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系统:面向财务业务一体化(第3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3 管理信息系统的集成技术

开放性是管理信息系统的时代标志。在建设一个管理信息系统时会遇到许多选择,如对服务器平台、客户机平台、网络协议、组网方式、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系统管理体系和开发工具的选择。虽然每一选择可有多种答案,但任何一个失误,都将导致整个系统建设的失败。因此,需要建立一套指导人们进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概念和方法体系,“信息系统集成”的思想与技术应运而生。

2.3.1 管理信息系统集成的定义

管理信息系统集成就是按照用户的需求,对众多的技术和产品进行合理的选择,最佳搭配各种软件和硬件产品与资源,组合成完整的、能够解决客户具体应用需要的集成方案,使系统的整体性能最优,在技术上具有先进性,实现上具有可能性,使用上具有灵活性,发展上具有可扩展性,投资上具有收益性。

1.系统集成

集成作为一种现象或事物广泛存在,社会组织是人的集成,机器设备是零件的集成,生产线是机床、工具的集成。但是,集成作为一个科学的概念被人们所认识和明确提出,则是近些年的事。集成科学概念的形成和系统论有着密切的关系。集成是构建系统的一种方法。集成的结果必然是系统,系统是由若干个相关单元集成的。集成论是系统论的一个分支,是系统论在20世纪末期经济、科技和社会环境条件下的新发展。

(1)集成的内涵

“集成”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被解释为同类事物的汇集,从一般意义上被理解为聚集、集合、综合之意。英语“集成”一词——Integration,其词根为integer,意为“一个完整的数”,而不是一个分数,而integer源于拉丁语的词根in=in(内部)和tangere=to touch(联系)。因此,Integration在英语中解释为融合、综合、成为整体、一体化等。在现代社会中,“集成”活动范围已不仅仅局限于原有组织或系统内,而是越来越广泛,因此,集成又被认为是一个过程、一项活动或是一项活动的结果。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李宝山在《集成管理——高科技时代的管理创新》一书中指出:“集成是指某一系统或某一系统的核心把若干部分、要素联结在一起,使之成为一个统一整体的过程,集成的原动力是新的统一形成之前某种先在的系统或系统核心的统摄、凝聚作用。”从管理的角度来讲,集成是指一种创造性的融合过程,即在各要素的结合过程中,注入了创新性的思维。要素仅仅是一般性地结合在一起并不能称为集成,只有当要素经过主动的优化,选择搭配,相互之间以最合理的结构形式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由适宜要素组成的、相互优势互补、匹配的有机体,这样的过程才称为集成。这一描述对深入认识集成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在此基础上,我们运用系统论的观点,结合集成在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作用,将集成的内涵描述为:集成是集成主体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集成要素(单元)集合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行为、过程和结果,所形成的集成体不是集成要素之间的简单叠加,而是按照一定方式进行的构造和整合,其目的在于实现整体功能的倍增和涌现。

从集成含义的一般性描述中可以看出:集成是一项活动过程和结果,同时也是一种方法。集成突出强调集成主体的目的性、组织性和行为性。因此,集成的思想和方法被广泛用于构造复杂系统和解决复杂系统的效率问题。

(2)系统与集成的关系

系统与集成的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 从系统与要素的构成关系来看,系统是要素集成的结果,集成是系统形成、重组的基本活动。

● 从指导思想上来看,集成是以系统思想为指导和起点,以系统结果为落脚点,但又站在高于系统的层面,考虑系统优化或寻优的过程。因此,系统有着明确的边界,而集成的范围是泛边界的。

● 从系统功能的角度来看,系统的功能是系统要素、系统结构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任何一个要素的变化都将引起系统其他要素的变化,从而导致系统功能的变化;同时,系统结构的调整也会引起系统功能的变化,而集成过程既可以在系统内改变要素的联系方式,又将系统外要素集成到原系统中,因此集成过程(活动)往往能够改变系统功能。

2.系统集成的特征

基于上述对集成的认识和对集成内涵的描述,可将集成的主要特征概括为以下几点。

(1)目的性。集成活动是集成主体的主动行为和寻优过程,因此,集成活动有着明确的目的性。

(2)主体行为性。集成是集成主体——人的有意识、有选择的行为过程,是集体主体为实现某一具体目标而进行的有意识的活动。因此,集成突出强调集成主体的行为性。

(3)非线性。集成能导致功能倍增或涌现的新功能。集成体不是集成要素各功能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非线性功能变化或功能涌现。如集成电路,不仅大大提高分立元件所组成电路的功效,而且在抗干扰性、稳定性等方面增加了新的功能;将微电子技术与机械加工技术集成在一起形成的数控机床、加工中心,以及集电子技术、智能技术、机械技术、声、光技术、新材料技术为一体的智能机器人等,都不仅大大提高了原有机械设备的功能,而且还增加了新的功能;企业也是人、财、物、信息等资源进行有机组合,以实现其向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这一功能涌现的集成系统。

