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和你好好的:给年轻人的亲密关系成长课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你可能谈了一场假的恋爱

刚认识的时候,他对我一见钟情,觉得我们很般配。在他的热烈追求下,我们在一起了。可渐渐地,他不再觉得我是那个可以陪伴他终生的人,也常常对我百般挑剔,甚至有时很多天都不和我联系。尽管我也在试着按照他的要求改变自己,但这似乎也无法让我们的关系回到最初的样子。


身处恋爱中的你,首先需要弄清楚自己进入关系的动机是什么。有时候人们恋爱的真正动机并非出于爱,而在于需求。我们会被什么样的人吸引,会和谁开始一段浪漫的恋爱,通常是我们的理智还没有做出反应之前,我们的身体和各种感觉就已经帮我们做出了选择。比如,一旦我们的某个核心需求被眼前这个人暗示性地许诺满足,我们就容易迅速被其所吸引。尤其是激情之爱,往往是从自身的性格缺陷中产生出来的。

当一对潜在的情侣在准备进入恋爱时,他们都会对对方有一种“角色性的期待”。例如,有些男人因缺乏自信,就期待他的女友是他的“粉丝”,以满足他“被推崇、被称赞”的愿望。这类人进入恋爱时最主要的做法就是炫耀,但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他就会觉得累,因为他必须不断用新的方式引起女友的惊叹;而当他无法做到时,就会试图去寻求另外一个女孩的惊叹。

有一些男人寻找的只是一个玩伴。他只喜欢和女友一起玩些自己喜欢玩的东西,从来不去面对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也有一类人,他期待的是别人的艳羡,和一个人见人爱的漂亮姑娘在一起,走到哪里都会吸引周围人羡慕的目光,他幸福地沉浸在这样的目光里。他的“幸福”与爱情无关,而只是他虚荣心的一种满足。

有一些女子期望的是被肯定或认可,她的特质必须成为她的伴侣评价女子的标准。如果她性情乖巧,他的标准就应该是“乖女孩是好女孩”;如果她性子比较野,他的标准就必须重新修改——“野女孩是好女孩”。在她所谓的“亲密关系”中没有别人,只有她自己。


自我之爱


如果我们没有能力爱,也许正是因为我们总希望从别人那里得到什么,而不是无条件地投入其怀中并且只要他这个人的存在。

——米兰·昆德拉


因为不能自力更生,所以把自己同另一个人连在一起,这个人也许就是我们生命的拯救者,但是这种关系同爱无关。在这种关系里,我们很难把他人看作是和自己一样有感情的人。有时候你明明知道“规则”,却因为太过于自我而不想对“规则”加以理会。事实上,你可能也意识不到与你这样的人一起生活有多压抑。

所谓“无条件地爱一个人”,并不是说你要伟大到一直单方面付出,而是说喜欢一个人没有明确所图的心情,即米兰·昆德拉所说的“爱这个人的存在”。恰恰是这种看似没来由的喜爱,才是爱的最健康的形态。

很多时候,我们所说的“我爱你”,只是在表达“我爱”,而非“爱你”。

“我爱”是一种动机,一种欲望,一种占有,尤其是一种“自我实现”。我想爱,我要爱,我必须爱,而你只是“受体”,只是“我”爱的对象。“我”依照我的需求、我的理解,用我选择的方式和内容来“爱你”,而不是考虑“你”的需求和感受,不是用“你”喜欢或能够接受的方式来“爱你”。即使是为对方好,如果让对方没有选择,这实际上也是一种控制和情感绑架。

“自我之爱”常常以自己的方式去爱一个人,而不是以对方需要的方式,所给的往往不是对方所需要的。“动不动就说爱我,却从不关心我真正需要什么?”每一个人在说“我爱你”的时候都应扪心自问:“我说的到底是‘我爱’还是‘爱你’。”

