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名城建筑文化景观美的追求
为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保护传承、弘扬创新历史文化名城建筑风貌特色,并非简单的形式构成问题,须明确其文化本质、理论价值,以及在世界文化舞台上的作用与地位。在中国名城进入新一轮的更新发展阶段,探讨新型建筑风貌特色的地域性、民族性、时代性艺术表现手法,更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的课题。
我国是世界上古城数量最多、历史最为悠久、分布地域最广、地方性最为鲜明、民族艺术最为丰富、自然环境最有美感、民风民俗最有风趣、人文因素最为生动的国家之一。中国古城文化在古代、近代世界城市发展史上颇具影响。上世纪中叶以来,绝大多数古城的特色却已丧失殆尽,即很大程度上建筑的风貌失去特色,并影响到人们的文化生活质量——这是一个值得深刻检讨的问题。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简称“名城”)110个,可谓“古城”中的佼佼者。为挽救名城特色危机,业界已取得基本的共识,即应将“古城文化”的保护落实到国家的政治、经济、法律及科技活动中去,使之发挥实质性的、法定性的、常规常态性的城市建设效果:作好名城建筑风貌特色的传承创新,有效地保有、维护、重塑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艺术形态,争取中国民族建筑更多方面的国际地位,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 名城建筑风貌特色的文化本质
“风”,气也,神情之谓也;“貌”,形也,有体有量、有物有质。前者寓于后者之中,后者表达前者之意。有形则有态,得意可忘形,但“形”一定得存在。“风貌”,《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风格和面貌,风采相貌或景象。建筑的风貌特色是指以建筑及其相关的有机组成要素为主要的审美对象,所传达的是社会风俗民情特征、所构成的城市文化景观效应。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个个都是具有特色的。因历史积淀深厚、因地方民族文化显著、因自然环境优美、因职能特殊等原因,而产生独特的建筑风貌,并由此形成了名城文物古迹、城市轴线、街道景观、界面形象、天际水际轮廓线、城市标志节点及其区域性城市结构特征。其本体就是城市的表象,给其中生长生活的城市居民以切实的感受;其外延就是城市的形象,给外来游客以一种动态的直接印象;其内涵就是城市的抽象,引导着有识之士对名城内在意识形态的认知和分析(见图1-1)。
图1-1 名城特色的美学机理
名城建筑的风貌特色不仅构成城市的外貌等物质形态,还反映出城市文化传统、历史渊源等精神内涵。根据城市设计原理分析,就能确定名城的性质与特色。古都型名城应有古都特色的建筑风貌;地方民族文化型名城应有民族性建筑风貌特色;近代史迹型名城应有近代化建筑的风貌特色;特殊职能型名城应有某种专业特质的建筑风貌特色。如绍兴名城传统民居的马头墙、台石门、小青瓦、石板路、拱背桥、石河沿等,以其独特的建筑构件勾勒出鲁迅笔下的古城风情,“水乡、酒乡、兰乡、醉乡”之称的城市形态特色尽在古城建筑文化构成要素的时空艺术之中,体现出“一方水土一方人”的原理。
名城的人工环境——历史遗址、文化古迹、民居街巷、商业街区、城市结构层次等常常是直接通过建筑的物质要素来建构的。人文环境——历史人物、民间工艺、风俗节庆、民俗文化等,往往与建筑风貌特色也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建筑是文化的载体或舞台,是文化的包装或广告。在名城文化景观——人与大自然的共同杰作之中,传统建筑往往在其中起着良好的协调、均衡、补充、组织、画龙点睛的作用。名城传统建筑因为其体量、造型、材质、色泽、布局与自然环境的一致性,生态化、人性化特质,很自然地就表现出城市的地域性、民族性特质,故传统建筑风貌特色往往就是名城的基本形象特征精神所在。
然而,现代主义建筑发展了几十年,给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并没有带来什么特色,相反,有些还给固有的自然特色、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带来了建设性的破坏。
