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马敏
博览会史在中国近代史众多研究领域中,属于“小众”领域,但此“小众”实际却不“小”,它蕴含了丰富的学术内涵,透过博览会史,可以研究近代史中的诸多“大问题”,比如全球化问题、民族国家问题、大众文化问题、人类共识问题、民族主义问题,等等。振强这本在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撰成的专著,主旨即是从民族主义视角思考博览会史,同时又通过博览会史研究近代民族主义以及中国建设近代民族国家的历程,取以“小”窥“大”、见微知著的研究路子。
民族主义是一个老生常谈但又难以谈清楚的话题。迄今,有关民族主义的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众说纷纭,要在前人基础上写出新意实属不易,本书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首先,把长时段和连贯性结合起来。民族主义在近代中国一直存在,影响近代中国至深且远,一部中国近代史,在很大程度上是一部民族主义运动史,因而,要全面认知近代民族主义,须从长时段予以探讨。同时,民族主义在近代中国又并非作为孤立的“史实”存在,而是蕴含在诸多史实之中。显然,研究民族主义,如何选择承载民族主义的“史实”,至关重要。近代博览会事业,虽然是由若干博览会的个案组成,但从晚清到民国,这些个案基本是连贯的,有着共同意旨,其蕴含的民族主义也具有历史连贯性、系统性。因此,以近代博览会事业为载体,对民族主义进行长时段考察,不会给人以通过零碎的、不连贯的史实,将历史剪贴成民族主义之嫌。
其次,把个案研究和整体研究结合起来。研究民族主义时,既要开展整体研究,以全面把握民族主义的整体状况,又要开展个案研究,以明晰民族主义具体运行情况。本书兼顾了二者,既详细研究了1910年南洋劝业会、1915年中国参加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1929年西湖博览会等个案,又综合分析了晚清参加博览会、民国举办博览会的整体情况,同时加强了比较分析,从而更能揭示从晚清到民国时期民族主义在博览会事业中是如何呈现和如何逐步演进的,尤其是在不同历史阶段所具有的不同的历史特征。
再次,把社会观念研究与社会活动研究结合起来。民族主义并非单纯思想意义上的“主义”、“思潮”,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观念与社会活动的综合体,它既是人们表达情感情绪的方式,也是社会集体叙事的行为方式。研究民族主义,一要注重其社会性、实践性,更多关注社会大众而不只是少数精英人物的言行,如此方可观测到民族主义在社会中的实际运行状况及发展程度;二要注重“言行一致”,既要从言论、舆情分析人们是如何表达民族主义的,又要分析诸多社会活动与社会行为是如何践行民族主义的,只有把二者相结合,才能全面揭示民族主义的内涵及其整体状况。近代中国开展博览会事业时,既有大量的博览会活动,这些活动有着明确的目标、意旨,蕴含了丰富的社会观念,同时又有大量的围绕着博览会及博览会活动的社会言论,这些言论也同样蕴含了丰富的社会思想观念。本书把这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既分析了围绕博览会的相关言论和社会舆情,又分析了各种博览会活动中实际呈现出来的思想、观念和主张(如博览会中关于“国”之观念的诸多说法及其分类),从而在虚实结合中全面揭示了近代博览会事业所体现的民族主义观念的特征及意义。
最后,将西方话语与中国实情结合起来。民族主义是西方话语,但从民族主义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一定要以“中国”为本位,从“中国实情”出发。研究中国近代民族主义,重点是要弄清楚在中国近代语境下民族主义的真实含义,包括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民族主义,其动因为何,有何内涵和特征,等等,而不是简单套用西方民族主义话语体系去强制性阐释中国的史实。本书的特点之一,便是在借鉴西方民族主义话语的同时,又据之于近代中国博览会事业的“实情”,入情入理地探讨了其所蕴含的民族主义内涵,较系统地归纳出了一种主要限于经济层面的“内向型”、“追赶型”、“开放型”的理性民族主义,得出了一些新的认知。
不过,本书亦有些不足和有待继续深入探讨的地方。比如:一是史料收集虽然已较为丰富,但就整个博览会史而言,还有所欠缺,尤其是外文资料、地方史料和行业团体史料的收集仍然不足;二是在透过博览会研究民族主义时,对民族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把握和论述,还略显薄弱;三是如何从“中国”、“东亚”、“世界”这三种视角,立体、全面地审视近代博览会事业及其中所呈现的民族主义,如何处理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的关系,等等,似还需提供更为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期待作者在博览会史研究中不断有更新的成果问世!是为序。
丁酉年初夏于南湖淡泊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