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国学名词
第一篇 国学浅谈
国学,顾名思义,是指一国所固有之学术,是一个民族通过自己的体究,融贯各种知识而形成的思想。据一些史学家的考证,近代意义的“国学”一词,诞生于清末,但究竟是谁所创造,至今仍不得而知。一说章太炎(章炳麟)在日本组织“国学讲习会”时,成为了国学这一名词的最初使用者;另一说是刘申叔(刘师培)发起“国学保存会”时率先使用了这个名词。但不论这两种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我们都不得不承认,国学是由欧美学术的输入才发生的。它的范围,应该是把西学输入以前中国原有的全部学术包括进去的。然而,为什么这么说呢?主要是因为其出现的背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即救亡图存。当时优越的欧美学术涌入中国,国人一方面普遍承认西方学术的优越性,另一方面又在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担心西方学术对中国文化的压倒性影响将导致人们对传统学术思想的迅速遗忘与放弃,甚至导致国家与民族的灭亡。因此,“国学”一词呼吁而出。
事实上,关于国学这一名词的争论从未停止过,从20世纪初开始,人们就一直对此众说纷纭。就是在目前,人们提到国学,也是莫衷一是的。经过几代人的争论和研究,现在一般认为国学指的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明清小说以及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其中,先秦诸子的思想及学说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它们形成了兵家思想、法家思想、墨家思想、儒家思想及道家思想等。这些思想从各个不同的方面论述如何治理国家,对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并慢慢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观念。因此,广义上讲,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文化和学术,应包括中国古代历史、思想、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易学、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而这些都是国学所涉及的范畴。
当然,我们今天研究国学,不是为了博古炫耀,也不仅仅是为了存亡继绝,更不是为了给国学的使用者们争个先后,而是为了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为了使中华民族能以独立的思想自立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