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第五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当代中国民间信仰的流变与趋势

——宗教体系外的浅信仰状态

王晓丽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

当代民间信仰,是一种特殊的信仰模式,在20世纪的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期,开始出现人数快速增长的态势。特别是旅游业在国内的兴起,许多传统的宗教活动地点成为旅游参观景点对民众开放,也促使了民间信仰人数的爆发式增长,民间信仰作为一种现代社会意识现象,其发展进入一个快车道,并呈现出一些新型的特点。比如,民间信仰的人数增长迅速,甚至比信仰宗教的人数增长得还快,尽管没有一个具体的统计,但是,全国各地呈现出的民间信仰的大众现象,就足以说明问题。如,据媒体第二天的追踪报道,仅2012年农历大年初一的一天时间里,去北京雍和宫敬香的香客和游客达6万人左右。从上午8点半开始排队进入雍和宫,到中午1点左右出来的4个多小时里,本人在人群中随机调查采访了32人。其中,承认自己信教的只有2人,承认自己是无神论者的有7人,其他的23人认为自己是信神不信教的。同时,人群中老年人和带孩子的人较少,多是中年人和青年人。在被采访的人中,北京市常住者占1/2,包括就读的高校学生和研究生,另外1/2是外地游客。采访对象中男女各半,没有外国人,有一个满族和两个瑶族,都是就读的学生。民间信仰不同于宗教信仰,也不同于民间宗教信仰,它表现出没有固定崇拜对象、没有规范祭祀仪式和信神不信教,甚至信神的理由可以表现为信奉善良、良心等人类道德品性外力化等特征。如果过去我们主要是划分为无神论与信奉宗教两类人群的话,当代民间信仰者则成为社会群体中的第三类具有显性信仰特征的人群。王晓丽:《民间信仰的庞杂与有序》, 《西北民族研究》2009年第4期。这类人群主要是从无神论者或年轻人中游离出来,在近30年里逐渐形成的一批新型的、存在于无神论与宗教信仰之外的特定人群。他们不信教,不属于宗教信仰人群,但他们也不是无神论者,不属于无神论人群。更重要的事实是,他们的信仰并不是在无神论与宗教信仰两者之间摇摆,而是不同于前两者信仰内容的独立的信仰人群,是现实存在的一种特殊信仰类型。他们在崇拜偶像上的多样性和祭祀行为上的自我主张,以及祭祀时间和祭祀地点的无禁忌、无约束,使他们具有信仰行为上一种别样的特征。

这类信仰形式的兴盛,把社会曾长期存在的非此即彼的信仰类型二分原则,即或信仰无神论,或信仰宗教的两种大的信仰分类,推进到信仰模式三元共生的分类状态,或者说,进入到当代社会信仰多元化的状态。这种状态的出现,是中国社会目前特有的社会意识发展现象,除了表明社会发展可以推动社会意识发展,并且社会意识能够以多种形式同时存在外,还证明了信仰是人类社会特有的需求之一。虽然这种需求是后天的,但它在社会发展的任何时期都会存在,只是在不同的时期表现的形式和内容各有不同,综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不难证明这一点。当然,这里不是说只有无神论和有神论的存在是合理的,而是强调,人类的意识活动是必然存在的,它伴随着人类的存在而存在,而信仰是人类的意识活动形式之一,人类的信仰需求与生存需求一样,是不能忽视和或缺的存在,不管你是否管理它、是否引导它,它都是存在的。而且,它的每一秒的存在都是活态的,都会以某种方式表达出来,无神论是一种表达方式,宗教信仰是一种表达方式,民间信仰同样也是一种表达方式。既然有这种需求的存在,满足这种需求和引导这种需求的方向,就是任何社会都不能放弃的责任。这提示人们,人类的思想意识不仅需要社会资源的滋养,还需要社会主流形态的引导,如果任由其发展,放任或者放松管理,缺少社会主旨的引导,就有可能出现悖于社会发展的逆动,成为不稳定因素。

剥离民间信仰与宗教、民间宗教的关系,了解和认识当代民间信仰的特征和发展趋势,以及它在整个社会意识中的位置和影响,也是了解国内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意识发展的曲线,了解在现代社会里,作为社会意识的资源,信仰和文化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影响人类的文明。宗教、民间文化、本土文化、外来文化,以及现代文化对人的影响,究竟发生着怎样的作用,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