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销售,卖得快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6章 给客户想要的:慢下来,挖掘客户的深层需求(1)

在任何销售活动中,三流的销售随处可见,

他们整日求着客户购买自己的产品,

却总是不对人家的口味,所以总是成交不了。

记住:客户不会仅仅因为产品或价格而付钱,

客户永远是为他的需求而付钱!

永远只给客户想要的,千万别给自己想给的!

慢下来,挖掘客户的深层需求,

并通过友好的提醒和引导来满足客户的需求,

这是销售成功的关键!

不卖产品,卖需求

谈到销售,很多人认为销售就是卖东西,这只是片面的理解。我见过不少这样的销售,不问客户需要什么,见人就推销,但效果不尽人意,总在发愁怎样才能把产品多卖一些出去,也总是在纠结是不是产品不好,还是价格高了,客户不接受呢。

举个例子,一位推销员喋喋不休地向一位顾客推荐一件商品,推销员说得头头是道、口干舌燥,但顾客迟迟不做表态,甚至兴趣也越来越小。到了最后,推销员问顾客:“请问你需要什么?”顾客回答得很干脆:“钱。”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典型的失败案例。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的购买行为首先是由需要开始的,由对某一产品的需要而产生购买动机。购买动机是指能够引起人们的购买活动、推动人们去满足某种需要的念头和欲望。要想实现推销成交,就必须要了解客户的购买动机,也就是说要知道客户是在什么思想支配下做出购物选择。

有一个典故叫“牛不吃水强按头”,意思是牛渴了自然会低头喝水,它要是不渴,人怎么强按牛头,它也不会低下头去喝水的。换位思考一下,当你没有某一购物需求,身边却有一个人拼命地向你推销时,你会有什么感觉?

记住,客户不会仅仅因为产品或价格而付钱,客户永远是为他的需求而付钱!从这个角度来讲,销售实际上是一个分析需求、判断需求、解决需求、满足需求的过程。所以,销售工作,并不仅仅是进行一种产品的销售,而是针对客户的需求进行的销售。与其一个人滔滔不绝地推介产品,不如在和客户交谈的过程中,练就察言观色、洞察人心的能力,善于从客户的衣着外表、言谈举止等细节上慢慢揣测其心理,必须要完整、清楚地了解到客户的明确需求。这个“清楚”指的就是不仅要知道客户需求什么,而且要知道客户为什么会产生这种需求。

下面我来说一个故事,也许大家就会有一定的了解了。

小区门口新开了两家水果摊,这天张大妈想买一些苹果,便来到第一家水果摊前。摊主很热情地介绍自己的苹果有多甜多脆,可张大妈看了看并没有买。来到第二个水果摊前,第二个摊主并没有先夸自己的苹果,而是问:“大妈,我这里的苹果有好几个品种,有酸的,有甜的,您要什么样的呢?”

张大妈说要买酸点的,小贩好奇地问,“别人都喜欢又甜又大的苹果,您为什么买酸的?”

张大妈说,“我儿媳妇怀孕了,想吃酸的。”

小贩马上说,“您对儿媳妇真好,我这有一种苹果还真酸,而且富含维生素,天天给您儿媳妇吃的话,您儿媳妇一定生一个漂亮健康的宝宝。”

张大妈一听很高兴啊,马上买了五斤苹果。当张大妈要离开的时候,小贩又说:“我天天在这里摆摊,每天进的水果都是最新鲜的,而且品种齐全,苹果、李子、葡萄都适合孕妇吃,您可以换着买,保证儿媳妇和宝宝都吃的有营养。”

从此张大妈每天在这里买水果。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第一个小贩急于推销自己的苹果,根本没有探寻顾客的需求,自认为自己的苹果很好,结果什么也没有卖出去。第二个小贩没有马上推荐商品,而是询问顾客需要什么、为什么需要。当明确了顾客的需求后,他推荐了对口的商品,很自然地取得了成功。

有人需要健康,什么产品代表健康,这就是他需要的;有人要安全,什么产品代表安全,这就是他需要的;有人要尊贵,什么产品代表尊贵,这就是他需要的……慢下来,在推销产品之前,挖掘客户深层次的需求,分析客户的购买心理与动机,再有针对性地为客户推荐合适的商品,做到“有的放矢”。当你做到了这点,你就能将客户引领到所期望的方向,最终实现自己的销售目的。

真正的销售高手不卖产品品质,只卖产品需求。

为了通俗易懂,举一个我朋友的真实例子:

