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化文化和罗马文化的较量
希腊化文化的影响
随着马其顿人的南下和菲利普二世及其儿子亚历山大两次征服希腊本土,希腊城邦政治基本结束了。接着,亚历山大率军东征,灭掉了波斯帝国,把西亚、北非、伊朗、中亚细亚的一部分、阿富汗、印度河流域纳入了马其顿帝国的版图。从这时起,希腊化便成为时代的标志。但究竟什么是“希腊化”?
第一,希腊化世界是一个地域概念,最初是亚历山大所征服的土地,接着是亚历山大去世后部将们建立的安提柯王朝、塞琉古王朝和托勒密王朝所管辖的地区。由于塞琉古王朝的疆域越来越小(因为它陆续撤出了印度河流域、中亚细亚、阿富汗和伊朗),所以希腊化世界也是逐渐缩小的。
第二,希腊化世界的统治者,起初是马其顿帝国,亚历山大去世后通过继承战争而建立的安提柯王朝、塞琉古王朝和托勒密王朝的统治者全是希腊—马其顿人,他们使用的是希腊语和希腊文,采纳了希腊的风俗习惯,传承的是希腊人的宗教信仰,新建城市中保存的是希腊建筑风格。从这个角度看,希腊文化的影响长期存在。
第三,毫无疑问,塞琉古王朝和托勒密王朝都是亚历山大在征服波斯帝国的基础上,在继承战争中建立的。亚历山大本人接受了东方文化中的不同内容,塞琉古王朝和托勒密王朝的创立者和他们的继承人又陆续东方化了。因此,在希腊化的三个王朝中,只有安提柯王朝的东方化程度较低,其余两个王朝的东方化色彩都越来越浓。希腊化文化实际上可以被称为掺和了不少东方文化的希腊化王朝的文化。
希腊化文化和罗马文化的异同及较量
罗马人先占领了马其顿和希腊本土,消灭了安提柯王朝。接着又占领了西亚地区,消灭了塞琉古王朝。最后,占领了埃及,消灭了托勒密王朝。从地域上看,希腊化的三个王朝陆续成为罗马的一部分。而希腊化过程却不以希腊化世界的结束和希腊化时期的终结而停止。希腊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继续存在。罗马占领了希腊化世界后,这一过程一直在悄悄地进行。
罗马和希腊的国情不一样。希腊自古就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而不是一个统一国家的概念。希腊本土存在着许多城邦,每一个城邦都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小国。希腊的各个城邦从未统一过,它们也不想统一。罗马与此不同。罗马早从王政时代起就建立了统一管理的政治体制,既便于指挥作战,抵御外敌,又便于对外扩张,因为罗马需要更多的土地和更多的劳动力。希腊人使用希腊语,罗马人使用拉丁语,希腊文化和罗马文化并存。
罗马的版图扩大到意大利半岛南部、西西里、阿非利加、高卢、西班牙以后,罗马文化和希腊文化的区别越来越突出。一个十分明显的区别在于公民权的授予。希腊的每一个城邦都珍惜自己的公民权,生怕外人得到它。罗马却不一样。罗马占领了一个地区后,只要当地的居民归顺,罗马便把这个地区改为行省,让所有的居民都成为罗马公民。
此外,在希腊,绝不能破坏民主秩序,绝不能违背公民大会制定的法律,否则,即使上台执政并有政绩,也是“僭主”,终身挨骂。而罗马不是这样。在共和国晚期,罗马公民两次容忍了“三头政治同盟”,后来又容忍了帝制。这在希腊是不可想象的。
在罗马占领了以前希腊化的三个王朝的土地后,在这块土地上,罗马文化和希腊化文化的较量从未停止过。但罗马文化和希腊化文化并存的事实,已经被当地说希腊语的希腊—马其顿人接受了。
希腊化文化向罗马—基督教文化的靠拢
基督教既不是希腊人的宗教,也不是罗马人的宗教。基督教源自犹太教,它和犹太教都属于东方世界的宗教,是一神教,它和希腊人和罗马人所信奉的多神教是不相容的。
无论在希腊人还是罗马人看来,基督教产生后在传播过程中都以异教的面目出现,所以遭受了多方面迫害。犹太教容不了它,希腊宗教和罗马宗教也容不了它,罗马帝国更加容不了它。但早期基督教仍秘密地传播开来,吸引了一批又一批信徒。教会使用的语言是希腊语,教徒们不拜皇帝,不信帝国,在希腊本土和过去的希腊化王朝的土地上传播开来。这是公元1世纪前期的事情。公元1世纪后期,基督教传入意大利半岛。
