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是什么阻碍了团队幸福感——职场不幸福的三大原因(2)
2.白领:巨大的工作压力和混乱的公司管理
富士康企业员工的跳楼事件一直是各界关注的焦点。
富士康一位员工的工资单显示,他每月的加班时间都在100个小时以上,最多的一个月竟然达到了140个小时,平均每天加班近5个小时。不仅是富士康,据当代社会观察研究对深圳17家出口企业6000多名员工作的调查显示:2009年深圳员工平均每天工作10.59个小时,每周工作65.94个小时,每月平均加班120.94个小时,“加班”已经成为这些企业员工的家常便饭。
央视调查认为,社会转型期的集体焦虑,企业的残酷生存法则,社会文化配套的缺失……种种现实的矛盾在现代企业里孳生集聚,直至引发了一场核聚变。如何让员工在职场中获得满足感和幸福感,坚定地走下去,再次成为大家议论的话题。
小珍刚入职广告公司的时候,对自己即将从事的工作充满期待。“那时我对这份工作很有新鲜感,因为将接触许多不同的人和事。”她说。但是,工作几年下来,小珍发觉自己也是“工作机器”。“所谓不同的人和事,程序都是一样的,开会,分头写方案,再开会,与客户交流……周而复始。”她说,“这与流水线上的工作并无不同,就像给瓶子贴上标签一样,不同的只是,我给每一个瓶子贴上了不同颜色的标签而已。”小珍几乎每天都要加班,一天工作10小时是最起码的,很少有休息日。如此不停歇地困守在工作中,让她感到非常的不快乐。
秦幻进入公司三个多月了,负责广告文案的工作。她所就职的这家广告公司是一家家族企业,父母创下的基业,由一对姐妹主管,所以管理相对来说比较混乱。有时她设计的文案二老板说过了,但大老板会要求修改,两个老板常常因意见不同而起争执,她夹在中间不知如何是好。渐渐地她发现,公司不只是管理混乱,岗位职责的设定也不清楚。她做完文案后,老总会让她做设计,负责活动布置,一个任务没完,就会又被分一个任务,根本没喘气的时间。但即便如此,老板还是认为她的工作量没有饱和,让她找事干。这下秦幻犯难了:自己已经身兼策划、文案、设计、公关的工作,难道连清洁阿姨的活也要抢来干吗?
对于很多职场人来说,公司的管理制度和工作的性质也常常让自己心烦意乱,让自己觉得被工作绑架了,身不由己。有的人虽然得到高薪,但加班时间过长,没有时间消费。人变成了赚钱的工具,工作变成了无穷的压力。在强大的工作压力和混乱的公司管理中,就职者常感受不到工作所带来的成就感,就更谈不上工作的幸福感了。
调查显示:觉得自己所在的单位管理制度与流程不合理;对自己的直接上级的管理方法和风格感到不满意;认为自己的工资待遇与对单位的贡献不成正比,成了影响白领工作幸福指数的三座大山。
3.精英:拿高薪却不开心,金钱与幸福感不对应
韩先生大学毕业后很顺利地被一家著名的会计事务所录用。上班后的第一个月,他就拿到5000元的工资,事务所还对他承诺,一年后他的收入可翻一番。拿到高薪的韩先生很快成为同学们欣羡和追逐的目标。然而,工作几个月后,韩先生的腰板再也挺不起来了:每天,他至少要工作10个小时,还经常加班到凌晨2点,出差更是家常便饭,他越来越觉得自己被压得喘不过气。这还不是主要的,最让他受不了的是所里工作方法陈旧却不允许下属提意见的顶头上司,韩先生工作干出成绩,这位上司就阴阳怪气地说他运气好,下次肯定做砸;若工作有了失误,这位上司便会暴跳如雷地骂他窝囊废。
韩先生心里有苦说不出,别人都以为他工作生活得有多幸福,其实个中滋味只有他自己知道。他觉得这份工作性价比实在不高,自己付出了许多却得不到应有的认同,而本来就不算很好的身体也越来越差。原来生活中的很多乐趣开始被无休止的加班、药片、失眠所取代,再不逃离怕是快崩溃了。
韩先生说:“我宁可不挣钱也不受这份气了,我想重新找一份能正常上下班、人际关系融洽的工作。通过这件事我清醒了很多,能在一个宽松、和谐的气氛下快乐工作,比什么都重要。我不能把自己的青春葬送在高薪工作中。”
外企市场部经理李小姐拥有一份比较满意的工作,因为工作性质的特殊,她不需要每天坐班,属于自己的休闲时光比别人多得多。可是让她郁闷的是,自己已经快26岁却还没有找到真命天子,除了在大学时曾经有过一段不成熟的感情,工作后自己就再没尝过爱的滋味。其实,她工作的部门被同事们戏称为充满着“荷尔蒙”的地方,因为很多原来单身的男女都通过“内部解决”而成功配对。
但李小姐实在厌倦和同事变情侣,她希望能找到不和自己在一个工作圈子的爱人,好好地谈两年恋爱然后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所幸的是,她平时的空闲时间比较多,所以能通过各种途径扩大自己的交际圈。李小姐甚至一点都不排斥父母和朋友们帮自己安排相亲,在她看来,只要不找一个工作过于相似的人,什么人她都愿意去认识了解。
