垛子上,对着一帮小伙伴发号施令,玩打仗的游戏。
粉碎“四人帮”后,国家实行改革开放。1983年,改革之风吹到农村,借助国家开放个体经营的东风,刘志成夫妇购买了一艘9吨的小船,开始操弄起祖辈的老本行。
颇有生意头脑的刘强东从小就开始盘算如何把跑船的生意做大。“小时候,我就觉得按父母的那种商业模式做不大。那种作坊式的方式,永远只能驾驶一条船,区别不过是把40吨换成80吨,再换成120吨。他们为什么不创办一个船行,来赚租船的费用?那是我小时候的梦想,希望有一天自己能拥有几百条、上千条船,而且还是在海里行驶的大船。我曾经跟父母讲过,但他们听完后笑着说,‘这孩子疯了’。”
苦难磨砺出的意志
著名作家冰心说过:“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水,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清贫的出身,虽然不能让一个人先天占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却可以锻炼一个人的毅力,激发一种通过不断奋斗改变自身命运的激情。除此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在这种艰辛生活的历练中,一个人可以培养出亲自去实践自己梦想的勇气。
刘强东来自江苏最穷的地方,所以小时候的家庭条件是非常差的。他们一年到头吃不上一两次肉,难得外婆领着他去镇上割肉时,随身都要带几斤花生送给供销社的人,人家这一刀下去才能多切点肥的。肥肉拿回家炼成油,放在罐子里存着,能多吃一段时间。
在他老家的那个村子里有三种人,一种是村干部,可以经常吃肥肉,一种是普通人家,可以偶尔吃些瘦肉,还有一种是他们家这种穷人,很少吃肉,只能去河里捉些鱼虾、青蛙、螃蟹来吃。夏天没事时,刘强东就下河抓鱼,连玩带抓,很快乐。
刘强东学习很好,考初中时全班60个人只能有5个录取,不是因为别的孩子都考不及格,而是只有这5个名额,要从差不多的孩子中择优录取。据刘强东自述,他这一路就是考过来的,每一次都堪比高考。他高中时一个学校里总共六个班,上北大的一个,上人大的就两个,其余没考上的同学,大部分回去当了农民。
刘强东儿时的梦想很单纯,就是希望能摆脱贫穷,让外婆过好一点,让常年咳嗽的外婆能有钱买药吃。考上大学,只能说距离实现这个梦想迈出了一小步。
刘强东上大学第一个月就开始打工,给人做家教,去机房给老师擦电脑,以换取免费用电脑的机会。1993年的中国,各行各业对计算机软件的需求很大,提供此项服务的公司却很少,而刘强东恰好赶上了这一波供需失衡的机会。
上大学几年,他果然没再要过家里的钱,大三的时候,他光给人写程序大概就赚了好几十万。一个出自贫寒家庭的孩子,没有来自家庭的强力援助,缺乏社会关系的提携,通过自己的努力接受了高等教育,并实现了自食其力。
刘强东在清华对大学生讲述这段人生经历时说:“不要总对竞争环境有抱怨,不要对国家、社会有太多的抱怨,努力先把自己改变,然后影响周围的人,影响自己的家人,影响自己的孩子,影响自己的同事。千万不要因为对环境的不满,像怨妇一样,整天怨天尤人,这不好,那不好,这个影响我,那个影响我,这样会让自己活得很痛苦。”
《孟子·告子下》有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少年时代的刘强东家境清贫,然而这不仅没有让刘强东消沉,反而让他掌握了自学的本领,明白了只有辛苦付出才能收获结果的人生道理。
有人说刘强东的家中世代经商,家境一定不错。实际上,在刘强东的爷爷响应国家号召将自己的船捐献给国家之后,刘强东的爸爸就成了这一行业的一名普通工人,所以刘强东的家和当时其他的普通家庭一样,主要依靠刘爸爸微薄的工资过活。这种清贫的生活一直持续到刘强东上小学三年级,后来,因为父母开始经商,家里的日子才逐渐好起来。
如今,回忆起曾经的经历,刘强东能够谈笑风生,这些经历给他最大的收获就是造就了他自己做主、自我实践、有想法就会努力去做的精神品格。也许正是这种精神,促使他放弃了优越的工作环境,走上了自我创业的道路。如果没有从小锻炼出来的毅力,很难想象刘强东能够在以后的道路上冲破层层困境,成为行业的领军者。
外婆教会刘强东为人处世
2017年7月,网上几张刘强东蹲在地上拾柴烧火做饭的照片引来巨大反响,有网民赞叹:刘强东身价过亿却依然如此接地气。刘强东近年来事业版图不断扩大,财富更是飞速增长,绝对是商界最值得期待的一匹黑马。然而在外做得这么成功的他,却丝毫没有忘本,这实在难得。
