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20世纪80年代小说创作观念的革新
在西方,小说观念、小说美学观念也有一个流动变化的过程。一种比较古老的说法是,小说就是讲故事,这里所指的故事虽然没有排除虚构,但并不强调虚构的力量。一段传闻、一件新鲜事,都可称为小说。后来,小说观念开始有了变化,17世纪的法国神父于埃将小说定义为“虚假的爱情故事的总体,用散文体写就的艺术,其目的在于娱乐和教育读者”。他对虚构因素的强调和突出,成了后来现代小说主要的文体标志。这个小说观念演变得更加完整:凡是具备小说的所谓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即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形象地反映社会生活,并以此区别于诗歌、戏剧和散文的那种叙事性文学体裁,都可以称为小说。19世纪现实主义艺术大师巴尔扎克、福楼拜、狄更斯、契诃夫等人,都是创造故事的高手。在他们的作品中,故事似乎是自动展开,情节有其自身的发展逻辑,作品中每个细节描写和景物刻画,都与整个故事的推进密切相关。一方面,他们是传统的继承者,在创作中遵循小说虚构的艺术传统;另一方面,他们又是图谋变化的新人,不断地开创新的创作规则,汲取其他文学艺术样式的养分,使小说艺术在尊崇写作的基本规则和不断冲击这种规则的融会、撞击中迅速发展。再后来,英国批评家福斯特又为小说下过一个更为宽泛的定义;“任何超过五万字的虚构的散文作品,均可称为小说。”他把虚构散文都看作小说,实际上超出了西方传统小说讲故事的范畴,福斯特的小说观在整个20世纪西方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和推广。不少理论家都认为,小说不必再执着于完整的叙事结构,小说家不用把自己的审美理想局限于叙述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上,可以写人的内心生活、心理感受,可以只写一种心情或者情绪。再发展到后来,美国作家约翰·霍克思甚至提出:“小说的真正敌人是情节、人物背景和主题”,于是,又有理论家提出“三无”(无主题、无人物、无情节)小说的主张,小说的主题线索几近消失,故事情节也似有似无;人物不知道从哪里来,也不知到哪里去,没有确定的身份,甚至没有姓名。传统的小说“三要素”观念受到了彻底的挑战……我们并不一定赞同这样的小说观念,更不一定采用这种小说观念,只想客观地告诉读者,在西方,小说观念已经演变到了何种地步。
进入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由于思想解放运动的深入,政治、经济、文化政策的开放,西方各种思潮、“主义”纷纷涌入,一些作家、理论家或者以自己的创作实践,或者以理论概括的方式,竞相提出了一些标新立异的小说观念,比如,小说不一定以塑造人物为中心,人物形象可以淡化,甚至可以没有人物;小说不一定必须具有贯穿始终的情节,情节可以淡化,也可以没有情节,可以只写一种心理,一种情感、情绪,完全依靠心灵的旋律和节奏来打动读者。80年代中后期以后,有些小说实际上已经达到了这种境界:一个与作者基本脱离关系的叙述者,在一个虚构的文本中,所演绎的一段生命历程。这个崭新的小说观念,包含了现代小说这一特定文学样式的主要文本特征——叙事性、虚构性和真实生命的创造性,它要求小说通过叙述,虚构、想象、创造一个真实的生命。中国当代小说观念在80年代中期发生的巨大变化,不仅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独霸地位,而且也显示了中国小说向世界性小说思潮的靠拢和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