因为现代主义建筑只偏重于机械性的功能,否定人文的装饰情感投入,消解手工制作背后的审美关照,必然会与人类的本质特性相悖,满足不了人类的精神诉求,缺乏人们的认同感。尽管现代建筑也独立地形成了若干个现代特色的城市,尽管基础设施很不错,但常常因形式主义与地域性特性相左而缺乏历史根基,从而遭到非议。
因为现代建筑体量硕大与张扬的态势,对山水自然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和破坏,河道、山脉、湖泊、森林都被高楼大厦镇压在脚下,都消失在玻璃幕墙的浮光虚影之中。无法让自然要素发挥“特色”作用。而且,人工环境往往超越了正常人的心理及行为方式所能承受的程度。现代建筑国际化的倾向往往脱离了所在城市人们的历史价值观念的支持,泯灭了人文环境的民俗风情。无论如何,构不成城市的特色。
因为现代建筑缺少历史文化的积淀,往往与名城的底蕴相冲突。高寒区西藏灵芝八一街与热带傣族景洪城的景观曾无多大区别。“千城一面”的景象正成为市民们不得不面对的“视觉灾难”。谁也不会将此当成是自己城市的风貌特色。历史文化名城本来应该是最有特色的城市,然而原有特色要素却在迅速消失:自然山水、生物要素以及历史古迹常被掩盖。单调的“大手笔”磨灭了丰富的可读细部;无任何特色的国际化磨灭了民族性,“一个模式标准”取缔了多样个性。
有人将房地产业中出现的“欧陆风”、“巴厘岛”等现象命之为“文化堕落现象”,即物质文化变迁先于非物质文化而产生差距,缺乏价值判断变迁的支持的现象。此实质说明:人们总想追求一种风貌特色。当发展本国风貌特色不受重视或强调时,只能搬用外国的。当外来风貌特色尚未融于国民生活中时,是不会受到普遍推崇的。只有像当年的骑楼文化在中国岭南地区落地生根,与当地人民休戚相关时,才能形成一种建筑风貌特色得到认可和喜闻乐见。
二 名城建筑风貌特色的理论价值
名城建筑风貌特色是有根脉基因,与时俱进的(见图1-2)。不因尧存,不以舜亡。当名城其他特色要素被弱化时,从世界文化的角度认知名城建筑风貌特色的理论价值,并把握其营造机理,就显得很有必要。
图1-2 名城特色的时空理论分析
资料来源:孟彤:《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时间观念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第1~21页。
1.名城建筑风貌特色是名城历史文化的固有结晶
建筑风貌特色不仅仅是个形式问题,形式也不仅仅是个物质性问题。建筑风貌特色的内涵是文化,文化总是特定的民族文化。一个名城的建筑必然要突出自身文化的地域性民族特色。建筑风貌特色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实践中的创造思维定势、道德观念、价值准则、性格禀赋的心理倾向,以及民族凝聚力、自信心、荣耀感等因素的体现,亦即名城本质最深刻的体现。正是包括了审美意识在内的风貌特色才赋予了名城灵魂和生命,培育并形成了建筑设计中的创造表现力和建筑环境中的凝聚亲合力。“天之道、地之利、物之理、人之缘、史之脉、今之势、情之美”,这些建筑风貌特色的形成规律是值得继承和发扬的。
2.名城建筑风貌特色是文化交流传播的优化成果
从建筑风貌特色的“基因”链的稳定性与变异性来看,名城建筑风貌特色既是一个城市几千年优秀审美传统,也有近现代以来的西方意识(如“西而古”、“西而新”)影响下逐渐生长起来的表达要素,还有直接来源于我们当代审美艺术实践的新生艺术形态。三者只有被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溶解、消化,经提炼、升华后,才可以体现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但就城市建筑而言总归有一个属于它的标志性风貌特色,拿得出手,摆得上桌面!无论用土石、木材,还是用玻璃钢、混凝土均可建造具有地方风貌特色的建筑,体现出名城历史文化的价值效果。历史文化名胜风景区的黄鹤楼、雷峰塔等,难道不是这样?
3.中国名城建筑风貌特色是亮相世界舞台的名片
从争取世界建筑地位来看,具有中国名城建筑风貌特色的建筑功不可没。它大长了中国人的气势,捍卫了中国人的尊严。凡是经济水平发达的国家,其建筑总是充分地表达本国民族的风格形式,希望在世界范围内显示出至尊至贵的气概。发展中国家也有发达的一天。建筑材料有贵、廉之分,建筑技术有先进、适用、传统之别,但不能就此定夺一个名城建筑风格的优劣。艺术是永恒的。无论东西南北,凡是民族的,都是世界的。要讲竞争,也只能是建筑风貌特色保护创新工作的竞争。丢弃自己的文化等于缴械投降。难道非要让人把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推到危险的地步?