其实,刘强东的为人处世一直深受众人好评,这除了他本身性格直率、不拘小节外,更因为他没有忘本。童年的经历,不仅锻炼了刘强东的毅力,还在他的心中埋下了简朴的品质——诚实。这种品质被刘强东后来应用到经营之中,从而使京东商城成为一个行业的隐形冠军。
前面说过,刘强东的儿时梦想很单纯,就是希望能摆脱贫穷,让外婆过好一点,让常年咳嗽的外婆能有钱买药吃。因此,外婆是他人生起步的第一任老师,他把从外婆那儿学到的人生哲理,应用到自己的经营管理之中。
和现在许多孩子一样,刘强东小时,虽不是现在所说的“留守儿童”,但因为家庭负担重,父母根本没有时间照顾他,所以他一直由外婆带着。刘强东的外婆尽管没有什么文化,却和普天下无数的中国妇女一样,勤劳、善良,这些都给了刘强东很好的智慧指引,以及潜移默化的心灵启迪。外婆疼爱刘强东,但绝不溺爱;她不说大道理,更不会经商赚钱,却以身作则,用行动教会刘强东做人的道理。有一天晚上,外婆忙碌一天,见刘强东闲来无事,便将他拥在怀里跟他说:咱们是普通人,做什么事都要尊重别人,诚实守信,说话算话。很多人靠欺骗别人得利,那是要不得的,总有一天老天会惩罚他。
对外婆的谆谆教诲,长大后的刘强东一直铭记于心。还是在他第一次创业开饭店时,装修之后他发现,原来的员工都住在地下室里,那里阴冷潮湿,每逢下雨都漏水,居住条件比较差。于是他租了两个小院子,把员工宿舍安置在地面上,还给员工涨了工资。虽然这一片好心并没有得到好报,员工中出现很多贪污现象,饭店亏损严重,但刘强东仍借来钱给员工发了工资。
有的时候,对人的尊重所带来的效应,并非那么立竿见影,而是要放在一个很长的时间内去看。当然,指望为员工做点好事,就能马上得到回报的想法也很不单纯。对人的尊重,并不是完全体现在行动上,更应根植于内心中、价值观里。
2003年“非典”时,中关村出现一片员工逃离潮,刘强东没有像别的老板一样,对员工采取“要么上班,要么辞职”的政策,而是坚定一个原则,不允许任何员工因为上班而感染“非典”。刘强东让所有员工都回家办公,并为他们买了大量火腿肠和方便面,用员工和老板间彼此不照面的方式运营一个在当时已经不算小的公司。
刘强东后来说:10年前我说过,如果因为任何一个员工去市场工作感染上“非典”,这是我终身的失败,一辈子都无法原谅我自己。所以立即关闭了所有门脸和柜台,停止营业,让所有同事回家休息,只有部门经理到办公室值班。我们很幸运地躲过了“非典”,同时诞生了京东电商业务。如果当初没有对员工的尊重,也不会有今天的京东。
明代洪应明编著的《菜根谭》一书中提出:“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煅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这句话让我们明白,对品性的磨砺是事业成功的开端。
刘强东在成长的过程中一直在通过自学不断完善自己,也逐步在实现自己完美的人生规划。正是靠着这种自学的能力,在大学期间,刘强东自学的编程及软件技术已经可以与业内的专业级人士相媲美,这为他以后的电商生涯奠定了基础。可以说,刘强东的技术完全可以胜任京东的超级程序员一职。
多年后,自学成才的刘强东,还靠着自身的打拼精神在内心练就了一种硬汉气质,刘强东要求京东在B2C的各个行业中都要做到第一。
正如一些优秀企业家所说:小企业做事,大企业做人。刘强东在不知不觉中深刻认识到,人确实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根本。因为企业的“企”字,本身是由“人”和“止”组成的,没有人的存在,一个企业就止步了。而受到外婆潜移默化影响的刘强东,也一直在努力将他学到的“人生哲理”融入经营管理之中。
智慧来自刻苦学习
在现在的互联网大佬中,刘强东出生时的家境可以算得上是很差的了。在刘强东小的时候,他的父母在务农之余还要去跑船以补贴家用。由于家境不好,很多亲戚没上过什么学,时至今日,即使有亲戚在京东里面工作的,也大多都是保安这样的岗位。
刘强东曾说:“我一直到小学四年级,带着村里的孩子跑到公社所在地去,才第一次看见有人用电。之前公社都是没有电的,跑到公社大院,坐在门口看着电灯泡这么亮,我彻底被震撼了,觉得这太不可思议了,这技术太高了。”
