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与中国当代城市小说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对小说创作及其理论研究的再思考

自小说诞生以来,我们对小说创作的研究就一直没有间断过。既取得了小说创作研究的巨大成果,又形成了创作界与理论界之间的良好互动关系。但是必须承认,我们的研究还是存在一些局限和缺憾的。比如,对小说创作的把握多局限于一种创作现象出现后的思考,虽然这种思考能给我们提供点上的深入开掘,却缺少客观上的整体把握。事实上,一种创作现象与另一种创作现象之间、一个作家与另一作家之间,甚至于一个作家的前期和后期创作之间必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的嬗变必然有复杂深刻的内在与外在原因,并呈现出既矛盾又统一的运动轨迹。对这一点的探讨,无疑是小说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其次,在对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小说创作转型进行思考时,评论界较多地注意到西方现代小说理论和技巧(如法国新小说派、拉美魔幻现实主义、西方后现代思潮等)对中国小说创作的影响,以及中国作家对西方小说理论的借鉴和依赖,并据此断定,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当代文学的第二次转型,甚至出现了所谓的第三次转型——“世纪之交文化转型期”的说法。张光芒:《论中国当代文学的“第三次转型”》, 《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5期。当然,强调西方小说理论的影响确实有其重要意义,因为就80年代中期以来小说创作的实际情况来看,以后现代主义、消费主义文化和大众文化为主导的话语背景的形成,既构成了中国当代作家的理论框架,又构成了对“新时期”小说话语的超越。传统小说观念受到巨大冲击,对赋予“虚构”以神圣地位的“先锋小说”和“新历史小说”等创作现象,动摇了“现实主义”的经典地位,小说创作出现了明显的断层现象。这些新动向都表明,当代作家的生存方式、写作姿态、价值选择、审美旨趣等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同时,我们又不能不看到,无论就历史的视角还是逻辑的视角而言,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小说创作毕竟还存在诸多对80年代小说美学规范的继承与延续,这不仅因为“新时期”一些重要作家进入90年代以后仍然保持了旺盛的创作活力,更重要的是,这些作家的作品依然在小说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如王蒙、贾平凹、王安忆、莫言、余华、苏童、刘恒、刘震云、张抗抗等,在90年代都有不错的作品发表,而这些作品也是他们对80年代写作的一种凝聚或裂变。从某种意义上讲,90年代崛起于文坛的邱华栋、何顿、朱文、韩东等“新生代”作家,可以看作马原、格非等80年代“先锋”作家在新的历史情境下的滋生和繁衍;而陈染、林白、卫慧、棉棉、魏微、朱文颖等女性作家,实际上拓展了80年代张辛欣、刘索拉、铁凝等人那种极端的反抗情绪……80年代此起彼伏的小说潮流,同样也可以认为是在90年代的多元文学格局中找到了不同的生存策略:每一个小说流派为了在“多元共生”的文化格局中占据一定的位置,总需要不断以新的姿态出现。因此,在一个更加广阔的文化背景上对八九十年代文学的贯通思考,仍可以发现新的意义和价值。另外,在小说的格式和生长空间方面,以影视和网络为代表的电子媒介对小说创作的影响,也是新世纪小说发展中非常突出的现象。美国当代哲学家道格拉斯·凯尔纳在《媒体文化》一书中将媒介文化界定为“图像文化”[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丁宁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9页。。从20世纪的中国文学发展史来看,电影、电视之类图像文化对小说创作的影响,大概有两次,一次是30年代前后,以上海的穆时英、刘呐鸥等为代表的一批作家,因为爱看电影,受欧美电影的影响,进而联想到将电影的表现手法移植、吸收到小说创作中来,形成了风格独特的“新感觉派”;还有一次就是90年代以来,一直到新世纪愈演愈烈的作家参与影视剧本创作,或作家借用外国影视剧中的某些情节或细节。对照以前的小说创作,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80年代中后期以来,小说创作受影视媒介的影响,已经上升到自觉的文化意识层面。影视媒介成了新一代写作者在写作和表达时不能不考虑的因素,新的小说研究视野自然应该注意到这样的文学格式和生长空间的变化。

鉴于以上原因,本书所讨论的对象,实际上包括了刚刚过去的二十多年来的小说写作,力求对这一阶段的小说进行全面剖析与深入考察,借以辨析西方小说观念及小说美学形态对20世纪中国小说创作的影响,关键是发现中国小说创作与西方之不同,突出中国小说自身的发展特点,厘清中国小说发展的脉络。特别是,面对目前小说界的创作困境以及研究理论的滞后,希望能找到较为合理的研究方法及路径。当然,20世纪后20年的中国当代小说涵盖了繁复众多的文本现象,要对这些文本逐一分析显然不可能。因此,在具体论述时,出于策略性的考虑,笔者倾向于以重要的小说流派和代表作家的创作为研究重点,比如着重选择先锋小说、“新历史小说”、女性作家的“身体写作”、部分“新生代”小说等,力求既能照顾到约定俗成的美学规范,又能对一些个别现象进行单独分析。20世纪后八九十年代中国小说创作理论的演变时间跨度大、涉及内容广,为了避免陷入浮泛的现象描述和狭隘的理论纠缠,本书在占有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立足于科学、理性分析,将宏观的理论探究和微观的个案剖析相结合,以求在目前研究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超越。在研究思路上,首先,把小说创作放在广阔的学术视阈下,厘定问题产生的社会及文化源头;甄别它在不同历史语境中的特殊体现,并对这些小说实践的艺术效应进行总结。其次,选择几种典型的小说创作现象作为论文的基本构架,分阶段、逐层次地探讨20世纪中国小说创作的发展情况。突出中国小说自身的发展特点,尤其是,中国小说观念的演变与成熟,如何体现出中国传统与西方传统,以及不同文化传统与随时代发展的小说学不断融合的发展线索。在研究方法上,将采用逻辑与历史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考察,既有小说文本的分析,又侧重于理论探讨,并引入西方叙事学、新历史主义、现象学等理论方法,对20世纪后20年的中国小说创作及理论做出较为清晰的描述,希望为今后的小说写作、小说美学理论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需要说明的是,小说创作涉及多方面的内容,本书在探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小说创作现象时,仅选取两个主要的方面进行论述,即:小说创作观念的演变和小说创作美学的变革,侧重于探讨小说虚构观念的变化和小说叙事形式的变革。因为虽说引起小说艺术变化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本体性的变化,还是根源于小说观念和小说美学观念的变化。千百年来,小说创作的一切变化,无不来自小说观念和小说审美观念的变化。只有小说观念的不断更新、变化,才会引发人们对创新因素的审美认同和情感共鸣,也才会有小说审美的求新求变。同时,小说审美观念的变化,也会促使具有新的审美因素的创新小说的不断涌现,从而推动小说家和读者更新小说观念。两者相互促进,共生共荣。小说创作研究的基本任务就是通过对一部部产生于不同时代、不同文学发展阶段、不同美学范畴和风格类型作品的具体分析,来体现或实证小说创作在观念和美学上所发生的变化。那么,什么是“小说观念”和“小说美学”呢?所谓的“小说观念”和“小说美学”,说得直白一些,就是“什么是小说”、“小说怎样写”的问题。中外小说创作已经证明,这是一些流动、变化、发展着的概念。正是由于不同时代、不同作家有着不同的小说观念和小说美学观念,这才有了中外古今千姿百态的小说创作。所以,探讨小说创作,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小说观念和小说美学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