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在非洲的合作与投资:以莫桑比克的热带草原发展项目为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七章 巴西热带草原(喜拉多)的农业模式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巴西就开始在广泛利用技术和资本,以及低廉的土地价格和有利的机械化条件下实践各种热带草原开发项目。很快,巴西热带草原地区就在国内农业生产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这些项目以巴西东部州米纳斯吉拉斯为辐射状逐渐向外扩散,迄今已经扩散到包括生物群落地带的其他州(Ribeiro, 2002)。其中,热带草原开发项目(Polocentro)和日本—巴西稀树草原开发合作项目(Prodecer)被看作本地区最重要的项目。

巴西农科院的成立同样重要。巴西农科院创办于1973年,其目标是依靠创造与传播技术来提高农业部门的生产率,增加出口盈余(Oliveira, 2000)。1975年,该公司设立大豆(Embrapa Soybeans)和稀树草原(Embrapa Cerrados)两个分公司,直接从事适应热带气候的种子开发工作,将其生产扩展到中西部、北部和东北部地区。

在增长极点观念的指导下,1975年设立热带草原农业开发项目,在具备较好基础设施和农业潜力的米纳斯吉拉斯(Minas Gerais)、戈亚斯(Goiás)、马托格罗索(Mato Grosso)和南马托格罗索(Mato Grosso do Sul)4个州选择了12个热带草原区。这12个区得到投资资金以改进基础设施,而希望在这些区域从事作物种植的农户可以参与条件极为优惠的补贴贷款项目,投资资金的25%用于农牧业研究、技术援助、仓储、交通运输和农村电气化。用这种方式,该项目在5年内将300万公顷的稀树草原区转化为农田、牧场和林区,对本地区生物群系的农业产生了巨大影响(Fleury, 2007)。

另外一个仅次于技术开发的重要因素就是农业贷款。政府部门的贷款都用来购买现代化的投入物资,增加了农业部门对投入物资生产的依赖。国家提供了激励和补贴,增加了对农工部门产品的需求。在这一时期,大农场被认为比小农场更适合现代化,因此获得了贷款优先的待遇(Oliveira, 2000)。

国家的行动使这些部门获益,地区的资本化也带来了土地和生产结构的变化,如某些农产品的专业化生产,重视粮食和集约化的畜禽生产,以及临时工人占主导地位的工作关系的变化。

尽管热带草原开发项目曾经决定将开发土地的60%用于作物种植,但土地的利用明显趋向于畜禽生产,作物多样化非常有限且集中于大豆生产。另外,尽管土地扩展规模很大,但劳动力并未相应增加。相反,劳动人数与耕种土地面积之间的比例还降低了。

从土地结构的角度来看,小农场数量减少,进而导致小农场主数量加速减少。大豆、咖啡和小麦等作物的引进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导致土地价格上涨。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这些项目的实施固化了项目地区土地和收入分配不均的结构性条件,并没有为占有农村土地和造成农民迁移等问题提供根本解决办法(Oliveira, 2000)。

1979年开始,热带草原开发项目开始走下坡路,有学者指出这与巴西和日本政府加速落实日本—巴西稀树草原开发合作项目(Prodecer)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