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社会心态研究的走向
中国社会心态研究走过了30年,这一时期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转型、社会转型必然带来个体心理和社会心态的变化,也就是存在一个心理转型的过程。社会科学研究者和社会管理者对于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社会心态研究经历了自发阶段和激励阶段,前20年基本处于自发阶段,是从不同学科出发共同关注社会心态这一主题;而接下来的10年则有社会问题激发和社会政策激励的作用。在中国社会转型的不同时期,通过经济建设、法制建设和社会建设等手段的推动,社会快速发展。但近10年左右,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不断显现,许多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表现出社会心理特征。因此,政府管理部门开始关注社会心态,提出社会心态干预的要求。这一要求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心态研究,但这一时期的社会心态研究还是以对社会心态特点的调查、分析和理解为主,还很少能回应政府管理部门对于社会心态进行引导和干预的要求。经过10年的准备,未来的社会心态研究将开始转向,也就是在理论探索、现象描述的基础上开始进入实践,直接参与社会治理,未来的社会心态理论和实践将直接成为社会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社会心态与社会治理
近年来,心理学,特别是社会心理学开始关注社会现实和社会问题。辛自强(2017)提出,心理学必须在方法论层面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变革,研究理念要突出应用导向,提高改变现实的能力,要回应国家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承担起理解、改善现实的使命。王芳等(2012)提出对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重大社会现实问题进行研究是中国社会心理学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也是中国社会心理学家的历史使命,社会心理学必须关注当代社会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的现实问题。杨玉芳、郭永玉(2017)考察了国外心理学关于社会价值的观点,发现心理学的研究更多的是针对一些微小的社会问题给出一套完整的答案,而很少针对一个宏大的社会问题给出不甚完善但却可能很有前景的参考性建议,关注后者才应该是心理学未来重要的创新性思路。他们提出社会治理离不开心理学,心理学在与社会治理相关的多元主体、协商民主、消解矛盾和精细治理等方面可以发挥作用,心理学要为社会治理服务。王俊秀(2015a)提出社会心理建设是创新社会治理的基础,未来社会心态研究应该有“从社会心态培育到社会心理建设”的转向,并系统阐释了孙中山的“心理建设”思想,提出通过“社会心理建设”解决社会治理中的心理学问题,通过社会心理建设来推动社会治理,把社会心理建设作为社会治理的心理学路径(王俊秀,2015b)。
国内心理学界直接研究和讨论社会治理的文章并不多,从现有文献来看,心理学与社会治理相关的研究基本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研究内容可以归属于社会治理范畴,如公平感的研究,它有助于人们理解关于公平的心理学规律,可以为社会治理所用,但这类研究本身并不一定是以社会治理为目标设计的。另一类是关于社会治理本身的研究。这类研究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对某个人群或某个心理特点的单一研究,如关于农民工歧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等的研究,研究的问题属于从心理学角度切入社会治理中遇到的社会问题;另一种是关于社会治理的综合研究,这类研究不是仅关注一个问题,而是采取宏观的研究策略,综合研究社会治理本身核心的心理问题,社会心态研究属于这类研究。换句话说,以往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或多或少是与社会治理相关的研究——尽管相关程度不同,未来社会心态研究不仅要研究与社会治理相关的社会问题和现实,而且更重要的是研究社会治理本身,社会心态研究应该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支撑。
(二)社会心态与社会发展
