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哲学视野中的“中国方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 “中国方案”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道路与文化传统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道路决定命运,道路具有强烈的引导性和规范性,以及鲜明的宣示和示范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文化上的自觉和自信,对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持续健康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从五四新文化运动确立进步方向,到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的初步探索,再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时期的曲折发展,直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提出,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逐步深化。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提出,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建设上升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这条道路吸收了近百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展示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改造并推动中国文化现代化转型的实践成果,适应了中国文化在新的历史阶段持续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体现了文化发展的一般趋势和基本规律。长期的历史探索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实现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社会主义的发展必然要求文化的发展,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把文化建设摆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同等重要的战略位置上。没有文化的根基,经济不可能持续发展,政治不可能开明,人心不可能凝聚,社会不可能安定,生态不可能改善。文化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进步的智力资源和精神动力。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也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社会主义的道路,这是其根本性质。它体现的是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精神价值,反映的是党的文化追求和文化宗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社会发展道路互为因果,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总道路,是主干,而文化发展道路是其在文化领域的延伸,是有机组成部分。在指导思想、领导力量、路径选择、制度依托和目标方向等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高度一致,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决定、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走向,它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它在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所创造的理论成果和制度成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产生深刻的影响,它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外部环境和直接依据。因而,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框架内才能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意义,也只有在这个框架内才能充分发挥这条道路应有的作用。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过近40年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的经济实力、政治实力日渐强大,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文明意识日趋增强,这些都为我国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机遇。但在文化领域,挑战仍时刻存在。首先,我国的文化发展长期滞后于经济、生活发展,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在精品和质量上有所欠缺。其次,我国的文化体制仍不适应文化发展的要求。文化体制改革虽然从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起步,而且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但目前那些制约我国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的核心部分仍有待改变。再次,随着国际文化竞争日趋激烈,我国文化发展的外部环境越来越复杂,西方文化的影响力依然强大,直接影响到我国文化的自主性。最后,以电子和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给我国文化建设带来全新课题,我国文化的发展在观念、机制、手段、方式等方面都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是在上述新的历史条件与时代环境中生成的。为应对困难和挑战,必须尽快转变我国文化发展方式,推动我国文化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要加快文化体制改革进程,不断提高文化生产力,丰富文化形式和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要通过法律的形式,充分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文化发展成果的权利。毋庸讳言,文化软实力是当今国与国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方面,要坚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来加快文化事业的发展,扩大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如何对待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是当前我国文化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总的来说,近一个多世纪以来,我们对自己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批判得多,继承得少,这与近代以来中国革命的进程有关。传统文化中固然包含消极、落后的成分,但如果以此为原因彻底否定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就会走到事物的反面。在过去,我们对文化传统的认识还不够全面,需要更加全面地认识祖国的传统文化。事实上,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忠实的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2014年2月,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突出强调:“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第164页。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实际上就是创造性地继承和延续中华优秀文明之路。

(二)将“文化自信”写入“中国方案”

文化建设是任何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都要面对的重大课题。社会主义革命大都发生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因此,在文化建设领域存在的普遍问题往往是有共性特征的。然而,任何一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发展道路,这是因为历史文化传统不同,国情也有不同。正因为文化具有民族性,所以要认识到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特殊性,各个国家的文化建设更不会千篇一律。

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始终重视文化建设工作,把文化建设工作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重要战略地位。从五四新文化到革命文化,从新民主主义文化到社会主义文化,再从社会主义文化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路走来,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与时代共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以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的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提出文化改造与经济改造、政治改造同步的救国思想,加速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接触。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革命文化建设在理论层面迅速展开。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已经开始投身新型文化的宣传实践活动,并在此过程中提出了“文化战线上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大革命失败后,革命文化出现了“左翼文化”和“苏区文化”两个分支,建设的内容和发展方式产生变化。到了1936年,抗日文化逐渐形成,这一时期,以民族性和大众化为显著特征的延安文化体现了文化的民主性。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社会主义文化改造,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党中央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的文化范式,1979年,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了论述,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成功开辟。20世纪90年代后,指导文化发展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思想相继提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倡导和实践了先进文化的最新发展。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指出:“我们要继续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习近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工作》,《求是》2013年第1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所以充满独特魅力,是与优秀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的。5000多年的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涵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软实力。一个民族不能没有文化传统,一个国家不能割断文化血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深根植于中华文化的沃土,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道,辩证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

沿着这条独一无二的文化发展道路走来,中国共产党人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领导全国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实现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深刻揭示了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他说:“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我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而贯穿其中的、更重要的是我们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3月18日。改革开放近40年来,随着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中国模式、中国道路已经引发了为世界所公认的中国奇迹。在这飞跃式的进步中,中国文化作为不同于政治制度的隐性因素,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文化自信,早已写入“中国方案”之中。国家的繁荣与昌盛,最终要通过文化自信而展示出来,而中国方案对世界、对人类的贡献,也终究要通过文化得以传播。简言之,“中国方案”所提供的不仅是对更好社会制度的中国探索,也是应对和解决人类共同问题的文化良方。

从世界文化的视角看,中国方案有5000多年中华文明独有的智慧与优势。一是崇尚民族团结。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形成的过程中,比各民族之间矛盾、冲突更为重要的,是交流与融合。从先秦到明清,各族人民始终把维护国家统一看作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责任,使得团结统一的意识内化于中国的文化心理之中。二是以民为本。千年之前,中国人就已提出“天地之间,莫贵于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理天下者以人为本”,强调“爱民者强,不爱民者弱”。民本思想对缓和社会矛盾、维系社会稳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影响深远。三是自强不息。中国古代的先哲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中华民族能够积极进取、刚健有为的内在动力。中国传统文化无处不体现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中华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史。四是仁义为先。仁义是中国古代处理人际关系、治理国家的基本理念,并以此为核心形成了一整套的伦理价值观念。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又说“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孟子也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还提出了仁义礼智信等一系列旨在实现人的和谐以及社会和谐的道德原则。五是勤劳节俭。中华民族历来是勤劳勇敢的伟大民族,在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历史中形成了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从“天道酬勤”“克勤于邦,克俭于家”“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到“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千百年来,勤劳节俭一直被中华民族当成世代相传的美德、人人尊崇的品格,是兴国立世、兴家立业的根本。六是爱好和平。中国历来倡导“协和万邦”,追求“天下大同”的共同社会理想。儒家所说的“仁者无敌”“以德服人”,实为主张以文德感化外邦,提倡王道,反对霸道,主张利用和平手段建立彼此之间的互信关系。荀子曾描绘“四海一家”的社会,《礼记》也有“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的记载,说的就是天下一家、以和为贵的美好文化境界。

综上所述,中华民族具有优良的文化传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人的文化性格和行为方式奠定了历史基础,为社会主义的“中国方案”注入了文化自信。人类历史总是在曲折中前进、在奋进中发展的。在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社会主义的“中国方案”必将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对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