(4)整体优化性。集成是集成行为主体有意识、有选择的过程,这种有意识、有选择的过程本身就包含着优化思想和方法,而且经过有目的、有意识的比较选择,充分发挥各集成要素的优势,并且最终实现整体优化目标。

(5)相容性。各可集成单元之间有着内在的相互关系或联系,这种相互关系或联系是各集成单元能否集成为一个整体的必要条件,当然这种相互关系或联系又是以具体的集成目标为前提的。如计算机领域中的系统集成就是为实现某一目的,将不同的计算机系统(包括软件、硬件)进行集成。各计算机系统能有效集成的相容性条件是各种计算机都是按冯·诺伊曼(Von Neaman)的计算机体系结构进行设计和生产的。因此,相同的计算机体系结构奠定了计算机系统集成的相容性条件。

(6)互补性。集成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整体功能倍增或涌现,而集成行为源于集成主体仅靠自己的努力而难以实现或达到其目标,因此,需要寻求合作者(集成对象)以弥补自身的不足。优势互补既是集成的特征,又是集成单元相互选择的条件。“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就是因知识互补而产生的整体功能倍增效果。

(7)层次性。由于集成要素处于系统的不同层次,集成活动往往又是在系统的不同层次展开的,不同层次的集成方式各不相同。因此,层次性是集成的主要特征之一。

3.管理信息系统集成

“系统集成”的概念最早来自于计算机应用的领域,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出现之初,网络所需要连接的计算机设备多种多样,无论是硬件结构、通信接口,还是操作系统、应用软件,都有很大的区别,异种计算机和异种操作系统的互联成为一个很重要、很复杂的课题,一般被称为“系统集成”。

随着对集成现象和集成理论研究的深入,已经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指导信息系统集成的方法论。

系统集成在概念上绝不只是连通,而是有效地组织。有效地组织意味着系统中每个部件得到有效的利用,或者反过来说,为了达到系统的目标所耗费的资源最少,包括开始的设备最少,和以后的运行消耗最少。系统集成是要达到系统的目标,这个目标总是要达到1+1>2,即系统的总效益大于各部件效益之和。事实上,对于信息系统而言,集成的系统所完成的效益是每个子系统单独工作所无法完成的,因而是1+1>2。

管理信息系统集成的主要内容是根据信息系统用户的需求,用系统工程的方法,提出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包括从经营战略的分析研究到信息应用系统的需求定义、平台建设、系统设计、开发、测试、维护和评价提供全套服务。管理信息系统集成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了准备、计划、实施管理多方面的协调、动态调整、阶段检查、方案变动管理、验收计划生成、测试及最终投产。它不仅包含软件、硬件、网络的解决方案集成,还包括管理经验、客户业务经验的集成。因此,管理信息系统集成不能被简单地称为“交钥匙的工程”。

4.管理信息系统集成的重要性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营管理协会等倡议者提出了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设想,即建立一个单个的高度一体化的系统,它能处理所有的组织功能,使各级管理部门都能了解本单位的一切有关的经营活动,为各级决策人员提供所需要的信息。但由于过分强调集中,过分强调大而全,加之当时软、硬件水平的限制和开发方法的落后,效果并不明显,这种高度一体化的单个系统显得过于复杂,难以实现,信息系统建设成功率不高。在这种情况下,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转向各子系统的联合,按照总体计划、标准和程序,开发一个个子系统。这样,一个组织不是只有一个包罗万象的大系统,而是一些相关的信息系统的集合。

管理信息系统集成是为了达到系统目标将可利用的资源有效地组织起来的过程和结果。系统集成的结果是将部件或小系统联成大系统。因此,管理信息系统集成的重要性日益体现。如果没有系统集成,各部件的效益均无法发挥,所以它成了实现系统效益的瓶颈。另外,又在于它是系统上的系统,是复杂的系统,是关系全局的系统,因而它影响面大。我国现在很多企业的信息系统没有发挥应有的效益,企业购置了各种各样的软件、硬件,开发了许多信息系统,可是没有发挥整体的作用,这都是因为集成不好所致。

