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供给侧改革: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的攻坚重点和主要举措——2016~2017中国经济年会综述之三
【摘要】
2016~2017年中国经济年会平行论坛一以“深化供给侧改革: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的攻坚重点和主要举措”为主题。与会专家认为,应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妥善化解钢铁等行业过剩产能,科学合理降低杠杆水平。
一 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国务院参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仇保兴认为,2016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方面部署比较多,共有五个方面。第一,找准问题。房地产主要问题是金融风险,要抑制投机行为。第二,明确定位。房地产定位在居住,房地产调控应服务于防控资产泡沫,而不是用房地产来稳增长或保增长,通过削减房地产泡沫来消除风险点。第三,提出原则。既要遏制房地产泡沫,又要防止大起大落。既要降低大城市房地产市场杠杆,又要关注三、四线城市的去库存。要以消除泡沫、防控资产价格风险为主线。第四,落实责任。要落实地方政府的主体责任。房地产市场分化严重,和地方政府的利益密切相关,房地产价格大起大落,成因非常复杂,解铃仍须系铃人,必须由地方政府落实主体责任。第五,出台办法。一是中央层面出台符合国情、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二是严格限制信贷流向投资投机性的购房;三是区别对待,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地方,要增加土地供给;四是特大城市要加快疏解部分城市功能,带动周边中小城市的发展;五是多渠道解决三、四线城市的库存问题。
联办财经研究院院长、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许善达认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房地产政策要符合中国国情。最大国情就是财政制度,越是上级政府集中的财政资源就越多,所以越大的城市越能够提供比较好的公共服务,商业环境也会更好,也越能聚集人口和企业资源。这与美国、欧洲公共服务相对均衡的国家有很大区别。我国公共服务水平远未实现均等化,房地产政策必须符合这个国情。
二 着力振兴实体经济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认为,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一大亮点是振兴实体经济。“三去一降一补”的着眼点、着力点最终是要拉长中国经济发展周期,使中国经济在中高端平台上持续更长时间,关键在于如何把实体经济做好。当今世界两种基本经济形态包括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目前,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严重问题就是虚拟经济严重脱离实体经济,中央非常重视“脱实向虚”问题,因此提出振兴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是本,对于中国经济健康发展、持续发展,如期实现“两个百年”目标至关重要。当前,实体经济面临严峻挑战。一是税负较高。根据世界银行和普华永道的研究报告,我国企业综合税负占其商业利润的68%,在全球190个经济体里排第12位。二是成本上升。劳动力、土地、水电气暖等成本均在上升。2015年,我国农民工平均月工资为3661元,非盟53个国家平均月工资为154美元,印度尼西亚平均月工资为100~150美元,而印度工资是我们的1/3。三是融资困难,企业债务高企。四是新旧实体经济形态在发生变化,旧的实体经济遭受新经济、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挑战。新的实体经济形态正在形成,实体经济再造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
面对这些挑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确要求,即“三减”。一是“减”税,降低综合税负。减税要整体设计,减轻总税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税负最轻的国家之一,以此振兴实体经济。二是“减”压。要降低中小企业的社会保障支出等费用,政府要承担,减轻中小企业压力。三是“减”债。对于生命周期处于上升趋势、有市场前景的企业,可通过挂账停息、注入资本等减轻企业债务负担,让企业活起来。支持实体经济要采取新思路、新举措、新政策,要设计好整体政策框架,创造支持实体经济的氛围。
三 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与展望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迟京东认为,2016年总体上经济形势好于预期,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取得了比较大的进展,为全行业实现脱困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外部环境。
一是钢铁行业生产经营状况普遍好转。2016年1~11月,粗钢产量恢复性增长,全国粗钢产量7.48亿吨,同比增长1.1%。出口钢材1亿吨,同比下降1%;进口钢材1200万吨,同比增长3.6%。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生产成本增加。钢铁行业投资下降。国内粗钢消费总体稳定,2016年1~11月,我国粗钢、角钢消费6.45亿吨,同比增长1.5%,有所恢复。
二是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取得积极进展与效果。钢铁、煤炭行业是化解过剩产能的重点行业,2016年的目标任务提前超额完成。钢铁行业状况明显好转,钢铁价格指数提高至103.4点,比最低时的54点提高将近50个点。钢铁行业实现总体扭亏为盈。2016年1~10月,钢铁行业实现利润286.66亿元,由2015年的全行业亏损变为全行业盈利。钢铁行业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加大淘汰落后力度、清理违规违法项目和联合执法等三个专项活动,对理顺钢铁行业生产经营秩序,规范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钢铁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加快,宝钢、武钢实施联合重组,成立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为钢材行业兼并重组开创新局面。
三是2017年我国经济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发展态势,钢铁需求也会随之保持平稳。钢材消费与2016年有望持平,供大于求的矛盾仍未根本性解决。保持钢铁行业平稳运行,避免大起大落,是钢铁行业的关键。淘汰落后产能是有利于钢铁行业有序、发展规范经营的重要问题,是实现钢铁行业由大到强转变的重大举措。要遏制无序新增钢铁产能。2017年将是化解过剩产能的攻坚年。钢材价格上涨,企业效益好转,原本无利可图的钢铁产能又有了生机,落后产能也在死灰复燃。同时,化解产能仍有很多困难需要解决,比如人员安置、债务处置。钢铁行业去杠杆、降成本的任务仍然艰巨。钢铁产业面临结构调整的关键转折期。
四 “去杠杆”的难点与重点
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宗良认为,去杠杆是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关键环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一要控制总的杠杆水平;二要降低企业杠杆,用市场化、法制化债转股等多种方式解决;三要加大加快主权融资和规范地方政府债务。
第一,“去杠杆”是化解金融风险和振兴实体经济的重要保障。纵向比较看,我国债务比例逐年攀升,我国债务占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比例从150%上升到270%花了10年时间,美国花了30年。横向比较看,我国债务水平比日本低,但比美国、德国要高。从债务结构上看,企业债务要远高于美国、德国等国。杠杆高企已成为企业良性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要障碍。我国企业债务规模约100万亿元,每年还款4万亿~5万亿元,每年新增贷款约10万亿元,也就是一半的新增贷款要用于还款,制约了企业长远良性发展。
第二,“去杠杆”的难点和障碍。一是去杠杆涉及多方利益,关系复杂。比如地方政府杠杆比例大幅降低,势必加大对土地收入的依赖,将促使房地产市场火爆,加剧“脱实向虚”,挤占实体经济资金。二是外部环境不利。国际经济复苏缓慢,国内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去杠杆应科学合理,否则可能加剧经济下行。三是内在激励约束机制不足。即公司治理机制的内部约束力差,助长道德风险。应完善市场化和法治化的处理方式。
第三,“去杠杆”的几个重点。一是采取包括债转股、债务重组等多种方式实现企业去杠杆。如中钢的600多亿元债务的降杠杆方案,有一部分债继续留下来,有一部分是可转债,在未来适当时候转成股;还有一部分债转股,根据不同的债务情况采取灵活处理方式,为企业长远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良好条件。二是去杠杆要与转杠杆有机结合。我国企业的杠杆高,但政府和个人的杠杆低,可考虑在控制杠杆总体水平的前提下,适当增加政府和个人的杠杆。短期控制债务水平,长期稳步推动杠杆率的持续下降。三是努力创造良好环境。四是加强股权融资,发展股权资本市场,完善企业治理机制和经营机制。
(信息部 王成仁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