俗话说“知识改变命运”,少年时代的刘强东对此深信不疑。由此,他的内心充满了对文化知识的渴望,在成长的过程中,他在内心深处埋下了一颗沉甸甸的梦想的种子——我一定要活出个人样来。他说:“我一定要比别人更努力,因为父亲告诉我,只要比别人多流了一滴汗,你就比别人多了一份机会,既然我能够比你多流无数的汗,不是多流1滴,是10滴、100滴,那么我自信我可以成功,可以超过你。”
造化弄人,刘强东随后发现奋斗之路何其艰难!
从家境来看,刘强东的起点并不高,但他从小到大都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学霸。从读小学时镇上的绝对第一名,到初转至县城时排到第39名再迎头赶上。除了自虐般的勤奋,还得益于一个特点——专注。
对此,有熟悉刘强东家庭的人士曾说,对于教育的专注,刘强东是有“家传秘方”的。据说从他太爷爷那一代开始,就意识到了文化知识的重要性,为此,太爷爷在生活拮据、十分贫困的情况下还专门为他的爷爷请过私塾。这样一代代传下来,直到刘强东的父亲这一辈也没敢懈怠。
好的家风必定有好的传承,刘强东的父亲曾说过,就是砸锅卖铁也不能不读书、不上学。为了让刘强东多一些学习的机会,父亲一个人挑起了全家的生活重担,一直无怨无悔地付出着。为此,刘强东既愧疚也懂得珍惜并刻苦努力。他曾回忆说,那个时候他上学需要过一条河,为了节省时间不去绕远过桥,他会脱掉鞋子,挽起裤腿,手举着书包和鞋子,双脚蹚水过河。就是在这样艰苦的学习条件下,刘强东依然年年取得优异的成绩,常常是班里的第一名。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恰恰是贫穷的家庭给了刘强东一个锻炼自主能力的机会。
相比之下,我们“普通”家庭就显得对孩子过于溺爱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正是这样的“呵护”反而使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退化,成为只会学习的小机器。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不是“富二代”,如果你没有能力呵护孩子一生的话,最好还是从小锻炼孩子刻苦学习和独立自主的能力。
事实证明,刘强东后来考入大学应该是他成长的新起点和成功的基石。可以想见,如果刘强东当初没有上中国人民大学(以下简称人民大学或人大),今天还在老家摆摊卖烟卖酒的人中说不定就有他。
还是来听听刘强东讲过的一段往事。“1996年春节期间,从腊月二十八到大年初一,我身上只剩1.4元。大年初一那天,只能冒着大雪去朋友处解决肚子问题,从人民大学步行七八公里到北京体育大学,吃了两顿饭后又步行回宿舍。其实,我可以向父母要钱,但我没有要。已经决定的事,不可以改变。随随便便屈服,就会不断给自己找理由。”
刘强东小时候就展现出了非常聪明的头脑,学习一直不错。而他初中毕业后没有像那时的穷孩子一样务实地考中专或中师,而是坚定地上了高中。高中生活让刘强东开了眼界,和那时很多后来选择下海的商业精英一样,他喜欢看《中国青年报》,感受外面的世界。那时候的他,是一个拥有坚定政治抱负的新青年。
刘强东的高中班主任是一个非常关心时事的老师,总是喜欢带着学生们思考一些社会问题。因为刘强东的成绩经常是全校第一,所以他很欣赏刘强东,对他也寄予厚望:虽然你改变不了这个社会,但是你上大学回家后可以做我们宿迁县的县长,在你的权限范围内,为宿迁老百姓多做点实事。于是刘强东便在那时有了一个梦想:从政做县长。
1992年7月高考成绩公布后,刘强东高考成绩全宿迁第一,副县长亲自将大红花送进家,刘家连放三天电影,简直比过年还要热闹。
刘强东的成绩完全可以上清华大学物理系,但他早已经在填报志愿时,放弃了清华大学物理系,填写了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就连他的父母都被蒙在鼓里,直到一个月后大家看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才知道。抱着“当官”的理想,刘强东考入人民大学社会学系,那时候的他想当然地认为,进了人民大学就能当官,而社会学又是统管一切“小学科”的“大学科”。
可惜的是,在入学当晚,刘强东的美梦就破碎了。因为同系的师哥告诉他,社会学与从政无关,而且就业状况在人民大学排倒数第二,仅次于人口系。