不成熟的爱是因为需要对方而爱对方,是“我没有能力爱好自己,所以需要你的爱,需要你来爱我”。这种爱,是一种索取之爱,寻求一种依赖,在这种状态下双方都是不自由的。

成熟的爱是因为爱对方而需要对方,是“我有能力爱好自己,我也有能力去爱你,所以我想去爱你。因为你,我的爱得以实现”。这种爱,体现了一种力量和丰盈,并不是因为需要另一个人才感觉到自己是完整的。在爱的过程中,通过彼此的给予和分享,让双方的生命更为丰富和富有活力。

所以,“我爱你”这句誓言不仅是一种感觉、动机和需求,还是一种自我期许的行动,更是一种实现诺言的行动。


孤独之爱


要完全与另一个人发生关联,人必须先跟自己发生关联。如果我们不能拥抱我们自身的孤独,我们就只是利用他人作为对抗孤独的一面挡箭牌而已。只有当人可以活得像只老鹰,不需要任何观众,才能爱慕地转向另一个人。只有在那个时候,一个人才能够去关心另一个存在的生长。

——欧文·亚隆


现代人愈发地时常体验到强烈的孤独感。在城市的水泥森林中,高楼占领了城市,家升到半空,变成一个门牌号,人与人之间失去了交流的触点,越来越多的人没有要好的朋友,家庭关系疏离,经常变换工作。

当我们坠入情网时,爱情就好像一剂良药注入体内,使我们心里的痛苦——那些孤单、恐惧瞬间都消失了,或者说那些渴望一下子都得到了满足。爱似乎能治愈一切问题:只要能找到一个爱人,一切都会好起来。但是,恋爱带给我们这种“治愈”的感觉常常是短暂的。恋爱带来的那种强烈的兴奋的感觉,最多能维持两年左右,秘密的恋情也许会再久一点。恋爱绝对不是解药,不是治疗孤独的解药。

精神分析学家艾里希·弗洛姆在其著作《爱的艺术》中写道,独处的能力是爱的能力的先决条件。只有在能够较好地处理孤独之后,你才可能得到高品质的爱情。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诚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恋爱中也会得不到满足。爱情有时让我们不那么孤单,但有时也让我们感到更加孤独。一个人如果因为耐不住孤独寂寞而选择恋爱,那么在恋爱中也注定要继续饱受孤独寂寞之苦。对于一些人而言,结婚是孤独的开端。一个人的孤单,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了伴侣之后的那份孤独。

孤单提供了一个与自己建立联结的机会,而有些人常通过亲密关系来回避内在的冲突,试图通过别人的能量来缓解自己的孤独。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和伴侣的关系就不是真正的亲密关系,而是一种扭曲的关系。需要他人填补你内在的荒芜,等于从一开始就剥夺了自己的成长力,很容易陷入“共生”的状态。

没有边界的爱,并不是真正的爱。我们一次又一次地坠入爱河,企图再次寻找那种感觉,最终却绝望地发现,短暂的亲密后徒留的仍是那种熟悉的距离感和孤独感。

孤独是自己的事,因为孤独与生俱来,我们没有办法逃避,必须学会与它共处。如果我们能承认自己的存在是孤独的,并毅然地面对孤独,我们才能够真正地去爱他人。如果我们在深不可测的寂寞面前为恐惧所征服,我们就不能够真正和他人建立关系。孤独感与自己内心是否丰盈有关,亲密关系或许能够暂时缓解孤独,但却不是解决问题的良方。当我们能够自我陪伴、自我安顿,孤独就不再是凄冷,而是变得温暖美好。


幻想之爱


相爱只是发现一个人,

而非改造一个人。

这个人,

是他(她),

也是你自己。


爱情在一定程度上是盲目的。激情洋溢的恋人们往往容易将他们的伴侣理想化,缩小或忽略那些使他们感到担忧、不满、焦虑等所有对关系不利的信息,认为对方就是自己一直在等待和寻找的那个“对的人”。我们会依据对对方的感觉,为对方的一切行为进行解释,同时我们也会把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呈现给对方,把一部分真实的自我隐藏起来。人们常说恋爱中的女人智商为零,其实无论男女,处于热恋期的情侣都会“丧失”部分理智。