李小姐说:“眼前的工作给了我大量的个人时间,可以说是一份性价比相当高的工作,所以我会继续努力,希望可以在明年或者后年得到升职的机会。而个人问题我也更要努力再努力,如果能找到一个合适的人,我肯定会给自己的幸福指数打五颗星。”
夏小姐跟她那个青年才俊的老公相爱多年,终于要修成正果了。可在大家都为她高兴时,她却无论如何也高兴不起来,原因是:她所供职的公司虽然是个名噪一时的企业,但长年累月没有休假,任何人,任何事,都不是请假的理由。果不其然,新婚第三天,夏小姐就被领导的一个电话揪回办公室开会!没有困难也要创造困难,然后克服困难——这是大家对公司历次会议的精彩总结。会议中,夏小姐接到老公的好几个电话,电话中,一向温和的老公恶狠狠地用家乡话逼着夏小姐把电话交给会议组织者听。除了员工不得休假外,公司还不给员工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员工们就像一台台干活的机器,无休止地转动却不能加油、维修。
渐渐地,那曾被夏小姐视为骄傲的公司徽章、鲜光的写字楼都成为她心中的隐痛。尽管每月拿着万余元的高薪,尽管脚下穿着500多元的鞋,夏小姐也没有轻松愉快的心情,她失去了曾经生动的青春。
“现在竞争压力这么大,年龄大了干不动了怎么办……”一想到这些,夏小姐就愁眉不展。
事实证明,高薪与幸福感不对应是精英们频繁跳槽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拿着一份高薪,危机感却时时存在”也是许多精英人士逃离岗位的原因。
一些白领精英说:“社会上有些人就看到我们出入写字楼风光,挣钱气派,但就是看不到我们拿的高薪是有代价的:经常加班、难有休息日、难以排遣的压力、健康受损、衰老加速等。这些不都是我们的付出吗?”还有些人担忧地说:“现在没有时间充电、学习,只怕以后会因为能力不及而被淘汰。”
由此可见,如何为精英们创造快乐工作、定期学习充电的氛围,如何引导他们合理安排工作与生活,如何在管理中多些人性化、少些僵硬教条等,是急需企业管理者解决的难题。
4.自身原因导致的不幸福感
许多人抱怨,自己工作时一点都不快乐,自己找不到满足感,不被承认、不被尊重……由此可见,我们不仅要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幸福工作”,更要从中获得幸福。
工作不幸福感的原因,除了前面提到的几点,还有很多来自自身的原因。很多人工作着却不幸福,并非是工作本身的问题,而是个人如何看待工作的问题。
第一,分不清楚“想得到的”和“应该得到的”
1988年7月,陈安宇毕业于师范大学中文系,他虽然学历不高,但工作非常努力。在普通人的眼里,陈安宇称得上是成功人士:拥有高成就、高收入、高社会地位的工作,但他不快乐、不幸福。从记者到保险公司业务经理,从保险公司营管处总监到石油公司副总,他的职业发展的还算顺利。
7年前,在面对职业路上第一个副总职位时,他异常的兴奋,体会到了成功的满足感。他对自己的生活、未来充满信心与憧憬。但前两天,在接到第四份副总裁的工作邀请时,陈安宇感到了迷茫。
“我换了三份副总的工作,现在正要做第四份副总的工作,压力一个比一个大。这些年来,我总觉得自己的事业和家庭一团糟;走南闯北工作多年,身上积累了太多的灰尘,心里有了太多的疲倦。我对自己想干什么感到异常的矛盾和迷茫,情绪陷入低迷中……”
在生活中,有很多像陈安宇一样的人,他们虽然在其他人眼里是出色的,但内心总会感到空虚、孤独和缺少安全感。为什么成功不能带给他们快乐与幸福?因为在他们的意识里,从来就没有“工作内容与过程大于工作结果”的概念,他们对工作的概念仅仅是:
工作是我生活的主旋律,占据了主导地位;
工作是谋生、改善生活的手段,当生活与工作发生冲突时,工作是第一位的;
工作与个人兴趣无关,兴趣是消费品,而工作是赚钱的手段。
记得有位哲人说过,“许多人一辈子都在钓鱼,但他们始终都不知道,自己追求的不是鱼”。透过这句话,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些人“工作着不幸福着”,因为他们被困在一种心理斗争中,纠缠于什么是自己或他人所想得到的,什么是自己想得到、能得到的,结果沦为赚钱的机器。因为赚钱辛苦,他们会用物质来犒劳自己、弥补精神空虚。随着物欲的不断膨胀,他们需要更多的金钱来“填充”,最终导致恶性循环,使自己再也离不开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工作!
