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社会心态研究的范式
经历了30年的探索,社会心态研究虽然还远未成熟,存在许多空白的领域有待填补,现有研究也存在许多问题,但社会心态研究作为一种研究范式已经初步确立。这种研究范式包括社会心态研究的定位、社会心态研究的理论基础、社会心态的结构和形成机制。
(一)社会心态研究的定位
社会心态研究是一种关注社会转型和社会变迁的研究范式。由上文对社会心态研究历史的回溯可知,社会心态研究产生的背景是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在社会心态研究30年的历程中,社会转型和社会变迁下人们的心态特点与变化始终是研究的核心,这也成为社会心态研究的定位,换言之,社会心态研究是中国社会心理学的一种研究范式,这种研究范式关注中国社会转型和社会变迁背景下人们的心态特点与变化。笔者(王俊秀,2014a)曾批评中国社会心理学缺乏对社会转型的研究,认为在一定意义上,社会心态研究范式的出现是对传统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批判,是对传统社会心理学研究边界的扩展,因为社会心态不仅包括一个时期相对静态的社会心理特点,而且包括在历史长时段中社会心理的演变;社会心态不仅是社会转型的反映,而且是影响社会转型的力量。周晓虹(2014)通过将以法国大革命为代表的“群氓时代”“群体”如何推动社会转型,与美国移民社会个人主义文化背景下“个体”如何推动社会转型进行对比,来分析为什么以美国为代表的主流社会心理学缺乏对“社会心态”的研究。周晓红认为,近几年,中国社会心理学领域有许多人开始意识到社会转型既是对中国社会心理学的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良机。
社会心态研究是一种宏观的研究。因为关注社会转型和社会变迁的社会心态研究必然是一种宏观的研究,这样才可能对社会转型和社会变迁有整体的把握。周晓虹(2014)在综述几篇主要的与社会心态概念和理论有关的文章后认为,将宏观性和动态性界定为社会心态的基本特征恰如其分。王俊秀(2014a)对比了社会心理学分析水平和社会学的分析水平,认为社会心态要关注从个体、群体、社会层面到国家层面完整的社会转型和社会变迁过程,研究其中的社会心态、社会结构和文化的相互影响,因此,社会心态研究的分析水平处于中观水平与宏观水平之间。具体而言,社会心态研究要在社会学的宏观结构和社会心理学的微观个体之间寻找内在的关联,即一个时期社会心理特点的全貌与不同时期社会心理的特点和变化。
(二)社会心态研究的理论基础
社会心态研究不应该只是进行一些类似态度的调查,而应该有其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研究方法。社会心态研究作为一种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其理论基础也应该来自多方面。笔者(王俊秀,2014b)分析了社会心理学、社会学和历史学中个体与社会的不同视角,认为社会心理学发展历程中一些宏观的研究是社会心态研究可以继承和使用的理论资源之一。此外,心态史学、社会学也是社会心态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
社会心态研究的理论基础可以分为经典理论和现代理论,经典理论来自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的大家。杨宜音(2006)考察了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关于“个体中的群体”的思想。她发现,欧洲社会心理学家秉承了涂尔干、塔尔德、勒庞、列维·布留尔、冯特等学者的传统,让社会心理学始终具有社会的性质,这是社会心态研究重要的理论资源。刘力(2006)认为,社会心态的理论基础可以追溯到法国哲学家孔德。他认为,孔德的“人既是所在社会的产物又是这一社会的创造者”的观点提出了社会心理学的中心议题和两难问题:个体如何既是社会的成因,又是社会的结果?孔德之后,塔特(Tarde)提出“社会就是模仿”的命题,认为所有的社会现象都源于发明和模仿,发明是在个人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产生的,模仿是发明的现实化途径。他认为塔特的发明实质上是社会心态的缘起,他的模仿实质上是社会心态的传播与扩散(刘力,2006)。刘力(2006)进一步认为,勒庞(LeBon)发展了塔特的模仿律。在对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社会心态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勒庞指出,个体聚合成的群体具有完全不同于组成它的个体特征。刘力(2006)还认为涂尔干的“集体表征”涉及信念、宗教、风俗、时尚、道德、语言和科学等,蕴含着社会心态;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是一部关于社会心态的重要理论著作;冯特学术生涯后半期的社会心理学也是社会心态研究的学理基础。