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都说贵不过三代——曹魏皇族家庭教育启示(3)
让曹彰领兵打仗,曹操有过犹豫,出于对儿子的信任,即便明白“纸上得来终觉浅”的道理,还是坚定地给儿子“实践”机会。《三国志·魏书》记载,曹彰临出发前,曹操曾特别告诫:“在家里我们是父子,接受了命令就是君臣了,一举一动都要按王法行事,你要引为警诫呀!”
带兵打仗的梦想终于要实现了,曹彰很激动,但他没有被激动和紧张冲昏了头脑。或许,曹彰就是天生的将才。曹彰北征进入涿郡境内,叛变的乌丸族几千骑兵攻到,当时曹彰的兵马尚未集结,只有步兵一千人,战马几万匹。曹彰并没有被武勇冲昏了头脑,而是接受了谋士田豫的计策,坚守阵地的要冲。等到敌人溃败逃散,曹彰追击,亲自与敌人搏战,箭射敌骑,应声而倒的前后连成一串。打了半天,曹彰的铠甲中了几箭,气势更加雄壮,乘胜追击,直到桑干河,距离代郡有二百多里。
此时,军中长史和众将都认为部队远道而来,人马疲累,又有曹操的命令不许过代郡,不许深入敌境,违令轻敌。怎么办?曹彰谋略过人,他对大家说:“我们率领大军出征,目的是为了获取胜利,现在敌人还没跑远,追上去就能击溃他们。为什么要墨守成规听从事先的约定呢?要知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如果我服从命令却放跑敌人,绝不是良将所为。”
说完后,曹彰便上马,命令部队:“落后者斩!”曹彰带领部队一天一夜追上了敌人,出击大获全胜,斩首俘虏了几千人。当时鲜卑族首领轲比能率领几万人马观望双方强弱,看到曹彰奋力冲杀,所向披靡,便请求臣服。曹彰一战而平定北方。
胜利后,曹彰超过常例几倍犒赏将士,全军没有不高兴的。曹彰实现了儿时的梦想,也完成了对父亲的承诺。曹操对于儿子曹彰非常满意,不,应该说非常得意,在一次家族聚会上,亲切地称呼曹彰为“黄须儿”。据说这样亲切的称呼还让受宠的曹植大为不满,与谋士醉酒消愁咒骂过曹彰。
《三国志·魏书》还记载:建安二十三年九月,曹操在汉中与刘备鏖战。刘备栖军于山头之上,命义子刘封下山挑战。曹操便骂:“你这个卖草鞋的小子,竟然派你的假子领兵来抵抗我,啊!看我叫我(亲生)的黄须儿来。”于是下令召曹彰助战。曹彰得到消息后,昼夜兼程,可惜刚到长安,父亲曹操就已经从汉中回来了。
见到曹彰后,曹操没有撤销曹彰的兵权,反而命令他行越骑将军,驻守长安,震慑北方异族。
【自由,是对孩子最大的尊重】
曹彰,是曹操二十多个儿子里,对整个汉民族贡献最直接的人。他凭借武勇和谋略平定了曹魏的北方战乱,让北方边境人民不再提心吊胆,是不折不扣的民族英雄,也完成了他儿时欲效仿卫青、霍去病的梦想。
曹彰,为什么能成才?源于父亲曹操,对于他兴趣的不扼杀,对于他梦想的支持与认可。曹操对于曹彰梦想最大的支持,就是在曹彰未来的发展上给予了他选择的自由。现在很多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总是喜欢不断地干预孩子的成长方向,美其名说是不让孩子吃亏。每年六月高考结束后,全国各地都有关于孩子与父母因为志愿谈不妥而闹纠纷的案例,有不少孩子选择离家出走,甚至想不开轻生。
我们总是坚定地认为,吃过的盐比孩子走过的路还多,一切都是从“为了孩子好”的目的出发,永远不会伤害孩子,孩子以后长大了经历了就会明白我们的苦心。真的是这样么?我认为,我们只是我们,我们不是孩子,我们其实并不真正知道孩子心中究竟在想什么,即便我们曾坚定地认为我们自己的孩子我们绝对了解。我曾经不止一次听到刚刚上小学高年级的孩子父母与我诉苦,他们告诉我说他们已经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了。
我们为什么要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呢?如果孩子愿意和我们说,他们自然会和我们说;如果孩子不愿意和我们说,我们逼着他们,他们就会说么?这样做只能让亲子关系更紧张。别干预孩子的梦想和未来,我们永远无法陪伴孩子度过一辈子。他们成年后就会离开我们,去经历他们的世界,去完成他们的梦想,去追寻他们的精彩。
我前段时间看了一篇文章,作者提了一个比较新颖的观点:做父母也是有时效的。做父母,就是逐步引导孩子适应离开自己独立生活。未来是孩子的,只有他知道他自己究竟需要什么。我们给予他们的,只是我们认为对的,不见得适合孩子。