4.保有名城建筑风貌特色是中华文化复兴的需要
中国建筑在世界上独具特色,自成系统,是多民族精神、多民族文化鲜明个性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建设先进文化,促进当代审美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资源。德国设计师汉斯·杰德·豪来中国青岛“论剑”:中国在发展设计产业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中国有非常辉煌的过去,不要丢掉民族最宝贵的东西。“老外”设计国立武汉大学、上海金茂大厦也能找到中国的文化脉络。中国建筑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理性与浪漫交织的美学特征,天、地、人共存共荣的生态理念,以及环境美育的教化功能,对解决当代人类生存,人类文化所共同面临的许多问题,具有普世性的思想价值和科学意义。具有风貌特色的中国名城建筑在新世纪的复兴,不是没有内在机理的。
三 名城建筑风貌特色的基本法则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全国出现了一批具有统一建筑风貌特色的名城、名镇或历史街区,大致可分为四类:一类为完全保有古城传统建筑风貌特色,如:平遥,丽江古城,江南六大古镇,广东赤坎古镇等;一类为保有大部分历史街区统一建筑风貌特色,如:浙江绍兴,徽派古城徽州,云南大理,山东蓬莱,广东潮州,广西梧州等;一类为保有少量历史街区具有名城建筑风貌特色,如:福建福州,海南海口,广西南宁等;一类几乎原址全部更新重建而具有地方民族建筑风貌特色,如:新疆喀什,广西桂林,云南西双版纳景洪,山东曲阜,云南彝人古镇等。
理想的是第一种情况——原汁原味,稀缺的奢侈品;第二种情况——优秀之中存在些许遗憾;第四种情况是新陈代谢、涅槃更新的结果。本文探讨的重点放在第四种——面对城市的更新发展,如何营造名城历史文化的建筑风貌特色。
今天许多名城建筑风貌特色的创作,基本上都符合、借鉴了中国近现代建筑大师们关于民族形式风格的建筑理念:
(1)重视建筑造型与名城特定山水环境景观综合构图;
(2)一片街区、一个地段的整体空间组合胜过局部体形;
(3)屋顶、屋身与屋脚有机构成三段式;
(4)运用具有韵味特征的名城建筑典型元素的形象概括符号;
(5)整体色彩和谐,局部丰富多彩。
这样的建筑,可以运用新材料、新技术。它的体量可以大、也可以小。它具有中国传统建筑的符号语言、结构款式;它适宜、满足当代这样或那样的功能要求。它们既有历史文化脉络,又有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既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这就是我们的名城建筑风格发展观。
一代宗师梁思成先生早年留学海外,学的是西洋建筑,可谓洋博士“海归”派,但他对中国建筑执著钟情。他画过两幅想象中的建筑图,一张是一个十字路小广场,另一张是一座约35层的高楼(见图1-3)。梁先生试图说明,无论房屋大小、层数高低,都可以用我们传统的形式和“文法”来处理。民族风格、民族形式的取得,首先在建筑群或建筑物的总轮廓,其次在墙面和门窗等部分的比例和韵律,花纹装饰只是其中次要的因素。曾经被定为国家文物的北京十大国庆献礼建筑就是成功典型。沿着梁先生这条道路走的人很多,但同时也有很多人因此而倒霉;今天,这种情况有了本质的好转。
图1-3 梁思成的新建筑民族风貌构想图
资料来源:《梁思成文集》(四)。
有位国际大师讲过,建筑落地生根,须处理好下部与地面的关系;建筑上摸青天,须处理好顶部与天空气象的关系;中部多为标准使用空间,须处理好使用空间与人的关系。所以一般建筑纵向“三段式”在物理学、力学、美学上都是自然合理的。至于“大屋顶”、小亭子并非罪恶、沉重、浪费的代名词。相仿,西方的大坡顶、大尖顶、大穹顶、小尖亭、洋葱头又该作何解释呢?倒是中国建筑的“顶式文化”别有理性特色。中国建筑轮廓丰富、分划有致,富含历史文化信息;它的可读性、标志性、景观性总是那样逗人喜爱。世界各地的华人社区、“汉城”、“唐人街”都追念着中国建筑的风貌特色。广州办亚运,到处给建筑“穿衣戴帽”,带上一个大屋顶,为了追求风貌特色,也满足了人们多年来的隔热功能要求。认为钢筋混凝土天然就只适应平屋顶的说法则是绝对化的。