第二,“我喜欢做的事”与“我必须做的事”不协调
李伟是来自广东的小伙子,内心有着强烈的工作热情,特别是对那些他想干的、能够促进别人及自己成长的工作。因此,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培训公司任无底薪地培训销售代表。他喜欢这份工作,因为每天都可以接触到新的理念和小有成就的人。现实生活是冷酷的。李伟在工作的三个月里没有达成一单销售,收入为零,但他一个人生活,需要缴房租、上下班交通费等,每个月的基本生活花费高达1300多元,在个人积蓄即将用完时,他不得不放弃了这份自己喜欢的工作。
李伟的第二份工作是推销银行信用卡。第一个月,因为要支付三个月的房租,他非常投入的工作,结果完成了30多张信用卡的销售;但第二、三个月,他的热情逐渐消退。“我对冷冰冰的卡没有感觉,也不喜欢每天扫楼等重复性的工作。”李伟辞了这份有底薪保障的工作,因为他不喜欢。
透视李伟的痛苦,我们不难发现:他正处在“我想干”和“我必须干”的煎熬中。我们每个人都要在生活中扮演不同的角色,面对许多不得不完成但又不愿做的事,这种“我想做”和“我必须做”的不和谐将导致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产生压力和不快乐。
对李伟而言,他想做的工作和他必须做的工作是孤立的,因此,他需要面对“对立社会人的责任”——自己养活自己,然后尽量缩小“我喜欢做的事”与“我必须做的事”之间的差距,求得两者的平衡,从而最大程度地增加工作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对于李伟来说,在满足生存的需要后,工作便意味着:
工作是自由选择,是升华生命的有益活动;
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与我们的生活紧密交织在一起;
我们可以为了自身的目标而工作,以追求个人成长和体现自我价值。
第三,对现有生活状态“不满”,对未来生活的“未知恐惧”
林晓琪在这家药厂工作了八年,对公司里的一切早已没有了新鲜感。她认为这份工作就像“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每天早上醒来她总要“斗争”一番,才能收拾好心情;好多次,她想开口说辞职,但话到嘴边又咽下去了。在外工作这么多年,林晓琪已积蓄了不少财富,光房子就有两套,但她对养老生活需要积累多少钱没有概念。虽然,她已不再需要为钱而工作,但她厌倦整日在家看书、打麻将的生活,她不知道“退休”后的生活应该怎样规划……
出于对现有生活状态的不满和未来生活的未知、恐惧,林晓琪疲惫不堪,她每天都在问自己:“生活到底缺了什么?”
就林晓琪的困惑看,她或许没有意识到:每个经理人都可能遭遇到她所面临的高原期问题,只是有些人提前准备了好应对措施。这个措施就是利用自身的才智、人脉资源,投入新的概念和想法,从逐渐减速的轨迹中抽身而出,开创新的发展轨迹,使自己的职业生涯重新焕发活力。
在现代商业社会里,创造价值的人也是产品,所以我们不可避免地拥有与产品一样的职业生命周期。只要我们乐意改变自身的态度与观点,便可跨越这个不可抗拒的高原期。
将人生分成五个阶段,并明确界定职业发展的三大任务,你的工作幸福感将油然而生。
人生的五个发展阶段所对应的职业发展任务是:
0~24岁,导入期:在与外部世界的人与事物的互动中,学习如何适应社会。
25~34岁,成长期:这个阶段的任务是发展个人竞争力,以智生财,以财求智,是才(财)富积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