管理信息系统集成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消除信息孤岛;

● 优化业务流程;

● 动态监控绩效;

● 持续改善管理;

● 促进企业创新;

● 实现协同商务。

2.3.2 管理信息系统集成的特点

信息系统的不同应用形式在其发展历程中实现了时空的统一,其最终目的是为企业决策提供有效的信息。通过对信息系统的进化轨迹进行深入分析,可以认为,集成是信息系统发展和进化的内在规律之一,信息系统的进化过程也可以说是企业信息集成度不断提高的过程。

1.实现了信息系统功能的发展

集成实现了信息系统功能由处理企业组织单个部门的局部数据逐渐发展为集成管理企业功能,由对信息的简单处理逐渐演变为对企业集成信息的处理和分析。早期的EDPS/TPS主要完成企业操作层单项业务数据计算和静态信息处理工作。MIS一方面按照预先定义的格式和规范完成EDPS/TPS的数据计算和处理任务,另一方面支持管理者对大量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查询和统计工作,并以报表或其他方式输出,使管理者能有效地掌握职能部门内的关键数据和综合信息,为管理层进行结构化和程序化决策提供信息支持。DSS整合企业的EDPS/TPS和MIS形成自身的数据库,通过友好的用户界面引导企业战略管理层对企业中的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问题进行描述后,利用模型库和专家知识库进行运算,产生特定决策问题的支持信息。ERP则整合企业的EDPS/TPS、MIS和DSS,实现了对企业产、供、销、人、财、物等各个方面的集成化管理。

2.促进了信息系统技术基础的改变

集成促进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由单机计算和文件系统管理数据逐渐向网络化、多种操作系统平台和多种数据库技术管理数据的技术集成方向发展。EDPS的硬件设备是小型机、工作站和大型机等单机设备,采用文件系统来管理运行中的数据。MIS的硬件设备在EDPS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性能/价格比较高的微机系统,可以说微机的出现推动了MIS的普及。早期的MIS仍然使用文件系统管理数据,但随着数据库理论的提出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软件的开发,数据库很快就成为MIS的主要数据处理工具。DSS的硬件基础包含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过网络把DSS的基础数据库、模型库和专家知识库互连起来。Internet则成为ERP系统的主要信息技术基础。一方面Internet把物理上分散的企业内部网和广域网联为一个逻辑整体,另一方面通过SCM和CRM系统把企业的供应商、分销商、消费者和合作伙伴连接起来,形成适应Internet时代快速竞争的企业动态联盟。

3.实现了信息系统对“三流”的全面整合

信息系统对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整合度由EDPS支持企业操作层的局部业务集成发展到ERP对三流的全面集成。EDPS仅能实现企业职能部门内的局部数据计算和处理,MIS则能对企业职能部门中主要业务活动进行集成化管理。DSS则实现了企业中跨职能部门的三流的集成管理。ERP系统更对企业中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实施统一的集成化管理。

4.集成范围由企业内部扩展到企业外部

信息系统一般通过分类、归并和汇总等操作实现信息和数据的深度集成,数据仓库的数据深度集成技术还包括切片、钻取和旋转等,而关联分析、聚类分析、系列模式分析等都是信息深度集成的高级应用技术。信息的深度集成目的是为了得到对企业管理者和决策有价值的信息。

信息集成广度一般可以从集成的时间、地区、职能部门等多个侧面进行描述。对信息适度范围的集成可以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权威性。EDPS/TPS主要对企业业务过程中的原始数据进行计算和处理,信息的集成度很低。MIS将信息的集成范围扩展到企业的职能部门,实现了企业职能部门内部的信息集成。为了支持企业管理层的决策,MIS还必须通过分类、归并、汇总等步骤综合数据和信息,实现信息的深度集成。但是,MIS的缺点在于缺乏对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集成管理,如财务MIS和人事MIS通常是两个独立的系统。虽然MIS的高级应用形式MRP把生产和库存两个部门的信息集成到了一起,MRPⅡ在MRP的基础上还增加了财务部门的信息集成管理,但二者对信息的集成还没有扩展至整个企业组织,仍然属于跨部门的信息集成管理。DSS在信息集成的深度和广度方面都较MIS有了较大的提高。首先,DSS通常把与决策相关职能领域的MIS数据库集成一个多维的数据仓库,通过联机分析处理和数据挖掘等技术的应用,把数据仓库中的数据集成和抽象成为对决策支持有用的信息;其次,DSS的模型库和知识库还必须集成专家知识、管理者经验,以及企业边界外的相关信息等,也就是说,DSS是在更大范围上实现了信息的集成管理。ERP是面向企业外部环境的信息集成管理,一方面它强调对企业内几乎所有的信息进行集成化的管理,实现了全企业的信息集成;另一方面它不断融合企业边界外的供应商、分销商和客户的信息,实现了跨供应链的信息集成。这样,ERP系统在信息集成管理方面就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从历史看,信息系统的进化总是朝着信息集成范围不断扩展、信息集成深度不断提高的方向发展的。可以预见,未来信息系统的集成范围将扩展到全球范围,未来的信息系统将能够整合人类的知识、智慧和智能,促进企业、社会与环境的集成均衡发展。