我的一位朋友薇在微信朋友圈卖阿胶糕,众所周知如今微商的生意已经大不如从前,不少人在朋友圈都被无情地“拉黑”了,但薇却将生意做得如火如荼。而且,在我们传统的观念里,阿胶糕的主要客户就是女性,但薇近一半的客户是男性群体。所以大家都很好奇,薇的买卖究竟是如何做成的。

“现在做微商的很多人有一个毛病,每天不停地在朋友圈发产品图片,发到人家都不愿再来看你的朋友圈了,甚至受不了把你拉黑了,这样营销是不行的”,薇说道,“而且针对男性,你要是直接问他要不要买阿胶糕,那肯定也是不行的,我的方法是,不卖产品,卖需求,当我把需求卖给客户时,也就是他们掏钱的时候了。”

听起来很玄,是吧?但看看薇的广告,相信你就不对此奇怪了。薇在朋友圈发这样的信息:“我表哥今年都32岁,还找不到老婆,以前只知道给女孩送花、送衣服、送化妆品,这也太俗气了点。后来为了照顾我生意,表哥就改送阿胶糕了,没想到阿胶糕送出去,人家女孩子吃得好,皮肤越来越好了,就经常找他帮着再买,一来二往,两人就好到一块儿去了,终于找到老婆了。”

还有一次,我见薇发了这样一个信息:“我有一哥们,可讨媳妇欢心了,他天天被媳妇伺候得周周到到,就因为他经常送媳妇同一样礼物,而且这礼物价格一点儿都不高。”信息发送出去后,肯定会有很多男人好奇,包括我,一次我追问:“送的什么啊?”这时,薇回复我:“女人都爱美丽,你也希望她美丽对不对?你可以给她送阿胶糕啊。阿胶糕补气养血,肌肤细嫩,媳妇年轻又漂亮,带出去你也有面子啊!”这理由简直没法反驳,于是我也乐呵呵地掏钱买了几盒!

瞧,通过挖掘客户的深层次需求,是不是能很好地销售出你的产品?看到这里,相信聪明的你,一定可以举一反三,既然阿胶糕可以这么卖的话,那化妆品、香水、皮包等,是不是也都可以这么销售呢?只要你用心一点儿,只要你能挖掘出客户的需求,还愁卖不出产品吗?还怕收入不多吗?

客户需要的不是产品本身,而是产品所能带来的价值,也就是能否满足他的需求。现在做一个小测试,假设你的产品是一款超小、超薄、性能又极佳的笔记本,如果要分别卖给贝克汉姆和Lady Gaga,你会如何介绍呢?

告诉你正确的方法,还是需求。面对贝克汉姆时,要介绍这款笔记本的强大性能,同时介绍它的便携功能,差旅携带很方便。面对Lady Gaga呢?则要重点介绍这款电脑很炫、很时尚,用这台电脑你可以观看视频、欣赏音乐,带上这款电脑,可以让你在人群当中显得非常有个性。

先别急着帮客户下结论

老销售最容易犯一个错误,到现在我也偶尔会犯。

一般老销售在和客户打交道的过程中,自以为很了解客户,自以为知道客户的想法和动机,自以为一切都会按照自己从前的经验发生,自作聪明地急着帮客户下结论,而忘了:客户才是销售的主导力量,客户才是销售成功与失败的决定者。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

当我在一家汽车4S店做推销员时,这天一位老客户来店里找我,说自己最近打算买一辆新车。我与这位老客户打过数次交道,自诩对这位客户是非常了解的,因此得知这位老客户想要买车时,我甚至没有询问他的任何需求,就根据自己对客户消费能力的判断,推荐了一款十万左右的车型。最后,在一番选择之后,这位老客户订购了一款大众POLO,并约定一星期后提车。

一星期后,这位老客户如约来提车,正巧看到店里新摆出来的一辆宝马越野车,惊讶地问我:“你们店里原来也卖这款车啊?”

我点点头,回答道:“是啊,您有兴趣看看吗?”

老客户摇摇头,有些惋惜地说道:“这辆车我上星期就已经买了,就是在你们店里订POLO的那天。那辆POLO是买给我女儿开的,我自己一直打算换辆SUV,那时候也不知道你们店里有卖,就去了对面那家店订上了。要早知道你这里有,我就不用跑那边了,跟你买过几次车,对你我比较放心……”

听到这话,我真恨不得抽自己几个耳刮子。

即便销售能力再强,都不可能完全了解客户。

生活中,我们都知道这样一个事实:你要想钓到鱼,其中最重要的东西就是鱼饵了。因为,不同种类的鱼对于鱼饵的喜好不相同,由此,你就必须得站在鱼儿的立场上去思考它们喜欢吃什么,用对了鱼饵,这样你才有可能钓得上鱼来。同理,作为一名销售人员,你要站在客户的角度思考问题,弄清楚客户的心里到底在思考些什么,这样你才能更顺利地实现成交,提升业绩。

