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都说贵不过三代——曹魏皇族家庭教育启示(2)
【让儿子历练有错?】
有人说,如果曹操不把曹昂带在身边征战,曹昂身死的悲剧就不会发生。
应该说,曹昂的悲剧不在于父亲把他带在身边培养,让曹昂从养尊处优的贵公子生活中脱离出来,到军队里、战场上历练,反而能够促动他快速成长。曹昂的悲剧,在于父亲好色到了毫无底线,或者说胆大包天到极致,竟为了一个女人,竟然置安危、霸业于不顾。
君子不立于危墙,曹操太过于自负,才酿成了悲剧。
但不能因为悲剧,就否定曹操的一项教子好办法:把自己的儿子带在军营里“吃苦耐劳”。同样是儿子,曹操的儿子曹丕为什么能够远超刘备的儿子刘禅许多,就因为曹家的儿子很多都上过战场历练。
从曹昂的经历来看,当下缺乏的就是曹操这种不“姑息”儿子的魄力。孩子,最需要的是经历、挫折、磨难与成长,而不是天天“家里蹲”的“养尊处优”。
【父亲和母亲,同样重要】
从曹昂的悲剧不难发现,曹昂虽有个好母亲,德行教育都很到位,却因为有个不怎么好的父亲而失败。
家庭教育中,父母的作用,是相当的,都非常重要,缺一不可。如果有一方不能正确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担负起自己的责任,都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重大影响。
父亲也好,母亲也好,都不要也不能把教育子女的责任推脱给对方,单纯地依靠一方介入孩子的教育生活,都是不妥当的。最好的方式,就是双方共同参与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来,共同努力,共同经历,共同成长,才能确保孩子的成长是健康而安全的。
3 曹丕:最像父母的孩子往往最悲剧
曹丕,是魏武帝曹操与武宣卞皇后生的长子。等到长子曹昂在宛城战死,丁夫人与曹操闹翻,卞氏被曹操扶正,曹丕也摇身一变成了嫡长子,从法理上拥有了曹魏的继承权。
问题是嫡长子曹昂的去世,让曹操在继承人的选择上摇摆不定。相比于众子,曹操内心更偏爱幼子曹冲。曹冲早夭后,他又偏爱四子曹植。曹植才华横溢,谢灵运说他“曹植的文采天下若有一石,曹子建就占据八斗”,“才高八斗”的说法由此而来。
虽然曹丕在继承人争夺战里战胜了曹植,在曹操死后继承了父亲的一切权利,但曹丕并不幸福。曹丕这一生只活到四十岁,总结其人生,可以用曹操的影子来定义。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曹丕继承了曹操几乎所有负面的性格。
【好色】
曹操的好色,在《三国演义》里都是很有名的,几乎到了一个地方,最先做的事情就是收集美女,而这一点早已经被心腹手下所掌握。曹操一辈子找了无数的女人,光儿子就生了二十多个。
曹丕的好色,远超于父亲。《后汉书·孔融传》中说:“曹操攻屠邺城,袁氏妇子,多见侵略(侵犯),而操子丕私纳袁熙妻甄氏。”这个甄氏是袁绍的儿媳妇,是出了名的多才多艺的美人。曹氏父子久闻其名,早就对她垂涎。《世说》记载:“曹公之屠邺也,令疾召甄,左右曰:‘五官中郎将(指曹丕)已将去。’公曰:‘今年破贼,正为奴(指甄氏)。’”曹操父子两人争风吃醋,他对儿子先下手为强的做法十分不满。
父亲去世后,曹丕立刻接受了父亲的所有姬妾,一个也不肯放过,被其母卞氏骂为“不如猪狗”。
【多疑】
曹操这个人,一辈子最大的缺点是多疑。曹丕完整地继承了父亲的多疑,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曹操仅仅是因为觉得华佗给头部开刀的医疗方案天方夜谭,就猜疑华佗是敌人派来的奸细想暗害自己,杀死了这个最让人惋惜的东汉末年最负盛名的神医。
而曹丕呢?仅仅因为一些流言,就把自己曾经最爱的从父亲手中夺来的女人甄宓残忍地刺死在邺城。所谓流言,不过是翻翻嫁给曹丕前的旧账以及与兄弟曹植的绯闻。
【无情】
《三国演义》描写曹操曾说“宁可天下人负我,不可我负天下人”,被大家熟知。曹操当时说的是“宁人负我,毋我负人”,虽不像小说里那么达到极致,但仍可以看出曹操的无情。
因为一个莫须有的罪名,曹操杀死了父亲曹嵩的好友吕伯奢。等到曹操因好色与张绣的婶婶邹氏私通被张绣击败逃命时,面对儿子曹昂的挺身而出,曹操依然是那么的无情。
曹丕的无情也是很有名的,在争夺继承人战争中,他先是害死了对自己有威胁的同父同母弟弟勇武的任城王曹彰,后来当了皇帝后,还准备除掉自己的同父同母弟弟东阿侯曹植,苦于母亲卞氏以死相逼,又怕影响不好这才作罢。曹丕虽然没有杀死东阿侯曹植,但派兵长期软禁曹植,让曹植失掉了自由。
曹丕异变到如此,父亲曹操是“祸根”。曹操一生传授给子女的,都是负能量的力量,如权术、阴谋,而非友爱、团结。曹氏的兄弟姊妹之间只讲权术,只耍阴谋,互相残杀,毫不手软,终曹魏一朝,皇帝对于皇族的掌控是非常严苛的,这也是司马氏篡权后,曹氏无力回天的主要因素。所以根本不用异姓来杀害他们。他们不讲亲情,自相残杀把曹氏败亡了。
曹操在曹丕的成长过程中,都犯下了哪些不可饶恕的过错呢?