我们把社会心态研究定位为转型社会的社会心理学研究,这是从研究的问题视角出发的。韦伯认为资本主义产生的根源是新兴企业家和新型工人具有的特殊心态——一种“资本主义精神”;涂尔干强调社会道德对于社会秩序的影响,强调社会就是一个“道德共同体”;英克尔斯(Alex Inkeles)认为现代化的转型首先是“人的现代化”;麦克莱兰(David McLelland)认为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是人们的“成就需求”;哈根(Everett Hagen)认为社会的发展需要“创新性人格”(王俊秀,2016)……这些理论都说明,社会心态一直是社会转型、社会变迁和社会发展的推动因素。社会转型是许多学科共同关注的主题,以往的社会心理学在这个主题上是缺位的,未来的社会心理学,特别是社会心态研究将聚焦这一问题,但仅做到这一点是不够的。社会心态研究应该具有独特的学科性,不同于传统社会心理学也不同于传统社会学,但又是脱胎于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成为一个新的学科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在这种意义上,社会心态的实践路径应该是迈向一种发展的社会心理学。但主流的社会心理学一直缺乏一个发展的维度,笔者指出,以往的社会心理学至多把社会的发展看作影响个人、群体的背景变量,心理学的时间维度并没有超越发展心理学中的生理时间,缺乏对社会时间的理解和研究,很少去关注社会变迁、社会转型与人们心理之间的内在联系。当前的社会心态研究需要被置于社会时间之中,只有把社会时间维度引入,才可以帮助社会心态研究理解社会转型和社会变迁。社会心态研究应该着眼于人类社会的未来,不满足于被动地描述、分析社会的转型对社会心态的影响,更要关注社会转型和社会变迁的走向,思考如何使社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引导社会形成积极的共享价值观念,促进社会共识的达成,使得社会心态越来越健康、社会越来越健全。
参考文献
陈光平,1988,《社会变革对人们心理影响及其调节》,《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第12期。
陈午晴,2006,《汇合与融合:社会心态的两种个体超越方式》,《社会心理研究》第1期。
成伯清,2016,《心态秩序危机与结构正义:一种社会学的探索》,《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第11期。
程家明,1991a,《社会心态的变化和调节》,《江汉论坛》第2期。
——,1991b,《关于社会心态研究的几个问题》,《江淮论坛》第6期。
——,1993,《社会心态的探究及其意义》,《江西社会科学》第1期。
丁水木,1996,《社会心态研究的理论意义及其启示》,《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第1期。
冯伯麟,1995,《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心态研究》,《社会学研究》第2期。
高文珺,2016,《社会心态研究综述与研究展望》,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编《中国社会学年鉴(2011~2014)》,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古江,1986,《试论改革与社会心理环境》,《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
郭亚帆,2003,《内蒙古城乡居民基本社会心态调查与分析》,《统计与信息论坛》第3期。
何云峰、李静、冯显诚,2003,《中国人的心态历程》,北京:科学出版社。
胡红生,2001,《试论社会心态调控的基本目标及其实现途径》,《甘肃理论学刊》第1期。
揭扬,1997,《转型期的社会心态问题及其有效疏导》,《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第5期。
金梅、张士敏,1988,《长篇小说〈十字架〉对社会心态的解剖》,《文学自由谈》第6期。
景怀斌,1989,《从依赖集体主义到关系自私主义——十年来中国社会心态变异探析》,《社会科学家》第5期。
李布,2000,《对转型期社会心态问题的探讨》,《桂海论丛》第1期。
李静、何云峰、冯显诚,2003,《论社会心态的本质、表现形式及其作用》,《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李培超,1995,《社会转型与道德冲突》,《长沙水电师院社会科学学报》第1期。
李莹,2001,《天津市青年社会心态的调查与分析》,《当代青年研究》第2期。
李颍伯、王燕美,2001,《北京人的社会心态与首都经济》,《北京联合大学学报》第1期。
林平,1988,《国内近年鲁迅研究的社会心态》,《南方文坛》第6期。
刘力,2006,《社会形态与社会心态——评杨宜音的〈个体与宏观社会建构的心理联系:社会心态概念的界定〉》,《社会心理研究》第1期。
刘霁雯,2005,《当前我国农民的社会心态初探》,《武汉科技学院学报》第6期。
刘燕,2004,《转型时期社会心态的主要趋势及调适目标》,《求索》第6期。
刘扬,2002,《转型时期的社会心态与价值观调节》,《江西社会科学》第6期。
龙宣萍,2000,《论研究社会心态问题的意义与方法》,《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马广海,2008,《论社会心态:概念辨析及其操作化》,《社会科学》第10期。
