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对象
一 研究缘起
人类生活离不开交际,交际离不开语言,交际的基本单位是语篇,语篇具有交流性、对话性和互动性。任何语篇都是互文语篇,任何言语行为都是修辞行为,互文语篇行为是言语行为,也是修辞行为。互文是语篇的生成和理解的基础。互文行为是一种现实的表现,由具体的主体来完成,即由作者生产语篇,又由读者通过对语篇的阅读并产生反应来实施一定的行为,甚至成为现实事件。互文行为涉及的要素:作者(说者)、读者(听者)、写什么(说什么)、如何写(如何说)、效果如何等。互文是在一定的语境中完成的,这个语境也同样影响互文交际有效性。语境由普遍的、符合规律的规则(构成性规则和策略性规则)构成。人们在规则中根据具体语境选用策略性规则(选择性规则)进行生产、生活和交际。
在学术语篇中,任何文本的话语都是对已有研究的讨论在先,后来者通过对其赞同、延伸、附加、批评、反对、否定、讨论、发展等方式取得文本的话语权。也就是说,任何语篇都是互文语篇,都是在其他语篇基础上的复制、模仿、改造、延伸、深化、发展。
互文是一种效果,是对其他文本的应答,主要体现在作者对其他文本的立场、态度和评价。这种效果集中体现了意识形态的作用,体现了对读者世界观的影响,体现了文本的意图的实现。注释副文本、参考文献副文本与新闻类学术语篇互文性的研究力图证明:通过副文性的系统性、层级性、联系性揭示副文本的互文层级体系、互文关系网络、语篇建构功能、修辞结构和修辞功能,并为读者提供一种从边缘到中心的阐述路线的可能。
学术交际中,学术论文是最基本的交际语篇。学术语篇是互文语篇,互文性是学术语篇的基本特性之一。学术论文建构的过程是作者在学术语境中充分利用互文手段,运用学术群体中能够清晰辨识、理解、认同、接受的语言,客观地、科学地叙述以实现自己的意图(包括修正、发展学术规约)的过程。
学术语篇是一个系统,其中注释、参考文献是学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释、参考文献对正文的生成和理解产生重要的影响。注释、参考文献与学术语篇的互文性研究有助于揭示这些问题。
注释、参考文献与正文具有在场、共存、记忆的关系。在场是指被采纳进入文本中的陈述。在学术论文中,在场是指具体文本的陈述,包括标题、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和各种符号等。共存是指来自不同话语结构之陈述并与话语结构联系在一起,包括线性和非线性的话语结构,如学术论文中的文本与互文本(进入文本的注释、参考文献)。这为文本内和文本间的分析提供了一种思路。在学术论文中,注释、参考文献是共存的文本。记忆是一些不再引起争议或不再被接受的陈述,“是对那些由于以前曾被提出而存在下来的极其分散和命题的分类方法,或者是重新分配、已经相互联系在一起但被重新组合在一个新系统的总体中的陈述方法的特征化”。在学术论文中,参考文献是记忆的文本。
互文是根据言说或写作目的和话语秩序被引入的,陈述的方向是把它纳入到学术群体认可的话语体系中,即把一个原始的文本从其生成的语境中剥离出来再引入到目标话语秩序或主流语调(文本)中,成为身份、形象、认同的旁证。这里,话语在场已经通过文本对其他文本的互文,而走向话语共存。
互文是作者、读者、文本、世界之间的互动,由此,意义就产生并被理解,也就是说,互文是从一个意指系统过渡到另一个意指系统的中介。
学术论文是个整体,这个整体生成不同的成分,这些成分处在不同的层次,这些成分又是一个个小整体,小整体依赖整体,又具有自己的整体功能;整体决定小整体,整体通过小整体来表现自我,小整体促成整体的生成。各个小整体相互依存,又可以进一步分化。小整体相加之和并不等于整体,整体与小整体之间以及小整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小整体通过整合拥有新的功能,体现整体的意义、特征,即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互文性理论具有互动性、动态性、多元性的特征。“多元”的“元”是“因素”、“层次”、“系统”和“维度”之意思。“多元”是指“多因素”、“多层次”、“多系统”和“多维度”,或“跨因素”、“跨层次”、“跨系统”、“跨维度”,是指“多角度”、“多视界”、“多方法”。“多元性”一是指事物整体与事物构成的因素之间的多元,即多因素、多层次;二是指事物与诸因素或诸因素之间的多元互动,互相作用、相互关联;三是指事物与事物、世界之间的多元互动,互相作用、相互关联。
互文关系是多元交互关系,互文性理论与其他理论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它们共同解释语言现象或文本现象,以揭示语言现象的规律。
二 研究对象
根据法国学者热奈特的界定,文本的跨文性包括互文性、副文性、元文性、承文性、广义文本性。论题研究注释、参考文献与新闻类学术语篇的互文性。主要是注释副文本、参考文献副文本与正文的互文关系,注释、参考文献之间的互文关系,注释、参考文献与学术语篇其他成分的互文关系。
本书的互文性研究主要突出语篇系统下的副文性,研究注释副文本、参考文献副文本与学术语篇互涉产生的副文性特征、关系类型、关系层级,以及副文本的语篇建构功能和修辞功能。
本书借鉴了互文语篇理论、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言语行为理论、叙事学理论等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