2.3.3 管理信息系统集成的策略

1.基于企业应用集成(EAI)的信息系统集成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许多企业IT系统的设计和建设,诸如办公自动化(OA)、会计信息系统(AIS)、客户关系管理(CRM)、企业资源计划(ERP)、供应链管理(SCM)等商务应用系统越来越多。这些系统各有侧重,同时它们之间也有许多交叉点,包括重复的信息和数据。但是,各应用系统相互独立运行,每个系统都包含自己的应用、流程,以及数据。由于缺少不同系统相互集成的技术,导致很多关键的信息被封闭在相互独立的系统中,部门间重复着冗余的工作,在企业内部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相互之间无法进行通畅的信息交流和共享。因而导致企业中经常出现信息和数据更新的不同步甚至不一致,给企业内部的交流带来很多问题,给客户提供的信息也无法保持前后的一致性,这直接导致了企业工作效率的降低和运营成本的上升。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人们需要将这些系统、应用、流程,以及数据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好地为市场和客户服务。如何把企业内部、企业间、扩展企业网络间的业务流程自动化,达到面向业务的企业应用无缝集成,将不同应用系统进行集成,成为企业的迫切要求。

企业应用集成(Enterprise Application Integration, EAI)是指面向企业整体进行计算和规划。企业应用集成的概念就是将企业内部不同的、相互之间相对独立的应用程序和数据库集成起来,能够适用于新的环境,发挥新作用,使得新加入的数据和资源能够和原有的资源一起协调工作。通过企业应用集成可以实现企业内部的数据库、ERP、CRM、SCM、EAM及其他重要的内部系统之间的无缝连接。因此,根据Merrill Lynch对美国重要的商贸和政府机关中50位首席信息官的调查,EAI与电子商务、Extranet/VPN、CRM、供应链、ERP、安全和存储等共同位于公司发展战略中的前列。

企业应用集成是一种全新的战略企业解决方案。它的目标就是要在一个统一的应用集成框架下,基于业务过程的重整和建模,利用中间件和各类工具的数据转换、传输、事务处理和消息等机制,将这些应用程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更好地支持企业业务处理过程。

企业应用集成解决方案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传统的“点对点”集成方案无法满足企业的应用需求,使得构成的应用环境接口复杂,通信状况混乱,并且会导致集成成本过高、整体效率过低等后果,也不利于整个应用系统的扩充。从应用的整体来看,建立在统一的基础业务平台之上的企业应用集成是未来国际电子商务发展的方向。企业应用集成旨在建立一个灵活、标准的企业应用底层架构,来联系横贯整个企业的异构系统、应用、数据源等,以允许新的基于IT的应用和商业处理更容易和更有效地被连接。这个架构允许企业中的应用能够实时地、无缝地互相通信,以保证对供应商、客户做出快速响应,确保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企业应用集成的目标决定了其内涵很复杂。要使不同的应用系统互相连通,需要EAI自身首先要具备与现有系统沟通的能力,这可能会涉及系统的底层结构、硬件平台、软件内部,甚至部分业务流程等各个层次的技术。同时,在进行企业应用集成时,还需要考虑诸如必要的投资(包括新应用的无缝集成、与现有系统互连等),支持新的行业标准及政府规范,保证系统和投资的安全性等问题。

企业应用集成的关键在于使用不同层次的集成技术,通过信息转换接口将各种“应用孤岛”、“信息孤岛”连接到一起,使各应用系统能够实现良好的沟通,极大地减少企业内部的资源消耗,加强企业与合作伙伴之间的协作,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企业应用集成解决方案可以呈现出许多形式并以多种级别出现。EAI适合的级别依赖于许多因素,包括公司的大小、公司的行业类别、公司应用的集成度或是项目的复杂度,以及预算等。按集成的层次不同,将企业应用集成分为如下几类。