中国名城建筑创作理论尚无自身系统,这是思想禁锢、信心缺失、行为受制、产权被夺长期影响与近期“大拆大建”的后果。其实世界建筑理论完全可以“洋为中用”、囊括到“名城”之中,建立自己的体系,如文脉主义、隐喻主义、符号学、类型学、形态学、模式语言、新陈代谢与共生论、建筑美学、景观学等等,有些理论的“种子”、“胚胎”中国早就有。阿马杜-马赫塔尔·姆博在《探索未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中言:“在所有地区,文化特性似乎成为历史主要动力之一。捍卫特性不仅被看做古老价值的简单复合,而主要是体现新的文化设想的追求。”
四 名城建筑风貌特色的营造手法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传统文化根基。建筑古迹遗产、凝注千百年审美关照的自然景观都是城市的文化积淀,更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也是名城建筑风貌特色传承与创作的起点。这是与城市设计、建筑设计直接相关的理念。广义的手法除了建筑工程技术外,还包含行政制度与经营管理。
1.严格继承传统建筑的形制与风貌特色
丽江古城被强烈地震破坏后,当地纳西族人民严格按照传统建筑的风格特色,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重新修复了古城。好在木结构的装配性优点,使之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历史建筑的原貌。平遥古城几乎完整地保留了老县城全部房屋设施,形成了完好统一的古城风貌特色。江南六大古镇均保留了传统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格局与水乡风貌特色。广东五邑侨乡赤坎镇,清一色的骑楼商铺,形成一种中西合璧的建筑风貌特点(见图1-4)。修旧如旧,还原本土建筑的文化诉求,正是建筑原形乃创作的源泉。
图1-4 广东五邑侨乡赤坎镇
新疆喀什老城是目前中国唯一保存十分完整的以伊斯兰文化为特色的迷宫式的城市街区,对地震等灾害做了前瞻性的预防措施后,保留了原有建筑特征和居民的传统生活方式。老城的人们守护着被他们称为“我们的欢乐的家园”(见图1-5)。远为17世纪前的街道形态,有400年历史、28条迷宫式的街巷,以其清真寺为中心向外放射延伸蜿蜒而行,过街楼、楼顶楼,层层叠叠、密而有序。穆斯林群众仍如往常一样穿着传统服装、敲打着纳格拉鼓,履行宗教功课,专心不二地从事手工艺品制作。历史建筑本来就是民众建造的,难得一直延续到今天;何以进化到明天,还得依靠民众的智慧和力量。自拆自建、“自拆统建结构主体,自拆统建多层楼房”等也是成功的方式。风貌特色是活态的、生长演化的。
图1-5 新疆喀什新城
2.用新技术新材料恢复历史建筑风貌特色
新城市主义学派代表人物之一、美国城市设计师彼得·卡斯罗普就认为现代城市只需要在古代城市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即可适应当代需要,并保证人的重要地位。古城镇自然和社会背景下形成的城市形态,真实地反映了古人塑造自己生活场所的意识和思想。现代化生活中的古镇建筑色彩体系因忠实地依托地方自然色彩与地域文化色彩进行提炼,可产生有历史感的景观色,使古老文化魅力无穷。
这种模式国外是很多的,属于小规模、渐进式、微循环,居民参与日常养护和整治方案讨论的有机更新做法。我国常在地方政府统筹下,复兴某历史街区,形成新的旅游点,也会采取这种手法。如上海城隍庙街、南京秦淮河、苏州山塘街、成都锦鲤坊和宽窄巷子、西安回回街、南宁民生路等是较得人心的实例(见图1-6)。阳朔东岭片区竹筒楼改造,以广西传统民居风貌为设计出发点和依据,结合城市地域文化特色,以屋面、披檐、窗楣、阳台为重点阅读部位加以处理,使阳朔西街“小青瓦、白粉墙、青石板、木吊脚楼”的桂北民居风貌特色得到了延续和重塑(见图1-7)。
图1-6 上海城隍庙街新建传统风貌
图1-7 广西阳朔新建筑适宜山水环境
3.在有关历史地段新构名城建筑风貌特色
寻找地域文化根源,延续建筑历史文脉。为打造具有传统侗族聚落空间意象的三江城市风貌特色,设计师们在城市新型发展项目中,利用类型学(Typology)方法解构原形,将侗族建筑的干栏、吊脚、垂花、披厦等元素分解组合、演绎设计,建立起建筑及小品重要风貌元素的比照图库,保证了民族建筑风貌特色的实现。并非单纯旅游景点景区的云南彝人古镇是完全通过旅游项目开发模式开发的,具有“城镇”的本质。经过考证发展观念分析,确定建筑风貌特色,一次性统一设计、分期建成彝族风格完美的古城,效果很好(见图1-8)。