这让拥有一腔热血的刘强东顿时感觉“从头凉到脚”。后来,刘强东更是在学校失去了他本以为志在必得的预备党员资格。这件事情极大地刺激了刘强东,导致他放弃从政的想法,并重新拾起了“学习”二字。而这次的学习目的是创业、经商。
多年后,人们都在惊奇刘强东的学习能力,想了解他学习的奥秘。在一次初中同学的聚会上,刘强东道出了他学习的秘密。
在那次同学聚会上,20多年的老同学在饭桌上叙旧时,一个同学问刘强东:“大强(初中同学对刘强东的称呼),你说我们学习时间都比你长,也不比你笨,为什么成绩不如你呢?”
刘强东颇为得意地说:“我学习的时候能做到百分之百地投入。直到今天,只要我看书,任何人喊我,不管多大声,我都听不见,你必须摇我肩膀。”
大学生活让刘强东越来越务实,越来越耐得住寂寞和孤独,同时也让他学会了坚持自己的想法。四年的学习生活让刘强东改变了很多,也成熟了很多。
怀揣500块上人大
很多人说,人生的精彩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过程。这话颇有些道理。刘强东走到今天,他的成就令人钦佩,而且其一路走来的过程,更令人折服。这样的人,有这样的精神和毅力,有这样的欲望和动力,干什么都能成。
刘强东在一次演讲中回忆道:
我来北京上学的时候,因为家里很穷,只给我随身带了500块钱。这500块钱不都是自己家的,还是各个亲戚出的,他们知道我考上大学了,在那个年代就要送礼,农村叫出礼,就是你结婚的时候我送你,你家里有喜事,我们也五块十块地出礼。那时我们家收了500块钱,然后来北京的时候我就跟自己说,我希望在人大的四年里,再也不问家里要钱了。
因为抱着这么一个对自我的要求,所以我到人大之后,上学期就开始做家教,到了下个学期又开始抄信封,大概抄了将近一年时间的信封。什么是抄信封呢?在那个年代,因为计算机还不够发达,现在我相信大多数信封都是打印好的。那个时候我们人大有很多老师还有学生办班。怎么办班呢?基本上就是寄信出去,比如寄给××省××县农业局局长收,然后对方打开一看,里面的主要内容就是:农业部××研究所召开培训会,我们要牵线主管农业的副院长或者农林局局长来参加,需要他们到北京来三天。其中多少时间在人大上课,剩下时间是游览长城、颐和园、故宫。
那个时候跟现在不一样,来趟北京不容易,很多地方上的局长都没来过北京,所以接到这个信一看信封,农业部的,再看内容是专业培训而且所有费用由国家出,所以这样来报名的人就很多。其中最关键的是抄信封,拿一个黄页,邮政局买的黄页,上面全国所有的县都有,一个县一个县地写,比如江苏省宿迁县农业局局长收。写完之后把信折起来放进信封里,然后用胶水给它封好,整个过程基本就是三二一:抄写三分钱,放进去两分钱,最后再抹上胶水一分钱,一共可以赚到六分钱。
“所以我第一年业余时间基本上都是做这个,收入主要也来自抄信封,我大概每一万个要抄个三天到四天,有的时候在宿舍里,有时候在走廊上,因为晚上10点钟关灯了,但是走廊的灯是不关的,所以我就搬个小板凳坐在地上,抱个箱子就开始在那儿抄。一万个信封600块,写完一个我心里就想着又赚了三分钱。”
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人的目标和理想是不断变化的。刘强东最开始想当官,当一个好官,为更多的老百姓做点事,所以他报考了人大。之后来到大学,甚至还没有到学校,窘迫的经济状况又激发了他赚钱的欲望,他迫切需要改善自己的经济条件,实现经济独立,不再成为家里的负担。于是,学习之余,刘强东开始做各种兼职工作。
刘强东的经历再一次说明:人要成功,就必须要有目标,不是那种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目标,而是脚踏实地、切实可行的目标;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目标也要灵活调整。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盲目、蛮干,才能更有效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理想。
哈佛大学曾用25年的时间,进行过一项跟踪调查,被调查者是一批智力、学历、环境条件都大致相当的年轻人,通过他们来判断目标对人生有着怎样的影响。结果表明,3%的被调查者有着十分清晰且长远的目标,10%的被调查者有着比较清晰的短期目标,60%的被调查者目标模糊,27%的被调查者根本就没有什么具体的人生目标与长远规划。
