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入门到精通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中医学术体系的发展

一、基础医学的发展

自汉代以后,在《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和《伤寒杂病论》等著作的学术影响下,中医基础医学不断发展。西晋王叔和著《脉经》,论脏腑病脉阴阳大法,辨三部九候,提出二十四脉象,规范脉法。皇甫谧著《针灸甲乙经》,叙经脉俞穴,按部分列,详述病证,为针灸之用。隋代杨上善著《黄帝内经太素》,将《黄帝内经》分19类,始研《黄帝内经》之开端。巢元方著《诸病源候论》,探病理之源,九候之要,列述1700余证。唐太仆令启玄子王冰著《黄帝内经素问释文》24卷,81篇,注释《素问》,发挥运气学说。宋代林亿《素问补注》;宠安常《难经解义》;元代滑伯仁的《读素问钞》和《难经本义》;明代王九思的《难经集注》;马玄台的《素问注证发微》、《灵枢注证发微》;清代张志聪的《素问集注》;徐大椿的《难经经释》,都属校正、疏义、注释之类,并发挥其学说。

二、临床医学的发展

自商代伊尹著《汤液经》,张仲景以此广论而著的《伤寒杂病论》,创理、法、方、药;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纲辨证后。首先有六朝人托名的《华氏中藏经》,论辨49篇,附药方123首。从五脏六腑,虚实辨证,强调水火两法,对杂病进行辨治。唐初孙思邈,著《备急千金要方》30卷,叙医论、医方、诊法、针灸及内外、妇儿、五官、食养、导引、按摩各篇,把杂症概括于脏腑虚实寒热之中,立方遣药。唐代蔺道人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一书,对骨折的复位、垫板、固定和适当关节活动有初步经验。唐代王焘编著的《外台秘要》40卷,共1048门,载方6000余首。先论后方,没独到之处,乃医方之类书。南齐人龚庆宣的《刘涓子鬼遗方》10卷,对痈疽治法颇为合理。宋金元时,《伤寒论》研究之风颇盛。成无己的《伤寒论注》和《伤寒明理论》;庞安常的《伤寒总病论》;韩祗和的《伤寒微旨》;朱眩的《南阳活人书》;许叙微的《伤寒发微论》、《伤寒百证歌》和《伤寒九十论》;郭雍的《伤寒补亡论》;杨士瀛的《伤寒类证活人总括》;刘完素的《伤寒直格》和《伤寒标本心法》;镏洪的《伤寒心要》;马守素的《伤寒医鉴》;张子和的《伤寒心镜》;吴恕的《伤寒活人指掌图》;敖氏、杜氏的《伤寒金镜录》。均注重注解、整理和补充,未出原《伤寒论》之规范,也未有新观点。金代张元素则深究《内经》、《难经》、《伤寒论》,以脏腑寒热虚实来分析疾病的发生和演变,强调肝脏功能的发挥和作用。同时,张元素制方之理,以药物气味与病机的协调为基础,以五行生克制化为法则,是第一个运用五行生克制化规律辨证论治的。在社会动荡不安的年代里,刘完素、李杲、张从政、朱丹溪金元四大家应运而生。河间刘完素(1110~1200年)从运气角度出发,认为六气可以化火,疾病大多由火所致,治之以寒凉药为主,世称“寒凉派”,有“热病用河间”之说。张从正(1156~1228年)认为六气致病为“邪气”侵入人体所致,应以汗、吐、下三法为主,特别是吐、下两法,收效最速。后世称之为“攻下派”。李东垣(1180~1251年)认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主张治疗各种疾病,“应以胃土为本”,后世称“补土派”著《脾胃论》。朱震享(朱丹溪,1281~1358年)受“刘完素主火论”影响,认为人体内有“相火”,声色刺激而妄动,易耗阴精,而致“阴常不足则阳常有余”,应以补阴精而抑相火,后世称“滋阴派”。宋代陈自明著《妇人大全良方》24卷,分叙调经、众疾、求嗣、胎教、妊娠、坐月、难产、产后8门,每门数十证,总260余论,论后附方1118方及医案48例,认为妇人月经病是肝脾损伤之病机,为医家所遵用。钱乙著的《小儿药证直诀》3卷,共载小儿诊候及方论81篇,疑难病案23则,以脏腑病理学说立论,据其虚实寒热而立法处方,提出小儿“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论点,在治疗上力戒妄攻误下,遇到非下不可之证,也须“量其大小虚实而下之”,后以益黄散等和胃之剂加以调理。陈言《三因方》18卷180门,承方1500余首,按三因分类,每类有论有方,认为一切疾病都离不开三因,不合中医整体观。元代齐德之著《外科精义》2卷,上卷为论辨及治法35篇,下卷为汤丸膏丹145方。附以论炮制诸药及单方主疗疮肿法。认为治疗疡病先求其本,而量其阴阳虚实,强弱深浅,分别论治。