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的关系》(第2课时)
一、设计思路
“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的关系”是《生命科学初中第二册(试用本)》(上海教育出版社)第5章的重要内容,学生在学习了生物的类群基础上继续学习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联系。通过上节课,学生已经认识到非生物环境有哪些因素及非生物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也产生了疑问:生物会不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呢?如果环境改变,那么生物能不能适应变化的环境?因此学生对本节课有一定的主动探究意识。教学中就抓住这一点,将整节课设计为一个探究实验,旨在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体验科学过程与科学方法,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感悟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并有意识地渗透保护环境、尊重生命、关爱生物的教育。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2.知道生物的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等适应现象及其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描述生物的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感受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2.进一步尝试科学探究的科学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形成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2.关注生物生存的环境。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
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和影响。
(二)难点
初步形成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的相关文字和图片资料。
五、教学过程
(续表)
(续表)
六、评析
初二学生对生物的适应现象并不陌生,但对适应的认识大多是零散的、不全面的,需要教师对具体的实例作详细的分析和概括。《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的关系》(第2课时)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普遍性”和“生物对环境适应的相对性”两部分,课程标准对该部分内容的学习水平要求为A级,强调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
陆老师在教学设计中,关注了三维目标的设计。教学过程中精选了很多视频、图片等教学资源,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运用具体实例引导学生感受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普遍性和相对性。同时将生命科学知识和环境教育有机结合,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从而引导学生关注生物生存的环境,懂得保护生物生存环境的重要性。
陆老师在教学设计中不拘泥于教材的限制,拓展了“生物影响环境”这一教学内容,设计了小组讨论环节,围绕一系列问题的讨论,力图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也为学生课后的探究提供支持。
建议在教学设计时,首先要关注课程标准的学习要求,在教材内容分析和学情分析的基础上确立教学难点,教学过程设计应突出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体现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的一致性;此外本教学设计的容量偏大,若在1课时内完成,则可能会影响教学目标的落实。
(梅守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