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哲学视野中的“中国方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中国方案”的制度优势与先进性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的实践向世界展示了一个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综合国力日益增强的“中国现象”。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何以能够在短短数十年间快速推进现代化进程,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这是因为社会制度的中国方案源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制度层面独具自身优势与先进性。

(一)中国方案的制度优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呈现。正是因为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中国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第2版。在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制定社会制度的中国方案,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步的根本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包括社会主义阶段划分、人民民主专政、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除两极分化、共同富裕、坚持一元化指导思想、以人为本,等等。与此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注重结合国情,创造性地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加以发展和运用,例如:坚持党的领导;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和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划分为根本政治制度、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第一个层面是根本政治制度,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制度作为政体,与我国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确保了社会主义体制下人民当家做主,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体现了国家的性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第二个层面是基本制度。基本制度包括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经济制度。其中,基本政治制度又包括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主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法律保障;基本经济制度就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第三个层面是具体制度。如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这些具体制度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的新概念,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项具体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作出规定。

中国方案的制度优势体现在历史维度中。历史没有终结,也不可能被终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沿革至今,有力地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合理性与优越性。近代以来,特别是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与苦难。为取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当时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致力于向西方学习。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为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指明了方向,也为中国的革命实践带来了思想武器,“走十月社会主义革命道路”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共识。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领导中国人民沿着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前进,最终取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密切结合中国的实际探索现代化道路。基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国共产党得出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以及我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结论,这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基石。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时代。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指出,从现在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他同时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规划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21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新时代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面临全新的历史任务,例如,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健全人民当家做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等等。为完成上述任务,推进“四个全面”,实现“五位一体”,就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一步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道路决定命运,无论是革命时期,还是建设时期,社会制度的中国方案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确引领中国的发展进步,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人民的选择。

中国方案的制度优势体现在理论维度中。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科学社会主义传入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指导中国的革命实践。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体分析中国国情,科学总结现实经验,开辟了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这一历程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从而推进了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创新,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提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发展了“市场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理论,在实践中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1987年,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轮廓。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中央根据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在实践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领域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提出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总之,在科学社会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每一次理论的创新都是巨大的飞跃,正是因为拥有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作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才时时呈现出优势,为中国方案注入生机与活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理论,是一个统一的、科学的理论体系,它创造性地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观点和战略思想,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国防、外交、统一战线、祖国统一、党的建设等社会主义建设领域的方方面面。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中国方案的形成,提供了重大理论观点和战略思想的支撑,中国方案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高度概括。中国方案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社会主义科学发展理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理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社会主义和平发展理论、走中国特色精兵之路的国防和军队建设理论、“一国两制”和祖国和平统一理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中国方案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结合了中国国情与时代特色,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实践中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

中国方案的制度优势还体现在现实维度中。唯物史观向我们昭示,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规律的支配下,人类社会必将经历社会形态由低向高的依次发展更替,而新的社会形态拥有更高的生产关系,其社会制度也将优于前一个社会形态。一种制度是否具有优势,关键要靠实践来检验,要由人民来评判。6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始终保障着人民的利益,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前进。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无论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政治制度,还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都体现了社会主义最为基本的原则,即人民当家做主和生产资料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维护、实现与发展人民利益始终是制度设计的根本价值取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在人民代表大会这一根本政治制度的保证下,我国人民通过普遍的民主选举,产生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既对人民负责,又受人民监督,为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提供保证。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选举或任命其他国家机关,并依法接受监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利于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利于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互相监督,保证了同各民主党派在国家重大问题上进行民主协商、科学决策。政治协商制度保证了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各族各界人士参与国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充分表达意见和主张的基本权利。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各少数民族的平等地位和民主权力。基层民主制度保证了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广泛实践了社会主义民主。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了全体人民当家做主。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能够有力地组织全体人民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有机统一体,确保了人民当家做主、人民管理社会和人民发展经济。例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既从根本上保证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又在法律上保障了我国经济、政治、社会与文化的进步与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保障了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民主权利,使他们能够适时开展调查研究,参政议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并维护了民族平等,促进了汉族与少数民族以及少数民族之间的团结,为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奠定了基石;基层民主制度则保障了人民广泛行使民主权利,直接管理自己的事务。正是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充分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了其创造性,直接体现了中国方案的制度优势。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证了国家的行政效率。邓小平曾指出:“社会主义国家有个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干一件事情,一下决心,一做出决议,就立即执行,不受牵扯……就这个范围来说,我们的效率是高的,我讲的是总的效率。这方面是我们的优势,我们要保持这个优势,保证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第240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证了国家行政效率和社会主义民主的有机统一。作为国体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既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又体现出议行合一的特点。作为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的权力,实行民主集中制。人民代表大会还规定了我国国家政权机关,尤其是中央国家机关之间的权责分工及相互关系,它选举产生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统一协调并合理分工各项事务,保证了较高的国家行政效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同样有利于增进理解、扩大共识,有利于确保民主协商和科学决策,有利于提高效率、集中力量办大事。