成伯清(2016)也指出,德国的民族心理学和法国的群众心理学都强调社会群体共有的心理现象——不同社会层面或整个社会的心理,前者成为“民族精神”这一文化性概念。除冯特、塔特、勒庞等学者外,马广海(2008)指出,施坦达尔、拉扎鲁斯的“民族精神”强调的是一个民族的所有个体都在各自的身体和灵魂上留下了特殊的民族本性的痕迹,表现为个体身上相同的爱好、倾向、素质和精神属性。周晓虹(2014)认为,欧洲学者中不仅涂尔干、列维-布留尔等法国社会学年鉴学派关注社会心态,德国社会学家卡尔·曼海姆的“乌托邦心态”、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等关注的也都是集体心理。成伯清(2016)认为社会心态一直是经典社会理论的重要主题,包括马克思的异化或阶级意识、韦伯的资本主义精神、涂尔干的集体意识。
除了经典的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理论外,当代理论中比较重要的理论资源还包括来自欧洲的社会表征理论、社会认同理论和共享现实理论(吴莹、杨宜音,2013,)等。尽管这些理论在分析层面上不一定能够达到社会心态研究所希望的宏观层面,但这些理论对于理解和解释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及社会心态的形成机制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关注群体的社会心理学传统经过行为主义和认知思潮的冲击与改造后,衍生出社会认同理论等,这些理论基于人际互动的视角从不同侧面揭示了社会心态形成的相关机制,但并未触及社会心态形成的宏大社会结构背景(成伯清,2016)。成伯清(2016)认为,在现代社会学中,社会心态成为社会分层、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等“核心范畴”之外的“剩余范畴”或“附带现象”,但随着情感社会学的发展,社会心态再次成为社会学的关键课题。特纳等的情感社会学、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等成为社会心态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社会情绪与情感研究的重要理论支撑(王俊秀,2014b)。
(三)社会心态的结构和形成机制
社会心态的结构和形成机制是社会心态研究最为核心的内容,讨论的是社会心态中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和相互建构与影响的问题。社会心态的结构和形成机制二者是难以分割的,是社会心态的不同面向。
关于社会心态的基本构成,马广海(2008)认为应该包含社会情绪、社会认知、社会价值观和社会行为意向四个方面;成伯清(2016)认为意义和情感是社会心态的两个关键维度;杨宜音(2006)认为社会心态是由社会情绪基调、社会共识和社会价值观构成的。王俊秀(2014a,2014b)把社会心态的结构分为超稳定的社会心态、稳定的社会心态、阶段性社会心态和变动性社会心态四个层次,具体分为社会需要、社会认知、社会情绪、社会价值和社会行为五个方面。杨宜音(2006)从“群体中的个体”视角来分析社会心态的结构,而从“个体中的群体”的视角来分析社会心态的机制,从个体与社会相互建构的视角来讨论社会心态的结构和形成机制。此外,杨宜音(2012)还提出了个体与社会互构形成社会心态机制的向上模型、向下模型和互动模型。吴莹、杨宜音(2013)根据共享现实理论、主体间共识理论和社会表征理论进一步分别探讨了他人态度被个人“社会心态”建构的影响、个体眼中他人的观念对个人价值观与社群认同的影响,以及不同社群因其不同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对同一理论或观念的表征的差异。王俊秀(2014a)根据社会心态的五个构成要素,分别从微观、中观和宏观层面分析了社会心态的形成机制,强调了社会表征和社会情绪、情感在宏观层面对社会心态形成的作用。周晓虹(2014)用社会表征理论、社会认同理论、社会比较理论等来解释社会心态的形成机制。高文珺(2016)指出Morris等人提出的规范学(normology)概念将不同领域的社会规范结构整合在一个模型中,并分析了规范如何传递及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以此来理解文化动态性,对于理解社会心态机制具有参考价值。
社会心态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心理事实,社会心态的结构和形成机制必然是复杂的,因此,对社会心态结构和形成机制的分析在一定意义上是一种操作化的策略,社会心态结构内容的选取具有很大的主观性,社会心态的形成机制还有待今后进行长期的研究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