图1-8 云南楚雄州新建“彝人古镇”
唐代长安芙蓉园大遗址是故都西安的历史地段。在保护文物古迹的前提下,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实现新功能,重构具有大唐遗风特色的风景旅游区,已成为有国际影响的项目。西安类似的历史地段很多,需要进行整体规划。围绕考古遗址兴建的公园或博物馆群,结合服务管理设施的开发,可形成较大规模旅游区。从工程性质讲此类项目属于新开发项目,地面没有大量现存建筑物,犹如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但须注意在历史文化允许的“度”内,形成符合所在名城特定要求的建筑风貌区。西安大唐西市为历史街区,建筑虽非古代遗存,但“大唐风格”为今天的生活添加了历史的记忆(见图1-9)。
图1-9 西安唐风建筑
4.关照自然遗产环境的名城建筑风貌特色
风景名胜型的名城,自然环境对建筑风貌特色的要求当是决定性的主要因素。如何让名城的建筑与山水环境叠加而显示出鲜明的个性特征?建筑设计的风格形象最好倾向于当地传统民居,因为传统民居是土生土长的,是当地大自然孕育出来的结晶。传统民居建筑原形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合理改造自然的结果。返回大自然一定能与山水环境亲密接触、两两相映成趣。
桂林、承德、绍兴、苏州、都江堰市等古城建筑风貌特色常常令人倾倒,就因为山水与建筑和谐相配,给人们以双倍的美感。“君到姑苏行,人家皆枕河。古宫闲庭少,水巷小桥多。”苏州建筑风貌特色就是姑苏山水风貌特色。“江作青罗带,山作碧玉簪。”与桂林山水有机一体的是桂北民居,山在城中、城在山中,共同组成了一幅幅天然画卷。桂林市老早就注意到保护名城建筑风貌特色的重要性,同破坏山水的“黑色建筑”进行了顽强的斗争。名城绍兴有著名的人工开凿的古石场风景区,这些“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文化景观,赋予了当地风景建筑明显的有个性的风貌特色(见图1-10)。都江堰全城色彩统一,建筑虽新但古风浓郁(见图1-11)。
图1-10 绍兴水乡风貌适宜现代生活
图1-11 都江堰古民居风格街面
5.名城现代化了的城区亦可演绎风貌特色
许多历史文化名城几乎完全“现代化”了,分布全城的现代建筑毫无可识读性。在此情况下,如何营造名城建筑的风貌特色呢?西双版纳景洪市可作为一个成功的实例回答这个问题。起先该市除了一个横街彩门有点傣族风味外,大街小巷的房屋基本上多是平屋顶、方盒子,平庸无奇,简直亵渎了傣家人。经过一番新的建筑民族化改造,整个城市变得很有地方特色,充满浓郁的傣族风情。除了不断映入眼帘的热带特有花草树木让人倍感新奇外,全城式样独特而别致的建筑物,生动、光鲜地展示出傣族文化特色与热带地理风光。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传统建筑保护条例》采取多项有效措施,在城市建筑上倾情注入民族文化内涵、凸显民族文化特色、保有自己的个性,有效地防止了民族传统建筑被“异化”、“同化”,让各世居民族的建筑艺术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并进一步发扬光大。
傣族地区的西双版纳小乘佛教寺院建筑、民居建筑很有特色。佛塔的许多要素如塔座、坛台、钟座、覆钵、莲花、蕉苞、宝伞、风标等常常成为城市多种建筑构造的原形或装饰细部。多重凹曲尖顶三角形的山墙、十字交叉坡屋顶、火焰状尖拱券、传统花鸟陶器的屋脊饰物、刻有哨状网洞的铁制伞帽、逐层装配的花卉图形金箔、贝叶组状的装饰物、屋角遍挂的铜铃、长脊短檐的小品亭榭,以及各种微型的宝塔、角亭、带有宗教味的城雕……都给现代建筑上上下下、里里外外以全新的视觉效果。无论是大型公共建筑还是大量民居建筑,无论是高楼大厦还是机场剧院,无论是站台商亭还是桥梁隧洞,甚至细化到一个石坎、路牌、花台、树池,都有地方民族风格的符号。每一个到此旅游者,无不为这个光鲜的小城叫好。好一座穿金戴银的民族,好一座金碧辉煌的“黎明之城”(见图1-12)!这里“装饰就是罪恶”吗?这里是“模仿复制贴标签”吗?都让它见鬼去吧!