一是把儿女当“筹码”,离间父子情。为了达到目的,曹操很多时候是不择手段的,甚至直接拿儿女来做政治斗争的“筹码”,只要自己用得顺手,完全不为子女的前途着想。公元213年秋天,他一次就把三个女儿送给汉献帝做贵嫔(高级小老婆)。不久,他谋杀皇子二人及其母伏皇后,就逼着汉献帝立曹节为皇后,自己当上了皇帝的老丈人。
应该说长兄曹昂的死,对曹操儿女的冲击非常巨大。看到长兄用自己的性命为父亲的好色买单,弟弟们汲取到的绝不是感动,反而是冷漠和无情,一定会极度缺乏安全感,这里面定然包括曹丕。
安全感缺失,心理就容易扭曲。对父亲也会逐渐失去应有的尊重,甚至会把父亲当成眼中钉、肉中刺。抢在父亲面前搜罗美女,等到父亲去世后接收父亲所有的妻妾,就是最好的证明。
亲情,曹丕在父亲的影响下,早就觉得一文不值。
像曹操这样把儿女拿来当“筹码”的,在当下中国,虽不常见,却并非没有。山东一父亲因为留美博士女儿拿不出钱给儿子买房,竟丧心病狂地杀死女儿女婿,不就是如“曹操”一样的无情父母吗?
二是拿儿子“赛马”,离间兄弟情。长兄曹昂战死后,多疑无情的曹操在众多儿子中进行“世子”选拔,美其名曰挑选最合格的继承人,目的就是通过兄弟之间的搏杀来选择出最无情的人。这与狼群首领的选拔无异?
本身就自私无情的曹氏儿子们,在继承人战争中不得不把可能还尚存的亲情抛弃,为夺得“大宝”不择手段。曹丕先是害死了同父同母弟曹彰,还想杀死同父同母弟曹植。
在当下,这样的情况有没有呢?有,很多父母偏爱自己喜欢的孩子,喜欢把财产或者好的东西优先赠予他们,导致这个孩子与其他孩子之间关系紧张,互相妒忌,甚至出现争斗。父母老了,却没有人肯为父母养老送终。
三是选不好老师,扭曲做人之德。看到曹丕是未来的“主宰”,很多人聚拢在他身边,最有名的就是曹操五大谋士之一的贾诩。贾诩这个人呢,聪明,善于自保,自私自利,为了自己的利益,毫无任何底线。
这个人做谋士,是极好的,但做老师就不行了。曹丕从贾诩身上学到了隐忍、伪装。曹丕非常善于伪装,在父亲面前总是摆出谦卑恭顺的模样,很得父亲喜欢,最终被选为世子。
除了贾诩,还有更善于隐忍和伪装的司马懿等曹氏谋臣,这些人中,就没有几个道德君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给孩子选的都是负能量的老师,孩子就会充满负能量。
所以给孩子选老师,还是要选正直、有公德的有学之士。这些人无论从言行上,还是处事上都能成为孩子的榜样。
曹丕成长到无父子情、无亲情、无夫妻情的地步,曹操固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其生母卞氏也脱不了干系。生母卞氏,原是有名的歌妓,因为长相出众,被时任济南相(官名)的曹操看上,纳为妾室。嫁入曹家后,卞氏就善于隐忍,不仅与曹操正妻丁夫人相处颇为和谐,而且在谋臣将士中口碑很好。等到丁夫人因曹昂之死与曹操恩断义绝后,就被曹操扶为正妻。
歌妓出身的卞氏,要在正妻丁夫人与曹操的众多姬妾中生存,还能最终夺得正妻的地位,手段必然是非凡的,这样的母亲必然不会成为曹丕成长过程中的正能量来源,只能给儿子的成长带去负面力量。
曹丕是可怜的,他不过是父亲曹操、母亲卞氏的影子。曹操因为多疑、无情而心中郁结,逐步形成了头痛之病,而曹丕也因为多疑、无情而心中郁结,最终在位仅七年就在四十岁的壮年去世。
别总奢望孩子像自己,别总说孩子像自己是好事。培养孩子,不是为了让孩子成为自己的影子。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我们可以通过改正自己的缺点,给予孩子榜样的力量,引领孩子走上一条属于自己的成长之路。
别总想着孩子要像你,真的要像你,绝不会继承你的优点,只会让你的缺点在他的身上无限发酵,最终有过之而无不及。
4 曹彰:孩子最渴望尊重和自由
曹彰,字子文,魏武帝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二子,魏文帝曹丕之弟,曹植之兄,曹魏将领。
曹彰,这个人可以说是曹操的诸多儿子里辨识度最高的,有人说他是曹操儿子中的偏才,武力值很高,却不善文章,与曹操一点也不像。曹操曾经有一次把所有的儿子喊来一个个问未来的志向,曹彰很明确地告诉父亲自己的志向是“好为将”。
曹彰一听到军事、武学方面的内容就特别来劲,谁要是让他写文章什么的,他就萎靡不振。曹彰,估计是曹操儿子中为数不多的没有被曹操当作继承候选人考虑的。虽然曹彰没有被父亲列入候选人名单,但曹彰一定是曹操培养出的最成功的儿子。
为什么这么说?