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促进了民族团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旨在解决国内的民族问题,实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它充分结合了我国各民族的历史与实际,确保了各族人民当家做主,保障了少数民族与汉族共同繁荣发展,维护了边疆的稳定,实现了民族平等团结与国家统一。与此同时,“一国两制”作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制度,已经在香港和澳门实现,“一国两制”也将是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

第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证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公平正义、社会和谐、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期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穿着对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体现出鲜明的以人为本的立场。作为一项制度,它从政治层面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保障,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有利于完善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机制,有利于充分了解民情、反映民意,有利于加强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系统性,从而凝聚社会共识、形成共同理想、协调各方关系,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中国方案的先进性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建立起了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这一实践中,中国方案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全面成熟,是依据世情、国情、党情、民情所进行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事实和实践成果充分证明,中国方案具有先进性。

首先,中国方案体现了历史性特征。在90多年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同时代特征相结合,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经历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进行了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彻底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党心民意,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体现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具有科学性。因此,社会主义的中国方案,是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历史经验的总结,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其次,中国方案体现了世界性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方案缔造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这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前所未有。世界人民从社会主义中国欣欣向荣的发展中看到了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复兴的希望。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而全面的变化,当代中国也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面对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性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以其独有的竞争力和高效率适应了世界发展的新形势,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制度与中国方案的优越性。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没有重走苏联模式的老路,而是通过连续近4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向世人证明,当今时代并没有超越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野,资本主义无论如何演变,都逃脱不了马克思主义所预见的命运。社会主义的中国方案在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的同时,还重新阐释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使世界各国在尊重多样性的前提下实现共同发展。

再次,中国方案体现了民族性特征。社会主义的中国方案能够具有先进性,是中国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发挥效应的结果。中国方案的制定与践行,时时体现着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刚健有为、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包含着阴阳协调、整体和谐、以民为本、生生之谓德、天地之大德曰生的文化传统。中国方案不仅拥有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资源,还继承了近代苦难中获得的足够的历史教训和反思的成果,正是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与近代已降西方启蒙思想新传统好的因素,结合成为中国方案的文化基因。中国共产党充分学习、借鉴和运用民族文化、西方文化、社会主义文化,使其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明,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全世界人民共建美好家园提供先进的价值观和精神动力。

最后,中国方案体现了发展性特征。社会主义的中国方案始终坚持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依靠的是全面深化改革,这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邓小平说不改革“只能是死路一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第370页。。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也是我们党最鲜明的旗帜。三十五年来,我们党靠什么来振奋民心、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靠什么来激发全体人民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活力?靠什么来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在与资本主义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靠的就是改革开放。”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第8页。以上论述表明,改革对于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方案的成功推进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中国的改革始于经济领域,逐步向政治、文化、社会领域展开,通过制度革新促进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中国方案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通过不断改革完善制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与动力,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我们的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我们当然要高举改革旗帜,但我们的改革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改革,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第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