也就是说,在25年的时间里,仅有3%的被调查者坚持了自己的人生目标,25年来一直都朝着同一个方向不懈地努力奋斗。25年后,他们几乎个个都成了社会各界的顶尖成功人士,其中不乏白手起家的创业者、行业领袖和社会精英。
10%有清晰短期目标的人,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他们的共同特点是:短期目标不断被达成,生活状态稳步上升,成为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专业人士,如医生、律师、工程师、高级主管,等等。而60%目标模糊的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他们能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成绩。另外那27%没有目标的被调查者,他们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他们都过得很不如意,经常失业,靠社会救济,并且经常都在抱怨别人,抱怨社会,抱怨这个世界,而从未想过要努力奋斗,出人头地。
可以说,刘强东就属于哈佛调查的3%的这一类人。刘强东最原始的理想和目标是十分清晰坚定的,就是当官,为更多的人做事和服务。今天,虽然他没有成为人民公仆,但他打造了一个“国民企业”,同样服务着千千万万的用户,同样寄托着近十万员工家庭的希望,而刘强东一直将自己的员工照顾得很好。这种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和当官服务百姓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所以说,刘强东从一开始就有清晰的目标,之后的目标调整,也进一步促使他以另一种方式实现了目标和理想。
兼职赚钱,经济独立
专业没前途,走仕途彻底没戏了,刘强东开始操弄起赚钱的事。
1993年,刘强东上大二时又开始兼职做起卖书的生意。他从外面以二五折的价格批发精装书,然后到学生宿舍和各大写字楼去推销。而同是在这一年,在太平洋彼岸的美国,引爆互联网浪潮的火种正在大学实验室里产生。美国伊利诺伊州伊利诺伊大学的NCSA组织发表了第一个可以显示图片的浏览器,命名为MOSAIC,在当时人气爆棚,大受欢迎。MOSAIC的出现成为点燃后来因特网热潮的火种之一。
1994年3月,美国人杰夫·贝索斯在车库里以30万美元起步,创建了全美第一家网络零售公司——亚马逊,16年后,它将在中国遭遇最强劲的对手。
同年10月,在拥有“世界理工大学之最”称号的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实验室,蒂姆·伯纳斯·李建立了万维网联盟(又称W3C理事会)。11月,MOSAIC Communication Corp改名为Netscape Communication Corp,中译为网景。万维网联盟和网景的出现,最终引爆了全球因特网热潮。
大三时,刘强东彻底摒弃了做官的想法,按理说,他当时既是班长,又是人大学生会副主席,不是没有做官的可能。但当时发生的一件小事,改变了刘强东的人生选择。
有一天,刘强东骑自行车出去办事,在他停车时,走过来一个自行车管理员向他收停车费。这个管理员跟刘强东说,要停车票收费五毛,不要票收费两毛。如果刘强东说不要票,管理员就可以把两毛钱揣进自己口袋里,而不用上交给政府了。
其实,当时在北京停放自行车是不用停车费的,后来,政府为了解决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就安排了下岗职工收取停车费的工作。从这件小事上,刘强东看到了人性的恶劣之处,他认为即便是一个下岗职工,在自己稍微有一点权力的时候,照样会贪污。刘强东认为自己没有改变整个社会风气的可能性。“既然改变不了别人,那我就尝试改变自己,去创业。”
自学编程,技术带来“第一桶金”
刘强东从小就有很强的自学能力,上大学以后,他更是把这种能力发挥到了极致。那个时候计算机是一个新事物,刘强东在接触计算机的过程中渐渐对编程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于是他就开始自学编程。大学生活对于刘强东来说,完成学业的同时将所有课余时间都用来学习编程。后来他自称在大学期间把90%的时间都花在了编程上。
