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人物家庭教育启示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6章 都说贵不过三代——曹魏皇族家庭教育启示(5)

曹冲从何得知“山鸡看见水里的倒影就会起舞”?除了生活别无他法。知道山鸡特性后,曹冲如何能想到用镜子替代水面?就是因为曹冲动手实践后发现镜子的原理与水面倒影的原理其实是一致的,这才能举一反三,想出放置镜子让山鸡起舞的办法。

天才的成功,是1%的智慧加上99%的努力铸就的。曹冲的神童之名,并非是娘胎里自带的。即便他聪慧无比,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如果没有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他也只能“纸上谈兵”,很难有真才实学,也很难在聪明程度都很高的曹氏子嗣中脱颖而出。

现在很多父母,教育孩子,习惯言语教育,而忽视行动尝试。经常有朋友说孩子的书包、房间乱七八糟,为此他们很着急,时常吩咐孩子甚至用棍棒打骂威逼孩子整理收拾,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是他们忽略了孩子本身并没有习得整理收拾的技能。与其天天唠叨,不如手把手地教会孩子如何收拾整理,并督促和给予孩子自己动手整理收拾的机会。

说一万句,都不如让孩子亲自动手做一分钟。教育孩子,应该少说一些,多让孩子经历一些、做一些。

7 曹叡:母亲再好,也抵消不了父亲的“恶”

曹叡,曹丕的儿子,曹操的孙子,曹魏的第二代皇帝,对于这位君王,很多人并不熟悉。他与曹操、曹丕,并称魏氏“三祖”,能诗文,善乐府。

曹叡,可以说是曹魏最有可能一统中华的皇帝。他在位期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孙权也到了晚年昏聩时期,天时、地利、人和都已经有了,可惜,这位年少时就聪慧异常、深得祖父曹操赞赏的皇位继承人,却没有能够抓住绝佳机会一统中国,甚至还成了葬送曹魏江山的“罪魁祸首”,被他所托孤的司马懿及其后代篡位。

历史对于这位帝王的评价,可谓是优劣各半。曹叡继位初期,确实是一位不可多得好皇帝,却不成想在攘外安内后,大肆营造宫殿和网罗美女,骄奢淫逸,大大损害了曹魏的实力。

曹叡究竟经历了什么,让他变成了这样?

【自幼仁孝,母亲是榜样】

曹叡的仁孝是出了名的。野史《魏末传》记载,曹叡曾经跟从曹丕狩猎,见到母子俩鹿。曹丕射杀了鹿母,命令曹叡射杀子鹿,曹叡不从,并且说:“您已经杀掉了母鹿,我实在不忍心再杀掉它的孩子。”说完哭泣不已。曹丕于是放下了弓箭,因为此事对曹叡的仁孝深感惊奇,立其为太子的心意才最终确定。

曹叡的仁孝还体现在治国上,他下令删简死刑条款,减少死罪;除死刑外,可以用财赎罪;减鞭杖之刑,以免屈打成招。

曹叡还比较能够容忍大臣们直言进谏,能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善于听取大臣谏言的,最有名的当属唐太宗李世民。曹叡虽不能与李世民相比,但他继承皇位时才二十二岁,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在这样一个年龄,能够容忍不同的意见,是非常不容易的。

曹叡的仁孝,主要来自于其母甄宓的榜样作用。甄宓出身高贵,先嫁给袁绍次子袁熙,后嫁给曹操次子曹丕,其实人生并不幸福,可谓经历曲折。苦难的经历并没有磨去甄宓的善良和孝顺。

邺城之战后,甄宓不得已嫁给曹丕。一个敌将(袁熙)的女人想融入大汉王朝最有权势的家族——曹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甄宓就是用孝顺赢得了婆婆卞夫人的认可。

《三国志》记载: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七月,曹操西征,随行的卞夫人途中生病留在孟津,曹丕留守邺城。当时卞夫人身体虚弱,又担心曹操的安危,睡觉也不踏实,经常流泪。甄氏要去孟津照顾婆婆,曹丕不想让她去,就让下人骗她说卞夫人病好了,甄氏不信,说:“夫人在家,老毛病常犯,现在怎么好的这么快?你一定是安慰我!”所以更加担心。之后得卞夫人回信,说身体已经恢复,甄氏才开心起来。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正月,大军回邺,甄氏去迎接,看到卞夫人悲喜交加,感动了周围的人。卞夫人见甄氏这么关心自己,也忍不住流泪,还说:“新媳妇怕我上次生病也会像以前那样反复难愈吗?我只是有点不舒服,小病而已,十几天就好了。你看看我的气色很好呢。”然后叹道:“真是孝顺的媳妇啊。”

有人说甄宓的孝顺是别有用心的。其实不然,在嫁给袁熙为妻后,甄宓就因为孝顺,坚持要照顾自己的婆婆袁绍的妻子刘夫人,没有跟随丈夫袁熙前往幽州,而留在了邺城。如果甄宓跟随丈夫去了幽州,可能也就不用经历曹丕强抢了。