元代滑寿(字伯仁)著《十四经发挥》,认为“人身六脉,虽皆有系属,唯督任二经,则包括腹背中行而有专穴,诸经满而溢者,此则受之,宜与十二经并论”。并把任督二脉与十二经合成十四经,把647个穴位归于十四经中,固定全身俞穴和经络关系,成为针灸的范本。又著《诊家枢要》,提出浮、沉、迟、数、虚、实,为诸脉之纲的学术主张。戴思恭著《证治要诀》,师从朱丹溪“阳有余而阴不足”观点,认为“火之为病,其害甚大,其变甚速,其热甚彰,其死甚暴”。还认为人身之火,除君相而外,无脏不有,提出“人身诸病,多生于郁”观点及气郁、湿郁、痰郁、血郁、热郁及食郁“六郁之病”的证候与治法。危亦林著《世医得效方》19卷,附以《孙真人养生书》1卷,合为20卷。新见解少,正骨之法乃可。吴文炳著《军门秘传》4卷,提出“凡折伤专主血论”和“把住血路,方能止血”的主张。明代薛己著《薛己医案》,倡导脾肾兼补之说,赵献可著《医贯》,阐述命门学说,提出“人身之主非心而为命门。”命门之火乃无形之火,为生机之所系的论点。明代孙一奎著《医旨绪余》2卷,收议论70篇,提出命门为两肾间的动气,非水非火之说,对火与气的病机颇有发挥。其《赤水玄珠》一书共30卷76门,分述内、外、妇、儿各科病证之因、证、处方,并附诸家治验,是一本颇具理论及临床价值的医著,为后世医家所推崇。李中梓著《内经知要》和《医宗必读》。前者将《内经》分为道生、阴阳、色诊、胸诊、脏象、经络、治则、病能8篇,简明扼要;后者10卷,分通论医理,论脉法,论本草,分论各病症、附方,潜心三十余年始成,无医学主张,只提出一些概括性意见,如“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气血俱要补气为先,阴阳并需而养阳在滋阴之上”;“乙癸同源,肝肾同治”;“气有余便是火”;“泻木所以降气,补水所以制火”等仍为医家所用。杨继川著《针灸大成》10卷,系统整理明代以前针灸之法。陈实功著《外科正宗》分门别类,统以论,系以歌,附以方药,淆以法则。对外科病理、症状、论治详细论述,于外科手术尤为专长,并提出“五戒十要”作为医生守则。张介宾著《类经》、《景岳全书》。前者综合《素问》、《灵枢》以类相从,分摄生、阴阳、脏象、脉色、经络、标本、气味、论治、疾病、针刺、运气、会通12篇,加以注释并提出“命门之火谓之元气,命门之水谓之元精,阳非有余,而真阴不足”观点。后者为综合性医书,64卷。认为人之生气以阳为主,以温补为宗,反对刘完素、朱丹溪寒凉攻伐学说。明朝时期,部分医家用药偏执于苦寒,常致损人脾胃,克伐真阳,形成苦寒时弊。疾病又以“脾虚不足”为发病特征,医家薛己提出并创立以“治病求本,务滋化源”为思想,以“调理脾胃”为法则的“温补学派”。明朝末年,全国暴发瘟疫,极度盛行,众医以伤寒诸法不效。吴有性认为瘟疫乃天地之异气,自口鼻而入,伏于膜原,表里分传,治以“表里分消治法”,创立“温病学派”。著《温疫论》,论述温疫不同于一般外感,其邪自口鼻而入,其传变特点为分传表里,与伤寒由表入里者有区别。翁仲仁著《痘疹金镜录》,对痘疹论述尤精。傅仁宇著《审视五遥图》,将眼疾分为108证论述。清代柯琴著《伤寒来苏集》,主张伤寒应概括杂病证治。王肯堂著的《证治准绳》8册44卷13门,诸中、诸伤、寒热、诸气、呕逆、诸血、诸痛、痿痹、诸风、神志、杂门、大小脏及七窍等。每门前有总论,后有分述。每证之下,先引《内经》、《伤寒论》及金元诸家之说,然后附以己论。叶天士著《温热论》,以卫气营血、三焦阐发外感温病症方,治方不执己见,认为病有见证、变证、转证,必灼见其初、终、转、变,胸有成竹,而后施之以方,否则以药,实以人试药。还认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王维德著《外科证治全生集》对疽治疗,以消为贵,以托为畏。徐大椿著《医学源流论》,认为“肾之真水是元阴,命门真火是元阳,阴阳相贯,水火既济,生化之机,永恒不息”;“命门为元气之根,熏育之主,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吴鞠通著《温病条辨》5卷,将瘟病分风温、温热、温疫、温毒、暑温、湿温、秋燥、冬温、温症9种,按上、中、下三焦论述,与按卫气营血分证,颇有不同。提出“伤寒原于水,温病原于火”的论点,确立“清热养阴”为温病之大法,以脏腑分属三焦为温热病机之所在。吴师机著《理瀹骈文》,总结120种外治法,提出以三焦分证而论外治,以察阴阳,辨五行,求病机,度病情,辨形态为外治法的五原则。王清任著《医林改错》,治疗瘀血有独到经验。李伦青著《白喉全生集》,以寒热为纲,分论白喉。高秉钧著《疡科心传集》,提出疡科同证异治,异证同法八纲论证。明末,孙光裕《血证全集》,提出治呕血“宜降气,不宜降火”、“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等观点。清代唐宗海著《血症论》,认为气血失调则阴阳不和而诸病蜂起,又著《六经方证中西通解》依伤寒而治。