为了学习计算机,刘强东可以说是不辞辛劳。在那个时代,计算机绝对是贵重物品,当时,刘强东自己没有电脑,就托一个亲戚帮忙让他在一个研究单位学习使用电脑。有一段时间,一下课,他就背上书包,骑上自行车直奔北京西郊,因为这里有一个军事研究单位,刘强东就在这里学习计算机。当时这个研究所还没有通公交车,刘强东每天都要骑车两个多小时,每次赶到研究所的时候,总是满头大汗。有时候,刘强东为了多学习一点知识,晚上他就在机房的地上睡觉,次日早晨6点左右再回学校。
在刘强东看来,在研究所学习电脑的这段时光,尽管身体上比较劳累,内心却是非常快乐的。因为在研究所里面学到知识所带来的满足感让刘强东忘记了身体的疲劳。而且刘强东在计算机上的悟性很高,加之他刻苦学习,所以他的编程水平一直在不断提高,并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程序员。刘强东是一个善于钻研的人,这种能力使他在以后的经营中通过不断学习掌握了各种本领,从而帮助他走向成功的舞台。
在逐渐掌握了编程技术后,刘强东就开始承接社会上的兼职项目了。比如某单位要制作一个视频节目,如果拿到电视台去编排,成本会非常高,而拿到他这里编排,价格只有电视台的十分之一,所以刘强东的生意非常好。大学时期,他一共参与了三个编程大项目,赚了20多万元人民币。刘强东自认为“在第一代程序员中还算是比较出色的”。江湖有传闻,直到2008年,北京还有一家不小的饭店用的是他当年编写的收费系统。
很快,刘强东给自己配备了“大哥大”,成为人大最早拥有“大哥大”的学生。他还花两万多元购置了“人大第一台学生机”。据说,当时人大宿舍楼的保险丝不堪电力负荷,电脑开机不到半小时,一定爆断。为了能够使用电脑,刘强东送烟、送酒“收服”了管事的大爷,偷偷给电表换了一根粗一点的保险丝。
1995年,22岁的刘强东还在学校里搞兼职赚钱。同年4月,31岁的马云已经敏锐地意识到互联网潜在的商业机会,他创办了一个专门给企业做主页的网站,同时也是国内第一家商业网站——中国黄页。马云的这一创举使他被国外业界誉为“中国的互联网之父”。12年后,马云将迎来刘强东的挑战。
同年9月,彼埃尔·奥米迪亚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荷西以Auctionweb的名称创建了eBay公司,提出创建“世界的网上购物市场”。8年后,eBay将迎来马云的挑战;15年后,又将迎来刘强东的挑战。
本章小结
坚持自己的人生目标
哈佛大学曾用25年的时间,进行过一项跟踪调查,被调查者是一批智力、学历、环境条件都大致相当的年轻人,通过他们来判断目标对人生有着怎样的影响。结果表明,3%的被调查者有着十分清晰且长远的目标,10%的被调查者有着比较清晰的短期目标,60%的被调查者目标模糊,27%的被调查者根本就没有什么具体的人生目标与长远规划。
也就是说,在25年的时间里,仅有3%的被调查者坚持了自己的人生目标,25年来一直都朝着同一个方向不懈地努力奋斗。25年后,他们几乎个个都成了社会各界的顶尖成功人士,其中不乏白手起家的创业者、行业领袖和社会精英。
10%有清晰短期目标的人,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他们的共同特点是:短期目标不断被达成,生活状态稳步上升,成为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专业人士,如医生、律师、工程师、高级主管,等等。而60%目标模糊的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他们能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成绩。另外那27%没有目标的被调查者,他们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他们都过得很不如意,经常失业,靠社会救济,并且经常都在抱怨别人,抱怨社会,抱怨这个世界,而从未想过要努力奋斗,出人头地。
可以说,刘强东就属于哈佛调查的3%的这一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