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之经学精粹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国学的分科

关于国学的分科,一直是饱受国人争论的话题,很多学者认为,国学一般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因此,它的分科就稍加明晰。一般而言,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以国学大师章太炎《国学讲演录》所分,则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及文学。

当然,也有人提出,中国传统的学术是分经、史、子、集四部,因此国学的分类就必须以这四部而分,且学者须贯通这四部。事实上,在古时候,只通一部或只治一部的人大概是没有人会承认其“有学”的。也就是说,文、史、哲不分是国学的基本特点。正因为如此,从孔夫子到章太炎,传统学术史上重要的人物大都是“通”才,而不是“专”才。

还有人认为,清初按照学术的路径将学问分为考据、义理、辞章三大类,因为在当时国学一词还未诞生,而如今国学的分科也应由此划分。但是,这里又有一个问题,即后来清朝中兴名臣曾国藩又在学术内加入“经济”一科,并独成一派,因此再按照老套路来划分国学体系,显然不够准确。

还有一种常被视为权威划分的分类,采用中西学科分类的综合体,将民国十八年(1929年)到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间国立北平图书馆出版《国学论文索引》(初编)(二编)(三编)(四编)所收录的清代光绪至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间的国学论文进行的分类,一共分了十七种,即总论、群经、语言文字学、考古学、史学、地学、诸子学、文学、科学、政治法律学、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宗教学、音乐、艺术、图书目录学。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虽然这个分类全面,但未免庞杂,面面俱到的情况下,似乎又稍稍偏离了传统经典国学的重心。

当然,无论怎样分科,我们必须肯定,学术的分际不是永恒的。随着社会的进步,知识快速增加,学术生产也固然需要知识(劳动)分工,学科之间势必出现越来越多的交叉。因此,国学的分科也应越来越倾向于突破自身学术基础的局限,并且不断地变化和跟进。但无论怎样变化与跟进,具有普世价值的国学精粹、文化经典,都完全有理由主张它的普世性和永久性。

这就是为何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人要提倡国学和研究国学的原因之一。这绝不是文化保守主义,也不是像一百年前那样的文化民族主义,而是一种将中国经典文化普及与天下,并开新立世的大天下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