我们恋爱了,我们坠入情网,共沐爱河,难分彼此。我的眼里只有他,他的眼里也只有我。我再也没有看到第二个比他更可爱的人了。他就是我的白马王子,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孩。我们将来一定能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热恋中的人们容易对伴侣充满理想和期待,并为对方塑造形象,在伴侣身上虚构出自己所期待的品质,放大对方的吸引力,并选择性忽视伴侣身上那些自己不喜欢的缺点,然后与这个形象而非与他本人建立关系。这实际上是在与一个自己幻想出来的人相爱。“我不完美,所以我要你变得完美,而因为我爱你,那份完美就是属于我的了。”这个完美的幻想可以帮助我们远离内心的脆弱和不完美。

这种“理想化”投射,或者说一种内心的幻想,已经脱离了这个实际中存在的人本身,并阻碍我们去认识真实的对方。这种幻想注定要破灭,不可能有一个人与我们理想中的伴侣一模一样。

随着关系的发展,有些恋人渐渐发现伴侣不再如当初想象的那般美好,于是开始抱怨对方欺骗了自己,或是认为对方变了,并试图去改变对方,却不曾反思自己是否真实地了解过对方,自己的期待是否切合实际,也没有及时调整对伴侣的期望,导致不满情绪日益增加,争吵不断,以致最后分道扬镳。任何人都喜欢因为自己真正的样子而被爱,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才可以去拓展、去体验和去改变。

有位来访者在谈到自己的情感经历时曾这样描述:每次谈恋爱,在交往初期都对对方充满好感,觉得对方就是自己一直在等的那个人,可一旦两人关系更进一步时,就会有种幻想破灭的感觉,觉得眼前这个曾被寄托了某种美好想象的人诸般不顺眼、不可爱。然后,一方面为自己这么快就改变心意而愧疚;另一方面又愈发讨厌对方的各种“不达标”。一旦过了热恋期,男朋友一度吸引她的特质便逐渐变成了让她嫌恶厌烦、无法容忍的特质。

恋爱时,由于两个人没有真实地生活在一起,所以谈的更多的是一些风花雪月、甜蜜美好的感觉,既不用想着柴米油盐酱醋茶,也很少提及生活中的琐事或各种压力,因此恋爱是一种相对脱离现实生活的状态。有些人只是爱上爱情,喜欢那种恋爱的感觉,爱上的是自己的幻觉,并不是真的爱上对方——一个活生生的具体的人

因此,与其被动地接受这种幻想的破灭,还不如及时成长,勇敢面对真实。每个人都需要好好审视自己在伴侣关系中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和期待,并且随着对伴侣了解程度的增加,不断调整自己对伴侣的期望。这样,对伴侣的期望就能切合伴侣的实际情况,而不是让自己不切实际的期待成为对方的负担。在某种程度上,确定伴侣已拥有的品质正是自己所期待的,这一点非常重要,但却是最容易被人们忽略的。


依赖之爱


如果我男朋友离开我,那我活着还有什么乐趣?我是多么爱他,没有他,我也不想再活下去了!我不知道自己活着还有什么价值。


对于一些人而言,恋爱的目的也许只是因为自己活得不够好,想通过他人来改变生活和汲取能量。例如,有的男人在恋爱时所期待的女友的角色是一位“好妈妈”,在寻求一份无条件的母爱——无论他犯了什么错,只要投入她的怀里,她都会安慰他、接纳他。他努力让自己表现得乖点,被她称赞,这就算是他为女友做的最了不起的事情。

有的女子所期待的男友的角色是一位“好爸爸”,把小时候对爸爸的渴望投射到伴侣身上。她期望有一个极有权势、极宠爱她的爸爸,这样她就可以骄纵任性,而爸爸最严厉的责罚不过就是皱皱眉,只要她抱着爸爸撒个娇,爸爸马上就解颐而笑,事情就这样过去了。如果把这个期待投入到恋爱中,她就不会对伴侣的实际情况感兴趣,不关心这个男人是不是合适人选,自己是否喜欢并尊重他,她感兴趣的只是他能否满足自己的需求。