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孩子品行和独立技能的培养上,其他的要让孩子自由地选择,这才是对孩子的尊重。孩子不是我们的宠物,更不是我们的奴隶,我们永远无法照顾孩子一辈子,别让孩子长大后因为怨恨我们为他们做了许多他们不喜欢的决定而自暴自弃甚至啃老。那不是爱孩子,是害孩子。
当孩子拥有了自己的梦想,或者说对某个事物发生了兴趣,我们应该尊重和支持他们的选择。值得警惕的是,如果孩子的兴趣总是在变,我们要适当干预,让孩子明白,做什么事情,光靠兴趣是不行的,还得坚持,只有坚持,才能把兴趣变成梦想,才能把梦想变成现实。
5 曹植:溺爱的伤害无法估量
曹植,字子建,三国时期曹魏诗人、文学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曾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
提起曹植,很多人都会不由自主地认为“他是一个悲剧人物”。曹植和曹丕的争斗千古闻名,尤其是曹丕要求曹植在七步内作诗的故事深入人心。
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文学》记载着魏文帝曹丕妒忌同父同母弟曹植才学的故事。曹丕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否则将被处死,而且对诗有严格要求:诗的主题必须为兄弟之情,但是全诗又不可包含兄弟二字,曹植在不到七步之内便吟出:“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三国演义》选用了这个故事,把曹丕和曹植兄弟的悲凉演绎得淋漓尽致。可官方历史《三国志》里却没有任何记载,很难说清楚真相是什么。不管故事真假,曹丕以及儿子曹叡对于曹植的防范和监控非常严厉。曹植抑郁而终,享年四十一岁。
富有文才的曹植,年少时受到父亲曹操的宠爱,一直被父亲列为继承人。可惜他骄傲自负、放任自己、不拘礼法。这样一个人,曹操是不会把江山托付的。没有必要纠结曹魏江山交给曹植是否比曹丕延续得更久,毕竟历史不可假设。我们更应该关心这样一个少年天才究竟是怎么一步步蜕变成一个骄傲自负、放任自己、不拘礼法的人。
这一切,与父亲曹操的引导有莫大的关系。
【对孩子,评判标准不能单一】
对于孩子,曹操的评判标准并不公平。诸子之中,曹操最喜欢的并非是曹植,反而是曹冲。曹冲年幼聪慧,简直到了妖孽的地步,与南方的周不疑号称两大神童。据历史记载,曹冲不幸夭折后,曹操痛哭流涕,并让曹丕杀死了曹冲的好友周不疑。为什么杀死周不疑,理由很雷人,竟然是生怕儿子掌控驾驭不了周不疑这个神童、天才。
曹冲死后,文采出众的曹植成了曹操的最爱。
据记载:曹植十多岁就能诵读《诗经》、《论语》及诗词歌赋十几万字,非常擅长写文章。曹操看到他的文章,曾说:“你请人代笔写的吧?”曹植跪拜回答说:“话说出来是言论,落笔写下来成文章了,您只要当面考我,我怎么会请人代写呢?”当时邺地铜雀台新建成,曹操带领所有的儿子登上铜雀台,让他们各自做一篇赋文。曹植提笔立刻就完成,曹操看完非常惊异,没想到曹植竟有这样的才能。
曹植性情坦率自然,不讲究庄重的仪容,车马服饰,也不追求华艳、富丽,很合曹操的口味。曹操开始把爱心转移到曹植身上。
曹植文才显露出来之前,曹操对于曹植的关注是很少的,更谈不上什么培养。古代的权贵之家,子嗣众多,孩子的启蒙主要来自于母亲,要想出头,必须要有一定的才能显露,才能获得父亲的赞赏,进而得到父亲的关注和培养。曹植,就是这样的情况,他不同于曹丕,曹昂死后,曹丕成了嫡长子,是约定俗成的继承人选。
古代的孩子,尤其是世家子,往往成熟很早,他们必须要用自己的本事来获取父亲和家族的认可,否则就会被边缘化。这种竞争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因为竞争会让孩子感觉到压力倒逼他成长。但这种竞争弊大于利,会让同一个家族内,甚至是同父同母的兄弟反目成仇。
曹操的二十五个儿子,各有千秋,都不是庸才。曹昂也好,曹丕也好,曹彰也好,曹植也好,很难分出个高低,单纯依靠一个评判标准,比如文采,对其他孩子是非常不公平的。
曹植沾了文采好的光,深受同样文采好的曹操的赏识。
当曹植受到了曹操的赏识,曹操究竟会怎么样培养他呢?