(1)表示集成

表示集成,也称用户界面集成或界面重组,指的是一个面向用户的整合集成。通过提供一个统一的标准界面(如浏览器)来代替原先系统的终端窗口和PC的图形界面,从而隐藏不同应用程序的后台实现细节。一般地,应用程序终端窗口的功能可以一对一地映射到一个基于浏览器的图形用户界面。新的表示层需要与现有遗留系统的业务逻辑或者一些封装的应用,如ERP、CRM及SCM等进行集成,避免了用户在不同应用程序界面之间的切换,从而简化操作、提高效率。

企业门户应用也可以被看成是一个复杂界面重组的解决方案。一个企业门户可以合并多个企业应用,并将其表现为一个可定制的基于浏览器的界面。在这种类型的企业应用集成中,企业门户框架和中间件解决方案是一样的。

(2)数据集成

数据集成指的是企业内外各种形式的业务数据信息的集成,一般发生在企业内的数据库和数据源级别。与访问单个信息源不同,集成工作是以共享数据源为出发点来满足企业的需求的。通过从一个数据源将数据移植到另外一个数据源来完成数据集成。数据集成是现有EAI解决方案中最普遍的一个形式。此外还有一些数据复制和中间件工具来推动数据源之间的数据传输,一些是以实时方式工作的,另一些是以批处理方式工作的。

(3)应用程序集成

应用程序集成指的是连接不同的应用程序以共享和利用信息,使不同应用系统中的信息可以在整个企业范围内共享。应用程序集成基于内部网络,通过协议转换与数据的传输服务,保证企业不同应用程序之间的信息和指令安全、有效的传输。

(4)业务流程集成

虽然数据集成已经证明是EAI的一个流行形式,然而,从安全性、数据完整性、业务流程角度来看,数据集成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组织内大量的数据是被商业逻辑所访问和维持的。商业逻辑应用加强了必需的商业规则、商务流程和安全性,这些应用必须有下层数据的支持。

业务流程集成指的是将客户及其合作伙伴的业务流程灵活地集成,使企业可以通过管理企业内部、外部以及不同系统之间的流程,改变其运作方式。业务流程管理(BPM)通过图形化的流程模型描绘和控制信息的交换及事务的发生。对合作伙伴、内部应用、员工作业等活动进行协调与优化,使信息可以自动地、无障碍地流动。

业务流程集成作用于跨越多个应用的业务流程层。通常可以通过使用一些高层的中间件(如消息中间件)来实现业务流程集成。消息中间件使用一个总线模式或者是HUB模式来对消息处理标准化并控制信息流。

(5)企业间集成

企业间集成(B2B)指的是基于外部网络(如因特网),安全有效地实现信息交换与事务处理。通过协议转换或数据传输服务,实现不同贸易伙伴间不同贸易协议与数据信息的发送、接受及验证。

2.业务流程重组(BPR)与信息系统集成

BPR是1990年最先由美国前MIT教授哈默提出的,后来哈默与钱皮于1993年发表了《公司重组:企业革命的宣言》一书,BPR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思想风靡世界。根据哈默与钱皮的定义,“BPR就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性的再设计,从而获得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的业绩戏剧性地改善”。可以说,业务流程重组理论的产生,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管理理论的一大创新,给企业管理改革带来一个全新的视角。

首先,BPR与原有管理思想最大的区别就是BPR强调按照集成的思想重新设计企业流程。业务流程再造理论的出现,一个明确的指向就是始自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思想。但是,分工理论在不断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的同时,也给企业的持续发展套上了无形的枷锁。“分工”将一个连贯的业务流程侵害成数个支离破碎的片段,必然增加各个业务部门之间的交流难度以及随之产生的交易费用。而且,随着社会背景发生的巨大变化,分工理论、分工管理对企业的不利影响愈加突出,这一点尤其表现在“分工”管理思想对企业信息、数据的肢解。由于经营过程中涉及的独立单位各自拥有信息,企业的信息也都被分割成数据碎片,因此大大增加了同一业务流程中的信息共享与信息传递难度。因此,哈默与钱皮创造性地运用了集成思想,将原本属于一个业务流程的若干个独立操作重新整合起来,将被分割的支离破碎的企业流程按照全新的思路加以改造,从而获得适应新的经济时代的高效率和高效益。