这种相互依赖是我们产生爱的情感必不可少的部分。每个人在爱情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依赖,童年早期与父母的关系正是这种依赖的源头。潜意识中,我们希望得到对方的爱,这和小时候对爱的渴望一样,那时候父母没有给予的,我们现在想从伴侣那里得到。在想象中,我们还是个孩子,需要我们心中的白马王子或女神的照顾、关爱和认可。

从某种意义上说,不害怕依赖或被依赖是与他人建立深刻联结和长久关系的一个前提。但是,这种依赖不是婴儿式的“完全依附”,而是成人式的“部分依靠”。倘若我们相信,我们所需要的快乐、安全感、自尊等都需要经由别人来实现的话,这就成为一个大问题了。并不是说这些需求不正当,但是当把这些渴望投放到恋爱关系中,以为这就是自己在爱情里应该被满足的,以为这就是两个人在一起的全部,我们就不会把对方看作一个独立的、完整的个体。而且,如果我们把这些期待加诸伴侣身上,他们便会感受到无形的压力,无法做真实的自己。我们极度的依赖性反而会把自己所爱的人赶走。

反过来也是一样,当我们要对伴侣的期待负责时,我们在关系中就很难自在自如,觉得自己必须不断牺牲,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在恋爱过程中,如果不能把伴侣看成是有个性的人,我们就不可能相爱。当两人在关系中失去了自己,自尊便会随着对方认可的程度而发生变化,都会觉得占有对方,自己才能活下去。

如果我们不能接受伴侣真实的样子,或者不能允许他自由地做他自己,那么就不是真的爱他,或者说我们更爱自己。我们与伴侣建立亲密关系的目的也就不是为了爱,不是考虑自己能为对方付出多少,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

在依赖之爱中,个体更多的是在寻找一个“救世主”,期待能找到一个人来满足自己一切关于爱的需求。当一个男人对于他所“恋爱”的女子所抱的期望,更多的是满足自己的欲望和需要时,他不会对她有很真切的兴趣,也不会去想对方有什么需要。实际上,他根本就没有关注过对方是谁,对方想要什么,他的关注点一直是他自己,而且享受与伴侣的关系只是因为这个关系能满足他的需求。

如果我们认为别人有责任满足我们的需求,那么,对于亲密的自然渴望就会变成不健康的依赖。如果我们拼命地想要从伴侣那里获得自己一直求而未得的东西,那么结果往往是自己无论如何努力,在相处的过程中好像总是哪里有什么不对,我们会像爬藤一样把对方越缠越紧。当我们过于依赖一个人时,一旦分离便焦虑不已,形成“共生”的情况,把失去对方当成极其恐怖的事,而且对于对方施加的伤害往往也是无力抵抗的。过于依赖他人会让我们容易感受到被忽视、被拒绝。

一旦你为了爱和安全感而依赖于他人,因为需求而和对方捆绑在一起,你就是在索取对方的能量,如同饥肠辘辘者只想着向别人讨要食物,最终的结果只会导致频繁的斗争和冲突,而你也会比原先更加孤独和沮丧。别人无法永远提供能量给你,你也会在依赖中更加丧失独立性。反过来试想一下,如果你的存在是为了服务于对方的快乐,满足对方的需要,实现对方的欲望,你会有什么感受?

倘若你不能正视自己的缺失与需求,不能从自己身上挖掘爱的能量,那么当你渴求爱时,痛苦便已经隐藏在其中。

以上分析的这几种恋爱类型在生活中都较为常见,这些动机导致在恋爱中常出现两类情形:要么一方或双方觉得非常压抑,想尽快逃离这个关系;要么不再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想法,因为即便表达了,也一样得不到满足。

爱既不是寄生虫似的依赖,也不是施虐性的控制。爱的唯一真实的目的,应该是精神上的成长和个性人格的发展。当一个人付出真正的爱,他自己会和他所爱的人一样获益。真正饱满的恋爱一定能使人体验到自己内在的变化,这种变化可能伴随着痛苦,但却是自觉自愿的。恋爱是一件需要付出很多努力的事,因为你要从中认识自己,也要学会如何爱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