【溺爱,会让缺点“疯长”】
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即便是最严苛追求完美的人也做不到。每一个人都有缺点,即便是最有素养的人也有缺点。只要人还存活在这个世界上,并有生存下去的欲望,就会滋生缺点。
曹植因为他的文采开始受宠,父亲从各个方面让资源向他倾斜。不管是爵位,还是权利,总之能够让曹植拥有的都可以拥有。
父亲的宠爱,或者说是溺爱,让曹植开始“膨胀”,很多缺点滋长起来:
因为文采好所以骄傲自负,造成了曹植政治上的不成熟,在很多事情的处理上不懂得进退,如果曹植生活在普通家庭会好一点,作为曹魏的继承人,骄傲自负导致不够谦虚,难以听得进意见。曹植娶了崔琰兄长的女儿,按理说崔琰应该帮助曹植坐上继承人的宝座,可当曹操就继承人选征求崔琰意见时,崔琰竟毫不犹豫地推荐曹丕。据说崔琰也认为曹植太过于自负,听不进意见,并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候选人。
因为性情坦率所以自然难以约束自己和约束家人,这个打击是致命的。《三国志·魏书》记载:建安二十四年,曹仁为关羽所围,太祖以植为南中郎将,行征虏将军,欲遣救仁,呼有所敕戒,植醉不能受命,于是悔而罢之。曹植酗酒到了让曹操后悔自己的决定而收回成命。都说皇帝是“言出法至”,曹操虽不是皇帝胜似皇帝,让他否决自己的意见可见曹植让他悔恨到何种地步。光酗酒也就罢了,曹植喝醉了还比较任性。建安二十二年,他在曹操外出期间,借着酒兴私自坐着王室的车马,擅开王宫大门司马门,在只有帝王举行典礼才能行走的禁道上纵情驰骋,一直游乐到金门,早把曹操的法令忘到九霄云外去了。至于约束家人更谈不上了,曹植这个人不讲究庄重的仪容,车马服饰,不追求华艳、富丽,但他的夫人崔氏生性奢侈,尤其是衣着华丽。《魏晋世语》记载,因为崔氏的衣装过于华美,被曹操登台看到后,认为她违反了穿着华丽的禁令,回家后崔氏就被赐死了。
曹植有缺点很正常,问题是曹操没有尽到父亲的责任,帮助曹植一步一步改正缺点。
【缺点无错,“矫正”了就好】
曹植有缺点是必然的,任谁从一个家族内默默无闻的孩子变成家族宠儿、受到父亲的宠爱都会不由自主地滋生缺点。就像一个普通人,在村子里原本没人注意,甚至是受到他人的歧视,突然因为某一项没有人发现的技能被某个电视台发现了,他一定会非常紧张和不适应,如果没有人帮助他,必然会让他在镁光灯下迷失。
曹植变得骄傲自负、不能自制,其实很正常,如果父亲曹操能正确干预,通过各种方式引导曹植改掉缺点,曹植绝不会成为悲剧人物。
问题是,曹操有做过正确而必要的干预吗?
没有,曹植的文采好,作为父亲,应该告诫孩子“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可曹操没有,反而不断地用肯定和赞誉来迷惑曹植。甚至因为曹植文采好,曹操还不断地在家族内部和朝臣之中营造曹植是未来接班人的气氛。
曹植性情坦率,是优点,但优点往往容易“转变”为缺点,比如曹植好酒,常常与丁仪、丁廙等幕僚酗酒。我相信曹操是知道,但他没有制止,等到曹植因为“酗酒私自坐着王室的车马,擅开王宫大门司马门,在只有帝王举行典礼才能行走的禁道上纵情驰骋”时,也只是处死了掌管王室车马的公车令,虽然心里对曹植失望,却没有惩戒他。
也许曹操是想用处死掌管王室车马的公车令这样间接的方法来警告曹植,事与愿违,曹植并没有体会到父亲的良苦用心。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尤其是在面对孩子犯错的时候,作为父母,应该坚持使用惩戒的方式来让孩子警醒。当然,最好是和孩子一起制定家规,将一些不该犯的错误明确地告诉孩子,并约定好惩戒方式,让孩子懂得“犯错就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
这些举措曹操有吗?没有,他只是通过确定继承人的方式,来告诉曹植。这能让曹植懂得改正缺点吗?不能,这只能增加曹丕和曹植兄弟之间的仇恨。
就拿曹植的妻子崔氏来说,不过是穿了华丽的衣服,即便犯错,曹操也应该尊重曹植,让曹植来规劝妻子,万万不该下令处死儿媳。曹植自己是个不追求奢侈的人,为什么他的妻子会追求奢侈呢,只因为曹植是个率性而为的人,他没有意识到自己妻子追求奢侈的事情是错误的,所以他才没有纠正自己妻子的行为。曹操杀儿媳,未免不是又一次间接地提醒曹植注意纠正缺点。要孩子纠正缺点,父母不能含糊,必须明白无误的告知孩子,让孩子知道错在哪里。别和孩子玩谋略、心机,他不懂也不想懂。
没有人帮助曹植“矫正”自己,终曹植一生,他的缺点还是他的缺点,唯一的问题是有些缺点因为哥哥曹丕和侄子曹叡的监控不能实施罢了。
孩子犯错是正常的,每个人都会犯错,作为父母,必须及时趁早帮助他们纠正自己的错误,并在纠错的同时“矫正”自己的缺点,给孩子做好“行为”上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