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急性中耳炎的诊断
学龄儿童急性中耳炎的诊断,经过典型者,根据其主诉,病史和全身及局部表现,经细心检查,早期诊断,并不困难。
根据起病突然,听力减退,耳内闷塞感、鼓膜混浊、内陷、有渗出线发现,听力检查为传导性聋,全身情况良好,血象无特殊改变等,为卡他性中耳炎典型表现。化脓性中耳炎;则高热明显,耳痛剧烈,听力显著减退,偏头痛,并有严重的全身中毒反应,鼓膜可见充血、肿胀、膨出、穿孔、流脓等炎症改变。耳镜检查发现外耳道深部后上壁下塌,松弛部红肿、膨出、鼓环与外耳道皮肤界限消失等症状,能够初步分别出上鼓室炎和中鼓室炎。
但是,学龄前儿童和不会说话的婴幼儿,特别是早产儿的中耳炎,即使是典型表现,诊断也比较困难。在诊断中除注意采集有关病史外,并要善于观察病儿的全身状态和局部表现。
耳镜检查应注意如下几点。
(1)应除外因病儿哭叫或机械刺激所致之鼓膜暂时性充血,要同时进行两耳对比观察,以资鉴别。
(2)注意光锥的改变。炎症早期,光锥消失,鼓膜混浊。痊愈期,则首先见锤骨短突起,继之出现光锥。
(3)疑诊者应反复进行检查,对比前后变化,做出总结,前后检查相隔数小时,鼓膜变化仍然不退者,容易诊断。
检查发现外耳道有脓时,应进一步确定脓液来源,量之多寡,性质如何,有无臭味,及有否鼓膜穿孔等等。
化脓性中耳炎除有波动性溢脓外,在清除脓液后可见鼓膜穿孔。外耳道疖破流脓,量少质稠,清除后缓慢增多,无波动现象,耳屏压痛明显,疖肿存在,不难识别;腮腺脓肿破入外耳道时,多在外耳道峡部前下壁有瘘孔,按压腮腺时有脓自此涌出;外耳道皮炎或湿疹时,炎症改变仅限于外耳道皮肤,鼓膜多无变化。
显然,只根据上述全身症状(如高热、中毒、胃肠道功能障碍等)和耳镜检查阳性发现以及耳周局部反应(淋巴结炎等),尚难做出确切诊断,往往不得不采取一些辅助诊断方法以求诊断正确。其中比较实用而简单易行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1.两耳局部症状比较法 小儿患侧耳屏压痛,耳周淋巴结肿大,颞静脉曲张,耳后皮肤张力增大,温度较高,触痛明显和皮毛竖起,结合不明原因发热,外耳道和耳后轻压痛哭和躲开动作表现,应疑及中耳炎。
2.鼓室穿刺术(经鼓膜) 晚近诊断婴幼儿中耳炎提倡此法。穿刺时病儿平卧,较大的学龄儿童合作者,则可如成人取直坐位,患耳向术者,将头位固定,鼓膜继表面麻醉后,置入耳镜在明视下用鼓膜穿刺针进行穿刺,如无鼓膜穿刺针也可用细腰椎穿刺针和22号或24号长针代替,但针尖斜面不能太大,针尖不能太锐,以免在穿刺时刺伤鼓岬黏膜,造成创面而引致粘连。穿刺阳性者,可同时向鼓室内注入高浓度抗生素和可的松类激素以及蛋白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溶液或“A联液"。
3.鼓膜切开术 方法与前法略同,详见手术篇,也常用来诊断婴幼儿中耳炎。
4.鼓窦穿刺术 许多著者指出,很适用于早产儿中耳炎的诊断,因早产儿的解剖特点和在耳外操作技术比上述两种手术简单易行,故实用价值较大。穿刺点,按病儿大小适当的选在乳突部颞线下及耳道后壁后方0.5cm和耳后皱襞2~3mm并略高出外耳道水平处的两点,应用普通注射器安上短粗针头,最好应用特制的穿刺针,不用麻醉,以示指摸得鼓窦骨面后,小心迅速地进针,针头斜入,向前上方,穿过软组织进入骨腔,有落空感为据,最深不超过0.5~1cm。穿出脓液时亦应注入青霉素(2万~5万u,先行皮肤过敏试验)或其他抗生素液1~2 ml,或注入蛋白酶类,脓液应做细菌培养和敏感试验以及必要的细胞学检查。抽净脓液后,方注入药液,以免影响疗效。
以上穿刺诊断法,在婴幼儿或早产儿,按其发病特点,常需两耳同时进行。关于穿刺的适应证问题,虽有争论,但是要靠完整病史,掌握病儿发病情况,并征得儿科医师的协助来进行。如遇早产儿已观察多日,除疑有中耳炎外,同时全身症状明显,如烦躁不安、体重锐减、大便失常、血象改变等,并有其他疾病时(肺炎、消化不良、假性脑膜炎),则鼓窦穿刺术的意义更大,便于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在挽救早产儿的生命中,具有重要意义。
听力检查,视病儿对声音的反应,可略知听力损害的部分和程度;X线拍片或CTscan可帮助查明有无骨质破坏,但是鉴于年龄和发病的特点,此两者对诊断婴幼儿的中耳炎往往帮助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