甄宓还很善良。曹丕和弟弟曹植为了争抢继承人,两个人斗得可谓是死去活来,曹丕的妾室郭女王和谋士司马懿等人都劝说曹丕对曹植下黑手,唯有甄宓劝说曹丕顾念与曹植的兄弟之情,和睦相处。

甄宓在文学上也很有造诣,存世的有一首诗歌《塘上行》。母亲的孝顺、善良和多才,都给曹叡做了很好的榜样,也让曹叡养成了仁孝的性格,正是这样的性格,让曹叡继位以后,指挥曹真、司马懿等人成功防御了吴、蜀的多次攻伐,并且平定鲜卑,攻灭公孙渊,使得曹魏的实力达到了顶峰,真正拥有了一统天下的实力。

可惜的是,曹叡振兴曹魏江山后,并没有能够持续下去,反而因为成功而骄傲,人性中的缺陷开始占上方,最后变得骄奢淫逸,一点点葬送了曹魏江山。

为什么会这样?根源是曹叡从父亲曹丕身上吸纳了很多“负能量”。

【无情好色,得了父亲真传】

母亲甄宓,一辈子都没有当上父亲曹丕的皇后。曹丕篡汉后,并没有封正妻甄宓为皇后,不到一年就派遣使者到邺城将甄宓赐死,葬在邺城,据传殡葬时披发覆面,以糠塞口。

母亲的惨死,让曹叡一直对父亲不满。可惜,曹叡没有吸取母亲惨死的教训,潜意识里反而继承了父亲的恶习。

虞氏是曹叡的原配夫人,跟着曹叡受过苦历过难,尤其是在曹叡被父亲猜疑时不离不弃。曹叡刚继位,虞氏就被废黜遣送回家去了。宠幸的毛氏被封为皇后,仅仅十年后,就被曹叡赐死了。等到郭氏被封为皇后,次年,曹叡就因病去世了。如果曹叡不是去世了,我相信郭氏也逃脱不了被废赐死的下场。

至于好色,曹叡更远超曹丕。正史记载魏明帝曹叡后宫多达数千人,但留下记载的仅是少数。好色的皇帝很难长寿,几乎都是短命皇帝,父亲曹丕篡汉仅七年就英年早逝,死时才四十岁;儿子曹叡同样没有长寿,继位仅十三年同样英年早逝,死时才三十六岁。

都说色字头上一把刀,纵欲过度,自然难以长寿。

【骄奢淫逸,是缺乏安全感】

曹叡继位初期,骄奢淫逸就开始慢慢地暴露出来,只不过没有后期那么厉害,尤其是等到诸葛亮死在五丈原后,边境再没有什么值得警惕的威胁,他的动作开始大了起来,大肆修筑宫殿,增设宫殿的配套设施(园林建设等等),广蓄宫女。

曹叡在曹丕在世的时候并非如此,很多经历曹丕一朝的朝臣对于这位新君都不了解。做皇子时的曹叡是极其低调的,根本不与任何朝臣来往,一心在王府里苦读“圣贤书”。

苦读“圣贤书”是曹叡的本意吗?

祖父曹操在世时,曹叡可是祖父的座上客,深得祖父喜欢,十五岁时,就被祖父封为武德侯,常常在祖父左右伺候听用。好景不长,祖父死了,父亲篡汉,曹叡虽被封为齐公,却在十六岁时因为母亲被杀而遭到父亲的厌弃降级为平原侯。后来,虽然被父亲提升为平原王,却一直不被父亲喜欢。

仅此也就罢了,曹叡还被父亲曹丕命令认与自己有杀母之仇的郭女王为母。心怀怨恨的曹叡当然不愿意,父亲得知后,准备立另一个嫔妃的儿子曹礼做继承人,不得已,曹叡只能违背本愿去侍奉郭女王。

曹丕在位七年,曹叡都没有被立为皇太子。

这七年是曹叡最缺乏安全感的时期,一个不小心,地位就可能不保,甚至还可能有生命危险。夜深人静时,曹叡想到冤死的母亲,想到无情的父亲,心中定然是悲惨和苦闷的。他根本寻不到任何人来倾诉,更不能表现出任何的不满,很可能府邸里就有父亲的眼线。

七年的隐忍,会给曹叡带来多大的负面影响呢?