三、药物方剂学的发展

药物学的发展自《神农本草经》后,第一本药物学官修本草始于唐代的《新修本草》。唐高宗时由国家组织力量,长孙无忌等人编纂的药物著作。它分为药解、图经、本草三部分,共54卷。本草部分记载药物的性味特点、产地、采集要点、治疗功效等;图经部分根据药物的实际形态描绘出图样,药解是对药物的文字说明。书中共收载844种药物,其中记载用白锡、银箔、水银调配成的补牙用的填充剂,为世界最早的补牙记载。《新修本草》作为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官修药典,很快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也成了医家必读的药物学版本。宋代唐慎微著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大观二年(1108年),艾晟将陈承《重广补注神农本草并图经》的《别说》,辑入书中,改名为《大观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即《大观本草》。是书31卷,目录1卷,载药1745种,新增药628种,附古方3000余首。集唐宋以前,各家医药名著,以及经史传记、山经地志、诗赋杂记、佛书道藏等有关本草学的知识,详述各药功用、采集、炮炙、鉴别及名医心得,广涉宋以前秘本500余种,保存了许多至今已失传的医药典籍资料。元代由国家编修宋代寇宗奭撰的《类编图经集注衍义本草》一书,有42卷。明代官修《本草品汇精要》按《本经》之例,分上、中、下三品,共载新旧药品1815种,计42卷。本书撰辑成功,因明孝宗逝世,稿存内府而未刊行。其成书年代早于《本草纲目》,因未刊印流传,它是中国古代最后一部官修本草。私著本草从晋代陶弘景著《本草经集注》,载药由《神农本草经》365种,扩至730种,至《蜀本草》新增药本草130种,至《嘉祐补注本草》增到1082种。到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及《本草纲目拾遗》达2600多种。缪希雍所著《本草经疏》,张璐的《本草逢源》,张志聪的《本草崇原》,对药物效用各有发明。到邹润安著的《本经疏证》,他结合《外台秘要》、《千金要方》、《金匮要略》和《伤寒论》制方之义,阐述药物之作用,将药物、方剂与临床治疗结合,构成理法方药辨证施治体系。东汉至清,以四气五味、君臣佐使药物方剂从“经方”11方起至《外台秘要》已发展为6000余方,到宋代《太平圣惠方》为16834方。南宋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由宋政府编成并颁行的我国第一部成药制剂手册《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共10卷,14门,788首医方。每方之后除详列主治和药物外,尤其对药物的炮制和制剂作了详细说明,为校医家选用最多、影响最大的方书之一,其中所载有效方剂至今仍为临床常用。明朝永乐四年(1406年)的《普济方》,由朱元璋第五子周定王朱棣组织编辑,腾硕、刘醇等参与编辑考订而成。共108卷,分为2175类,718法,收入61739方,239幅图,总括方脉总论、药性总论、五运六气、脏腑总论等,是我国历古以来最大的一部方书;明末吴鹤臬《医方考》,清朝张璐《千金方衍义》,以阐发《千金要方》诸方之理;汪讱庵的《医方集解》,从病理、脉候、脏腑、经络、药性、治法阐其处方大义;吴遵程《成方切用》,扩大释方范围,每一方剂加减而发挥;费晋卿《医方论》从每一方适应证入说,以知其禁忌之所在。此论方之书,在融会贯通中亦多为医家所用。鲍相璈于1846年仲春汇编成的《验方新编》一书,分92门,各病证下附有价廉、易得、有效的单方和验方,共收入3240余万方。

至此以医术源流,继承要有发扬,推陈要有出新,不能刻舟求剑,从源到流,循序渐进,源清流洁,柢固则生长,根深则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