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认同”及其力量
通常情况下,人们将英语单词“identity”对应翻译为中文的“认同”。但实际上,“identity”在英语语境中是一个多义词,相应的,在汉语语境中它亦有多种词义解释。如在名词意义上,“identity”有“身份”、“属性”之义,在动词意义上却为“认同”、“相同”、“同一”,以及“赞同”、“同意”等义。从词源上看,可在拉丁语“identitas”中发现其意为“相同的”、“同一的”词根“idem”,等等。据菲利普·格里森研究,“identity”一词出现于16世纪的英语语汇中,起初主要用于代数和逻辑学。自洛克时代始,“identity”进入哲学领域,与认识主体问题发生关联。20世纪50年代,随着人类知识体系迅速发展,亦因社会急剧变迁,认同与身份确认、归属等问题日益凸显在世人面前,“identity”先后进入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和历史学等学科范畴内,作为一个流行词语或概念工具被广泛应用。
但要注意的是,“identity”在多学科范畴中被广泛应用的情形恰说明其在作为概念时的不确定性。实际上,“identity”这一概念的多义性总是让人难以明确地理解它。塞缪尔·亨廷顿曾描述过这种困难,他说,“identity”这一概念“有多重意义”,导致人们无法用“许多通常的尺度来衡量”它,故难于对其以明确界定。然而,这一概念却又“无所不在”——不论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国家政治、社会、经济与文化范畴内,或者人文与社会科学的学术研究中,皆“不能不用”它。虽然亨廷顿并未明确“通常的尺度”所指为何,但我们还是大体能体会到他的意思,也就是关于“identity”这个“无所不在”的概念,一般意义上的理解并不足以充分而又准确地表达其意。是故,这里有必要对identity这一“意义模糊”且“莫测高深”概念之历史渊源、意域边界、解释对象和作用程度作一梳理和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