图1-12 西双版纳回归“黎明之城”
这样的城市建筑风貌特色已在许多地方实践,许多城市都有这种实践的迫切要求。广东梅州乃中国客家文化之乡,海内海外素有“客都”之敬称。该市很希望通过城市建筑风貌特色的创造,来塑造城市的特色形象,弘扬博大精深的客家传统文化,团结全世界五大洲七大洋的客家同胞、中华传人。梅州山不高、水不阔,特色不很明显。然而梅州客家围龙屋、大夫第、民间祠堂、传统民居、近代骑楼、山地泰华楼等多种历史建筑则可为城市建筑设计提供不尽的创作源泉,在规划布局、单体造型、色彩组合、艺术装修、街道景观等方面可提供有益的参考借鉴。通过建筑风貌特色的符号提炼、类型整合与适当改造,一定可以形成城市整体的风貌特色(见图1-13)。比如,现有很多建筑为隔热防水在屋顶上另行架设黑灰色的斜坡石棉瓦棚,上下质感、色泽、形态极不相称,甚为难看。对此何不引用地方民族风格的屋顶设计,统筹营造梅州的城市风貌呢?遗憾的是理论研究还无动于衷,有些专家大员还抱着“左”的大棒到处挥舞,令人不敢越雷池一步。
图1-13 梅州“世界客都”可借鉴客家民居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有的符号,它是城市的眼睛。透过这些符号可以探讨出一种历史、一种气息、一种风情,进而构成城市居民对城市的感知和记忆的基础。如何通过符号勾勒城市性格,创造美好生活?实际上与每一个生活其中的市民休戚相关。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提出,北京老城区乃“城市发展之源、文脉之源。每一方土地、每一方肌理,每一方天际轮廓线,都承载着北京城的生命与性格、历史与记忆、灿烂的文化景观和纯厚的文化神韵”。二环以内可统一整合为“中央行政区”,以此形成北京名城建筑风貌特色特区。
五 名城建筑风貌特色的实施机制
人们希望坚持城市主题风貌美学原则,尊重城市自身发展逻辑,突破城市本身的樊篱,使每座城市都成为遵守审美规则的典范,使每一座城市都保持审美情趣和审美逻辑,实现古典审美与现代审美的完美统一。
在实际操作中,可通过古典建筑的保护与利用,来实现新兴建筑的古典主义风格回归和城市整体风貌的统一。用城市主题文化风貌特色作为主干,辅以城市主题文化规划系统和风貌特色硬件系统,把城市整体的特色形制做渐进式的修改和调整,让城市的古典特色在保留古韵的基础上完成新的视觉功能,让城市的新建筑实现整体风貌的统一,才能真正让我们城市的每一座建筑都成为艺术品。
从学理上讲,影响建筑风貌的因素是自然因素、文化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按科学性来分析,这些因素应该与人民大众的“权利”——公共审美是一致的。但在中国,在这些明显的因素和目标后面,还有一个隐蔽的因素——权力:一个看不见的手在操纵。指挥这只手的是权力者个人(或扩大)的意志。如果两者协调一致,其结果会皆大欢喜;否则,往往取决于后者(“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成”的例子有广州上个世纪的骑楼建设,“败”的例子有北京古城某些建筑被毁。
未来的情况会怎样呢?我们希望各名城公众的审美情绪能得到充分的表达,科学、文明、历史、文化的东西得到足够的重视。公众的知情权、发言权、监督权、选择权、参与权基本得到保障,即名城不多的遗产、名城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都能得到应有的敬重!同时在运作中,也希望得到集权保障大多数人的意志得以实现。只要有一个科学民主的制度,官员怎么想、怎么做都行,事情也不会坏到哪里去。官员的决定必须能够使多数公民所接受。一个官员一言九鼎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