其次,BPR是以价值流为导向进行组织设计的。哈佛大学教授波特将企业的业务流程描绘成一个价值链,竞争不是发生在企业与企业之间,而是发生在企业各自的价值链之间。只有对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业务流程)实行有效管理的企业,才有可能真正获得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因此,流程的思想实际就是坚持了顾客导向,按照价值增值的过程将相关的操作环节进行重新整合,组成高效率的、能够适应顾客需要的、完整的流程,并以此为基础重新设计企业的组织结构。

最后,BPR与原有管理思想的另一个显著差异在于BPR是用彻底的变革代替渐进式变革。与采用改良方式推动企业管理发展的思路不同,企业再造从一开始就要进行完全彻底的变革,而且这个变革直接针对经历多年的分工思想,为管理理论的发展重新奠定了重要的基石。例如,全面质量管理与企业再造理论一样强调顾客的需求变化的满足,注重跨职能的工作流程。但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改良措施,其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活动是在现存的流程中进行的,而业务流程重组则是抛弃现存的流程而代之以全新的业务流程。

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企业内的任何改革必然都把目标归结到提高其市场竞争能力上,BPR和系统集成也是为了这个目的。当然,系统集成是一个高层次的全局性问题,无论做哪部分工作,信息集成、过程集成,还是企业集成,都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而是既有生产力问题又有生产关系问题。过程合理化是实现集成的基础,如果不合理的过程还要实现更进一步的自动化或“集成”,其结果只不过是白白浪费精力和时间。这一点在企业实施信息系统的过程中尤为重要。前面提到,信息系统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涉及具有不同功能的许多大的子系统,其实施涉及管理、技术,更重要的是还涉及人。因此,在信息系统建设的过程中,业务流程再造和系统集成是非常重要的两个基石,可以说,其建设过程本身就是基于业务流程再造的系统集成,业务流程再造和系统集成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推进的。

从信息集成说起,只从技术上看问题的人可能认为只要建成了共享数据库,接通了网络,就意味着实现了系统内的信息集成。从实际工作的经验教训来看,技术上具备了网络、数据库,只是具备了初步的物质条件,只是实现信息集成的长途征程上的第一步。系统内所有工作人员是否都愿意将各种信息提供出来共享;即使愿意了,是否有强烈的责任心及时地送出正确的信息给正确的需要该信息的人;信息发放、传递的过程是否正确,还是存在着不必要的迂回途径。只有解决了各种障碍,改革了不合理的过程,信息集成才会变成员工的自觉要求。在实际信息交换和传递过程中,技术上的问题又会进一步暴露,例如,设备配置、网络带宽、速度、误码率、接口设置等,这些问题的解决会使信息集成向更高水平迈进。可以这样比喻,管理(包括过程、人员等)和技术是推动集成的两个互相关联的轮子,技术前进一点会影响或拉动管理的改革,但如果管理改革跟不上,再先进的技术也难以发挥作用。而管理过程的改革又会反过来对技术提出更高更明确的要求,而推动技术更上一层楼。

过程集成当然就更明显、更直接地与流程重构联系在一起。这里,首先要有对“流程正确”的重要性的认识,因为企业中各种流程都是历史上日积月累形成的,很多方面都会不适应当前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无论是大踏步的“重构”,还是迈小步的“持续改进”,首先都需要意识到“流程必须变革”,有需求——为提高竞争能力而变革的动力,才有积极性去实现BPR,为过程集成打下基础。第二步要考虑的问题,就是要有良好的愿望和正确的方法。BPR是从一个过程看问题,过程集成是从两个或两个以上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所作的考虑。但是,都需要进行建模分析,要用科学的手段来辅导,甚至引导经验性的判断和创新,尽可能地使BPR和过程集成减少艺术成分,增加科学性,减少主观随机成分,增加确定性。

至于企业内和企业间集成的问题,对一般企业内的工作人员来说,都是以前没有做过的工作。如何着手并形成正确的实施过程,往往不是“重构”,而是“再造”一些合理实现企业集成的过程,认真研究解决相应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模式。越是这样高层次的过程,涉及的方面就越广,很多甚至是受国家体制、利益机制影响的大问题,处理得好就能够极大地推动企业进步,处理不好所产生的副作用也很大。所以,必须极其慎重地对待。

总之,BPR作为管理信息系统集成的基础就必须起到基础的作用,否则“集成”的大厦就可能建在沙滩之上,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这绝不是危言耸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