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研究关注的是个人发起型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模式,任务是通过探寻引发它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环境- 组织-人”——的互动关系,找出背后的逻辑和机制。本研究以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西部阳光”)为案例,分析它是如何在短短的几年内,从一个个人发起的草根组织通过组织发展的“三级跳”(挂靠、独立注册、正式化变革),成了一个具有一定影响力、正式化的基金会。西部阳光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外部环境和组织自身不断发展变化。本研究沿着“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发展”两条主线索展开研究工作。“组织外部环境”不仅包括直接影响西部阳光的一般社会环境、具体工作环境,还包括西部阳光目标群体的生存环境;“内部发展”是指西部阳光的发起和组织发展的“三级跳”过程。
本研究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运用组织生态、制度学派、资源依赖等理论视角考察“环境”“组织”和“人”三个变量。理论研究方面,本研究分析了大量的文献文本,目的是掌握研究对象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找到科学论证的依据,深入探索。经验研究方面,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包括文献资料分析、深度访谈等。
本书包括以下六章:第一章阐述了本研究的缘起与意义,并在总结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文献述评,同时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第二章介绍了西部阳光“起跳”之前的外部环境以及主要发起人和参与者的自身经历与西部阳光成立之间的联系,也对西部阳光组建之初的非正式运作特点和其与外部组织环境的互动进行了阐述,并提到了西部阳光“起跳”之前面临的困境。第三章介绍了西部阳光“一级跳”,即获得行政合法性的原因及过程,以及“一级跳”完成后西部阳光组织目标、结构、内部组织成员分工的变化,和“一级跳”之后西部阳光面临的新困境。第四章对西部阳光“二级跳”,即转变为基金会的原因和过程进行介绍,阐述了新的转变之后西部阳光组织目标、结构、组织成员分工的转变,同时也提出了西部阳光新的转变之后面临的困境。第五章对西部阳光的“三级跳”,即组织正式化变革进行了介绍,包括“三级跳”成功的原因及过程,以及“三级跳”后外部组织环境的变化,同时阐述了“三级跳”之后西部阳光组织目标、运作方式的“跳级”和西部阳光“三级跳”完成后面临的困境。第六章总结了本书的以下结论。
①西部阳光诞生并成长于中国社会转型的特定时期,整个过程都充分利用了政策资源——政策对西部农村教育的支持和对非营利组织发展的支持。
②西部阳光从个人发起的草根组织转变为独立注册的基金会,并转向正式化,其中有四个关键要素:社会合法性、行政合法性、超越自我的行动者、及时引入外部管理资源。
③本研究梳理并阐释了西部阳光从获得社会合法性到获得行政合法性的发展脉络和内在逻辑,作为一个案例,回答了一个组织在中国场域下如何获得合法性的问题。研究表明,社会合法性既是西部阳光获取资源的基础,又是其争取行政合法性的前提。
④组织外部环境的分类:机构的一般环境、具体工作环境和服务目标群体的生存环境。其中,服务目标群体的生存环境对于相应组织有重要作用。
在中国社会化大发展、社会改革深化的关键时期,中国本土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机遇可谓千载难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政策的完善,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非营利组织产生,如何使得中国的非营利组织健康发展,更多地参与社会服务,解决社会问题,是一个重大命题。西部阳光从草根非营利组织发展成为正式化的非公募基金会,它的成功经验或可借鉴,失误教训也或可吸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