【自私,最终葬送了曹魏江山】

缺乏安全感的人,往往很自私。

曹丕如此,据野史记载:曹丕曾经为了争夺继承人,接受了宠妾郭女王的建议,逼迫自己的妾室甄宓去勾引曹植,最终令曹植犯错丧失了继承人的资格。

曹叡更是如此,他这辈子,看似风光其实悲惨,后宫几千人,却仅仅有三子两女,这么少的子嗣,除了齐长公主,其余全部早夭。他到死都没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血脉的儿子能够继承皇位,不得已,只能收养曹氏宗族的曹询和曹芳为养子,可怜就这么两个养子,还只活了一个。

等到自己要死的时候,养子曹芳不过八岁,怎么斗得过老奸巨猾的司马懿,也难怪曹魏江山会葬送。历朝历代评价曹叡,都认为他在继承人的选择上存在重大失误。从一个皇朝的延续来看,曹叡应该选择皇族里年长的有才华的男子继承帝位,比如与他一起长大的很有才华的叔叔曹宇,这样曹魏江山就不会被司马氏篡夺。

为什么曹叡不愿意这么做?反而要立养子呢?说到底,还是自私在作祟,从曹叡的内心来看,他认为自己的皇位来得不易,很是艰难,隐忍多年,甚至要侍奉杀母凶手郭女王为母。

【母亲再贤惠,也抵消不了父亲的“恶”】

从小被祖父宠爱的曹叡,离父亲是很远的。早期给曹叡最大培育的,是他的母亲甄宓,一个贤惠的女人。这是个祖父喜欢、祖母夸赞、叔父暗恋的女人,教给了曹叡很多正面的品质,仁孝、容忍等等。

可惜,这么好的母亲,被父亲赐死了。曹丕别说教给曹叡正面的东西了,反而用不信任、逼迫等“负能量”手段,不断地把曹叡推向“悬崖”。

这样的案例虽然极端,在我们现在的家庭很难出现,但我们惊讶地发现,父亲虽然不怎么经常出现在孩子的世界里,却远比天天陪伴孩子的母亲来的更有影响力,或者说更能成为孩子潜移默化学习的榜样。

就拿曹叡来说,父亲曹丕绝不会成为他学习的榜样,反而会成为他夜深人静时候怨恨的对象,但连他都不曾意识到潜移默化中他竟继承了父亲很多坏的“品质”。

作为父亲,千万不能因为自己不常出现在孩子的生活学习中,就认为所有的问题都是孩子的母亲培养不当,或者是受到他人的不良影响。我们很多不经意的行为,很可能会深深地刻印在孩子的脑海里,成为孩子模仿的“榜样”。比如抽烟,有的父亲自己就是个烟鬼,也难怪孩子会成为烟鬼。

本章小结

1.给予温暖

人这一辈子,不管是谁,不管多么富裕和有权势,都免不了遭遇挫折。温暖,能使孩子扛得住挫折,因为温暖可以给予他无穷的力量。而温暖,必须由家庭给予。温暖,可以是一句关爱的话语,也可以是一个关心的举动,更可以是一个简单的微笑。温暖,无关于金钱和权势,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爱意散发。要能给予孩子温暖,父母自己首先要做一个温暖的人。

什么样的人才是温暖的人呢?一个温暖的父母必须有阳光乐观的心态、富有爱心、懂得体谅与包容、有自己的坚持、适时安慰和铭记他人的好。

2.教育责任

常常有父亲说,教育子女是母亲的责任。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责任是相当的,缺一不可。父亲也好,母亲也好,别把教育子女的责任推脱给对方,单纯地依靠一方介入孩子的教育生活,都是有缺陷的。如果有一方不能正确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担负起自己的责任,都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重大影响。最好的方式,就是双方共同参与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来,共同努力,共同经历,共同成长,才能确保孩子的成长是健康而安全的。

3.长得像谁

别总奢望孩子像父母,别总说孩子像父母是好事。培养孩子,不是为了让孩子成为谁的影子。别总想着孩子要像父母,真的要像父母,绝不会继承父母的优点,只会让父母的缺点在他的身上无限地发酵,最终也许有过之而无不及。孩子是独立的人,父母可以通过改正自己的缺点,给予孩子榜样的力量,引领孩子走上一条属于自己的成长之路。

4.正确关爱

很多父母不知道如何正确爱孩子,总是无比信任孩子,总是全部满足孩子所有要求。爱孩子可以,但要把对孩子的爱隐藏一部分,有节制地对孩子表达爱,在孩子受伤、害怕、受挫折、需要鼓励等比较脆弱、孤独的时候多表达爱,而在孩子无理取闹、撒泼耍赖的时候少表露甚至不表露出爱。

什么样的爱才是正确的?有回报、有限度、有原则、有保留的爱才是真爱,才能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5.父母时效

做父母是有时效的。父母不可能一辈子陪伴孩子,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也许明天就要面临疾病、死亡。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如果父母不及早让孩子独立,真到父母想让孩子独立的时候,就为时已晚。做父母,要逐步引导孩子适应“离开自己”独立生活。未来是孩子的,只有他知道自己究竟需要什么。父母给予他们的,只是父母认为对的,不见得适合孩子。父母要做的就是在孩子品行和独立技能的培养上,其他的要让孩子自由选择,这也是对孩子的尊重。孩子不是父母的宠物,更不是父母的奴隶,父母永远无法照顾孩子一辈子,别让孩子长大后因为怨恨父母为他们做了许多他们不喜欢的决定而自暴自弃甚至啃老。替孩子做太多选择,不是爱孩子,而是害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