马守良,1996,《大转折时期的社会心态》,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泉水,1994,《转型时期的社会心态变化》,《社会》第1期。
任德军,1999,《转型期国民文化心态的嬗变》,《中国国情国力》第4期。
邵道生,1995,《转型社会国民心态探析》,《哲学动态》第1期。
“社会心态研究”课题组,1994,《转型时期的上海市民社会心态调查和对策研究》,《社会学研究》第3期。
王芳、刘力、许燕、蒋奖、孙晓敏,2012,《聚焦重大社会现实问题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国科学院院刊》第S1期。
王奋宇、李路路,1993,《当代中国制度化结构体系下的社会心理特征》,《社会学研究》第1期。
王俊秀,2008,《社会心态研究综述》,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编《中国社会学年鉴(2003~2006)》,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3,《社会心态的结构和指标体系》,《社会科学战线》第2期。
——,2014a,《社会心态:转型社会的社会心理研究》,《社会学研究》第1期。
——,2014b,《社会心态理论:一种宏观社会心理学范式》,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5a,《社会心理建设是创新社会治理的基础》,《光明日报》2015年9月7日第11版。
——,2015b,《从社会心态培育到社会心理建设》,《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2015c,《推动社会心理建设,化解风险和不确定性》,载王俊秀、杨宜音主编《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5)》,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6,《社会时间、社会发展与社会心态——迈向一种发展的社会心理学》,《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第11期。
王晓丹,2002,《中国知识分子社会心态嬗变对近代思潮的影响》,《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
吴莹、杨宜音,2013,《社会心态形成过程中社会与个人的“互构性”——社会心理学中“共识”理论对社会心态研究的启示》,《社会科学战线》第2期。
辛自强,2017,《改变现实的心理学:必要的方法论变革》,《心理技术与应用》第4期。
徐璐,2003,《论社会转型时期执法者心态变迁及其对执法活动的影响》,《政法论丛》第5期。
杨宜音,2006,《个体与宏观社会的心理关系:社会心态概念的界定》,《社会心理研究》第1期(后修改发表于《社会学研究》第4期)。
——,2012,《社会心态形成的心理机制及效应》,《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
杨宜音、王俊秀,2015,《“十三五”时期社会心态与舆论引导研究》,载李培林、蔡昉主编《2020:走向全面小康社会——“十三五”规划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杨宜音、王俊秀等,2013,《当代中国社会心态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杨玉芳、郭永玉,2017,《心理学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中国科学院院刊》第2期。
姚维,2004,《新疆少数民族女性社会心态调查研究》,《新疆社会科学》第3期。
叶小文,1989,《变革社会中的社会心理:转换、失调与调适》,《中国社会科学》第5期。
乐正,1988a,《清末上海通商与社会心态变异》,《文史哲》第6期。
——,1988b,《认知空间的扩展与近代心态的演变——晚清同光之际上海人社会心态发展的若干考察》,《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第3期。
张二芳,1996,《社会心态的研究及其意义》,《理论探索》第1期。
——,2000,《倡导健康的社会心态 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第2期。
郑仓元,1996,《转型时期社会心态变化的主要趋势》,《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第3期。
郑玲、李英,2002,《从一次社会调查看当今贵阳市民的某些社会心态》,《贵阳金筑大学学报》第2期。
周晓虹,2014,《转型时代的社会心态与中国体验——兼与〈社会心态:转型社会的社会心理研究〉一文商榷》,《社会学研究》第4期。
朱志萍,2000,《首届“社会转型与社会心态”学术研讨会综述》,《哲学动态》第5期。
左方,1987,《收入差距和社会心态》,《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