人性是非常复杂的,哪怕你与一个人朝夕相对数十年,也不意味着你就能完全看透这个人,因为人性会受环境、教育等影响一直发展变化。客户的需求同样如此,是会随着自身经济状况的变化、消费环境的变化、个人偏好的变化而变化的。

客户的需求发生变化后,客户自己最清楚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这时销售员应该做的不是妄下结论,而是要适时地慢下来,善于发现客户需求的变化,关键是找出客户新需求的特征是什么。例如,是对产品的款式还是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或者是越来越喜欢产品的节能性等,也只有如此,才能及时做出应对和调整,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真正做到以客户为中心的销售。

之前我从没想过一个枕头能要价千元以上,想着即使有,我也不会去买的,抢钱嘛!这天,我来到一家常常光顾的寝具店选购枕头。按照以往的消费经验,我的选择是百元左右的荞麦枕头,但这里的销售员没有一上来就给我介绍荞麦枕头,而是说新到了好几款枕头,并询问我买枕头主要给谁用?

“我最近睡不好,想买一个舒适的枕头。”我回答。

“知不知道原因呢?”该销售员问道。

“颈椎不好,睡不踏实。”我回答。

该销售员想了一下,拿给我一款乳胶枕头,“荞麦枕头冬暖夏凉,很舒适,但您可以考虑一下乳胶枕头,这种枕头结合力学,人体工学设计,40度仰角,符合头颈部的生理曲线,而且弹性佳不易变形,可保证舒适睡眠一整夜。”

我看了一会儿,追问道:“我的妻子最近工作压力大,上火,也睡不好,能用这种枕头吗?”

“能用是能用,但效果不太好,”该销售员摇摇头,“给您推荐一款茶叶枕,茶叶有降火清热、安神镇静的作用,清新的茶叶香味更易催眠哦。”

当我提到年迈的父母也需一款舒适枕头时,该销售员问我:“叔叔阿姨平身体挺好吧?”

我回答:“不太好,上了年纪了嘛,难免得一些老年病。”

这时,该销售员又给推荐了一款决明子枕头,说决明子种子坚硬,可对头部和颈部穴位进行按摩,对脑动脉硬化、心血管等疾病均有辅助作用。

乳胶枕头一千多,茶叶枕三百多,决明子枕头八百多,虽然价格比较贵,严重超出我的预算,但为了让家人拥有一个好的睡眠质量,身体健健康康,我觉得值了。结果是,我花四千多块钱买了几个枕头。

很多人会质问我说,到底有多少人愿意在挑枕头的时候花这么大力气?其实还是有很多人愿意的,当你对品质有追求的时候,你是愿意把事情搞清楚,做一个尽可能明智的消费决策。别急着帮客户下结论,慢慢挖掘出客户的种种需要,再把你的产品详细地展示出来,他会觉得你很厉害。当客户把产品搞清楚了,他自然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做出取舍,这也是我们的一种消费习惯。

更何况,有些客户在请你帮着出主意时,心里其实已经有了明确的主意,而且觉得这个主意很好,之所以向你求助,只是希望得到你的支持和认同,并从这种支持与认同中获得一种心理满足。这时,如果你急切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而这种看法又与对方想法不一致的话,反而不利于成交。

当你以为你“了解”一切的时候,或许正在远离真相。

切记,永远只给客户想要的,千万别给自己想给的!

真心想买货的客户才会嫌货

导购:这款产品是我们刚上市的新产品,您看看。

客户:价格太贵了吧!

导购:新品的样式都是最好的哟。

客户:这样式也没什么特别嘛!

导购:怎么会?这款是我们的畅销款,很多人买呢!

客户:我看着质量一般般。

导购:&#……/(ㄒoㄒ)/~

一件商品,看价钱、挑质量、论服务、问售后,话题缠住你团团绕。说他有兴趣要买了,可是他又这也不满意,那也不满意。

我相信这样的情景绝对不是个案,身边不少销售也都在感慨,如今的客户越来越精明,越来越挑剔,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有些销售一遇到挑三拣四的客户,甚至心存芥蒂,不是态度上表现得不耐烦,就是干脆撂挑子不干了。这固然能避开一场辛苦的买方、卖方拉锯战,但也难以实现成交。

难道真是客户刁难?难缠?无理取闹?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很多时候,客户之所以“嫌弃”你的产品或服务,正是说明他对你的产品或服务产生了兴趣,有了购买的心理需求。客户有了兴趣和需求,希望进一步了解,才会认真地加以思考,这样自然就会提出更多的意见。