【兴趣,得到了父亲的认可】
曹彰从小就善于射箭、驾车,臂力过人,徒手能与猛兽格斗,不怕危险困难。曹彰年少时,仅跟随父亲曹操上了几次战场,就确定志向了,想成为沙场宿将,笑傲草原,为国出力。
一开始,曹操是不赞同曹彰想法的,曾经批评他说:“你不向往读书学习圣贤之道,却好骑马击剑,这都是只能对付一个人的,哪值得珍贵!”曹操常常督促曹彰学习《诗经》、《尚书》。曹彰并不喜欢,他对身边的人说:“大丈夫应当效卫青、霍去病那样的大将军,率领十万之众在沙漠上驰骋,驱逐戎狄,建功立业,哪能作博士呢?”
曹操从什么时候开始转变对曹彰的培养方式呢?曹操询问众儿子的志向时,曹彰回答:“好为将。”曹操追问:“作将军干什么呢?”曹彰回答说:“披坚甲,握利器,面临危难不顾自己,身先士卒,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听到曹彰这样说,曹操大笑。
从曹彰身上,曹操看到了自己年轻时候的身影。曹操年少时曾有过游侠梦,他没有实现这个梦想,或许能在儿子身上看到。从那以后,曹操并不强迫曹彰习文,反而肯定曹彰习武的想法。因为曹操的肯定,曹彰是曹操诸子之中唯一一个习武的。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曹彰,对习武一直非常有兴趣,父亲的支持,让他在武艺上越发的精进。
据说:曹彰能左右开弓,剑术于百步之内,断人的胡须和头发。当时乐浪郡献来一只猛虎,纹理斑彩,用铁笼关住。力士们都不敢看。曹彰抓住虎尾,缠在自己胳膊上,猛虎贴着耳朵不敢出声,大家都佩服他的神勇。后来南越国献一白象给武帝,曹彰用手捏住它的鼻子,象乖乖地伏在地上不敢动。文帝曹丕曾铸一口万斤大钟,悬在文华殿,想换一处摆放,但力士一百人也挪不动,可是曹彰却轻而易举地做到了。
曹彰不仅武力值非常高,谋略也不差。
【梦想,激发了学习欲望】
兴趣以需要为基础。孩子若对某件事物或某项活动感兴趣,他就会热心于接触、观察这件事物,积极从事这项活动,并注意探索其奥妙。但兴趣易变,尤其是孩子,往往禁不起挫折的折磨。
梦想,是个很神奇的东西,比兴趣更高级一点。梦想,是对未来的一种期望,指在现实想未来的事或是可以达到但必须努力才可以达到的境况。梦想就是一种让你感到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甚至可以视为一种信仰。
曹彰对于为将,因为父亲的认同,从最初的兴趣,逐步进化为梦想,曹彰一生都在为做一个出色的将领努力,他深知一个出色的将领,并不是说武力值高就可以的,单纯的武艺好,那只是莽将。那个年代,早已经过了一将定天下的岁月。作为将领,武艺高可以提升部队士气,但并非决定性因素,懂得作战谋略才能打胜仗。
学文是曹彰的短板,他没有气馁,反而克服了自己对于学文的恐惧,非常有毅力地学习阴阳家学说和谶纬术数,诵读《六经》等典籍数千言。功夫不负有心人,注重自我修炼的曹彰在军事上很有心得。据说曹操计划攻打孙权及刘备时,还曾经询问曹彰行军作战的诀窍。
看到儿子在为将上成绩突出,父亲曹操不仅口头认可,行动上也予以认可。曹彰,是曹操诸子中唯一掌握兵权的。建安二十三年四月,代北乌桓无(能)臣氐等造反,曹操任命曹彰为北中郎将,行使骁骑将军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