无论在西亚、希腊本土还是在意大利半岛,早期基督教在传播时的教义大体上是这样的:现实世界充满罪恶,人生下来之后就不断陷入罪恶中,只有信奉救世主耶稣,人才能得救。基督教开始传播时,由于处于地下状态,所以罗马帝国实际上并未专门处置传教者。久而久之,基督教的传播范围扩大了,罗马帝国对传教者和信徒的处罚越来越严厉,如拘捕、监禁、判刑、流放直至以酷刑处死。罗马帝国迫害基督徒的主要理由是:基督徒不拜皇帝,只拜基督;不听从官府,只听从教士;不怕刑罚,只相信信教者死后能进入天堂。基督教继续在罗马帝国境内广泛传播。到后来,富人、大臣、皇族中也出现了基督徒。
公元4世纪初,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的态度转变了。他首先宣告对基督徒的宽容,又于公元337年临终前加入了基督教。从此,基督教在罗马全境成为公开的、通行的宗教,尤其在罗马帝国东部,即过去希腊化世界的土地上,基督教成为主流文化的标志。但公元4世纪中期以后,罗马基督教同早期基督教至少有三个区别:
第一,早期基督教信徒只拜基督,不拜皇帝,而自公元前4世纪中期以后,既然罗马皇帝已经皈依了基督教,那么基督徒既拜基督,也拜皇帝。
第二,早期基督教传教士一直向信徒灌输这样的观念:现实世界充满罪恶,唯有笃信基督教,才能死后得救。自从基督教成为合法宗教之后,传教者着重宣传的是:只要信徒们笃信基督,现实世界就可以改变,就会给人们带来幸福。
第三,起初的基督教组织者处于地下,信徒们捐献的钱财也处于地下,一旦被政府发现,会被没收。现在,基督教已经合法,政府还给予特权(如免税)和赏赐(授予土地),容许教会尽心公益和济贫,于是信徒们的捐献越来越多,教会财产也越来越多。教会则愿意依靠政府,为政府效力。
罗马文化从这时起日益演变为罗马—基督教文化,特别是自公元4世纪晚期基督教被定为罗马国教后更是如此。而希腊文化也循着同一个方向演变:希腊化文化向罗马—基督教文化靠拢。这些都表明希腊化文化和罗马文化的较量已经不再成为晚期罗马帝国文化中的主要问题。希腊化文化逐渐成为主流,罗马文化相形之下不再具有昔日的辉煌。
拜占庭文化的形成
东罗马帝国从来都自称为罗马帝国,它不称自己为东罗马帝国。历史学家们把东罗马帝国称做拜占庭帝国,因为它的首都君士坦丁堡是在希腊城邦时代的移民区拜占庭的基础上扩建而形成的。但东罗马帝国各个王朝都称自己为罗马帝国,而不称拜占庭帝国。拜占庭文化则是把希腊化文化、东方文化、罗马—基督教文化融合在一起的特殊文化,实际上就是东罗马帝国特有的文化(见图3—2)。
图3—2 拜占庭风格的绘画
希腊化文化已经融合了不少东方文化,到了东罗马帝国时期,这些东方的体制、思想方式和惯例,统统被东罗马皇帝们采纳了。至于罗马—基督教文化,在东西帝国分裂后,东罗马皇帝一直瞧不起罗马教廷,不听罗马教皇的指令,而把东罗马的教会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特别是破坏圣像运动之后,教会再也不敢违背皇帝的旨意,独断专行了。随着东西教会的分裂,东正教会正式自称为正宗,君士坦丁堡大主教不再听命于罗马教皇。
大概在马其顿王朝中期,东罗马帝国的疆土扩张了,而且军队已成为东部和西部毗邻各国望而生畏的力量,拜占庭文化正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东罗马帝国把输送拜占庭文化当成自己的使命。北至俄罗斯,西到巴尔干半岛,南到伯罗奔尼撒半岛和克里特岛,都是拜占庭文化的区域。中心始终是君士坦丁堡。
在以前的罗马帝国西部地区,日耳曼人在这里建立了一些诸侯国家。在那里,上至部落领袖、长老贵族,下到战士、群众,都信奉基督教。在基督徒的心目中,罗马教廷有最高权威,神职人员是由罗马教皇派出的。
罗马西部的城市本来就不多,由于商业衰落,这些幸存的城市也萧条了。西部只有日耳曼诸侯的城堡,它们作为军事政治要点和诸侯的驻地而存在着。西罗马帝国已灭亡,东罗马帝国又远在君士坦丁堡,因而罗马西部采纳了基督教文化,而不承认基督教文化与罗马还有什么关系。日耳曼人实行的是分封制、领主制,因此,在罗马东部逐渐形成拜占庭文化的同时,在西欧则逐渐形成了蛮族—基督教文化或封建—基督教文化。
在欧洲西部的封建诸侯国家看来,只有它们才是欧洲,遥远的东罗马帝国不是欧洲,而是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