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医学传承的历史脉络和现状
一、从王官之学到门阀医家
上古时,人类尚处蒙昧阶段,医学知识的传播是通过言传身教,口传心授的。西周时,由王朝专门的官吏掌握医学知识,出现王官之学。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医学知识及医术是以门派授受的方式进行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家传医学兴盛,出现了“门阀医家”。如东海(今江苏东海县)徐氏家族(徐熙、徐秋夫、徐道度、徐文伯、徐雄、徐子才、徐之范、徐敏齐)的八世家传等。隋唐时由于文化与技术的发展,书写应用渐广,医药知识的搜集、整理、记述更加容易,习医渠道也得到推广,医学传播从“口传心授”向习读“简编”这一方向发展。如隋朝巢元方,唐代孙思邈、王焘编著医书。医书编著的出现不仅有利于习读,而且提供比较选择的可能,此前的门派授受之学渐渐消亡,而此后的医学发展渐有统一于《黄帝内经》理论之下趋势。宋元时期由于印刷术的广泛应用,元代王帧创木活字成功,明弘治间(1488~1505年)铜活字已正式流行于江苏一带;万历间(1573~1620年)又出现套板印刷。明代出版业的繁荣,为医学著作出版和医学知识普及创造方便条件。刊行的各种版本医药书约有700余种。北宋政府校定颁行众多医书,这些医书大多成为后世的经典,是此后医学发展的渊源,也对医学发展方向的最终确定产生深远的影响。明清时期许多医生更是将读儒书作为医生必备的素质。宋以后的医家有影响者多是在理论上有所发。如金元四大家,而以技术扬名者即所谓“传奇式医家”如华佗者则很少见了。宋代以后,读书自学的影响越来越显著,文化程度较高的医者往往更重视医学理论的探讨,这一方面有助于确立《内经》医学理论的正统地位;另一方面通过读书所得到医学知识难免与实践有一些隔膜,这也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医学活动中,一般地说是由“理”指导“术”,由“术”检验“理”,两者虽非“同一”,却可“统一”。唐以前的重“术”,是因为理尚不足;宋以后的重“理”,是因为随实践的发展,迫切需要理论的概括、总结和指导,这是医学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所以《内经》后,从其医学理论中吸取相关材料为之归纳、演绎成某一专门学术著作的如《难经》、《伤寒杂病论》、《针灸甲乙经》、《脉经》、《脾胃论》、《温病条辨》等不泛其数。
二、从口传心授到师承家传
医学传承的历史脉络,肇始与中医的起源同步。师承医学是以师承家传为主要形式,师授徒承,口传心授,父传子受,家学相传。《黄帝内经》就是一部汇集我国秦汉时期以前各家医学流派精华的最早的中医经典。以黄帝向其“天师”岐伯等请教问答的记述,通过师生问难答疑把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及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演绎得淋漓尽致。“古之学者必有师”,其岐伯就师承僦贷氏,黄帝师承岐伯,雷公又师承黄帝,扁鹊师承长桑君,其学又传于子仪;淳于意是西汉名医,他的第一个师傅公孙光在授学之后,叮嘱他:“毋以教人!”淳于意则应诺说:“得见师傅公前,幸甚。意死,不敢妄传人。”他的第二个师傅公乘阳庆令他“尽去而方书”,然后方予传授。可见师承之严格。《汉书·楼护传》说:“楼护字君卿,齐人,父世医也。护少随父为医长安,出入贵戚家。护诵医经,本草,方术数十万言,长者咸爱重之。”张仲景师从于同郡张伯祖,后传其学于卫汛;刘完素的弟子有穆子昭、荆山浮屠、马宗素、董系等,荆山浮屠传其学于罗知悌再传朱震亨;朱丹溪师承罗知悌又传于刘叔渊;张元素传李杲与王好古;李杲又传于罗天益。薛己传赵献可;李中梓传沈朗中,再传马元仪,又传尤在泾;张从正带门人郭雍、常德等四处游历,在游历的同时向门人传授医术,讲明奥义;清代名医叶天士,先后拜过17位师傅,而成为一代大名医。可谓当时的师承医学,师授徒承,代代相传。父子关系即世家传承模式,父传子受,古语有云“医不三世,不服其药”,可知古代社会对医师的父子相传形式的认可。后世的众多医家,都有其明确的师承渊源。如上海青浦何氏医学世家迄今已传承30余代,师承医学,师傅一般都会在一开始就要求徒弟熟记药性、汤头、脉诀等,再在言传身教中让徒弟体会到诸如《黄帝内经》、《伤寒论》等中医经典的重要性,促使徒弟加强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并在临床实践中融会贯通。正因为徒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才能结合其临床经验发展中医学术,使中医文化历久弥新,一直传承至今。
三、中医面临“后继乏人、后继乏术”危机
近年来,中医出现“后继乏人、后继乏术”的端倪。随着西医的发展和经济浪潮的冲击,80后独生子女几乎不愿意学中医,也不愿意继承家传中医药。中医院校培养出的中医医生为生存,大都又转而从事西医,导致中医缺乏传人。随着老一代中医师的消失,中医的科学核心与精髓将处于被淹没的危机之中。加上中医院校的教育问题,纯中医药教学暗淡无色,造成新的断层。许多基层医院已取消中医科,有的医院虽然保留中医科,但其目的只是为了在整体上保持科目的齐全,对其并不寄于多大希望。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加大,患者治病总是希望治疗方法越简单越好、见效越快越好、服药越少越好。而中药味道苦涩难咽、煎煮过程繁琐、服用量大、不便于携带保存,现在虽有中药单味配方颗粒,但已很难适应现代人的生活快节奏。许多人承认中医治病确实有效,但却不愿服用中药。这种认可中医却又拒绝中药的现象,极大地制约了中医事业的发展,导致后继乏术。除此社会因素外,还有政策、文化、个人因素碍于中医学的发展。
中医学是一门充满缺陷的科学,永远都是,且永无止境。它需要持续,且严格的努力,方能不断完善自身。这就需要几代“中医人”在这片蛮荒待垦,神秘未解的领域去耕耘,去探索,去奋斗。中医人的春天一定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